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室 第4章

作者:佛衣归林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破镜重圆 天之骄子 古代言情

  老太太叹了声,说:“人老了,身体不如从前,时不时就病倒,不碍事,过几日就好了。你们不必担心。”

  药递到她嘴边,老太太不喝,头偏过去,接着道:“今个回来的晚了些,可是衙门忙?方才明珠那孩子来了,陪我坐了会,这丫头,嘴甜得很,我瞧了欢喜。”

  江明珠,安阳郡王的女儿,嘉和县主。

  两家来往倒是有,不算密切,不过江明珠很喜欢老太太,时不时就跑来陪老太太说话,可明眼人都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嘉和县主心悦霍珩,半个汴京都知道。

  霍珩又岂会不知,不过是装糊涂。

  霍珩闻言没什么表情,神色淡淡的开口:“祖母喜欢热闹,我知道。姑母家的清月表妹刚及笄,正是活泼的时候,前些日子姑母来信,说表妹想来看望祖母,询问何时方便。我尚未回信,不如就让表妹现在过来,也好陪祖母解闷。”

  话落,气氛瞬间冷了几分。

  梁氏站在一旁,嘴角抽了抽,想笑又忍着,她的视线在祖孙两之间来回打转,霍珩一脸冷淡,不喜不怒,表情从进来就没变过。反观老太太,因为霍珩的这句话,脸色骤变,倏地冷了下来。

  老太太气得瞥了眼,若不是知晓他的性子,又经历过类似的几次事情,老太太早就跳起来,与他好好说道说道了。她无奈忍下来,也晓得孙子吃软不吃硬,于是冷着脸,语调却软了几分。

  “哎,祖母老了,身子大不如前,眼下唯一的愿望,就是看你娶妻生子。也不知能不能等到抱曾孙的那一天。”

  说完顿了顿,似在回忆什么,“我记得你父亲在你这个年纪,已经定亲了,是不是?”

  最后这句是瞅着梁氏说的,梁氏看过去,对上老太太的眼睛,点了点头,“确实。不过珩儿不比我们那时候,梁家与霍家,来往本就密切,一切是顺理成章的事。”

  老太太不大满意梁氏的回答,盯着看了她几眼,而后又看向霍珩。后者垂着眸,听到孩子的时候眸光闪了闪,随后恢复如常。

  男人耐心的又把药勺递给去,声线平缓道:“祖母若肯好好吃药,定能长命百岁,不怕抱不到曾孙。”

  屋内安静了片刻,老太太盯着他喝了一口药,神色缓了缓,没方才那般严肃。

  “听你这意思,是心里有想法了?说来听听。”

  梁氏同样诧异,儿子心里有想法了,她怎么不知道?

  男人轻扯了下唇角,略感无奈,“药凉了。”

  老太太不得不先把药喝完,等会再提此事。

  一碗药喝着也快,眨眼的功夫就喝完了,老太太捏着帕子擦拭唇角,眼珠子直往他这打转,心里想好了一番说辞,正欲开口,余光却瞥见霍珩手腕有处划痕,痕迹蔓延至衣袖里,不知划痕有多长。

  老太太想说出口的话又咽了回去,盯着他手腕,关切的问了句:“手怎么弄的?受伤了。”

  梁氏一听,飞快的看了眼,刚瞅见一点猩红,霍珩便快速的拉了下袖子,手腕盖住,看不见了。

  霍珩表情微妙,脑中一闪而过某个画面,很快,面色如常,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回来前去了趟内狱,不小心划到了。”

  他一说,老太太就信,点点头,不忘叮嘱他小心点。

  既然老太太喝了药,霍珩便不想久留,理了理下摆,起身准备离去。

  刚转身,老太太想起未说完的话,开口道:“珩儿,你怎么想的?明珠那孩子…”

  话未说完,霍珩就直接打断,“您好好歇着,别操心。”

  堵得老太太一句话说不出来,梁氏见状,跟着霍珩出门,气得老太太差点把药吐出来。

  -

  对于婚事,霍珩不是不愿意,前几年家里就帮他相看,相中了内阁大学士的幺女,就快要定亲了,却传出那姑娘与个秀才有染,婚事不了了之。

  后来,又与户部侍郎家交好,两家有意结亲,在这个节骨眼上,又听说户部侍郎家的女儿心悦旁人,结亲的事又没后续。

  霍珩的亲事接二连三出问题,霍府也反应过来,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一查,果然如此,却没想到是江明珠。

  江明珠父亲是安阳郡王,哥哥又手握重兵,不能轻易得罪。要说两家结为亲家也门当户对,可霍珩不愿意,一拖,就是两三年,他也懒得再提亲事。

  母子两从老太太那出来,并肩走着,想着老太太刚才的话,不无道理,霍珩今年二十二,亲事没着落,确实急。

  梁氏手交叠在身前,瞅眼他右手的划痕处,接着目光又移到他脸上,语气认真:“你这婚事打算怎么办?虽说江明珠之前那两件事做的不厚道,但她家世很好,父兄在朝中颇有威望,不如…”

  后面那句没说出来,霍珩就瞥了眼过来,眸色暗淡,整张脸透着不爽的感觉。梁氏顿了下,话一转,特别生硬的说道:“不如放两个通房在房里。”

  霍珩没作声,过了半刻说不必了,麻烦。

  梁氏知道他会这么说,一点也不意外,叹口气,接着说:“母亲想抱曾孙,你若不成亲,她得等到何时?”

