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213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众人错愕,震惊。

  季衔山也面露异色。

  文盛安同样变了脸色,没想到霍世鸣会亲自下场,还绕过吏部右侍郎,矛头直指他。

  御座之后,霍翎轻抚扶手,唇角微微上挑。

  ***

  霍世鸣这一手,实在是让太多人意外了。

  按照正常情况,朝臣被弹劾以后,要第一时间放下手头的公务,进行自辩。

  所以众人都下意识以为,在这场大朝会上,霍世鸣会对那道弹劾折子进行回应,与吏部右侍郎进行你来我往的争辩。

  谁曾想,霍世鸣会选择以攻代守,拖文盛安下水,让本就复杂的局势,变得愈发混乱。

  吏部右侍郎碍于千秋节在即,有所收敛,没有在朝堂上公布弹劾折子的内容。

  霍世鸣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折子里,详细记录了近日文盛安多次举办宴会,受邀者众。

  吏部右侍郎,正是其中一个受邀者。

  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文盛安多次借着职务之便,在重要职位上安插自己的门生故吏,包庇犯了罪的学生。

  尸位素餐,固步自封,私底下对太后多有怨愤之语。

  ……

  一桩桩一件件说轻不轻,说重不重的罪行,被霍世鸣朗声念出。

  文盛安不得不站出来回应。

  双方各执一词,这样的争论注定没有结果,坐在高台之上的霍翎没有出声表态,只是强行按下了此事,表示再议。

  再议的结果,就是陆续有人下场。

  忠于太后的官员早就和文盛安那派的人结了仇怨,虽然太后没有给出任何示意,但在这种局面下,没有示意,就已是答案。

  这么多年下来,他们手里或多或少都拿捏了文盛安或文盛安那一派官员的罪名,只是因为没把握一举干掉政敌,这才没有拿出来。

  如今这种情况,他们也乐得落井下石,纷纷将手里的东西抛出去。

  文盛安那派的官员也予以了反击。

  那本弹劾霍世鸣的折子也被抖了个干净。

  随着御史言官也加入其中,事情愈演愈烈。

  就连素来喜欢当墙头草的陆杭、户部尚书曲百川等人,都没办法继续隔岸观火,就怕一个不小心,这火会烧到他们身上。

  御史也果真不愧是御史,他们弹劾文盛安时,翻旧账翻得那叫一个爽利,一直翻到了先帝还未被册封为太子时。

  文盛安能成为先帝的心腹,是因为先帝还是皇子时,文盛安曾经顶着巨大压力,上书请封先帝为太子,言辞激烈,触怒了备受圣宠的三皇子,被贬去祁州。

  等到先帝登基,文盛安从祁州调回京师,一路青云直上。

  先帝既占了嫡子的名分,又是长子,本来就是太子的不二人选,文盛安在那个节骨眼上惹怒三皇子,分明就是趁机邀名。

  偏于文盛安的御史也并非吃素的,他们未必能准确把握住燕西的局势变化,但御史最擅长的就是闻风而奏。

  在霍世鸣被弹劾以后,太后突然下旨,命霍世鸣捉拿行唐关副将刘集……

  一些嗅觉敏锐的御史,立刻将霍世鸣和行唐关副将刘集联系在了一起。

  霍世鸣身为行唐关主将,与行唐关副将私交过密。

  燕羽军是由霍世鸣一手建立起来的,燕羽军现任统领也是霍世鸣的下属。

  这就相当于燕西军权,尽在霍世鸣一人之手。

  这不叫拥兵自重,那什么叫拥兵自重!

  十几万兵马,他一个靠

  裙带关系上位的外戚,有那么好的胃口吞下吗!

