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279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在他身后,是两辆囚车,分别囚禁着野利族长和拓跋族长。

  李宜春单膝跪倒在霍翎面前:“羌戎王李宜春,代表羌戎子民,拜见圣人。愿以叛臣贼子之首级,祭大燕与羌戎百年之好。”

  野利族长和拓跋族长被从囚车上带了下来,拉到一旁临时搭建起的刑台。

  青铜鼎里燃烧着熊熊烈火,李寒松念完最后的祭文,将手中的书稿投入鼎中。

  刀落血起。

  血液泼溅在炉鼎里。

  火光有一瞬寂灭。

  下一刻,火焰以更猛烈的方式卷土重来。

  野利族长和拓跋族长的身份没有前任羌戎族长李向笛那么尊贵,野利部和拓跋部的势力也在羌戎内乱中被铲除了个七七八八,所以对待他们,自然无需像当年对待李向笛那样荣养起来。

  跟随李宜春一起前来的羌戎官员出列,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礼单,念出羌戎给太后准备的寿礼。

  从玉石器物到金银珠宝,从西域奇珍到汗血宝马。

  在琳琅满目的寿礼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最后一件“天降石碑”。

  四名力士以人力艰难拉动车架,神碑第一次在文武百官面前亮相。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汇聚到神碑上,想要看看它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神异奇特。

  李宜春再次跪倒,嘹亮的声音从祭坛之上,传遍祭坛之下。

  “羌戎在我的带领之下,始终没有祥瑞现世,但就在我决心向大燕称臣,向圣人称臣以后,立刻天降祥瑞,想来是冥冥中的天意。

  “我以羌戎王的身份,献出羌戎王印,以及加盖了王印的称臣文书,愿圣人笑纳。”

  霍翎挥退正要上前的内侍,亲自接过羌戎王印和称臣文书,然后将它们一一高举过头顶。

  “从今往后,天下再无羌戎,只有大燕的羌州。”

  就在霍翎话音落下之际,天边那轮大日骤然爆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大日昭昭,其光耀人。

  ***

  天降祥瑞一说,在李宜春

  献上称臣文书那一刻,彻底被坐实了。

  不仅仅是因为天边那轮大日,最重要的是,否认天降祥瑞,就意味着否认羌戎王称臣时说的那番话语。

  否认的人存着什么居心?

  在霍太后代表朝廷收下称臣文书后,内侍总管崔弘益出列,拿出早已拟好的圣旨,宣布了朝堂对羌州的一系列安排以及对李宜春、卫慕族长等人的封赏。

  霍翎在这道圣旨里,兑现了她对李宜春的承诺。

  李宜春受封定国公,三代以内不降等袭爵。

  李宜春再次跪下谢恩。

  有细心的人注意到他的礼节变了。

  虽然依旧是行了大礼,却是从羌戎那边的礼节,变成了大燕这边臣子对君主的礼节。

  除了对投靠过来的羌戎一系官员进行封赏外,使节团成员也都各有封赏。

  而且,霍翎还以摄政太后的身份下了一道诏令,给天下各州县减免赋税。

  这道诏令一下,不少人更是心中惴惴。

  及至午时,冗长而正式的大典终于结束,文武百官有序退出应天门,准备回家换一身衣服,待到傍晚,他们还要携家眷一起进宫参加千秋宴。

  这场千秋宴,既是为了庆祝霍翎的寿辰,也是为了庆祝羌戎归顺大燕,因此办得格外隆重盛大。

  其规制不仅超过了太后的寿宴,也超过了天子的寿宴。

  千秋宴上唯一的主角是霍太后。

  皇帝和皇后的桌案被安排在略靠下一点的位置。

  陆琢的肚子已经开始显怀了,夏天闷热,她并未穿着全套厚重的礼服,而是换了一身宽松舒适的衣服,头上也只简单插了几根发簪做装饰。

  季衔山坐在陆琢身边,一杯接着一杯喝酒。陆琢跟他搭话,他才随口应上两句,用筷子给她夹了一些吃食。

  陆琢温声劝道:“陛下也吃一些垫垫,莫要一个劲饮酒。”

  季衔山道:“无妨,这些酒喝不醉人。”

  陆琢不算是一个特别有政治嗅觉的人,但她所处的位置,让她比很多人都要更早意识到了宫中气氛的怪异之处。

  只是每当陆琢试图询问时,无论是陛下还是太后那边,都让她不要多想,安心养胎才是最重要的。

  陆琢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只盼着这样压抑的日子能赶快过去。

  是的,很压抑。

  即使陛下在她面前总是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但陆琢就是能感受到他身上挥之不去的痛楚。

  那是一种无法宣之于口的烦闷与痛苦,只敢在某些无人注意的时刻流露。

  “圣人。”

  卫慕族长端着酒杯来到大殿前方。

  他话音一落,霍翎和季衔山都抬头看去。

  卫慕族长对着霍翎举起酒杯,用娴熟的汉话说出一长串祝寿词,表达了他对霍翎的钦佩之情。

  霍翎笑着端起酒杯:“卫慕族长客气了。对了,早就听闻卫慕族长心慕中原文化,怎么就没想过给自己取一个汉人姓氏呢?”

