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171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孔易道:“将军有一件事情做得很好,就是让少将军住在宫里陪陛下玩耍。”

  霍世鸣心中微微一动:“你的意思是,将阿泽这孩子留在京中?”

  孔易颔首:“不错。您的身份已今非昔比,可您这些年的人脉和经营都在燕西,在京中却没有任何势力。长远来看,这并非好事。少将军留在京师,既能和娘娘、陛下维系好关系,又能代表您结交朝臣。

  “而且少将军过了年就十九岁了,到那时,他的亲事也该筹备起来了。”

  霍世鸣站起身来,在帐篷里来回踱步,许久,他右手握拳,用力锤了锤掌心:“等明日进宫,我会和娘娘商量此事。”

  而就在霍世鸣前往兴泰殿时,他在宫道上恰好偶遇了文盛安。

  霍世鸣拱手一礼,就要错身而过。

  文盛安出声叫住了他:“真遗憾,原本还以为能和霍将军在朝中共事。”

  霍世鸣诧异,停下脚步:“文尚书何出此言?”

  文盛安抚须:“霍将军这段时间的表现,朝臣有目共睹。我上书举荐霍将军为兵部尚书,万万没想到会被太后娘娘直接驳回。”

第103章 手段拙劣不要紧。管用就……

  天气愈发冷了,虽然还没落下雪花,但霍翎已经披了件斗篷。

  她和霍世鸣围坐在火炉边,御膳房的人送来已经清洗好的菜蔬。

  炉子里的水开始沸腾,霍翎没有让宫女上前伺候,而是亲自将一小碟菜蔬倒进炉子里,又随手抓起一把花生洒到一旁的炭盆边上。

  等花生外壳透出焦黄,霍翎用火钳将花生拨到一旁,抬头看了眼有些沉默的霍世鸣:“爹爹怎么一直不说话。”

  “哦。”霍世鸣从怔愣中回神,掩饰般在炉子里翻了翻,在霍翎示意他食物已经可以吃了的时候,用筷子狭起一片菜叶送进嘴里,还被烫了一下。

  他勉强咽下食物,没话找话道:“京师果然人杰地灵,冬天能寻到这么多新鲜菜蔬。”

  霍翎拿起一颗花生,剥开后慢慢揉掉外面那层红衣:“都是在皇庄的暖房里种出来的,量不多。”

  霍世鸣笑道:“那我得趁着这个机会多吃一点,等回了燕西,就很难再吃到了。”

  就着炉子里的菜吃了一大碗饭,又吃了半碗香甜软糯的莲子羹,霍世鸣慢慢调整好了情绪。

  他先按照孔易的建议,说起霍泽之事:“阿泽在宫里没给你添什么麻烦吧。”

  霍翎舀起一勺莲子羹慢慢吃着:“没有。我这段时间忙得抽不开身,多亏有他陪着安儿。”

  霍世鸣笑骂:“要说别的事情,他不一定能做好。但要说陪安儿玩闹,他肯定乐意得不行。你要是不怕他给你添麻烦的话,我想让他留在京师。”

  霍翎抬起头:“爹爹和阿泽沟通过了吗?”

  霍世鸣道:“还没来得及说,这不是想着先跟你商量一下吗。”

  虽然霍翎没有追问,霍世鸣还是解释道:“我也是那天看到阿泽在陪安儿打闹,才临时起意的。阿泽这两年也算是历练出来了一些,行事比以前要有章法不少。他留在京师,也能帮你跑跑腿,或是陪一陪安儿。”

  霍翎道:“我当然是没意见的。不过阿泽要是在京师久留,就不适合继续住在皇宫了。”

  霍世鸣道:“这也无妨,霍家在京师有现成的府邸,收拾一下就能住人了。”

  面前的食物已经被解决得七七八八,霍翎吃完最后几口莲子羹,命人撤去炉子,又打开窗户通了通风。

  冷风携着红梅的暗香涌入室内,与炭盆散发的源源不断的暖意碰撞。

  霍翎站在这冷热交替之间,对霍世鸣道:“爹爹应该已经见过邱鸿振了吧。”

