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250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霍翎道:“起初,哀家以为你是在游学途中杀死了孔易,替换了孔易的身份。只有这样才说得通你有如此才华,却甘为幕僚,一直受人驱使。

  “哀家对你颇感兴趣,为了进一步查清你的身份,派了一队人马前往苍阳,然后查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孔易唇角噙着的笑渐渐凝固:“没想到娘娘为了我,如此兴师动众。是易之荣幸。”

  “五年前,你的父母妻儿要从苍阳前往燕西与你相聚。未出苍阳,不幸遭遇拦路抢劫的山匪,反抗时惹怒山匪,尸骨无存。

  “承恩公大怒,责令苍阳知府即刻派兵剿匪,为你父母妻儿报仇雪恨。

  “承恩公待你,既有救命之恩,又有知遇之恩,还为你的家人报仇雪恨。如此种种,你愈发感激承恩公,承恩公也愈发信重倚仗你。

  “不过,在暗卫想要重新审理你父母妻儿遇害一案时,却发现三年前发生过一场大火,将很多卷宗都付之一炬。你家人遇害一案的卷宗也在其列。”

  霍翎凝望着孔易,下了定论:“如此大费周章帮他们假死脱身,说明你对你父母有感情,这就排除了你是中途换人的可能。”

  孔易闭着眼睛,喘了两口粗气。

  殿内没有地暖,也没有炭盆,他因失血过多而浑身失温,只觉周遭冷得如冰窖一般。

  霍翎问:“你的父母妻儿,被接去了哪里?”

  在聪明人面前,狡辩是无意义的,只会让自己落入下乘。

  沉默一瞬,孔易道:“太后娘娘足智多谋,难道猜不出来吗。”

  霍翎道:“原本哀家还不能肯定,但你一动,大穆埋伏在洛城的密探也跟着动了起来,哀家就知道答案了。”

  顿了顿,霍翎方才道:“你不会以为,他们逃去了大穆生活,从此就能高枕无忧了吧。血债需要血偿,更何况,你的父母,本就不是大燕子民。”

  孔易再也不能保持镇定,猛地睁开眼眸,却因动作太大扯到腹部的伤口,疼得眉心一抽。

  他的心一路沉至谷底,没想到大燕连如此隐秘的陈年旧事都查出来了。

  霍翎慢条斯理地打量着孔易:“事到如今,你还是执意不肯开口吗。

  “像你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原本可以堂堂正正出仕,造福一方百姓,甚至是加官进爵,封妻荫子。却因身份之故,一辈子都只能躲在他人身后,以军师幕僚的身份为他人出谋划策。

  “不会有人知道你做过什么,也不会有人记得你这样一个籍籍无名之辈。你就要死了,难道你甘心带着自己的所有秘密、所有谋划踏进阴曹地府吗。”

  孔易冷笑一声,在那张谦谦君子般的温和面孔下,藏着的一直是桀骜不驯与愤世嫉俗:“不甘心,又能如何呢。”

  霍翎淡淡道:“你不是自认为与哀家神交已久吗。这里有你的旧主,有你认为的对手,在你临死之前,有我们作为听众陪你最后一程,你该庆幸。”

  孔易知道霍翎是激将法,也知道霍翎提及他的父母妻儿,是为了攻破他的心防。

  他的伪装一向不错,每次行事,都是隐在承恩公后头,借承恩公之手来推动局势。

  太后可能早就听说过有他这么一个人存在,但在他做出什么不利于她的事情之前,她最多就是简单查一查他,查到他明面上的信息就停止了,根本不可能特意派人前往他的老家,将他查个底朝天。

  派人前往他的老家,应该是在承恩公上书请求北伐以后。

  如果太后的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那些陈年烂谷子的旧事都查得水落石出,根本没必要再与他这样一个小小的敌国密探多费口舌。

  最好的应对之策,其实就是缄默,带着所有的秘密下地狱。

  但是……

  但是……

  太后有一句话说得不错。

  他确实是极为不甘的,也确实是极想倾诉的。

  一手推动了文盛安的致仕,挑拨天家母子关系,挑动承恩公与太后反目成仇,还在暗地推波助澜,加快燕穆两国的战事爆发……

  他这样的毒士,要是到死都不曾扬过名,那这一生,也太无趣。

  眼前二人的身份,足以成为最好的倾诉者。

  “我的父母确实不是大燕人。”

  准确地说,他的父母都出生于燕云十六州,被选中成为密探,经过数年培养,被派往大燕。

  两人以逃避战乱为借口,一路逃至苍阳,以夫妻的名义行事、经商,后来还违反组织纪律生下孔易。

  孔易自小聪慧,堪称过目不忘,在学堂里深受夫子看重,后来还意外得到苍阳知府的赏识。

  按照他原本的人生轨迹,他应该是在自己二十岁加冠礼后,想办法寻求出仕的机会,从此跻身仕途。

  但在他十八岁那年,发生了一件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事情。

  他无意间,从父亲的书房里,发现了父亲和大穆暗中往来的书信。

  他与父母摊牌,大吵了一架。

  可他既无法狠下心揭发父母,也不能做到认同父母、倒向大穆,只得以游学之名离开家乡,逃避真相。

  在外游历多年,孔易结识了一位至交好友。

  一直到很久以后,孔易才知道,自己的这位至交好友竟然是大穆密探副首领,专门负责对大燕的情报收集工作。

  对方早就知道了孔易父母的事情,甚至孔易会发现那些书信,也是对方故意设计好的。

  -“你的身世,就是时时刻刻悬在你头顶上的利刃。除了投靠大穆,你别无选择。除非你甘愿一辈子都当一个普通人。”

