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231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如今大穆内斗不休,又常年征伐其它游牧部落,兵戈不断,将士疲敝。我们却休养生息多年,政通人和,上下一心,还研制出了元戎弩这样的神兵利器。此消彼长之下,局势一片大好。”

  季衔山听得心潮澎湃:“照外祖父这么说,大燕北伐的时机岂不是要到了?”

  霍世鸣笑着纠正:“陛下,我只是说了,如果大燕与大穆对上,优势在我大燕。”

  季衔山道:“那不是一个意思吗。”

  霍世鸣满脸欣慰:“我没提起北伐之事,陛下却立刻想到了北伐。可见陛下年纪虽小,却已有太祖皇帝遗风。”

  季衔山可不敢拿自己和太祖皇帝做对比。

  霍世鸣却道:“太祖皇帝一生心心念念的就是北伐大穆,收复燕云,只可惜天不假年,壮志未酬。

  “如果陛下在位期间,能够完成连太祖皇帝都完不成的丰功伟绩,陛下在史书中的评价,可未必会比太祖皇帝差。”

  ……

  季衔山在兵部待到下午,才在小福子的催促下回宫。

  他带着元戎弩去了寿宁宫,兴致勃勃道:“母后,你看我带了什么回来。”

  霍翎正在和无墨说话,瞧见他进来,未语先笑:“我方才还在问你无墨姑姑,你怎么还没回来。这不,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季衔山走得急,额上出了一层薄汗,霍翎从怀里掏出帕子:“跑得这么快,可见是带了好东西回来。”

  季衔山擦了擦脸,接过无墨递来的杯子,解了口渴后才道:“这是兵部新研制出来的元戎弩,一次可以连射十箭。”

  霍翎问:“元戎弩?”

  季衔山道:“对,这是我取的名字。外祖父说这是兵部献给我的寿礼。”

  霍翎知道兵部在研制新式连弩的事情:“你与我仔细说说此物的威力。”

  这会儿天色已经晚了,不适合直接演示元戎弩的威力。季衔山将自己的见闻一一道来:“母后,依你之见,此物可以在军中推广吗?”

  从五连弩改进到十连弩,威力提升如此之大,霍翎也舍不得束之高阁:“既然是好东西,自然该在军中推广。不过具体要怎么做,还得等兵部那边做进一步汇报,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章程来再做定夺。”

  季衔山得到了心满意足的答案,转而与霍翎聊起兵部伙食。

  他素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霍世鸣担心他吃不惯兵部的伙食,原本是想让厨房的人单独给他做一份午膳,或者直接去樊楼点一桌菜,不过被他拒绝了。

  “兵部伙食的味道一般般。”季衔山点评,“有些油腻。”

  霍翎一笑:“大锅饭的味道都这样,用料扎实,但求无过。”

  季衔山想到宫里举办宴会时御膳房做出来的那些膳食,赞同地点点头。

  不过他又凑到霍翎耳边,小声道:“我看有些老大人吃不太习惯,该让厨子炖得软烂些。”

  因为季衔山中午吃得油腻,晚上霍翎让人准备了些清淡爽口的吃食。

  季衔山喝着面前的白玉芙蓉汤,突然问道:“母后,你当初为什么要将外祖父调回京师?”

  霍翎放下汤匙,不动声色道:“是你外祖父与你说了什么吗?”

  “这倒没有。”季衔山道,“只是我听外祖父的意思,他一直念着收复燕云十六州之事。他进入兵部后,时常督促武库司研制新式连弩,就是想用这种方式,为大燕北伐尽一份心。”

  霍翎道:“你外祖父与你提起过霍家的祖训,那你也应该知道,早些年的时候,他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带着全家人重返京师。你外祖父在燕西那等苦寒之地驻守了那么多年,也该回京师一家团聚,享享清福了。”

  季衔山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母后,我不打扰你休息了,待明日我再过来为你演示元戎弩的威力。”

  宫人进来收拾碗筷,无墨走到霍翎身边:“娘娘可要沐浴更衣?”

  “才刚用过东西,我去外头走走。你陪我一起。”

  夕阳烧红天际,将红色的宫墙映得更红,晚风习习吹来,无墨的声音在风中响起:“方才陛下问起时,娘娘怎么没和陛下说实话。”

  霍翎道:“怎么说实话。难道要我将父亲在燕西做的那些事情,都告诉安儿吗。”

  她已经敲打过父亲,那些事情在她心中就算是翻篇了。

  再将它们拿出来说,对她又有什么好处呢。

  一笔写不出两个霍字,不管她与霍家的关系变得多冷淡,霍家犯了事,她这个做太后的颜面也必然受损。

  皇帝与外家亲近一些,总好过皇帝忌惮外家。

  皇帝今日能忌惮自己的外祖父和舅舅,他日也能忌惮她这个亲生母亲。

  “不过你说得对。”霍翎道,“安儿与霍家那边,确实走得有些近了。”

  无墨诧异:“娘娘?”

