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164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文尚书,你说说你,急什么呢。”

  “娘娘方才那番话的意思,分明是陛下无法独自一人登上祭坛,她会抱着陛下走到最后一级台阶,然后放下陛下,由陛下独自一人踏出最后一步,登顶祭坛。”

  “这可是娘娘一番拳拳爱子之心啊。”

  霍翎不由看了周济一眼,许久,她轻轻一笑:“周尚书说得不错,哀家确实是这个意思。”

  周济暗暗松了口气。

  他方才看似是在帮文盛安打圆场,其实也是在暗暗表明自己的立场。

  不管霍太后心里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但当她开口认可了他的话后,就说明她同意了他的这个提议。

  霍翎摆手,没再继续晾着文盛安:“行了,你们都回到座位上吧。陆尚书,你继续说。”

  陆杭默默拿出下一个议题。

  将登基大典的章程都过了一遍后,众人纷纷行礼告退。

  霍世鸣留在了最后。

  他看着霍翎,面露担忧之色:“文盛安是百官之首,又是先帝亲封的辅政大臣,若是他给娘娘使绊子,娘娘日后在朝中怕是会很艰难。”

  他看得出来,方才那几位重臣,除了陆杭的立场比较模糊外,其他几人都不站在霍翎这一边。

  这对霍翎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霍翎起身,朝季衔山伸手。

  季衔山转了转身子,牵着霍翎的手,从椅子上爬下来。

  霍翎带着季衔山走下台阶:“朝臣最满意的太后,就是不涉足前朝,乖乖待在后宫养育陛下的太后。”

  “我做不到让他们满意,也不可能让他们如愿,所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与此同时,殿外。

  陆杭走得很快,但文盛安走得比他更快,顺利截住了他的去路。

  “陆尚书走这么急干嘛。”

  陆杭苦笑,停下脚步:“文尚书找我,不知有何要事?我还得去礼部衙门处理一些事情。”

  文盛安直视陆杭:“你真的相信太后的话吗?”

  陆杭道:“我不明白文尚书的意思。”

  文盛安道:“如果方才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以太后娘娘的性子,你说她会不会在登基大典上,直接抱着陛下登顶祭坛?”

  陆杭摇了摇头,劝诫道:“太后的心思,不是你我可以揣度的。另外,看在同僚多年的份上,我提醒文尚书一句,太后的执政风格和先帝截然不同,文尚书还是应该改一改你的脾气和说话风格。”

  先帝吃文盛安那一套,能容忍文盛安言辞上的冒犯,不代表太后能容忍。

  文盛安眉心微蹙,却也没再追着陆杭不放。

  等陆杭的身影消失在眼前后,文盛安骂了一句:“真是个泥鳅。”

  关于季衔山登临祭坛的事情,陆杭明明可以单独请示霍翎,也明明可以单独找文盛安他们沟通,和文盛安他们达成共识后再知会霍翎,他偏偏选了个所有人都在场的时候将问题抛出来。

  明摆着就是两边都不想得罪。

  文盛安一身红袍,负手而立,眺望着远处的宫墙白瓦,轻声低语:

  “霍太后在当皇后之时,就不是贤后之相,我岂能坐视她把持朝堂?”

  ***

  这场登基大典再从简,也远比当初的立储大典要森严肃穆。

  登基大典当天,霍翎起得极早,等她换好太后礼服,才去唤醒季衔山,亲自为季衔山换上那套量身定做的天子冕服,又为他戴上了那象征着帝王权力的十二冕旒。

  御辇来到凤仪宫前,霍翎将季衔山牵上御辇,这才上了后面那辆太后辇车。

  在一众宫人礼官的簇拥下,赶在吉时之前,辇车抵达应天门。

  礼乐齐鸣,百官恭迎,在漫长华丽的祭文声中,霍翎被陆杭请下辇车。

  她和陆杭一起来到御辇前方,上前抱起季衔山,带

  着他一起登临祭坛,缓步向上。

  在来到最后一级台阶时,霍翎放下季衔山,鼓励式地推了推季衔山的背,又有胳膊引着季衔山。

  季衔山扶着霍翎的胳膊借力,独自一人登上最后一级祭坛。

  霍翎与季衔山一起转身面向阶下的文武百官。

  百官再次行礼。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加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百官恭贺千岁万岁的声音中,霍翎突然回想起了她的立后大典。

