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牙牙牙
方建白知道方氏指的是什么:“我与阿翎自幼一起长大,做不成夫妻,也依旧是兄妹。”
方氏摇头:“你说的,是阿翎心里所想,不是你心里所想。”
“你既视她为妹妹,那我问你,我和你姑父想为你重新挑一门亲事,你可愿意?”
方建白抿了抿嘴。
半晌,他垂下眼,语带哀求:“姑母,何必耽误人家姑娘呢。”
方氏就知道是这个样子。
重情重义的孩子,对所有人都重情重义。
“你……”
“你要我说你什么好。”
方氏想要责骂他,却又无法因为这个理由责骂他。
方建白上前,轻轻抚着方氏的背,帮她顺气。
他的声音很轻,带着满满的安抚意味。
“姑母,我知道你是在心疼我。也因为心疼我,迁怒了阿翎。”
“但是这件事情,并非阿翎的错。感情的事情是不能勉强的,她不爱我,也不选我,又何必令她为难,相见了反倒尴尬。”
她其实,从未给过他希望。
如果有,那也只是他的错觉。
方建白收敛着眼底的隐痛,又露出一个如往常那般的温和笑容。
“姑母,我已经能接受阿翎的选择,只是我还需要一些时间去放下她。她过几日就要进京,燕西与京师相隔千里,想要再见并不容易,莫要因为我伤了你们多年情分。”
方氏已经无法再说话了。
她是多么希望两家亲上加亲,又是多么希望这个侄子如愿以偿。
可是,这个侄子,是如此懂得为他人着想。
她与阿翎闹别扭,阿翎不会放在心上,也不愿在这些小事上与她起冲突,所以干脆就不住进院子里,还特意避了出去,不在她面前晃悠。
她闹的这些别扭,真正为难到的人,只是建白。
“我知道了。”
方氏握着方建白的手,努力挤出一抹笑容:“你放心吧,姑母只是一时想岔了。”
“姑母不逼你,也不会让你爹娘逼你。你好好缓一缓,先在你姑父手底下多打拼个几年,多立下些功劳,让方家扬眉吐气。”
方建白点头:“我会的。”
方氏此时比任何人都期盼着,霍翎在京师的日子能过得无比顺遂。
因为只有这样,方建白才有可能彻底放下。
一个时辰后,霍世鸣从军营赶了回来。
他一进屋,先瞅了瞅方氏的脸色。
一旁的方建白朝霍世鸣点了点头,霍世鸣稍稍松了口气。
不过,霍世鸣还是拉着方氏进了屋,好好劝说了方氏一回。他仔细与方氏权衡着利弊,告诉方氏,霍翎进京能给霍家、方家带来多少好处。
总结下来就是一句,霍翎在京师过得越好,能给霍家和方家带来的利益也就越大。
方建白打情感牌,霍世鸣打利益牌,两套组合拳下来,方氏再见到霍翎时,脸上神情还有
些僵硬,却已经能笑着与霍翎寒暄。
方氏甚至还主动提起了赈灾银子的事情。
“这笔银子,之前就答应了要补给阿翎。”
“而且阿翎去京城,手里也不能没有银子。”
霍世鸣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
他握着方氏的手,赞道:“要不是你提醒,我都要忘了这么重要的事情。”
方氏笑道:“老爷之前一直忙着战场的事情,没考虑到这点也很正常。”
霍世鸣思索片刻,开口道:“我打算把家里能调用的现银,全都给阿翎。”
“我在战场上也缴获了不少财物,别的东西不好带走,但金银一类的东西还是比较好处理的。”
霍世鸣主要看向霍泽:“你们怎么想?”
霍泽还在乐呵呵啃着香甜多汁的桃子呢,被他爹视线一扫,急忙咽下嘴里的桃子:“爹你看我干嘛。”
霍世鸣蹙眉:“问你话呢。”
霍泽挺起自己并不伟岸的胸膛,用力拍了两下,险些把刚咽下去的桃子又给拍出来:“阿姐是女子,手里需要多些银子傍身。我是男子,将来若是手头短缺了,就和爹爹一样上战场,从敌人那里缴获财物。”
霍世鸣对霍泽这个回答十分满意,哈哈笑道:“有志气,真不愧是我儿子,跟我想得一模一样。”
霍翎也没有推拒。
既然爹爹愿意给,她就全收着。总不会有人嫌自己手里的钱多。
霍翎看向方氏:“我在永安县的店铺和田庄,又要麻烦母亲了。”
方氏挤出笑容:“放心吧,我就照着之前的章程帮你打理。”
钱财方面的事情解决了,人手方面,霍世鸣也问了霍翎的意见:“无墨肯定是要跟着你一起去的。除了无墨之外,你还有没有看中的人?”
