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 第28章

作者:炼意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咸甜之争闹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分出个胜负,陶倚君也没傻到这个时候说这些。她让人取了石蜜,又亲自调了咸味的调料,还切了些咸菜粒和腌肉丁用盘子装起来,一起放到了桌上。

  “来尝尝看什么味道好吃。”

  碗用的是小碗,一碗大约就三四口的样子。霍桐一向不太喜欢吃甜食,看到陶倚君端给他一碗放了石蜜的豆花,犹豫了片刻才送入嘴里。

  豆花很清爽,软软嫩嫩的,石蜜放得不多,只有一丝丝甜味,还能接受。不过他吃完之后就不肯在吃甜,研究起了咸味的搭配。

  陶倚君端着甜豆花,慢条斯理的吃了一口,看着霍桐自己折腾。

  果然霍桐觉得咸的更好吃一点,特别是加入了咸菜粒和腌肉丁的豆花,不是一味的软嫩,带了些嚼头,更能让他获得满足。

  霍桐吃东西看起来挺斯文的,可速度相当快,陶倚君一碗吃完,他已经把桌上的全部解决了。

  “这吃食好,就是太麻烦。”霍桐意犹未尽的放下碗勺,拈起一片豆干放入嘴里。

  “这味道还不错,若是有多余的,能否送去大营?”

  “没问题,暂时还没打算开售,等明儿新的豆干出炉,就让人先送去一份。副营那边也要吧,总不能让人指责你太过偏心。”

  这东西有限量,肯定不可能所有人都吃到,但是副将以上的将领可以领取一份,另外她大兄那里肯定也少不了的。甘叔现在退下来了,就在将军府里做事,吃食少不了他的。

  “甘叔的两个孩子已经到了一月有余,我观老大想要子承父志上阵杀敌,老二说他怕见血,想要学着做生意。”

  “无妨,你让甘家大郎去你大兄那里就好,估计再有一段时间,你大兄就要去朔方了,那边升迁要容易些,甘大郎跟过去也好出头。”至于二郎的要求,陶倚君跟霍桐商量,看能不能让他跟着李家商队做事,先学个几年,等再大一些看看情况,如果是个做事儿的,他们资助一点开个铺子交给他打理也没问题。

  “这些事情你安排了就好。大营那边的事儿你不好回绝的就直接让人来告知我。”霍桐也知道有很多人想走陶倚君这边的关系往他那里塞人,或者说看能不能占点便宜。陶倚君一个女郎不方便直接拒绝,这恶人自然就得由他来做才好。

  “对了,你得有个准备。”霍桐想起自己得到的一个消息,先透露给陶倚君让她有个准备才是,“县令的调任差不多已经定了,很大可能是回河西,潼中那边也有数县缺人,就看他自己运作如何了。”

  新来的县令还不知道是谁,霍桐虽然是本地最高的军事长官,但是在地方事务上,他并不能过多干预。陶倚君的产业才开始发展,要是来个泼皮无赖般的父母官,这日子还得掰扯一段时间才能够顺畅了。

  “那你猜会是哪里的人?”

  霍桐皱了下眉,不确定的道:“我族叔给我的私信上说,很可能是关中的世家子。但是关中世家颇多,除开显贵家族外,普通的世家子也能担任县令一职,这一来就不太好猜测了。不过你也不需要太担心,对方不敢做出什么恶事来的。”

  就怕恶事不做,恶心事不断。不过陶倚君也不会拿这些还没发生的事去烦霍桐。再说了,都还不知道是谁上任,担心这些也太早了点。

  吃完东西,霍桐难得悠闲的半靠在条案上打盹儿。陶倚君拿着竹箩在缝制衣衫。

  马上就春天了,冬衣要换,鞋袜什么的也要早做准备。鞋袜那些东西家里有女人可以帮忙做,但是贴身的衣服陶倚君还是打算自己亲自动手。这一年来她做的针线活不多,可基本的针法也没忘记,就是速度比较慢,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做这个。

  霍桐来之前她才刚好缝好一只袖子,这会儿趁着午后休息,她打算加把劲儿,看能不能今天完工。

  霍桐半梦半醒之间,看到陶倚君坐在檐下的木地板上,恬静的做着手工。虽然没穿绫罗,头上也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只银簪,却带给他安定和温馨。想着想着,他渐渐的睡熟了。

  再次醒过来,陶倚君已经不在屋内,她的贴身小女婢坐在廊前的台阶上,正在扎鞋底。

  “大将军醒了?大娘子去庄口处理事情了。”

  小女婢赶着过来打了水绞了布巾给霍桐,之后便规规矩矩的退出门,跪坐在门外等他拾掇自己的装束。

  霍桐不喜欢有其他人近他的身,自己身边也没有伺候的女婢,只有一个随身的小仆帮他处理杂务。一切穿衣梳洗基本都是自己来的。说起来他跟陶倚君也算同类人,都是喜欢自己动手,不太耐烦其他人服侍。

  正打算去看看陶倚君遇到什么麻烦,还没等出门,就看到牛家三郎君迎面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刚睡下就地震了,然后蹭的一下坐起来,想了想,家里口罩资源不足,还是继续睡吧。然后刷朋友圈笑成疯狗!

