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230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可是……可是……

  母后会怎么想呢。

  宋叙温和的目光落在季衔山身上,他突然自陈不是:“娘娘信任我,将陛下的课业托付于我,我却没能在第一时间注意到课业安排上的问题,还得由陛下开口提醒,这是我的疏忽与失职。不如这样,一会儿上完课后,我去求见娘娘,与娘娘提一提此事。”

  季衔山深吸一口气:“我后面没有别的课了。我与宋老师一块儿去找母后吧。”

  霍翎刚送走丁景焕,看到师生二人一块儿过来还有些疑惑。

  等听完季衔山的话,她不由笑了:“这是你的主意,还是你宋老师的主意?”

  季衔山道:“是我的主意。”

  宋叙不动声色地帮季衔山找补:“陛下原本是想着,在傍晚过来给娘娘请安时,再与娘娘说起此事。正好今天下午有微臣的课,陛下就先与微臣说了一声。”

  霍翎抬手,与以往一样轻轻落到季

  衔山的头上:“安儿长大了。”

  不知不觉间,那个在她膝头牙牙学语的孩童,已经快要与她一般高了。

  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不愿意再像以前那样事事被她拘着,事事听她安排了。

  霍翎动作轻柔,声音温和:“我原本就想着,等你过了十二岁生辰,再调整你的课业。你是皇帝,一直待在天章阁里学习也不像话。”

  季衔山一怔,揪着自己的手,低下了头:“母后虑事周全,是我太着急了。”

  霍翎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看这样如何,从下个月起,你下午依旧留在天章阁上课,上午的时间全部空出来,跟在我身边学习处理政务。”

  季衔山连连点头,没有异议。

  霍翎话锋一转,好奇道:“怎么突然生出了这个念头。昨天你过来请安时,也没听你提起此事。”

  季衔山正是有些歉疚的时候,听霍翎问起,原本不该隐瞒,但那两名小内侍说的话,他又着实不想复述。

  霍翎见他不太想说,也没有强求:“饿了吗,我让小厨房给你准备了你爱吃的胭脂鹅脯。”

  “还是母后这里的胭脂鹅脯最好吃。”季衔山露出笑容,“宋老师也留下来一起用膳吧。”

  ……

  “娘娘,查清楚了。”

  内侍总管崔弘益裹挟着一身夜间寒气,走到霍翎身边,恭敬回禀。

  “是两个在天章阁洒扫的小内侍在乱嚼舌根。”

  “只是两个内侍吗?”

  “娘娘的意思是……”

  “继续查。我要知道他们是受了谁的指使,竟敢挑拨天家母子的关系。”

  崔弘益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无墨挽着外衣走到霍翎身边,轻轻为霍翎披上:“娘娘,夜深了,我们回去休息吧。”

  霍翎扶着无墨的胳膊,向寝宫走去。

  无墨温声宽慰:“陛下一向懂事孝顺,娘娘不必忧心。”

  身侧的娘娘好似叹息了一声:“他还没过十二岁生辰,有些人就已经坐不住了。”

第140章 陛下与霍家,确实走得有……

  太后的权力来自于皇权的延伸。

  摄政太后的存在,是在皇帝年幼,无法治理朝政时,代为行驶皇权。

  在季衔山还少不知事的时候,文盛安、陈浩言这些朝廷重臣就从未放下过对霍翎的猜疑与忌惮。

  如今季衔山渐渐长大,他还坐得住,围绕在他身边的野心家却已经开始坐不住了。

  对方敢指使内侍离间天家母子,自然会藏好自己的狐狸尾巴。

  崔弘益的调查暂时没有什么新的进展,不过霍翎也趁着这个机会,命无墨重新梳理了一遍皇宫的人事,揪出不少作奸犯科的宫人。

  季衔山身边伺候的人,更是被仔仔细细彻查了一番。

  无墨闹出的动静很小,又有小福子帮忙遮掩,季衔山压根没察觉出什么异样。顶多就是在某天突然发现身边少了一些熟面孔,多了一些生面孔。

  季衔山问起时,小福子只说一个是生了急病,一个是家里老娘去世,娘娘开恩允许她出宫嫁人,还有一个是……

  反正每个人的离开都是有原因的。

  季衔山不过随口一问,听到小福子的答案,也并未深究。

  季衔山的上课时长被压缩了一半,课程自然也要有所调整。

  那些用于打基础的课,全部都要在这个月上完,从下个月起,就会陆续从课表上删掉。

  宋叙问过季衔山的意见后,就充当起了与各门课程的老师沟通的角色。

  一众老师得知前因后果,也都表现得极好说话。

  他们这些做臣子的,都乐得看到陛下早早开始接触朝政、接见朝臣,自然不可能在这件事情上给陛下添乱。

  宋叙看着他们那副高兴模样,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老师文盛安离京前与他说过的那番话。

  ——娘娘是君父,陛下却非太子。

  ——国朝可以有二十年不掌权的太子,焉有二十年不亲政的天子?