  霍世鸣应了声是,心情又难免起了些波澜。

  邱鸿振不是那种舌灿莲花的人物,但他做事踏实,只要是霍翎交代下去的事情,都会努力做好。

  而且有丁景焕提前沟通,邱鸿振在见到霍世鸣以后,其实早就将各方考量告知了霍世鸣。

  可人心从来复杂。

  要一个人完全公允地、理智地看待一件事情,实在是太难了。

  霍世鸣所看到的事实就是,长女不仅没有提拔孙裕成为行唐关副将,还拆分了他手中的兵权。

  他带着三万将士日夜兼程赶来京师护驾,生怕长女和外孙出什么意外,他才是朝中最坚定支持她的人,先帝没有想过拆分他手中的兵权,三位辅政大臣也没有提出过要拆分他手中的兵权,长女却急着向他下手了……

  霍翎等了片刻,都没等到霍世鸣的回答,回头看了他一眼:“爹爹不吭声,可见心里

  是存了情绪。”

  霍世鸣神情一滞。

  但霍翎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反驳,干脆就含糊道:“娘娘的苦心,邱大人都跟我说过了。只是,唉,只是燕羽军是我从无到有组建起来的,我还没来得及指挥他们打过一场像样的大仗,心中难免不舍,娘娘莫要介怀。”

  霍翎反手关上窗户,坐到霍世鸣对面:“爹爹还记得我们在永安县的生活吗。”

  霍世鸣道:“当然记得。”

  霍翎道:“我也记得。那个时候,爹爹在永安县担任六品校尉,手底下掌管着三千兵马,想要谋求更进一步的机会,却迟迟寻不到门路。

  “您最常挂在嘴巴的一句话,就是要带着全家人回到京师,重现霍家昔日的辉煌。

  “后来羌戎叛乱,端王来前线督战,我们一家人终于看到了更进一步的希望。可这个好不容易出现的希望,又因为何泰的陷害险些破灭,爹爹也险些身死。”

  听霍翎提起以前的事情,霍世鸣原本紧绷着的神情也柔和了些:“是啊,那个时候我们一家人齐心协力,为的就是能回到京师。”

  霍翎道:“我曾对爹爹说过,我与霍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些年里,我成为皇后,成为太后,爹爹也从永安县六品校尉,成为行唐关副将,受封一等承恩公,成为燕羽军统领,再到现在的行唐关主将。

  “霍家的尊荣,早已远胜昔日。”

  霍世鸣跟着霍翎的话语,重新回忆了一遍这些年的过往。

  ……也对,六七年前,给他再大的胆子,他也不敢想象自己和霍家能有今日的光景。

  霍翎停顿了片刻,给足霍世鸣思考和反应的时间,才继续开口:“孙叔是爹的亲信、副将,他来执掌燕羽军,和爹来执掌燕羽军并无区别。但这么做了,却能堵住朝臣的口。

  “这朝中不满女子掌权的大有人在,他们的眼睛全都在盯着我,盯着霍家。他们都在等着我犯错。如果等不到我犯错,他们就会掉转方向,开始挑霍家的错。”

  想到长女在寒冬腊月不顾危险前往常乐县,她孤身一人跟随端王进入京师,嫁给比他年纪都要略长几岁的先帝为继后,还有如今这孤儿寡母的处境……

  霍世鸣面上浮现出触动之色,他突然道:“说到这个,娘娘,我在来兴泰殿的路上偶遇了文尚书,他说他曾上折子举荐我成为兵部尚书,但被你驳回了。”

  霍翎往香炉里投香料的动作一顿,抬眸望着霍世鸣,视线里隐隐流露出几分审视意味。

  “是有这么一回事。”在霍世鸣被盯得不自在前,霍翎缓缓垂下眼眸,“爹爹是怎么想的呢。”

  霍世鸣笑道:“我能有什么想法。我就是个粗人,只会舞刀弄枪,领兵打仗。娘娘驳回了文盛安的折子,肯定有娘娘的考量。”

  霍翎其实是可以将前几天她告诉过丁景焕的话,复述给霍世鸣的。但在这一刻,她颇有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

  难怪坐在炉边吃东西时,她爹那么沉默。

  她原以为是邱鸿振没跟她爹讲明白。

  却没想到是兵部尚书这个位置扰乱了她爹的心神。

  霍世鸣还在一旁喋喋不休:“我早就看出来了,文盛安这个人想方设法给娘娘使绊子,明的不成,就来暗的,想要用这种拙劣的手段来挑拨我与娘娘的关系。”

