作者:栖晚
银屏点点头,边走边说:“难怪姑娘叫婢子打点好与门房、管事之间的关系,还叫婢子和绣朱时常去给他们送些稀罕物件,之前婢子还犯嘀咕,咱们自个儿钱银也不宽裕,如何还顾得了这些?原来姑娘早有准备。只是这堂少爷不是个什么好性儿,今日姑娘为了婢子得罪了堂少爷,怕是他将来是要报复的。”
“咱们身份微末,防人之心不可无,总要早做打算,况且我们今日也没有主动招惹他。”孟云禾瞧着银屏说,“有时候不是我们忍气吞声,想要避祸,就能避得过去的。不必怕他,他只是瞧着厉害,其实就是个草包,就算他日后要报复我,我也会想法子应对的。”
“我知晓你心里担心。”孟云禾歪着头,轻轻推了银屏一把,“好了,别再想了,赶紧回去睡回笼觉,天大地大,睡觉最大!”
孟云禾和孟锦昱都未曾注意到,方才他们交谈之时,有一个穿深紫鸡心褙子的嬷嬷躲在长廊的红木圆柱后窥听,看孟云禾离去,那嬷嬷也悄悄离开了。
第8章
赵氏
孟府近来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二姑娘孟禾枝出嫁在即,全家都在忙着筹备她的婚事。
镇国公府祖上是开国功臣,自那时得了这镇国公的封号,镇国公府手握兵权,历经了几代皇帝地位都稳固不动。孟禾枝能嫁入这等功勋之家,在嫁妆上自然不能落了面子,也必须得拿出高门嫡女的气势来。
孟二太太住的翠华庭摆满了嫁妆箱子,孟二太太赵氏向来是个仔细的,这几日已将嫁妆单子检查了好几遍。
除此之外,府中还有一大堆事儿等着赵氏处置,赵氏只觉得身心疲惫,分身乏术。
此时赵氏身着浅金桃红二色撒花褙子正忙里忙外,天气闷闷的,天边黑云压境,一副大雨将至的态势。赵氏只觉得闷热,时不时地拿出帕子来擦拭额角的汗珠,许是一大早忙碌未来得及填饱肚子的缘故,赵氏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忙伸手按在了一旁的檀木半枝莲太师椅上。
丫鬟紫英一直仔细观察着主母的动静,见赵氏不舒服,紫英忙走上前去扶住赵氏。
“太太,一大早就没好好吃东西,直忙活到现在,赶紧歇上一歇吧。”
“无妨,眼见着枝姐儿出嫁的日子便到了。”赵氏笑了笑,“她这次要嫁去的可是国公府,这是多少人艳羡的好亲事,方方面面,可得仔细着,千万不能在人前露了怯。”
“太太想得周到,可即便如此,也要顾惜着自个儿的身子。”紫英担心地说,“太太您日夜操劳,却是将大夫的嘱咐全然忘了。”
“等忙完这一阵子,我便听了你的好好歇息。你呀!”赵氏点了一下紫英的额头,“年纪不大,倒是个能操心的!”
紫英笑笑,还未言语,就见赵氏的另一个丫鬟飞霞领着个身穿莲青色夹金线绣百子榴花缎袍的夫人走了过来,那夫人脸上挂着笑,才刚进门,就热情地招呼起了赵氏。
“二嫂!还忙着呢!”
赵氏有点诧异,捋了捋额前的乱发,对来人笑了笑:“三弟妹,今儿个怎么有空来我这儿了?”
那孟三太太面容俏丽,笑起来更是顾盼流兮,满是风情。反观赵氏,明明也比孟三太太大不了几岁的年纪,大抵是因为操劳过甚,显得极其憔悴疲惫。
“我来看看二嫂,同时也有个喜事要与二嫂商议。”三太太丁氏眼珠转了转,亲亲热热地揽过赵氏,“二嫂这会子有空吗?”
便是没空,这人都上门了,赵氏也不好将人打发走了去,她点点头:“三弟妹里面请,紫英,去沏茶!”
