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53章

作者:不言归 标签: 异闻传说 正剧 穿越重生

第91章

  天景雅集结束后,宋从心随明尘上仙一起返回了无极道门。这一路上,明尘上仙对宋从心说了许多东海的往事。

  “师尊千年前曾去过东海?”千年对宋从心而言实在太过遥远,以至于她听着明尘上仙的述说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嗯,那时为师还不是掌教,和你一样,只是个贪耍的孩子。”明尘上仙有宸宁之貌,外表看上去不过弱冠之年,他气质温厚如山,侧颜却清俊得堪称秀气。当这朗月般的天人从云上走下,温和亲切地和你说话时,寻常人真的很难抗拒这种被神垂爱的特殊待遇。要不是明尘上仙三五不时就来一句饱含怜爱的“孩子”,宋从心都担心自己哪天脑子不清醒被美色糊了眼睛。

  “你应当见过那座建立在鲲鹏遗骨之上的城池?”明尘上仙轻笑,在唯一的弟子面前,他并不是一个吝啬笑容的人,“那是昌光的母亲。”

  昌光,无极道门的镇山神兽,明尘上仙的契约灵兽,也便是把宋从心那一届外门弟子从幽州接回来的那只云游鲲。千年前,明尘上仙前往东海,见证了那只鲲鹏的陨落与死亡,受其所托,明尘上仙带走了鲲鹏的孩子,为其取名“昌光”,意为“天之赤气”,乃祥瑞之兆。

  “……”宋从心乍一得知这件往事,顿时整个人都呆滞了,“徒、徒儿让人毁了重溟城,虽是情非得已,但、但……”

  “昌光不会责怪你的。”明尘上仙一听便知道徒弟已经慌了,连忙放下茶杯摁住这孩子的肩膀,话语低沉而又有力,“生命的归宿是回归土地,百年前,为师曾带昌光回去探望过祂的母亲。祂很开心母亲的生命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而现在,不过是承载了另一段故事,回归另一片土地。”

  明尘上仙的安慰来得很及时,宋从心定了定神,她突然想起了什么,眼神便有些古怪。百年前刚好是姬重澜执政期,明尘上仙带着自家契约灵兽回家看母亲。啊这,宋从心想起了姬重澜的话,这就是姬重澜被迫自导自演了三十年前归墟之灾的原因吗?

  明尘上仙给宋从心讲了很多自己的故事,他年少时也曾意气风发仗剑四海,闯出天下师的名号是因为对各家敝帚自珍的境况感到不服气,最丢脸的事是非要跟当时的佛子、现在的禅心院主持打赌看谁能在不用灵力的情况下爬上佛门万佛山上的那尊金身大佛,结果一脚踏错咕噜咕噜地滚下山去……明尘上仙本人没什么长辈的包袱和架子,说起这些时满脸坦然,完全不觉得哪里不妥。

  在明尘上仙的故事中,那时山海异兽还不像现今这般稀少,彼时的山川是河流与海洋,海洋有山峦与群岛。人族当时还未能形成稳定的城邦与国度,大多数地方都是游牧聚落,农耕为主,畜牧为辅。对那时的人族来说,天地太过广阔,生命如蜉蝣尘埃般渺小脆弱,但一切却又是如此的生机勃勃。人

  族像新生儿般好奇地探索这个广阔且未知的世界,也就在那时,源于对生命的热爱,人们诞生出了对“长生”的渴求。

  ——这便是此世最初的“道”。

  宋从心听得入神,那个遥远且触不可及的时代是属于明尘上仙这一辈人的,对于她这一代人来说,实在是太过久远的故事了。

  按理来说,这些往事对于正道魁首光辉灿烂的形象而言是多少有点掉份的。但宋从心发现自己哪怕听了这些,也丝毫没磨灭她心中明尘上仙的光芒。她想,这份坦然或许就是正版的正道魁首和她这个色厉内荏的冒牌货之间的区别吧。

  我啥时候能有这种境界。宋从心托着下巴,作沉思状。

  “……金身大佛好爬吗?”宋从心脑袋一瓜,问了个自己都觉得很傻的问题。

  “不好,很滑。”明尘上仙淡然道,“当时梵净初说摸了金顶便能得到赐福,还说佛祖脑袋之所以那么秃都是被他们禅宗弟子摸出来的。”

  宋从心很努力很努力才克制自己险些喷涌而出的腹诽欲望:“不是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吗?师尊你信了?”