  他摇头嗤笑,像是在嘲笑文盛安的所作所为。

  霍翎没有跟着他一起谴责文盛安,只是在他话音停顿时下了逐客令:“我一会儿还要召见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就不留父亲了。”

  “那行,我就不耽误你的正事了。”霍世鸣也没注意到她称呼上的变化,起身告辞,“我想去见见陛下。一会儿出宫的时候,我会带阿泽一起出宫,有一些事情得提前叮嘱他。”

  霍翎靠坐在椅子上,突然轻笑了一下。

  文盛安挑拨离间的手段拙劣吗。

  确实挺拙劣的。

  但手段拙劣不要紧。管用就行。

  如果不是她的话让她爹心生触动,她爹未必会向她坦白这件事情吧。

  霍翎在空荡荡的大殿里静坐片刻,无墨走了进来,说两位尚书已经到门口了。

  霍翎深深吸了口气,对无墨道:“屋里太闷了,你把香炉灭了,再把窗户开了。”

  等无墨按照她的吩咐做好,霍翎才道:“请两位尚书进来吧。还有,你让人去折几支梅花送进来,冬天别再用熏香熏屋子了,直接摆上几瓶梅花。”

  ***

  内务府对端王府、柳国公府和其他一些涉案官员的抄家已经进行到了尾声,霍翎也收到了内务府汇总过来的账本。

  就不说土地、府邸、商铺、古玩字画这些不能短时间内变现的东西了,光是抄出来的金银数目,就是一笔令人瞠目结舌的巨款。

  而对于这些底蕴深厚的人家来说,金银数目还只是小钱,真正的大头其实还是在土地、府邸、商铺、古玩字画上。

  霍翎抽出一天时间翻看完账本,决定将这笔金银都拿出来。

  户部尚书曲百川和工部尚书周济一开始还有些忐忑,不知道霍翎召见他们所为何事,直到霍翎表明态度,两人心下大喜。

  “娘娘!”周济抢在曲百川前头开口,“不知道娘娘有没有具体安排。”

  霍翎轻敲桌面,示意他不要着急:“没有,你可以说说你的想法。”

  曲百川那叫一个恨啊,但也知道在哭穷这件事情上,周济的功力无人能及。

  毕竟周济此人,一年三百六十天,有一百二十天堵在户部门口哭穷,有一百二十天堵在先帝跟前哭穷,剩下一百二十天忙着花掉哭穷哭来的银两,然后一边花钱一边哭穷。

  周济确实是苦国库无银久矣。

  现在太后娘娘发财了,还愿意带着工部一起发财,那还等什么,他那些积攒多时、想做却没钱做的想法,终于有机会拿出来晒一晒了。

  周济滔滔不绝,一口气说了五六个项目,直把曲百川脸都给说绿了,他才停下话音,眼巴巴看着霍翎,脸上写满希冀之色。

  霍翎耐心听着,中途有疑惑也只是暂时记在心里,没有打断周济的话。

  等周济说完,她才开口问道:“洛城水系发达,航道沟通南北,运河畅通无阻一向是重中之重,周尚书为何会说运河淤堵,难道户部每年没有拨钱疏通吗。”

  曲百川忙道:“娘娘,户部每年都有这笔预算。”

  周济也解释道:“娘娘明鉴,户部拨下来的这笔钱只够维护运河日常通行,但这些年来,运河下游的淤堵情况愈发严重,江南底下有几个县城,每到夏季雨水一多,靠近运河那一带的土地都会被淹,但那一带土地又是县城最肥沃的土地,百姓不忍舍弃,又不得不舍弃。

  “如果有足够的钱财,工部就能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去疏通河道,这样一来,不仅能更方便船只的通行,也能惠及下游数十万百姓。更重要的是,户部也不用再年年拨款。”

  霍翎听到这里就明白了。

  周济的意思是,以前朝廷没钱,所以只能治标不治本。

  如今她这里发了一笔横财,他就想着趁机治一治本。

  沉吟片刻,霍翎道:“我要看到更具体的预案。”

  周济心下大喜,知道这件事情起码成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