丁氏跟着赵氏进去,在正堂的黄花梨太师椅上坐下,丁氏上下打量了一番赵氏这儿的布置,眼里流出羡慕来:“二嫂这里布置的可真好,虽然瞧着简单,但这器具哪个不是值钱的?不像我家那个败家子...”
赵氏有些尴尬,言多必失,她平日里一向少言寡语,更不好议论丈夫弟弟那房里的事,只能安慰丁氏说:“三弟近来不是挺好的吗,弟妹莫要着急。”
“哼。”丁氏露出一丝冷笑,“那个没心肝的老东西,不惹事确实就算好的了。又赌又嫖的,也不知晓给儿子立个好样子,如今连我带来的嫁妆都快要被这只老乌龟给败光了,若不是我盯得紧,这家业怕是一点儿也给昱哥儿留不下来!”
丁氏为人泼辣,她与孟三老爷更是两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那院落里就没安生过。也得亏她这个厉害性子,孟三老爷虽然在外面偷吃,却极少敢将这样的风气带回到家里。当然,孟三老爷风流成性,这几年也是纳过几房小妾,但妾室的孩子从来就没生下来过,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就小产了。
明眼人都能瞧出这是怎么回事,孟老太太更是心疼小儿子,将丁氏叫过去明里暗里地敲打过好几次,但丁氏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性子,直接就坐在老太太的慈寿堂门口哭开了,说自己被他们孟家骗来嫁了这么个败家子,败家子连她的嫁妆都要贪,还天天流连花街柳巷不肯归家,如今这孟家是待不下去了,不如索性撕开脸皮,出去叫旁人评评理。
孟老太太也是个欺软怕硬的主,生怕丁氏这泼婆娘真出去闹了,再治个孟府上下没脸。于是孟老太太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里暗里地塞些体己钱给孟三老爷。她也曾经想叫孟三老爷休了丁氏这个嫉妇,但丁氏说了,只要孟家敢叫她没脸,她就将孟三老爷的事情抖得人尽皆知,只要孟家不怕丢脸,就尽可拿出手段来对付她。
孟老太太后悔当初怎么叫小儿子娶了丁氏这个毒妇。
因为孟三老爷是个不成器的,打小读书就读不进去,就会与那群狐朋狗友斗鸡走狗,年少时就经常夜不归宿,流连花街柳巷。虽然有两个出息的哥哥,但也没有官宦世家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孟三老爷,有一日,孟三老爷外出,偶尔瞥见了花容月貌的丁氏,自此一见倾心,回家就叫孟老太太去求娶丁氏。
丁氏出身商户,虽身份上不如孟家,但也算是京城里的一户殷厚人家。孟老太太心里也明白,孟三老爷没功名在身,名声又差,想让孟三老爷像他大哥二哥那样,迎娶官宦人家的女儿是不可能的了,这丁氏虽出身差了些,但嫁妆定然丰厚,再加上孟三老爷自个儿喜欢,思来想去便同意了。
丁家将女儿嫁进来的时候也是欢天喜地,觉得丁氏也算鱼跃龙门了,还陪送了相当丰厚的嫁妆。万万没想到孟三老爷是个这般货色,丁氏进门的第二年两人就开始打架,原先的欢喜,也在一日日争吵撕扯中被消磨了个干净。
孟三老爷现在极其厌恶丁氏,跟丁氏连照面都不愿意打,丁氏也厌恶孟三老爷,只要他不再折腾出什么孩子来影响孟锦昱的地位,她就眼不见心不烦,根本不愿意去理会孟三老爷的那些破事。
赵氏自己也是女人,虽然婆婆日日在她耳边念叨丁氏的不好,但她心里也是有些可怜丁氏遇人不淑,她将紫英刚端过来的热茶递给丁氏,安慰说:“三弟妹,你也要想开些,咱们每日想着操心着的,不正是子女么?只要昱哥儿好好的,那便比什么都要紧。”
“二嫂你说得对。”丁氏露出笑容,“这些小冤家,要不说我们上辈子欠他们的呢!偏生这辈子要咱们操那么多的心。二嫂呀,我今日来,就是要说二嫂闺女的事呢!”