  “为师自然是不信的,而且梵净初也没有出家。”明尘上仙摇了摇头,“但是他话都说到那个份上了,为师也有些好奇他为何如此执着。等到爬上万佛山后才发现,梵净初虽然没说实话,但赐福之语也不算假话。”

  宋从心好奇,难道这佛祖的脑袋摸了还真能得到赐福不成:“为何这么说?”

  明尘上仙淡淡一笑:“因为那金顶之上窝了一窝青鸟的蛋。”

  青鸟,高天的神使,祥瑞福泽之鸟,在此世中,见青鸟如聆福音并不是神话。这种鸟羽鲜艳美丽的鸟儿介于灵兽与神祇之间,生来便带有几分薄弱的神性。但和山主或者海祇这种镇守一方的神祇不同,青鸟是天空的使者,只为自由高歌,据说听见青鸟的歌声,便会为人带来好运。

  “见青鸟如聆福音,所以说登上金顶便得到赐福也不算错。为师和梵净初安顿了那些灵兽,前些时日梵净初来信,说青鸟已经繁衍到第十六代了。”明尘上仙探手入怀,似乎在摸索着什么,“这一代的青鸟中出了一个先天不足的孩子,大鸟翠黛不想养,背着梵净初偷偷把孩子丢掉。梵净初把孩子找回来后拿着木鱼在佛山上敲了三天,实在拿翠黛没辙,便写信托我给这倒霉孩子找个伴儿。”

  明尘上仙摊开手,一团圆滚滚、肥嘟嘟的苍翠色毛绒绒正安静地团在他的掌心。宋从心看向它时,它用一双和滚圆身体完全不匹配的细瘦爪子勉力撑起身体,抖了抖羽毛。随即,这精灵般的鸟儿扬起一双宝石般美丽的眼瞳,樱桃红的鸟喙张开,发出一声清脆的“咻——”。

  瞬间,宋从心只觉得心中神清气爽,灵台阴霾尽散。

  “若真有福音,为师便愿你时常能听见青鸟的啼鸣。也愿你无论身在何处,为师都能收到你的来信。”

  ……

  坐忘崖思反十日,宋从心心里唯一的念头便是——太恐怖了,小师妹沦陷是有原因的,要想个办法说服师尊以后变成白胡子的老爷爷。

  宋从心在没有遭遇危险时向来都是一个听话守规矩的好孩子,明尘上仙让她思反十日,这十天里她便放下一切杂念,努力反思自身。好在青鸟也不算难养,这种自由的鸟儿并不像兔子一样寂寞会死。宋从心让天书检查过,这只小家伙只是翅膀有些羸弱,心肺能力较差,但凭借宋从心“万灵生光”的天赋,都不需要如何精细的调养,只要把青鸟崽崽带在身边,就能看见它一天天地精神起来。

  而在这十天的反思中,宋从心同样思考了许多。她沉淀自己的思绪,吸收消化自己的所得,她想,或许她还是有些太过傲慢了。

  想要一个人将事情扛下,想要一个人对整个世界负责,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未免也太看得起自己了。但是天书不让明尘上仙知道《倾恋》中发生的故事肯定也是有其原因的。只是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危机,天书的事能跟谁说?宋从心也把控不好其中的度。

  她可没忘记天书[九州名望]标注中的“有人恨不得将你除之而后快”呢!

