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鹤
他心中明白,上一世他就是因为夺回北隆城一战,最后得获战神名号。
当时年少,心中飘飘然,选择坚守在北疆,不回京中,想要一己之力,做更多利国利民之事。
不曾想自己的选择,却给了旁人有空可钻,最后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这一世,有经验,夺回北隆城的时间比上一世短了整整一年多,也救了不少百姓。
如今他只想设计除掉齐科尔,齐科尔一死,大蒙就没了猛将,起码十年内,不敢进犯郢国。
也算是一劳永逸,接下来,他段景峥就可以荣归京城,好好跟那些人斗上一斗。
事情若是顺利,定然可在十九岁前回京,一切还来得及。
定北侯拍拍段景峥的肩膀,打断了他的思绪,连道三声“好”。
北隆城,段家父子一派和谐,而京城却因捷报炸开了锅。
捷报上呈晋安帝,晋安帝连赞三个好,道:“真的虎父无犬子,后生可畏啊!”
“我郢国有此等人才,何愁国不稳?”
晋安帝之夸赞言论,犹如狂风,用迅猛的速度,传遍京都。
段景峥设计夺回北隆城的战事,也被越传越失真,渐渐神化,他也因此得了战神名号。
成为继杜仲安之后,京城各府佳婿人选,甚至掩盖了杜仲安精心谋划的最佳地位。
收到消息时,杜仲安正在作画,手一抖,绿色墨汁滴在刚描好的花儿上,瞬间晕染开来。
一幅精心描摹的画,就这么毁了,心血尽毁。
“你先下去吧!”杜仲安让随侍之人离开,声音依旧温和,但是语气要比往日僵硬许多。
小厮并没有察觉,恭敬地退出去。
直到只剩下自己一人,杜仲安才暴露本性,露出嫉妒到狰狞的面庞。
“段景峥!”杜仲安咬牙切齿地喊出那个名字,双臂一挥,将书桌上的东西全部散落于地上。
“凭什么?凭什么我处心积虑好不容易得到的东西,你却轻而易举地得到了。”
“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哪里比得过我杜仲安,不过投了个好胎,有个好爹罢了。”
杜仲安满心不甘,或许全京城的人都觉得他与段景峥交好,会为段景峥高兴。
只有他自己知道,从小到大,他有多嫉妒段景峥的好运。
他整日舔着脸到定北侯府,不过是想得到多些关注,想让自己过得好些。
段景峥立大功,成为京中话题人物,与以往一样,作为“最好”的兄弟,杜仲安也会被捆绑,成为议论对象。
不同的是,以往段景峥惹事,总是负面形象,而杜仲安则是好的榜样。
段景峥的坏,衬托着杜仲安的好。
而这一次,段景峥是功臣,两人放在一起,相并而论,没有好与坏的明显评价。
但荣安伯府的尴尬地位,也不免会被好事之人提及。
杜仲安听着各种议论,强压着内心的不满与愤怒。
对外依旧温文尔雅,温润如玉,谦谦公子,不容亵渎的形象,仿佛对于别人的议论,完全不在意。
演好段景峥好兄弟的角色,旁人问起,也会温和相告,不吝啬为段景峥说好话。
也因此,得以在京城人中刷一波好感,风评又上一层。
秦妙姝听着银宝绘声绘色的讲述京中热闻,一笑置之。
听到段景峥被神化的事迹,她适时露出赞赏崇拜的目光,配合银宝来句,“好厉害呀!”
听到杜仲安的处事方法,及大家的评价和夸赞,她也会配合的来一句,“杜公子果真是君子之风。”
她一边吃东西,一边听着各种下饭的八卦,心情愉悦。
银宝讲得绘声绘色,得到回应,也越讲越高兴。
待屋里只剩下秦妙姝自己一个人,她也会细细体味所听到之事,在心中做一个分析。
这段家世子英勇事迹的传闻,即使去掉神化部分,也是了不得的作为。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如此聪明英勇,实在难得,妥妥的言情小说男主,万千少女的梦。
若是军功确实属实,那确实值得赞一句,年少有为。
而那个杜家公子,秦妙姝无法否认他的才华,他也非常懂得营销自己。
但是细品他的言论,“什么如今景峥不在胡闹,一心为民,建功立业,我也为他感到高兴。”
这,难道不是暗戳戳地提醒大家,段景峥这个人,以前只会胡闹,嚣张跋扈,欺负旁人?