第五十五章

  “阿桐, 大娘子,你们这可不够义气。”人还没近到身, 牛三郎就嚷嚷了起来, 手里一贯不放的羽扇也见不着了,“你们弄了这么能耐的东西, 都没想着给小弟说一声。太不够义气了!”

  牛三郎是听人说陶倚君这些日子一直在城外庄子, 今日霍桐才一回城也跟着一去不回,他好奇之下使人打听了一番,就听人说起了这水车的事儿。当即牛三郎就坐不住了, 套上车就往陶家庄子而来,在庄外磨坊那处看了好半天, 扔下下人自个儿蹭蹭的跑了进来。

  “这不是还没搭建起来嘛, 等妥当了, 难道还能差了三郎的?”陶倚君感念牛三郎以往的力挺,有好东西也没有不舍得分享。只是这水车事关重大, 没有十分的把握她也不敢轻易报上去。

  民间最早的汲水用具该是"桔槔"。《庄子.外篇.天地篇》中, 载子贡南游, 反途路过汉阴时, 看到一个老丈人辛苦的抱瓮汲水灌溉,事倍而工半,于是告诉老翁一种省力的器具,名曰之『槔』。它的制作方式是:『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掣水若抽, 数如沃汤。』也就是用一条横木支在木架上,一端挂着汲水的木桶,一端挂着重物,像杠杆似的,可以节省汲水的力量。

  陶倚君曾在家中藏书里见过类似的记载,她家乡一带也有这种设备使用,但是数量不多,大部分是在山地和离水源地比较远的地方使用的。她这具水车是根据自己的记忆,加上公输家天才般的创造力才制作出来的,能不能行还不敢确定,之前只是用了一架类似模型的小型水车做过试验,基本上能达到理想的汲水能力。

  牛三郎说什么都不肯回去,非要在农庄等到水车运转后才离开。幸好庄子已经扩建,房间够多,否则让牛三郎跟农人挤一块儿,估计他半个晚上都待不住。

  等了三天,水车终于开始试运转了。当天农庄里没事儿的人全围了过来,看着庄里的工匠们将那架大水车竖起来,然后固定,上轮。

  竹制的水筒在水车的转动下带起一筒筒清亮的水,然后通过搭建的竹筒管道,流入两侧的水道,原本只有很清浅的水流的水道在水车转动起来后,眼见水势湍急起来,而之前就设定好的磨坊和摏米房的机器也开始启动。虽然还是得要人力看着,但就算是年迈的老妇人也能很轻松的舂米转动石磨,不需用了,只需要关闭两间坊外的水闸,水流就顺着两侧的水道流走了。

  在高架下面还有个带开关阀的竹制水龙头,用绞盘开启阀门后,一排四个竹制水龙头可以同时流出水来,便于清洗大件的农具和器物。

  总之,这架水车的启用,减轻了人力不足的压力,将更多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可以投入到农田栽种和工坊生产。

  牛三郎在庄里庄外转悠了两天,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走之前,他跟陶倚君谈妥了两笔生意。一是水车的建造和架设,第二是药材的采购。

  年前的那一批两季生的药材已经可以采摘,都是很日常的用药,再多的数量也能消耗掉。新鲜的药材采摘下来是不能出售的,还得经过炮制,这时候,陶倚君在年前那段时间教出来的学徒们就有用武之地了。

  在药田的附近多建了一片屋舍,离农庄不远,两者之间有道路互通。处理药材的学徒和负责照看药田的农人都在这里居住。生活物资和其他的必需品则每日由农庄那边专人送过来。

  这一片建筑区被称为药庄,居住的屋舍面积不大,更多的是晾晒和储存药材的晾坝和仓库。

  两个老妇人负责给做饭洗衣,用具的清洁和打扫是庄里小女郎们的工作。

  牛三郎走的时候看着霍桐的眼睛都是红的,嘴里嚷着他赚大了。之前他们都没把陶大娘子这个关内的小女人放在眼里,可事实证明,这个女人比大部分男人都强,难怪她阿耶会愿意带着她四处走,他家要是有这么能干的小女郎,那也绝对当宝贝捧在手心里了。