  宋从心离开坐忘崖后便先回太初山搬了个家,虽然她入门时间短,骨龄在修真界中也完全能算是个孩子,但是她修为已经是金丹期了。金丹期修士在外头已经是能开宗立派、自立山头的位阶了,无极道门有不少分宗的掌门就是金丹期。成为修真界公认的“可以独当一面”的修士位阶后,如果再厚着脸皮跟师父住在一处,宋从心自己都有些躁得慌。

  明尘上仙为自己亲传弟子挑的山头果然很漂亮,青山绿水,十步一景。因为这座山峰就在无极道门主峰的旁侧,因此与太初山共用的是同一条灵脉,灵气十分充沛。这座山名曰“太素”,与包括太初山在内的另外四座太始、太易、太极山并称为“先天五太”。

  太素者,太始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是曰太素。

  只能说不愧是道门,就连山峰的取名上都离不开道家典籍。明尘上仙表示这座山从此归宋从心管辖,她可以自己取一个喜欢的名字。但宋从心觉得没有必要,五座同脉山峰另外四座都叫同类型的名字,只有自己这座搞特殊怎么能行?

  “要经常来看看师父。”明尘上仙又像拨弄小草一样拨了拨宋从心的小脑袋瓜,说话跟个《常回家看看》里的老父亲似的。

  宋从心心里那点子悸动立时便烟消云散了:“师尊,一座山头而已,并没有多远的。”

  成为一峰之主后,宋从心要做的事情突然就多了起来。首先,她需要挑选自己的奉剑者,虽然宋从心也不喜欢有人服侍自己,但奉剑者这个岗位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需要打破脑袋争抢的机缘。宋从心刚入内门时便已经有人望穿欲眼地等待她自立山门、开府设立道场,好第一时间举荐成为她的奉剑者。对此,宋从心只觉得头皮发麻,她将择选的权利移交给经司长老门下,她自己其实并无所谓。

  其次,宋从心还要学会如何经营自己的山峰,设立自己的道场,比如说布下阵法,开荒植木,选定照顾灵田的弟子等等……这些事情无极道门虽然能帮她一手包办,但考虑到这毕竟是她以后百千年来的居住场所,想要住得舒心,宋从心也觉得还是自己着手操办为好。

  不过,眼下这些事情,都要暂时往旁边放一放。

  宋从心简单地搬了个家后便暂时住进了太素山上简陋的屋舍,她刚一回房间就往榻上一躺,抱着被子往里间一滚,人就开始颓了。

  宋从心一边复盘自己在天景雅集中大放厥词的表现,一边热泪盈眶地回忆着自己有没有说错话。她一会儿想着自己的表现实在太过出格了,师尊会不会已经意识到自己想要将他取而代之了?一会儿又想着自己是不是不该这么直白,当时参加天景雅集的可都是九州各地的大能啊,他们镇守山河千百年,哪里是自己一个狂妄小辈可以指手画脚的。没准给重溟城换个城主这种事也算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呢?

  习惯性地反思与短暂内耗之后,宋从心又收拾收拾破碎的心情重新坐了起来。

  她倒是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毕竟她要为姬既望挡下修真界的问责与压力,好让他平稳地度过最艰难的权利交接阶段。

  想到这,宋从心挑起自己脖颈处的一根红绳,从衣襟内拽出了一块好似泛着月光的半环形银色片甲。

  [缄物:龙之逆鳞(可认主)

  箴言:鬼知道你是怎么获得这个东西的。

  “龙有逆鳞,触者必死;凤有虚颈,犯者必亡。”

  神州大陆之上最后的氐人赠予友人拂雪真人的信物,持此物者,四海臣服,如见神王。

  取下这片鳞片时很疼,他的伤口从此再也不会愈合,心口处总会缺一块,变成一个不停流血的伤疤。

  但他还是想将此物赠予你,不

  管你身在何处,触碰它时,他都会心有所感。

  他的人之心,从此放在了最妥当的地方。]

第92章

  从天书极富个人情绪的描述中便可以感受得到,这个缄物现世的离谱程度已经超越了天书至今为止的一切记载。后世有没有来者不知道,但至少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你要问宋从心的感想,她跟天书一样,第一反应都是“鬼知道自己是怎么得到这个东西”的。

  离开重溟城时,宋从心自然要和两位生死与共、并肩作战的好友说一声再见。为了表达以后依旧可以友好往来的心意,朋友之间自然要互相赠送一件代表自己身份的信物。毕竟姬既望、梵缘浅和宋从心三人还真不是什么随随便便就能见到的身份,为了免去一些不必要的未来纠纷,能证明个人身份的信物是很有必要的。