让大家联想,以后段景峥得势,难免不会变本加厉。
秦妙姝真想大笑一阵,然后给杜仲安鼓掌点赞,此乃害人之妙计啊。
复而,秦妙姝又想起前两天在茶会听到的消息。
听闻段家有意与太师府结亲,众人皆知,太师只有一个孙女。
那日在茶会,有别家姑娘调侃问及此事,当时太师孙女苏云娇羞一笑,不承认,也不否认。
只模棱两可说了句:“段世子如此好儿郎,哪是我能配得上的。”
然后羞涩一笑:“女子哪能妄谈婚嫁之事,云儿一切都听从长辈之命,媒妁之言。”
此话一出,众闺秀“哦”的一声,都在起哄。
秦妙姝一旁听着,只想翻白眼,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这话出来,当真引人遐想。
现在二者放在一起细品,秦妙姝不得不感叹一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
此二人真是“男中绿茶,女中白莲”,一个比一个能装,简直就是天生一对。
真是“心疼”那段家世子,人还没回来,还要在边疆出生入死。
自己却早已被别塑料兄弟拿出来溜了几圈,又被假未婚妻蹭了好几波热度了,真是可怜。
第13章 长乐县主
不可否认,秦妙姝存了看戏的心思,但是以她家如今的权势地位,也只能在一旁看戏。
权贵圈子中的戏码,可看可品,不可参与。
第二日一早,秦妙姝随母亲和祖母一同出城,到福田山上的宝福寺上香。
宝福寺是前朝的皇家寺庙,后来,前朝灭国,赵家先祖登基,创建郢国。
只是赵家人并不迷信佛神之事,故而宝福寺也慢慢的退掉皇家寺庙的外衣。
但这并不影响它在百姓心中的印象,宝福寺依旧香火鼎盛,而且少了皇家的威严,百姓们去得更勤快了。
上辈子,秦妙姝是不迷信的,她只相信科学。
直到稀里糊涂来到这个朝代,在家人的影响下,慢慢改变看法。
虽然依旧不会沉迷,但是心中会存有敬畏,也会虔诚地上柱香。
与旁的信众一样,边上香,边碎碎念,祈求保佑。
上完香,祖母和母亲想要去会客堂拜见主持大师,想请主持大师帮忙算上一算。
听闻主持大师行踪不定,但依旧想要碰碰运气。
秦妙姝无法,只好陪着她们过去看看。
后了解到主持大师已经云游去了,几人都有些失望。
“听闻寺中景致不错,头一回来,去看看吧。”祖母开口。
“姝儿,我陪你祖母走走,你可要一同去?”乔氏温柔地看向秦妙姝,询问意见,她知晓秦妙姝并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秦妙姝扶着祖母的另一边手臂,娇声道:“有些累了,我想晚些再去。”
老太太很高兴,点了点孙女的脑袋,“你啊你,小懒猫!”
“歇好了,我再自己去。”秦妙姝微微一笑。
“想自己去也可以,莫要贪玩,差不多时辰,就到马车上等我们。”
“身莫不要离了人,京城不比咱们宿城。这人生地不熟的,小心迷路。”
乔氏知道女儿自小独立,但是她们对京城还不算熟,心中没有安全感,故而忍不住多唠叨几句。
与祖母和母亲分开走后,秦妙姝带着金宝和银宝漫步至后山,见一亭子,便走过去乘凉休息。
好一会儿,见不远处吵吵嚷嚷的,一堆人走过,看方向是往佛堂那边去的。
因为还有一段距离,且秦妙姝对京城中的人还不是特别熟。
见人家不是往亭子走的,她就懒得搭理,她不想多管闲事,就定定坐着,也懒得打听都有谁。
口渴了,就喝一杯自带的茶水,好悠闲,好自在。
不知怎的,那些人又改变了方向,领头的女子气冲冲地往亭子来。
一到亭子中,就用食指指着秦妙姝,道:“你,可以滚了。”
秦妙姝觉得莫名其妙,自己好好呆着,也没招谁惹谁。
她觉得这个女子当真很没有礼貌,没有教养。
但是秦妙姝清楚的知晓,这里是京城,能如此嚣张,猜测应该是有些来头。
她生气,但理智尚在。也不争辩,就沉默地起身,一句话也不说,想要带着金宝、银宝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还未走出亭子,那女子突然大呼“放肆”,把秦妙姝吓了一跳。
突然大喊大叫,哪个人能禁住这种吓,秦妙姝有些怒气上头。
只听那女子咋咋呼呼地,继续道:“好一个刁民,见到本县主居然不行礼,哪家人,如此没有规矩?”
那女子自报家门,秦妙姝听了只想翻白眼。
不禁感叹:权势当真是个好东西,一个县主就敢如此嚣张跋扈,仗势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