  但凡霍世鸣的女儿不是太后,御史都要给霍世鸣扣上一顶“卖女求荣”的帽子。

  当然,这卖女指的不是太后入宫,没有人敢置喙太后入宫一事。他们指的卖女,是太后和庶人季寒珩(端王)之间的一段过往。

  ……

  朝中风风雨雨,纷纷扰扰,两派之间的争斗持续了将近一个月都没有消停。

  丁景焕身为太后的心腹,也难以避免这样的争端,被文盛安那派的御史弹劾了好几本折子。

  就连当年他为了探查马场的贪污腐败,伪装成贩马商人,与安平府监牧区监牧使称兄道弟的事情都被人重新翻了出来。

  不过身为被弹劾的当事人,丁景焕表现得十分平静。

  该自辩就自辩。

  该反击就反击。

  期间也不耽误正事,顺利将《刑统》中有关财产继承部分的条文修改完了。

  霍翎抽空翻看了一遍,满意道:“做得好。”

  丁景焕笑着收下夸奖,问霍翎打算什么时候将这份财产法规颁布出去。

  霍翎想了想,道:“还是等这股势头过去再颁布吧。”

  朝廷已经足够混乱了,没必要再往里面加码。

  而且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争斗已经凌驾于是非对错之上。原先已经同意改动《刑统》的人,也有可能因为立场不同,反对改动《刑统》。

  丁景焕也明白如今的局势,要是一个不慎,他也很有可能深陷其中。

  “那我听娘娘的,就不冒这个头了。”

  原本他是想赶在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之前,将法令颁布出去,抢一抢风头。

  但现在嘛……

  算了,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他还是等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都忙完了,再一起颁布吧。

  丁景焕压下心中遗憾,谨慎道:“娘娘还不打算出手吗?”

  霍翎看向他:“我出不出手,有区别吗?”

  带头弹劾文盛安的人,是她的亲生父亲。

  忠于她的一众朝臣陆续下场表态。

  她对此事的心意,实在一目了然。

  丁景焕道:“那朝廷怕是还要再闹腾一段时间。”

  霍翎淡淡道:“不会闹腾很久了。”

  丁景焕露出好奇之色。

  霍翎道:“霍家要办满月酒,你应该有收到请帖吧?”

  丁景焕不明所以:“当然收到了。不仅我收到了,文尚书、吏部右侍郎都收到了。”

  霍翎道:“到时你多照看着陛下些。”

  丁景焕听出了言外之意,眸中泛起异色。

  “陛下竟然要亲临霍府喝满月酒!?”

  丁景焕瞬间就想清楚了这件事情会带来的影响。

  文盛安能有如今的声势,不是因为他的权势有多强大。

  而是因为他是百官之首。

  他的行为代表了大多数朝臣的心意。

  和太后打擂台、压制太后这件事情,不是文盛安一个人就能办到的,是一群和文盛安想法一样的朝臣联起手来办到的。

  但在这场角力里,文盛安已经开始慢慢背离朝臣的利益。陈浩言和崔原这两位政治盟友的被贬,更是让文盛安元气大伤,实力大损。

  不管陛下是因为什么缘故亲临霍府,这个行为落到外人眼里,就是陛下也站在了霍府那边。

  没有强大的盟友予以支持,又死死得罪了太后……

  要是连陛下都站到了霍府那边……

  文盛安就彻底没有翻盘机会了。

第130章 满月酒。

  文盛安的后继无力,已经被很多人看在眼里。

  他的年纪,是他身上的一大破绽。

  即使他身子骨看起来还算硬朗,即使他成功度过此次危机,但……下一次呢?

  太后娘娘如日煌煌,身为臣子,如何能忤逆得了她的意志?

  抱着这样隐秘的念头,绝大多数收到请帖的官员,都选择前往霍府赴宴。

  霍家长孙的满月礼,就是在一片诡异又闹腾的氛围中举办。

  季衔山早就和霍泽约定过,要出宫去喝小表弟的满月酒,顺便见一见刚出生的小表弟。

  临行前,他来寿宁宫给霍翎请安,再次向霍翎确认:“母后,你真的不跟我一起过去吗?”

  霍翎为季衔山理了理衣襟,笑道:“我就不去了。

  “不过是孩子的满月酒,你亲临了,我要是再亲临,就显得对霍府恩宠太过。”

  “这有什么。”季衔山不以为意,“那是母后的娘家,我的外祖家。我们去霍府做客,就是亲戚间的寻常走动。御史还能拿这个说事不成?

  “再说了,外祖父这些年驻守在燕西,防备羌戎和大穆,既有功劳又有苦劳,难得回京一趟,合该恩宠一番,方能体现出皇家对他的看重。”

  他说得头头是道,煞有其事,霍翎却没中套。

  “我看啊,你就是想出去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