  梵缘浅的信物是两串雪禅菩提子,据说这雪禅菩提子和梵缘浅手上佩戴的数珠是同一棵树上摘下来的。只是梵缘浅缠在手上的一百零八颗雪禅菩提乃是她的师哥、上一任佛子梵觉深细细打磨后赠予她的成人礼。仿照师哥的美好祝愿,梵缘浅也自己打磨了两串雪禅菩提子赠予宋从心与姬既望。这两串菩提子上都蕴藏着梵缘浅的佛光,只要禅心院的弟子都能认出来。

  宋从心准备的信物则是雷击木制成的木牌,使用的雷击木是她当初用来造琴的那一块。雷击木的形成要看天意,难以区分品质的高低,而且作为宋从心伴身琴的边角料,这雷击木铭牌的象征意义已经远远大于了实际意义。宋从心还在养伤的情况下硬挤了两滴精血滴在铭牌上,两块铭牌立时便散发出山花烂漫的香气。梵缘浅和姬既望都很喜欢,他们爱不释手的模样让宋从心尴尬得没好意思说那是自己的血香和骨香……

  相比起精心准备、颇具大宗弟子风范的两人,姬既望的信物就很直白简单。他直接薅了自己的鳞片作为信物,只是宋从心没明白为什么梵缘浅的鳞片就是方圆形的,自己的鳞片却是缺了一半的月牙状。直到识海中的天书突然发出剧烈的震动,宋从心才看见那一段触目惊心的标注。

  毫不客气地说,宋从心当时拿着龙鳞的手都在颤抖,差点没给姬既望这熊娃子跪了。

  宋从心当时可没有什么感动于友人情深义重的想法,她拿着龙鳞满脑子就只剩一个念头——特么的,这鳞片我还能再搥回去吗?

  龙的逆鳞只有一片,拔掉了也不会再长出来,一辈子就只有一片。而且为什么会有“龙之逆鳞,触者必死”的说法?因为疼啊!逆鳞顾名思义,就是“倒生的鳞片”,之所以是月牙状便是因为它有一半是长在肉里的。逆鳞这玩意儿别说拔了,那是摸一下都会疼得死去活来,疼得被迫成为坐骑的龙都要狂性大发当场噬主的程度。而姬既望这个铁头娃,居然就这么把它拔下来了!

  更可气的是,宋从心让回程大部队稍待,自己拉着姬既望往偏僻处走,扯开他的衣襟要查看他的伤口时。姬既望居然盯着她看了半晌,突然用平淡的语气说了一句让宋从心十分恼火的话:“啊,被发现了。”

  什么叫被发现了?感情要是没被发现,你就打算把逆鳞当做普通信物送人是吗?!

  宋从心气不打一处来,一个没忍住便拧着姬既望那张好看得不似人间该有的脸蛋用力往两边扯。姬既望一直都是这样,被海民们指责时不发怒,被群体排挤时不言苦。面对姬重澜的利用以及悲凉的宿命,他都只是平静坦然地接受,将自己的生命活成一片孤独沉默的大海。

  “……疼。”姬既望被捏得口舌含糊。

  宋从心心中冷笑:“难得,你还知道疼。”

  宋从心扯开姬既望的衣襟,看着他胸口正中间那个鲜血淋漓的窟窿,只觉得痛心得喘不上气来。手中这份过于沉重的情谊实在令她难过,但转念一想,她的难过或许就是姬既望隐瞒的理由。她不能将逆鳞还给他,这么做除了让友人痛苦以外,什么都无法弥补。

  “我会收下并一直戴着的。”宋从心割开自己的手腕,山屏之佑会掩盖她的血香与骨香,但只要有意催发,她便能流淌出纯粹的山主之血。山主是天地灵物,祂的血液是上好的灵材以及镇魂的媒介,其效力甚至能镇压住九婴这种级别的害兽。宋从心的血虽然不是蓝色的,却也拥有着同样的效果。她虽然已经改修琴剑之道,但最初的确是修行阵法与符箓之道的,她用自己的血在姬既望的胸口处画了个阵法,将血洞封印了起来。