  彼时的她,站在景元帝身边,想的是,她嫁给了一个远比父亲更厉害的人,她也想要成为如景元帝一般强大又从容的掌权者。

  这一路走来,她其实有很多选择。

  只是在所有的选择里,她走上了一条最好,也最艰难的道路。

  自从她在父亲的眼睛里看到了对权力的渴望后,她就一直在向着权力不断攀爬。

  如今,她终于走到了一个女人可以走到的巅峰。

第99章 聪明人的烦恼。

  “锦儿,动作轻点,小心别把东西磕着了。这可是娘娘最喜欢的花瓶。”

  “哎哎,周海,你这家伙,没看到云雀一个人搬东西搬得很吃力吗,躲在那儿偷什么懒呢,还不快些过去搭把手。”

  凤仪宫里,大宫女尚岚正在指挥着宫人们打包东西。

  登基大典结束后,季衔山的大义名分就算是彻底定下了。之前因为登基大典而搁置的各种事情,也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霍翎和季衔山肯定都要从凤仪宫搬出去。

  虽说还没确定好要搬去哪座宫殿,但宫人们已经开始提前收拾东西。

  “尚岚,娘娘在哪儿?”

  无墨带着内务府总管走了过来。

  尚岚擦了擦额头的薄汗:“娘娘不在殿里吗?”

  无墨摇头:“我找了一圈,只找到了国舅爷和陛下。”

  宫女锦儿刚好抱着东西路过:“无墨姑姑,登基大典结束后,娘娘就没回凤仪宫。不过我也不知道娘娘去了哪里。”

  无墨看向候在一旁的内务府总管:“张总管若有要事,不如由我代为转告娘娘,或者你明日再过来。”

  内务府总管不敢在无墨面前摆架子,客气道:“那我明日再来,麻烦无墨姑姑了。”

  无墨将内务府总管送到门口,这才折回来找人打听霍翎的去向。

  最后还是从霍泽口中打听到了:“阿姐好像是去了太和殿。”

  太和殿。

  足有一面墙那么大,容纳了所有疆域的大燕舆图静静悬挂着。

  登基大典结束后,霍翎就来到了太和殿,站在了这面舆图前。

  淡薄的夕阳从窗外透照进来,只能勉强照亮半边殿宇。

  霍翎缓缓走近,抬起胳膊,指尖轻划,落在了代表“永安县”的小圆点上,又顺着永安县,一点点滑过燕西其它城镇,最后从燕西行唐关一路滑到京师。

  舆图上,京师是唯一的红色,象征着它无可动摇的特殊地位。

  霍翎的视线在京师上停留了许久,伸手拔掉那枚插在京师上的红色小旗子,迎着夕阳摊开手心,而后缓缓攥紧了它。

  门外突然传来低低的交谈声。

  听到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声音,霍翎回神:“无墨,你进来吧。”

  殿门应声而开,无墨手里端着糕点和茶水:“娘娘,我听外面伺候的人说,你今天一天都没怎么用过东西,先来吃块糕点垫垫肚子吧。”

  霍翎随手指了指一旁的几案:“东西放那儿。”

  无墨只好照做。

  “娘娘在看什么?”无墨一边问着,一边顺着霍翎的视线看向那面舆图,发出低低的惊呼,“这……这就是大燕的舆图?”

  霍翎:“看到它以后,有什么感受?”

  无墨:“好壮观,难怪娘娘一直心心念念。”

  霍翎认同:“是很壮观。当年我第一次被先帝带到这里的时候,久久无法将我的视线从舆图上挪开。”

  无墨问:“娘娘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兴奋。发自内心的兴奋。”

  霍翎再次摊开手掌,看着静静躺在掌心里的红色小旗子。

  她第一次握着这枚棋子时,将它视作了一个心爱的玩具。

  渴求多年的玩具被先帝放在了她的手心里,她握着它,只觉得心满意足。

  如今再握着它,心境却早已不同于往昔。

  “我问先帝,舆图上的所有疆域都是属于他的,当他第一次站在这里,抬头仰望这面舆图时,心里在想些什么。”

  “你知道先帝是如何回答的吗。”

  无墨没有说话。

  她看得出来,霍翎不需要她进行回答。

  “先帝说,他每次站在这张舆图面前时,都觉得这是一份沉重的责任。”

  “我明白先帝为什么会这么说,却始终无法共情。”

  “大燕有两百个州,一千两百个县,我能将每个州县的名字倒背如流,但以前的我大都只是坐在先帝身边出谋划策。直到今天,我再次站在这张舆图面前,才真正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