“枝姐儿?”
赵氏奇怪,这孟云枝的亲事刚刚定下,她的事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第9章
私心
“不是枝姐儿,”丁氏神神秘秘的,“枝姐儿是二嫂嫡亲的闺女不假,但这府中的其他姐儿,不也得算是大嫂的女儿吗?”
到底是做了这么多年的当家主母,赵氏立马便反应了过来,她不动声色地坐直了身子。
“三弟妹是想说禾姐儿的事吧?”
“二嫂真是聪明!”丁氏笑开了,“我知晓,枝姐儿找了个顶好的人家,这京城里的姑娘没有一个不羡慕枝姐儿的!可这禾姐儿只比枝姐儿小了一岁,如今枝姐儿有了归宿,若是二嫂不加紧筹备禾姐儿的事,恐怕旁人会说出些不中听的言语啊。”
“我问心无愧,”赵氏说,“也不惧旁人议论。”
“哎哟,二嫂,你是身正不怕影子斜,可京城里那些妇人的嘴啊,我算是见识过了!”丁氏凑得更近了些,“我这做妹妹的也知道二嫂日理万机,现下又要筹备枝姐儿的亲事,根本无暇分神,这不,做妹妹的为二嫂分忧来了,眼下我便有一桩好亲事,要说与二嫂听呢。”
赵氏面上却是淡淡的,喝了口茶道:“什么样的好亲事?”
“是鸿胪寺卿家的三公子,”丁氏笑得很是喜庆,“这还是昱哥儿跟我提的呢!我真是没想到,昱哥儿平常看着小孩儿一样,没想到还挺关心他堂姐的事儿!这杨三公子与他交好,他想着咱禾姐儿还没嫁人,正巧将这俩人凑一对去了!那杨家家境好,又不嫌弃咱禾姐儿是个庶出的,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求!”
“哦?”赵氏依旧不动声色,“若我没有记错,那杨三公子今年二十又五,已经娶了七八房妾室了,光那庶子庶女就有好几个,而且也不喜读书,因他父亲的缘故现在领了个闲职。前些日子,好像还因为强抢民女,闹出了人命官司,杨家费了好大的气力,才将这事儿压下来,可毕竟闹得不小,连我一个见识短浅的深闺妇人都知晓这件事了。”
丁氏脸上的笑意渐渐僵硬:“二嫂记性是好!但那孩子如今已经改邪归正了!浪子回头金不换,如今不也想好好娶个媳妇过日子了吗?”
“她既叫我一声母亲,我便不能就这样将她嫁给这等子不值得托付之人。”赵氏站起身来,“禾姐儿的亲事我心中有数,三弟妹请回吧。”
丁氏也站起身来,脸上的笑意彻底消失。
“二嫂,没必要吧,一个庶女而已,你今日这般维护她,她来日就会感激你吗?我知道那许姨娘以前是你的丫鬟,可你刚生下枝姐儿没多久,她就怀了孕,可见也是个没良心的,今日杨家既想求娶这个庶女,你何不做个顺水人情,正好也为自个儿解决了一桩麻烦。”
“这是我的麻烦吗?”赵氏脸上笑意和善,可眼中已有了冷意,“若我没有猜错,这杨家定是许诺了三弟妹什么吧。也是,昱哥儿年纪也不小了,总要为昱哥儿谋个前程,昱哥儿的事我会叫老爷想着的,三弟妹还是别打禾姐儿的主意了。”
“呵,既然二嫂挑破了,我也不兜着掩着了。”丁氏冷冷一笑,“我没那好福气,不像二嫂生的儿子会读书,也不像二嫂能嫁得一个好丈夫。若是二哥肯帮昱哥儿谋前程,我何至于求到杨家那里?二哥一向爱惜羽毛,便是自家子弟也不肯轻易以权谋私,生怕损了他的官名。二嫂,我也是没办法啊,嫁了这么个烂人,我若再不为孩子考虑考虑,日后他要怎么办啊!”