  虽然并不能愈合这道永远都无法愈合的伤口,但宋从心必须确保这个伤口不会成为姬既望的命门要害。

  这个封印的效果和逆鳞有些相像,若有人发现姬既望的弱点并攻击他的要害,那宋从心会帮他扛下这近乎必死的伤害。逆鳞之处是龙族的命门,对人族来说却不是。这样一来,姬既望若是出事,宋从心立刻便能察觉到。

  不过,这也没有必要跟姬既望说。

  反正从此以后,她便是他的逆鳞了。

  ……

  “天书。”宋从心托着手中一团皎皎的银光,平静的眼眸中倒映着一轮深蓝色的月亮,“帮我认主吧。”

  天书从宋从心的识海深处显形飞出,书页哗啦啦地翻飞,脱离书脊后环绕着宋从心不停地旋转,泛着柔和却不刺眼的金光。宋从心手中托着的光团朝上方飞去,落在天书的其中一页之上。霎时,金光大放,光芒消散过后,书页上便出现了月牙状逆鳞的图样。

  宋从心抬手摁上了这一张书页,以她掌心为中心点,深红色的繁复咒印瞬间成型。宋从心只觉得胸口处忽而一烫,低头,便看见那块银月般的鳞片悬停在她胸口的正中央,散发着月华般柔和清浅的光芒。

  与此同时,这件缄物的标注也和山主之心一样发生了变化。

  [缄物“龙之逆鳞”已认主。它将融于你的骨血,成为你的一部分生命。]

  [大洋之祝:龙子的逆鳞,海祇的眷者,你所在之处,大海都将为你变得温柔,海中生灵将听从你的一切指示。]

  [重溟之佑:大洋的一缕气息将融入你的血脉,你将能听见海洋的低语与祂所庇佑的生灵的讯息,你对月亮潮汐的感知能力大幅度上升。

  提示:请不要选择“淹死”作为自杀的手段,因为海祇不会允许。]

  [血脉之咒:一个永远不会愈合的伤口,一颗被山主之血庇佑的肉心,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此心相同:当你抚摸这块逆鳞时,哪怕相隔阴阳与生死,海祇依旧能感受到你的心跳与温度。

  祂的心与你同在,哪怕面目非昨。]

  [缄物:大月海祇之逆鳞

  箴言:“龙有逆鳞,触者必死;凤有虚颈,犯者必亡。”

  一场长达三十年的骗局,一场本该无解的宿命。因一人的勇敢与孤绝,龙子既定的命轨被打破。这世间少了一个怪物,多了一轮普照凡尘的月。

  取下这片鳞片时很疼,他的伤口从此再也不会愈合,心口处总会缺一块,变成一个不停流血的伤疤。

  但有人珍而重之地将他的心拢在手中,用行动保护他的灵魂。海祇的人之心,从此放在了最妥当的地方。

  封存“昼晦”之咒言,随月相之阴晴圆缺所变化。宿主将免疫一切“大月”相关的幻惑之术、诅咒与精神污染。]

  宋从心定定地看着天书的注解,神情不由得有些凝重。一个隐隐约约的猜测被证实,姬既望虽然没有成为传说中那位神名为“大壑”的堕神,但实际上,姬既望是变成了与山主这一类地祇相似的存在。

  这其中,还有一部分她的原因。在使用“六律调和”吸收姬既望体内过盛的神力并将其散入海洋之时,姬既望的神力滋养了那片大海,同时也让他与大洋建立起了某种“联系”。修真界的部分势力嚷嚷着要换个城主,对于姬既望来说根本就是不痛不痒的事情,因为他如今的身份是海祇,大洋已经成为了他的领域。只是与“大壑”不同,姬既望还留存着人性,这让他还能在神州大陆上行走,而不至于因为灵魂羽化升华而进入虚空。

  但在天书的记载中,姬既望甚至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神名,“大月”。任何人呼唤他的名字,姬既望都会有所感应。

  姬既望和宋从心这种只得到山主血脉与知识传承的情况不同,他是确切的与东海那片土地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这意味着他会像土地神一样被永远留在那片领土,即便离开也不可长久,否则远离领土的海祇会逐渐虚弱,东海也会因为失去海祇的镇压而重新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