  边城流民多,可因为各种原因离乡背井不能回去的兵士也不少,以前边城就这么大,能提供的工作不多,大部分还是本地人在做。陶倚君这次过来开垦了不少荒地,还买了山林,加上工坊和药坊,还有即将建成的织坊,能养活的人不少。

  就在陶家庄子的豆腐干开始大量产出的时候,李家的商队终于出现在了小方城。

  李家管事安顿好商队之后,第一时间去拜访了县令,还带去了李家家主送与县令的礼物。之后就带着大包小包的物资跟五车粮食,去了城外的陶家庄子。

  到的时候他看到陶倚君跟一年轻郎君坐在庄外的风雨廊桥上聊天,半眯眼瞧了好一会儿后,侧头跟身边的年轻人道:“那位年轻郎君应该就是霍桐将军了,等会儿你机灵着点,给大将军留个好印象。以后这条商路你会接手,提前在贵人心里落个好,比你想方设法的拉关系强。”

  那年轻人是李管事的侄儿,也是李家第七代的子孙,他父亲跟李管事是亲兄弟,对叔父的话自然听进心里去了。

  陶倚君带着霍桐迎了过去,只是霍桐身份尊贵,不用给李管事见礼,反而李管事得第一时间给他行礼,之后霍桐就坐回原位开始钓鱼玩,并不掺和陶倚君跟李管事之间的交易。

  粮食是之前就说好的数量,比她预想的来得早了半个月,正好解了困局。其他的物资也是紧缺的,难得李管事考虑得这么周到细致。

  “去岁大娘子售与我的药方可是起了大用!”刚坐下,李管事就让他侄儿给陶倚君行了重礼,“我这侄儿是我兄长的次子,他阿耶一向负责南边的生意。去岁我来小方城的时候,他阿耶就带队去了西南夷族边境。”

  这条商路也是李家经营了多年的重要商道,有李家的威名在,一般宵小也不敢打主意。但是李管事的兄长运气不太好,去的时候也是遇到了水患,还没能躲过去,结果水患平息后又开始疫病横行,他虽然处处小心,却还是被染上了。

  “我从小方城回去之后,原本是想让我阿兄试试看那个方子可否能用,谁知得到消息他岌岌可危困于蜀道驿站上。我这侄儿当时还在族中学习,闻言心系他阿耶安危,不管不顾的拿着方子就去了西南。”

  这方子虽然是解热症的,但正好跟这次水患后的疫病相克,加上李管事在陶倚君这里习得防治疫病的种种手段,尽数告知了他侄子,这才数般手段齐下,救下了他阿耶的性命。

  “不但救了我兄长,还救了不少百姓,大娘子有大慈悲,当受他一拜。”看着李管事满脸的庆幸,陶倚君也就勉为其难的受了他侄子的礼。

  “那现在人可安好?”

  “托大娘子的福,我阿兄现已在家休养。这次让我侄子随我前来,就是想要感谢大娘子活命之恩。”

  “李管事言重了,也是刚好对症,都是你兄长吉人自有天相。”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儿后,李管事告辞离开,走之前承诺但凡是陶倚君的委托,他李家必不推拒。

  “此外还有一事应告知大娘子知晓。”李管事笑了笑,“大娘子应该已经知晓县令大人要调任了,接任的乃是我李氏族人。论辈分算起来,是我李家嫡系的六代子,与我亦是族兄弟。”

  “那就恭喜李管事了。”陶倚君扬起笑脸,“李家家风清明,新县令大人必然秉持了李氏家风。”

  没见过面,她可不敢肯定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就跟李管事的交往看来,李氏似乎并不是特别难相处的,至少对方肯递这个消息与她,说明这位新任的县令也是认可她跟自己家族之间的友好往来。

  送走了李管事一行,陶倚君一抬头,就看到霍桐走了进来。

  “他与你说了什么?接任的可是他李氏族人?”

  霍桐虽然是在军营发展,可基本的政治敏感度还是有的,看李氏一反常规的提前半月到来,肯定是有事情发生。再加上他之前与牛三郎做了番推测,得出的结论也不出李氏等三族。

  “是啊,就是不知道这位新县令是个什么样的人了。”陶倚君撑着下颌,撅嘴叹气,“若是个好相处的还好,若是个心机深沉的,可得磨死人。”

  “怕甚。”霍桐淡然的坐下来,“横竖他也不敢轻易对你出手。再说了,这是边城,不是关内,上面还有我镇着,你担心什么?”