“那禾姐儿也是孩子,虽不是三弟妹的孩子,但将心比心,三弟妹若是有女儿,会将她嫁去杨家那种地方吗?”赵氏丝毫不让,“且不说那杨三自个儿怎样,杨夫人是什么人三弟妹心里应该清楚吧,这桩子事三弟妹不必再说了,我不想叫旁人说我们孟家卖女求荣。”
“好啊!”
赵氏最后这句话彻底激怒了丁氏,丁氏顿时卸下了所有伪装,露出平日里的泼辣嘴脸。
“现在你在这里装起清高来了?杨三公子是风流不假,你女儿嫁的那个就不风流吗?还没成亲,就有个这么大的儿子了!现在二姐儿日日在老太太那里哭闹,你这个亲娘就当是看不见,不就是贪图国公府的门楣儿吗?现在对旁人生的孩子倒是好,对自己女儿受的苦难是一点儿也瞧不见啊!枝姐儿打小就不跟着你长大,也难怪没有感情,卖女求荣!我是没你这么黑的心肝,只要我自个儿的孩子好,旁的一切都无所谓!”
丁氏说完这些话就扬长而去,赵氏本就身子不舒服,听了丁氏的话更是眼前漆黑,头脑嗡嗡直响,她忙扶着桌子坐下来。紫英瞧见赵氏状态不对,忙上前来替赵氏顺气。
“太太,太太,您怎么样了?飞霞,快去找大夫来!”
第10章
主仆
“不必了!”赵氏摆摆手,“我没事,就是早上没吃东西的缘故,叫飞霞去端些吃食便好。”
紫英忙吩咐飞霞端上些糕点,紫英伺候着赵氏吃上了几块糕点,赵氏面色才渐渐好了起来。
只听外头“哗啦”一声巨响,竟突地下起了大雨来,只见颓云駃雨,纷纷坠落,落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这雨,终还是下下来了。”赵氏叹了口气,“还好枝姐儿的嫁妆都放在长廊下面了,倒是淋不着。”
“太太别难受。”紫英叹了口气,“那三太太是个粗鄙的,说话如此难听,直往太太心窝子上戳,太太可不要跟她一般见识。”
“我知道,我现下也想明白了,”赵氏低下头,“我哪里会将她的话当真呢?枝姐儿现下年纪还小,不明白这是怎样的一桩好亲事,等日后她想明白便好了。”
“太太自是疼爱二姑娘的。”紫英说,“这三太太眼皮子浅,父母之爱子,为计之深远,她哪里懂太太对二姑娘的良苦用心。只是太太今日为了三姑娘,是将这三太太得罪透了,三太太是出了名的心胸狭小,咱们同住一个屋檐下,婢子怕三太太日后再给太太使绊子。”
“你是不是也觉得,我这样做没必要啊。”
也不知是不是雨声太大的缘故,赵氏此时的声音显得极其柔婉。
“前两日,许姨娘还来找过我,你跟我跟的晚,怕是没怎么见过许姨娘。”
紫英点点头:“婢子是不知晓许姨娘和太太之间的事儿,秦嬷嬷平常也没跟婢子讲过。但之前太太叫秦嬷嬷去打听三姑娘的人品,不是探听到了三姑娘和堂少爷的口角吗,这事儿既是堂少爷提的,想必是有报复之意。”
赵氏点点头,眼中流过一丝厌恶:“孟锦昱是个胡来的,居然看上了我们二房的丫鬟,还想强要了去,真当我们二房都是软柿子了?那禾姐儿平常看着软软糯糯的,没想到遇上这事倒是个硬气的。”
紫英点点头:“是,婢子听见这事,心下里都有些感动,那堂少爷可真是个睚眦必报的主儿。三太太是为了堂少爷的前程,但堂少爷想必也没那么多心眼,可能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吧!现下太太对三姑娘这么好,想必当年也极为袒护许姨娘了。”
“那许姨娘,之前也是我的丫鬟。”赵氏回忆起往事,脸上的神情有些复杂,“当时我刚失去大姐儿,与老爷狠狠地闹了一场,柳翘这时爬上了老爷的床,也不知是不是为了锉我的锐气,老太太立马将柳翘抬为了姨娘。”
紫英没敢说话,虽然赵氏现在的语气云淡风轻,但她心里明白,这始终是太太藏的最深的一块痛楚。
“后来我才明白,我现在已经嫁为人妇,不能再由着自己做姑娘家时的脾气来了,于是这时候,我就作主将许姨娘抬了上来。”
外面的大雨滂沱,赵氏的神情也随着雨声松软了下来,穿过层层雨幕,她似乎回想起了往日之事。
“太太...”