  他想,老师终究是看轻了娘娘,娘娘行得端、坐得正,并不介意陛下接触朝政、接见朝臣。

  ……

  霍世鸣的课是今年才安排上的,没什么意外地被保留了下来,只是上课时间需要重新做一番调整。

  霍世鸣过来天章阁上课时,笑着向季衔山打听:“怎么突然开始调整课程了?”

  季衔山含糊道:“母后说我的基础打得很牢固,可以跟在她身边学习处理政务了。”

  霍世鸣脸上满是感慨:“也是,一眨眼的功夫,陛下都这么大了。”

  说着,他又惆怅地叹了口气:“娘娘这些年过得很不容易,她素来是个报喜不报忧的性子,有什么苦都是自己往心里咽,从来不会与人说。”

  季衔山想到这些年的种种,用力点头:“外祖父放心,我今后会好好为母后分忧的。”

  霍世鸣露出慈爱之色,开始给季衔山上课。

  这几个月里,他派去大穆的亲信终于有了音讯。消息源源不断传回京师,传到他的手里。

  霍世鸣在给季衔山讲课时,也会有意无意提起大穆的乱局,并介绍两国的军事情况。

  长达一个时辰的课程结束了,霍世鸣开口邀请季衔山:“兵部武库司近日研制出了一款新式连弩,一次能连发十箭,这是兵部准备进献给陛下的寿礼,不知陛下有没有兴趣去兵部看看?”

  “为我准备的寿礼?”

  季衔山一听就来了兴致。

  他现在出宫不再像以前那样麻烦,很快就与霍世鸣约好了时间。

  这款新式连弩,是霍世鸣上任后,命武库司的工匠们研制的。

  练武场上,身材高大魁梧的禁卫军手持连弩,瞄准远处的土墙,十箭齐出。

  箭身只有一半没入土墙,威力差了一些,但长箭的数量足以弥补这个缺点。

  “好!”

  季衔山鼓掌叫了一声好。

  霍世鸣陪在季衔山身侧,笑着为季衔山介绍连弩的性能。

  季衔山对于连弩的性能其实没有太大概念,他问:“比之大穆如何?”

  霍世鸣自信满满:“大穆军中所用的连弩,一次最多只能射出五支箭。”

  季衔山立刻就激动起来了。一边是五支箭,一边是十支箭,就算他再不知兵事,也明白其中的差距。

  “这款连弩叫什么名字?”

  霍世鸣笑呵呵道:“这是兵部进献给陛下的寿礼,自然该由陛下来命名。”

  季衔山眸光一亮,思索片刻,道:“那就叫元戎弩吧。”

  霍世鸣夸道:“好名字。

  多谢陛下赐名。”

  季衔山摸着面前的元戎弩,颇有些爱不释手:“外祖父,元戎弩造价如何,可否在军中进行推广?”

  霍世鸣道:“造价有些高,短时间内想要在全军推广很难。不过只要陛下允准,兵部可以尽快量产出一批,先送去燕西和燕北。”

  燕西与羌戎接壤,燕北与大穆接壤,平时兵部研制出了什么武器铠甲,都会最先装配禁卫军和这两个地方上的军队。

  元戎弩这种神兵利器,自然是越早装配到燕西和燕北越好。

  季衔山下意识就要开口允准。

  小福子连忙小声提醒:“陛下,娘娘那里还不知道元戎弩的存在呢。”

  季衔山话音一顿,改口道:“外祖父言之有理,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霍世鸣装作没有听到小福子的话,面上笑意不减:“是该从长计议,户部那边也不知道能挪出多少预算,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总要先请示过太后娘娘。”

  季衔山抿了抿唇,对霍世鸣道:“那外祖父将它装起来,我回宫时,一道带回去给母后瞧瞧,顺便为外祖父和武库司的工匠请功。”

  霍世鸣代那些工匠谢了恩,又问季衔山有没有兴致去武库司里面逛逛,看看那些工匠是如何一点点从无到有打造出元戎弩的。

  天色尚早,季衔山也不急着回宫:“外祖父带路吧。”

  霍世鸣在前头带路,突然像是想到什么般,回头看了看季衔山身后跟着的宫人:“元戎弩的机关图纸乃绝密……”

  季衔山对小福子道:“你们守在这里,我和外祖父进里面逛一圈就出来了。”

  季衔山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方才还因为霍世鸣的话心里别扭,这会儿看着武库司里的各种兵器装备,心情变得大好起来。

  霍世鸣一一为季衔山介绍过去,话语里满是豪情:“有了这些新研制出来的武器装备,我大燕将士必将如虎添翼。要是大穆还敢像十年前那样举兵来犯,势必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季衔山道:“外祖父很有信心?”

  霍世鸣道:“要是别的事情,我还真不敢夸下海口。但我在燕西待了那么多年,又曾亲自与大穆军队交手过,很清楚大穆军队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