  “阎王易躲小鬼难缠!他不明面上为难,私下里给使点绊子,也是够让人心烦的。”说完又自个儿挥了挥手,“算了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都还没上任呢,我担心个啥。”

  霍桐拉过她的手握在自己手心里,笑着安抚:“无须多想,三郎比你更着急,这次他家是捡了个便宜,若是不能彻底站稳,他在家族中的话语权就会被削弱。所以新来的县令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会更着急知道。你且等着,过不了两日他就会来信告知的。”

  霍桐对陶倚君的杞人忧天实在有些无语,这小女人还是没学会依靠他,真是让人又气又恼,然而心底还有一丝说不出的得意,自己看中的媳妇就是这么能耐!

第五十六章

  端午节前, 李县令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到任。

  霍桐身为高一级的官员,在家等候李县令上门拜见。

  县令到的那日, 边城内的商贾和世家都派了人去迎接, 陶倚君自然也遣了人去,只是她身份特殊, 自己不好亲自出面, 代表她去的是卫老。

  李县令来之前肯定是做了功课的,下车之后就先按照尊卑地位一一给来迎接的还礼,到卫老那儿, 县令不仅自己行礼,还特意叫了他长子过来见礼。

  其他人心里虽然有点愤懑, 但是卫老的来历没隐瞒过, 那些人也只能干眼红。聪明点的人, 对陶倚君的地位又有了新的认知。

  当地最年长的一位老者代表众人宴请县令,约好第二日在丽园设宴给县令一家洗尘后, 就相继告辞离开了, 留下了不少当用的东西, 不算很值钱, 却是安家所必须的。

  “这些人倒是机灵。”县令过目了一遍礼单,让妻子收下,“有些无须理会,需要还礼的我之后会告知于你。且先带着两个孩子安顿下来,我得去见大将军。”

  李县令没住在县衙后的府邸,他家早给他在边城里置办了产业, 就在大将军府不远的地方,一个五进的院子。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李县令和先前那位县令在家族中地位的不同了。

  换了衣衫梳洗完毕后,李县令带着人去了大将军府,此刻陶倚君也在这里,但她不是故意掐着时间来的,而是庄外出了点事儿,她过来见霍桐,想要找点帮手去解决。

  “县令初到,那些人使绊子也只是想要探知我与县令之间的关系如何。此事到时候没必要闹到李县令那里,将军借我几人,我自己就能解决。”

  使绊子的是当地另一户大地主,他私自截断了上流的水源,让流经下方的陶家的河流水量少了三分之二。陶倚君都懒得找他协商解决,打算直接过去把那人筑的堤坝给砸了。

  受到影响的除了陶倚君的农庄外,牛家三分之一的农庄也受到了影响,还有另外两个小地主的部分田地也需要这条支流的水来灌溉。

  陶倚君领了人,直接带着去了河边堤坝。

  他们到那里的时候,李县令也接到了报告,抬头看了一眼笑吟吟的霍桐,李县令脑门儿上霎时起了一层细汗。

  “我家那未过门的娘子性格有些直爽,这不是春耕到了嘛,她也是着急了。”霍桐慢悠悠的说完,转头又吩咐手下裨将领人去看着,“小心些,别让人伤了大娘子。”

  李县令苦笑着站起来,打算跟唐姓裨将一起过去看看。县衙那边已经遣了人到城门口候着,这会儿过去希望还来得及。

  路上,唐副将呵呵笑着说他家将军就是太担心了些,大娘子带去的老伙计们个个身经百战,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地主而已,哪用得着县令亲自过问。

  他说得轻松容易,李县令却深知要是今日这事儿处理不好,他接下来就没办法顺利就任了。只是他没法对陶倚君发火,只得将满腔的怒火都摁在那个惹事的家伙头上。

  陶倚君是带着人骑马过去的,她的小白马虽然年龄不大,但是跑起来简直跟风一样的颯,她每天都要出去溜一圈,迎着风奔跑在草原上的感觉那么的爽,简直有瘾。

  她没亲自上去挖堤坝,霍桐让她带来的人也只是把那处堤坝包围起来,动手的是陶倚君庄子里的老兵士们,个个出手狠辣,一锄头下去就是一大块泥土,没多会儿就把加封起来的堤坝给挖通了。

  挖通了这边的堤坝后,陶倚君一不做二不休,又带着人直接杀去了那个地主的庄园,一路上对方也来了不少人阻挡,可又怎么会是陶倚君这边老兵士的对手。虽然没有一刀见红,但取了矛头的长枪杆子一扫一片,多的是人掉到路边的田地里,还有几个凶狠的则被人摁在地上打得他娘都不认识了。

上一篇:大佬是条狗

下一篇:八零娘亲是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