紫英轻轻出声,话音突地又截断在了喉头,她还未见过太太露出这般宁静安和的神情,她不想打扰此时的太太。
“许姨娘是我从娘家带来的丫鬟,其实她手脚一点也不伶俐,那年春光明媚,杏雨梨云,嬷嬷领进门一群刚买进府来的小丫鬟,许姨娘生得又瘦又小,旁的小丫鬟作弄她,将她绊倒在地,惹了嬷嬷的责罚。嬷嬷说,像她这种手脚不伶俐的,也只能做个粗活。她不知如何辩解,只一双眼里含着泪,我那时便被这双眼睛打动了,从小生长在大宅院里,我从未见过如此清澈的眼睛。”
“太太心善,”紫英小声问,“这便开启了您与许姨娘的主仆情缘吗?”
“是啊。”赵氏微微笑着,“她是个傻的,偏生傻人有傻福,伺候我的时候也没有一点眼色。后来我出嫁,就想着将她带去夫家吧,若是不将她带走,依照她那个性子,在我们赵家定然会受欺负的。”
“太太心肠可真是好。”
“后来我失了大姐儿,与老爷伤了夫妻情分,母亲来信,说老爷如今仕途蒸蒸日上,叫我不要意气用事,要想法子修补和老爷的关系,我枯坐了一整夜。”赵氏眼中掠过痛色,“在清晨的时候终于下定了决心,当我站起身来的时候,看见许姨娘就站在我身后,原来是她不放心,所以守了我一整夜。我问她愿不愿意做老爷的妾室,她神情有些惶然,还是那般没有主见,思来想去一会子才说:若是姑娘叫我做,我就做。”
“往日只听说许姨娘性子软,没有主意,如今听太太一说,才知真是如此。”紫英说,“其实她心里定也是愿意的吧。”
“不,其实我有自己的私心,我身边多的是美貌又机灵的丫鬟,我为何独独选了许姨娘呢?”赵氏仰起头,看向渐渐小了的雨幕,“旁人都说,我是觉得许姨娘好拿捏。其实我可以为她选一户值得托付的好人家,让她远离这孟府纷争的,可是...我太孤独了。”
紫英没有听清赵氏最后的那句低语:“太太说什么?”
赵氏往前走了几步,抬眼望向天空:“紫英你看,天晴了。”
方才那场雨,来得急,走得也急,如今太阳已经从乌云后探出了头来。赵氏走进庭院,庭院里的一切经过雨水的洗涤都苍翠欲滴,赵氏看着檐下的雨水滴滴成串,打在庭院的芭蕉叶上,她又忆起了伯爵府的也有这样的芭蕉,儿时她藏身芭蕉树后与姐妹们玩捉迷藏...星霜荏苒,竟是这么些年过去了。
“是啊,天晴了。”紫英也仰起头来,“太太放心,所有一切都会如太太所愿的。”
“紫英,拿笔来,”赵氏转过身来,理了理衣襟,“我要给伯爵府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