  种种威逼利诱之下,孔易最终还是妥协,彻底倒向大穆。

  而就是那个时候,京师方向传来消息,中宫皇后有孕,大燕有意在燕西建立一支骑兵,由皇后的亲生父亲执掌这支骑兵。

  景元帝膝下没有其他皇子,皇后肚子里的这个孩子,极有可能是大燕的下一任天子。

  皇后身处后宫,搭上她的线很困难,但想要接触承恩公就容易多了。

  大穆密探副首领意识到了其中的好处,提前布局,将孔易派往燕西,命他牢牢扎根在霍世鸣身边,获取霍世鸣的信任。

  此后十余年,霍世鸣的身份地位水涨船高。

  孔易能接触到的情报等级也越来越高。

  在霍世鸣被调回京师后,大穆安插在大燕京师的力量,也都交由孔易执掌支配。

  ……

  这段并不冗长的讲述,耗尽了孔易的气力。

  他轻轻一笑:“施恩者用起受恩者来,总是格外放心的。在承恩公看来,他对我恩重如山,我没有任何理由去背叛他。”

  霍世鸣从他话中听出了轻蔑之意,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骂道:“孔易,我可曾亏待过你分毫。难道是我不允许你出仕吗,难道我没有问过你要不要再朝中任官吗,你好狠的心,恩将仇报,挑拨离间,竟巴不得置我于死地。”

  孔易眉梢挑得极高,仿佛听到了什么难以置信的回答般:“将军这番指责,我可不敢受。我为将军出的计策,全都是急将军所急,想将军所想。如果将军没有采纳我的计策,就算我有滔天智谋,也无济于事,不是吗。”

  “况且——”

  孔易歪了歪头:“将军把令牌和毒药一起交给我的时候,不是就猜到了吗?”

  霍世鸣气息微滞:“什么 ?”

  孔易目光中有种奇诡的光,他重复道:“将军把令牌和毒药一起交给我的时候,不就猜到我是大穆的人了吗。”

  在两国交战的关键时刻,他突然提出“解决太后,挟天子以令朝臣”这样明显更有利于大穆的计策,任谁都会忍不住在心里泛起嘀咕,怀疑一下他的身份吧。

  就算霍世鸣再信任他,在他提出这个计策后,霍世鸣也肯定能意识到不对。

  “将军在京师有多少人手,你应该比我更清楚才对。凭着将军在京师的势力,是绝无可能悄无声息将毒药送入皇宫,掺进那坛酒水里的。

  “只是将军要装聋作哑、自欺欺人,我配合着也就是了。”

  孔易又叹了口气,似乎很是可惜:“我为了帮助将军,可是动用了手底下的好几个暗桩。那几个暗桩,潜伏在大燕皇宫几十年,如今寸功未立,就都成了弃子。”

  霍世鸣浑身轻颤,那是一种心思被人挑明后的条件反射:“不……我……你在胡说什么……”

  孔易表现得很是善解人意:“一国承恩公,借助敌国密探之手毒害当朝太后。这样的事情,将军不敢承认也是人之常情。

  “而且,将军方才有一句话说错了,真正想置将军于死地的人可不是我,而是——

  “太后娘娘啊。”

第155章 第二卷 完。

  “孔易!”霍世鸣怒目圆瞪,“死到临头,你还敢行挑拨离间之事,你当真不怕祸及父母妻儿吗!”

  他的呵斥,与另一道清冷的声音重叠在一起。

  “你说得不错。”

  霍世鸣的动作骤然僵在原地。

  巨大的荒谬如海啸般席卷而来,冲击得他心脏向下坠落,耳畔有嗡鸣声持续回响,他几乎以为是自己幻听了。

  可是孔易猖狂的大笑声,以及扯到伤口后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又是如此清晰。

  他僵硬地、迟钝地转过身,看着站在角案烛火旁,一身银灰色绣金线斗篷的霍翎。

  太后不喜参加宫宴是出了名了,所以她在宴会中途离开,也就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从宫宴离开后,她回了趟寝宫,从容换了一身寻常衣服,又让无墨留在寝宫为她遮掩,才避开众人耳目来到冷宫。

  霍翎手腕微动,从桌案拿起一只酒壶。

  细颈圆腹,青釉兽纹,端的是华贵典雅,也端的是……

  眼熟。

  霍世鸣认得它。

  他喝完席上的酒水后,那名扶着他去更衣又将他打晕带走的宫人,曾给他送来一壶新的酒水。

  ——盛酒的器具,正是此物。

  这样一只普通的酒壶,被人特意从宴席上带了过来,本身就能说明很多东西了。

  酒壶,或者应该更准确一些,酒壶里的酒水有问题。

  孔易方才咳得上气不接下气,这会儿气息还没完全喘匀,但不妨碍他继续开口:“将军为何这般情态?难道只允许将军对太后娘娘动了杀心,不允许太后娘娘对你也动了杀心吗?”

  怒火与恐惧,好似在一瞬间找到了宣泄口。

  霍世鸣对孔易吼道:“真正在饭菜里投毒,毒死那只野猫的人,是你对不对!你让我误以为太后要杀我,所以我才会……才会铤而走险。”

  孔易道:“如此粗劣的挑拨离间,就能让将军中计。这不能证明我的本事,只能说明将军早有此意。”

  霍翎冷冷道:“你该说的话说得太少,不该说的话说得太对。”

  孔易道:“我可是在为娘娘叫屈。娘娘心里就不曾委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