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通房丫鬟身份后,她沉迷搞钱 第271章

作者:好好当当 标签: 古代言情

  陈十一到了青州的时候,时值八月。

  青州的宛城,婉约宁静,河从城中流淌而行,老船家身披蓑衣,慢悠悠地摇着橹,吼了几声情调小曲,悠闲自在地穿过桥洞。

  她身着青衣,簪着青玉,手持伞柄,天青色油纸伞,伞骨滑着雨,顺着一丝丝雨线跌落在青石板地面上。

  一阵秋风掠过,拂动了她的衣袍,舞柳扬旗,似惊鸿般,飘逸如仙。

  景然也撑了把伞,站在陈十一不远的地方。

  他静静看了她半晌,上前说道。

  “东家,勿要贪恋美色,下雨寒气重,我们住的宅院在桃源巷。”

  陈十一转头朝景然莞尔一笑。

  “这位司徒钰先生,真是会挑地方,住在这悠闲的小城,实是人间一大美事。”

  陈十一住的落樱苑,庭院中,种了一棵桂花树,她来得正是时候,桂花的香气溢满了整座宅院,令人心旷神怡。

  她在桂树底下铺了白布,取了长竹竿,敲打了桂花下来,收集了半袋子,取了个簸箕晾晒开来,晒干后,得了干桂花,可泡桂花茶,蒸桂花糕吃。

  她此刻就住在凤鸣山的山下,为的是凤鸣山上的那位。

  景然打探来的消息。

  司徒钰,已入不惑之年,膝下有一子,五岁,他博古通今,学富五车,言辞犀利,曾与当今的张太傅同为太祖帝师的弟子,两人在见解上存在纷争,求学期间,博辩时,曾舌战群儒,凭一已之力,名震天下。

  他是当今学子崇拜的先生,曾与张太傅一同任职翰林院,按理来说,应前途无量,不知为何,却辞了官职,当了一闲散人物。

  但向他前来求学解惑的学子络绎不绝,后来,他为了免受打扰,住在凤鸣山上,建了个山庄,隔绝了世人。

  陈十一心想,这样的人,要请来为她的学院做山长,只怕不易。

  景然办事最为妥帖,宛城的书院位置已经找好,就在凤鸣山对面的一处名叫望月的山庄里。

  望月山庄的前主人是当地的一个富户,后来家中的一个表亲得了官职,就跟着去那边做买卖去了,望月山庄一直放着要出售,但因价钱上有点高,小县城内无人问津。

  “修缮还需两月。”

  陈十一点头表示知晓。

  “你打听到了他的喜好没?”

  景然摇头。

  “没有。”

  “没有?是他本来就没有喜好,还是没有打听到?”

  景然撩起袖袋,从里面取出一本书。

  “这是什么?”

  “一位学子,一直想拜访司徒钰先生,但百试不得其法,后来,他编撰了这本,求见司徒钰先生失败的九十九次,放在书店售卖,未曾想到被人一抢而空,这本,还是我花了高价在别人那里买来的。”

  陈十一惊讶,又觉得有趣。

  “司徒钰先生真的很难靠近啊,不过这书生还挺有趣的,回头你把他找来,我倒想看看这是什么神奇的人物。”

  “好的。”

  陈十一在落樱苑内细细地翻看着书,有时双眸微闭在思索着如何见到这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大儒。

  窗前,飞过一只燕子。

  陈十一眼珠子转了一下,有了,自已假装在放风筝,然后风筝断了线,掉进了凤鸣山司徒钰的院里,找这个借口进去捡风筝,只要进了院里,其他事都好说了。

  想到就做。

  她买了个风筝,直接往凤鸣山上奔去。

  山上的树虽多,但她折折腾腾还是把风筝飞进了司徒钰的院里。

  当她怀着喜悦的心思去往大门,要回风筝时,看到一排排队的看不到尾的人,惊呆了。

  旁边一蓝色衣衫的书生在她旁边说道。

  “公子也是来找风筝的?”

  陈十一眨了眨眼。

  “你怎的知晓?”

  蓝衣书生指着面前这一排笑道。

  “他们都是把风筝掉入司徒先生的院子里的,正排队捡呢,不过这没用,都是佣人把风筝给收拾出来,他们自已认领的。”

  “既然这样,为何大家还都在排队?”

  书生偷偷告诉陈十一。

  “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有人凭借这个法子见过一次司徒先生。”

  “哦…”

  陈十一懂了。

  排队的人太多了,队伍两旁,有卖茶水的,炒栗子的,蒸糕点的…

  想不到竟然都做成了产业,果然民众的信仰不可小觑啊。

  一旁的蓝衣书生悄悄在陈十一旁说了一声。

  “公子,你若是想见司徒先生,我倒是有个法子。”

  

第284章 骗子

  陈十一眼眸惊疑。

  “什么法子?”

  “这,当然不能先告诉你…”

  陈十一笑着问。

  “你要多少银子?”

  蓝衣书生一听有鱼儿上钩,立即回道。

  “见司徒先生一面五两,和司徒先生说上一句话二十两…”

  陈十一低头隐去笑意。

  “那,倘若我要求司徒先生帮我办成一件大事,要多少银子?”

  蓝衣书生蹙眉。

  “这件事太过艰难,只怕要上百两。”

  陈十一静静地看着他。

  “可是,我没那么多银子,但我确实想见司徒先生,可以先赊账吗?”

  “这怎么能赊账呢,我可是冒着大风险去做的,如不是与你一见如故,谁会把这件事告诉你啊,你没听见,我说话声音都如此轻声。”

  陈十一点头。

  “这位兄台,你真是个好人,我从外地慕名前来,奈何连司徒先生的面都见不到,唉…”

  “算了算了,没法子,谁叫我这个人心善呢,你现在有多少银子?”

  “只有一两碎银。”

  蓝衣书生顿时泄了气。

  “只一两银子,那便算了。”

  说完就要走了。

  陈十一连忙喊住他。

  “兄台,你莫走啊,你等等,等等…”

  蓝衣书生心想,这人穿得人模狗样的,本以为是条大鱼,没成想只有一两银子,呸,一身穷酸,还有脸来见司徒先生。

  他不耐烦地说道。

  “一两银子不能够啊。”

  陈十一拉住他的衣袖,可怜兮兮地说道。

  “你先别走,在这里,我只识得你一个人,你不帮我,就没人帮我了。”

  她从袖袋里摸出一枚极为精美的玉佩出来。

  蓝衣书生一见,眼红了。

  “这块玉佩,是我家祖传之物,今日来这,没想到要花银子,所以没带多少,但我真的迫切想见司徒先生…”

  蓝衣书生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眼前的玉佩,语气甚是缓和。

  “好说好说…”

  “那兄台是答应了?”

  “答应什么?”

  “答应带我去见司徒先生。”

  蓝衣书生叹了口气。

  “你知道,这个很费银子的。”

  陈十一皱着眉头道。

  “这样吧,我先把玉佩押在你这,我回去取银子,你再带我去见司徒先生。”

  蓝衣书生眼睛眨了眨。

  “这,也不是不可以。”

  陈十一笑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