到了京师,身边要是没几个使唤跑腿的人,那就太麻烦了。
与其到了京师重新挑选下人,不如从家里带过去,都是用惯的人手,也更可靠。
“是有一个看中的,就是不知道爹爹愿不愿意割爱了。”
霍翎看中的人,正是霍家的护卫队长无锋。
十几年前,燕西遭遇了一场百年难遇的大旱灾,不少人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卖儿卖女,通过这种方式来换取自己和儿女的一条生路。
无锋和无墨就是在那时候被买进霍府的。
无锋已是半大小子,就被放进了护卫队里,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护卫队长。
无墨年纪与霍翎相仿,就被安排到了霍翎身边伺候。
他们的名字,还是当年刚启蒙的霍翎给取的。
霍翎的想法是,名为无锋,实则却特别能打,名为无墨,实则却特别有才华,这样的反差才好玩。
结果无锋确实是挺能打的,无墨却因为习惯处处问霍翎的意见,处处听霍翎的吩咐,愈发不喜欢自己动脑子拿主意,距离“特别有才华”这个境界越来越远。
霍世鸣听到霍翎说的名字后,也不意外,大手一挥:“没问题,有无锋在你身边护卫,我也更放心。不过,你就只要一个无锋吗?”
见霍翎点头,霍世鸣也没再说什么。
阿翎是个心里有成算的,只要无锋,应该是因为除了无锋外,其他人都没入她眼。
当然,要是霍翎知道霍世鸣的想法,她一定会说,像是管家、孙裕成他们,都挺入她眼的,但一来霍世鸣也需要他们,二来他们的亲眷都在燕西,未必舍得下燕西的家业随她离开。
那就宁缺毋滥吧。
***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洛河之畔迎来送往。
一道快马如闪电般横穿洛河,在无数旅人惊诧的目光中直入京师。
燕西的捷报早就在第一时间传回京师,如今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是更为详细的战报。
御书房里,景元帝与几位尚书在传阅端王的折子,讨论着献俘的章程。
“那具体章程就交由礼部来拟定了。”
景元帝一锤定音。
几位尚书带着振奋的心情退出殿内。
景元帝坐得久了,起身在殿内转了两圈,又一次路过桌案前,他看着摊开在桌面上的折子,吩咐内侍总管:“你一会儿去趟天章阁,将十三准备回来的消息告诉渊晚。”
去年的时候,景元帝拗不过群臣,终于还是松口,挑选季渊晚进宫。
虽然他咬死没有同意将季渊晚记入玉牒,如今在名分上,季渊晚还是端王的儿子,但是他也没有敷衍到底。
再怎么说也是自己侄子。
人进宫了,总不能干杵着,就先去天章阁好好念书吧。
内侍总管恭声应是,将一沓新折子放到景元帝面前:“陛下,这些也都是从燕西送来的折子。”
方才景元帝他们只顾着讨论献俘大典的事情,来自燕西其他官员的折子大都是些请安折子,就被暂时丢到了一边。
景元帝“嗯”了一声,不知在想什么:“先放着吧。”
内侍总管提醒:“奴才瞧着,里面有霍世鸣霍将军的折子。”
霍世鸣?
听到这有些熟悉的名字,景元帝绕回桌案前。
摆在最上面的折子,恰好就是霍世鸣的。
景元帝拿起来,翻开一看,突然就笑了:“朕方才还纳闷,十三的折子里,怎么没提到襄安郡君回京一事,原来是在这里写了。”
内侍总管凑趣:“陛下,霍将军都写了些什么?”
“霍世鸣在折子上说,想让女儿代他进京献俘。”
景元帝握着折子,在掌间轻轻敲了几下:“他这回立了大功,按理说该提拔一二,但年前那会儿他才刚晋升为行唐关副将,这会儿也不好给他升官,只能在赏赐方面多补偿些。”
“他家中除了一女外,可还有其他孩子?”
内侍总管早就做过功课:“还有一个幼子。”
景元帝沉吟片刻,开口道:“他的妻子应该还没有诰命在身,如今他已是正四品忠武将军,就给他妻子封一个四品恭人。”
“那幼子,就赏一个正七品校尉的出身吧。”
说到这儿,景元帝停顿了下:“至于襄安郡君,再往上的封号,都是宗室女才能有的封号……”
“这样吧,她不是要进京吗,霍家在京师应该没有产业,那就给襄安郡君赐两处府邸。”
上一篇:打掉孩子后这将军夫人谁爱当谁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