  霍翎扶着无墨的胳膊,语气里不含任何喜怒,只是单纯陈述一个事实:“换做几年前,兵部研制出了新式兵器,肯定会进献给我作为寿礼。”

  她在意的倒不是这份寿礼。

  而是这份寿礼背后流露出的政治意味。

  无墨脸色微白,要知道如今在兵部主事的人,可是承恩公啊:“……许是兵部没能赶上娘娘的寿辰。”

  “也有这种可能。”

  霍翎没有完全否认无墨的说法,但她与安儿的寿辰前后只隔了一个月,兵部要是有心赶一赶工期,未必赶不上。

  霍翎闭了闭眼,神情平静道:“你去催一下崔弘益,我要尽快拿到调查结果。”

第141章 承恩公上书北伐。……

  翌日一大清早,季衔山精神抖擞出现在霍翎面前。

  他特意赶在霍翎晨练时过来,就是为了给霍翎演示元戎弩的威力。

  霍翎道:“天还没亮透呢,也不用急在这一时。”

  不用上早朝的时候,霍翎习惯先起来晨练半个时辰,再去用膳。

  季衔山道:“这不是想着顺便来母后这里蹭一顿早膳吗。”

  霍翎莞尔。

  母子说话间,已经有禁卫取来了元戎弩。

  禁卫奉命演示了一遍元戎弩的使用方法,季衔山兴致勃勃道:“我也想下场给母后演示一番。”

  禁卫面露难色,霍翎却没扫兴。她自己就是从小练习骑射的,所以养孩子也不会把孩子养得太娇气。

  “那你去试试,要注意安全。”

  季衔山高兴下场,在禁卫重新装配好箭矢后,他瞄准不远处的木板,十箭齐出。

  “不错。”霍翎赞道,“箭术又有精进了。”

  “是母后教得好。”

  季衔山对元戎弩爱不释手,玩了好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地随着霍翎去用早膳。

  既然元戎弩的威力已经得到印证,霍翎也不耽误时间,命人去宣兵部尚书霍世鸣和户部尚书曲百川进宫,与他们商量元戎弩量产推广一事。

  她问季衔山:“上午有课吗?”

  季衔山:“有的。几个老师为了能赶在下个月前结课,这段时间都与我商量着增加了一些课时。”

  “也不用这么赶。”霍翎道,“你不是对元

  戎弩感兴趣吗,一会儿两位尚书过来了,你也留在旁边听一听。天章阁那边,派个人过去打声招呼就是。”

  霍世鸣和曲百川都来得很快,两人的马车在宫门口碰上了。

  曲百川不清楚太后忽然传召所为何事,霍世鸣心中却是有了猜测。

  两人相互交谈一番,等来到霍翎和季衔山面前时,已经达成一定共识。

  霍翎开门见山:“户部能挪出多少银两?”

  大穆蠢蠢欲动,眼下燕北局势并不明朗,早日量产出一批元戎弩装配到燕北,也能增加燕北军队的实力。

  曲百川在来的路上就计算过了,闻言也不迟疑,直接报出答案。

  霍翎看向霍世鸣:“让武库司那边抓紧点。”

  霍翎的命令正中霍世鸣下怀,他应得十分爽快。

  商议完要事,曲百川提出请辞。

  霍世鸣也要跟着起身退下,霍翎却道:“承恩公留一下。”又打发季衔山,“时辰尚早,这里也没别的要紧事了,你快回天章阁上课吧。”

  殿内只剩父女二人,冰盆散发出丝丝凉气,驱散走夏日的沉闷。

  霍翎留下霍世鸣,也不为别的,主要是与霍世鸣聊了聊兵部的情况,问霍世鸣在兵部待得习不习惯。

  “习惯。”霍世鸣笑道,“我在燕西那等苦寒之地都待得习惯,更何况是回了京师。”

  “那就好。”霍翎道,“我听闻父亲与兵部两位侍郎关系平平,原本还担心父亲会不习惯兵部的事务。要不是安儿带回了元戎弩,我都没想到父亲才去兵部半年,就给我带来了这样大的惊喜。”

  明明是一番夸奖的话语,霍世鸣却听得口干舌燥,心跳也莫名加快。

  “娘娘谬赞了。元戎弩能研制出来,多赖武库司的工匠,我也没做什么。”

  霍翎微微一笑:“安儿那孩子可是亲自在我面前为父亲和武库司请功。赏赐我已命人备好了。父亲离开皇宫时,一道带回兵部衙门吧。”

  ……

  霍世鸣走出寿宁宫。

  没有冰块散发的凉气,燥热的夏风迎面吹来,霍世鸣后背冷汗涔涔。

  方才不过是些寻常对话,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心虚,霍世鸣总觉得霍翎每一句话背后都似有深意,暗含试探与敲打。

  他先回了趟兵部,将赏赐分发给武库司众人。

  分发完赏赐,也差不多到了下衙的时间,霍世鸣从兵部返回承恩公府。

  后院,方氏正在与嬷嬷闲话,孙子霍幸被放在大大的榻上学习爬行。

  听到外头请安的声音,方氏招呼道:“老爷回来了。你快来看看,阿兴这孩子刚刚都能自己走几步路了。”

  霍世鸣伸手抱起孙子,忽然就想起了不久前霍幸的周岁礼。

  霍幸的生辰与太后的生辰只差了一日,周岁礼那天,朝中有交情的官员都来了承恩公府喝酒。

  众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孩子的名字。

  起初听说孩子的名字是太后给取的,不少人都夸孩子有福气。京中权贵圈子里,能有这份体面的人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