  卫慕族长先是一愣,而后大喜。

  他立刻顺着霍翎的话音道:“怎么没想过,现在羌州成为了大燕的地盘,下官是无时无刻不想着改一个汉姓,好早日融入大燕。

  “还望圣人开恩,为卫慕氏赐姓。”

  霍翎道:“定国公的李姓,乃前朝皇室所赐的国姓,本就是中原姓氏,又沿用了那么多年,无需多此一举改动。卫慕氏是羌人中的第二大部落,你们既是真心归附,朕就给你们赐下霍姓……”

  “母后。”季衔山突然开口,“卫慕一族世代亲近大燕,在对付拓跋氏时更是立下汗马功劳。依儿臣之见,不妨效仿前朝皇室,给卫慕一族赐下国姓,以示朝廷对卫慕一族的嘉奖。”

  原本还在吵吵嚷嚷的宴会,在一瞬间变得落针可闻。

  霍翎循声看向季衔山,季衔山却并未与她对视,只是盯着卫慕族长,笑着又重复了一遍:“卫慕族长,朕愿赐国姓予你卫慕一族,你还不速速谢恩?”

  卫慕族长这下是真的大喜过望了,他万万没想到卫慕一族还有能被赐予国姓的一天。

  丁景焕眉心微蹙,正要起身说些什么。

  霍翎摆了摆手,止住丁景焕的动作。

  “多谢圣人。多谢圣人。”卫慕族长对着霍翎行了一礼,又连忙给季衔山行了一礼。

  “蠢货。”李宜春用酒杯挡住自己的嘴,轻轻吐出两字。

  结果李宜春刚刚放下酒杯,就被霍翎点了名。

  “定国公。”

  李宜春起身出席:“圣人。”

  “我与定国公相识多载,定国公无需如此客气。”

  李宜春可不敢再拿两人以前的相处方式来套现在:“君臣有别,这是臣应该做的 。”

  霍翎声音温和:“今后羌州的军事,还要多仰仗定国公。”

  李宜春既是以前的羌戎王,又是主动投诚过来的,于情于理,大燕都不好直接夺了他的兵权。

  所以在商议过后,李宜春依旧会执掌一军,但燕羽军的驻地也会从行唐关移到羌州,与李宜春形成制衡,不让李宜春在羌州一家独大。

  李宜春连忙表态:“不敢,臣一定竭尽所能。”

  霍翎笑了一下,道:“说起来,与定国公搭班子治理羌州的羌州知府,你也是相熟的。”

  李宜春诧异道:“臣所熟悉的同僚,也就是使节团的几位使臣了。”

  霍翎颔首,平静道:“不错,宋副使乃治世能臣,我有意将他派往羌州宣抚一方。”

  季衔山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向霍翎。

  ……

  “祖父。”

  千秋宴结束后,众人都各自打道回府。

  陆淮扶着陆杭上了马车,待到车帘落下,陆淮就迫不及待开口:“今日之事,您怎么看?”

  陆杭闭目养神:“不急,有什么事,回到府上再说。”

  陆府,书房。

  不等陆淮再次开口相问,陆杭直言不讳:“你做好准备,过两天上折子,自请前往羌州任职。”

  陆淮惊讶:“祖父!”

  陆杭道:“你是皇后的亲生父亲,身份太敏感了。趁现在能脱身,尽早脱身吧。带你媳妇一起去任上。”

  陆淮还是难以置信:“何至于此。”

  陆杭道:“不要往坏处想,你可以往好处想想。

  “羌州虽是苦寒之地,但也正因为它百废待兴,才更能做出一番事业来。你出身富贵,仕途平顺,比旁人少了一番磨砺,这是好事,却也是一件坏事。

  “而且只要我一日不从吏部尚书的位置退下去,你就始终无法当上衙门主官,倒不如离开京师,天高海阔。”

  陆淮道:“可是岳母的身体越来越不好,连今晚的千秋宴都无法出席,我媳妇未必愿意在这个时候离开京师。”

  陆杭道:“你媳妇实在走不了的话,就让她继续留下来吧。但你得离开。”

  “是。”陆淮应得干脆,“我这就回去写折子。”

  等陆淮离开后,陆杭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幽幽叹了口气:“这朝廷啊,还真是一刻也清闲不了。”

  ***

  在季衔山突然出声,说要给卫慕族长赐国姓时,宋叙就暗道一声不好,而太后当着大庭广众的面直接宣布他的任命,更是坐实了宋叙的猜测。

  宋叙担心季衔山会受到刺激,第二日一早,宫门刚开,他就立刻递了折子进宫求见季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