  老太太确实年纪大了,现在就这一个愿望,偏偏,霍珩的婚事坎坷。

  身边的人跟个哑巴似的,除了呼吸,一点声音没有。梁氏也不说话了,反正说什么,都是她一个人唱戏。

  男人垂眼走路,若有所思,祖母只知江明珠家世好,一心撮合他们,却不知其中还有前朝的事。陛下年迈,至今未立太子,立长立贤说法不一,其实朝臣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谁当太子对自己有益,他们就站哪边。

  安阳郡王拥护大皇子,大皇子无过,却实在平庸。霍珩更看好三皇子,稳重内敛,可当大任。他与江家朝政不合,如何结亲?日后麻烦。

  再说江明珠的秉性,哪里适合做高门大户的主母?还是继续当她的县主吧。

  祖母不就是想抱曾孙嘛,生一个就是了。

  霍珩与梁氏分开,径直回凌云阁,一进院子,王齐就跟过来,低声问:“公子,您晚上去外院吗?”

  这会下午,要是晚上去,就让康伯去传话。

  霍珩下意识摸左手手腕,想起那个女子,又香又软,没有一处不软的。至于长相,他不知道,那日看画像随手一指,就定了她。反正底下的人不会挑丑的。

  手腕上的划痕还猩红,不止手腕,后背也有几道,想到什么,霍珩摆摆手,低声说:“近日不去,跟康伯说一声,别亏待了她。”

  冷静自持,别被情欲迷了心神。

  -

  梁氏从老太太那回来就倚在美人榻上,眼神呆滞的凝视一处,表情认真的在想事情。约莫过了半刻钟,不见其动一下,倒是叹了几声。

  身边嬷嬷好奇,上前询问:“夫人,您愁什么呢?”

  梁氏坐起来,在想霍珩手腕的伤,她总觉得怪怪的。老太太好糊弄,想糊弄她可没那么容易。

  去了趟内狱伤到了手腕,她不信。

  哪个刑具能伤到手腕?

  梁氏想了许久,她觉得更像是指甲划伤的。对,是女人伤的。

  她的神色微变,问嬷嬷:“公子近日有没有反常?都去哪里?”

  嬷嬷笑道:“奴婢不知,不过听看门的小厮说,有几日公子回来的很晚,三更半夜才回来。”

  三更半夜才回来,以前从来没有过。

  梁氏勾勾手指,说话的声调明显小了很多,“找个脸生的小厮去他身边打听打听。”

  嬷嬷细想了下,说:“王齐王安那边肯定打听不出来,不过王齐最近去了两趟绿柳山庄,要不去那问问。”

  “绿柳山庄是他的私产,找个机灵点的去问。”

  这个自然,不机灵点怎么能打探公子身边的事。

  此时嬷嬷立马就去办了,而梁氏坐在还安静坐在房内。脑海各种想法冒出来,越想越起劲。

  直到霍远山从外边回来,立马就拉着霍远山说道。

  “你儿子,身边好像有女子。”

第5章

  005养了外室

  霍远山上有声望不减的父亲,下有仕途顺畅的儿子,他就靠爵位得了个闲职,每日最大的爱好就是出门与友人下棋喝茶,日日下午才回家。

  回到家休息片刻,接着研究棋谱,或是拉着梁氏,让她陪着自己玩两盘。今日一进门,梁氏就拽着他低声说了句:“你儿子,身边好像有女子。”

  正喝茶的霍远山噎了下,差点被嘴里的茶水呛到,缓了缓咽下去,震惊的看着梁氏。

  “他跟你说的?谁家的姑娘?”

  霍远山惊讶的睁大眼,一眨不眨的注视梁氏。儿子的婚事一直是两人关心的事,可惜之前两次亲事被破坏,霍珩就不想议亲,猛地听说儿子身边有女子,霍远山很是诧异,迫不及待想知道是谁。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霍珩既然决定暂时不议亲,身边怎会有女子呢?莫不是找个通房?嗯,有可能。

  想开口多问两句,此时梁氏又神秘兮兮的开口:“他倒是没亲口说,不过我猜的,他有女人了。”

  梁氏说完自己点点头,十分确定,再抬头看霍远山,神色认真。

  听她说了几句,原来是捕风捉影的事。霍远山当即舒展眉梢,吹吹漂浮的茶叶,说:“你怎么确定?我以为你亲眼看见了。”

  “下午去给老太太喂药,我看见他手腕有伤,像是女人挠的。”

  霍远山不以为意,就霍珩那性子,他不信。

  “他在大理寺当差,受点小伤难免,别瞎猜,被人传出去有损名声。”

  梁氏见他不相信自己,气得拍了他一下,也恼了几分,“你知道什么,成天就晓得摆弄棋谱,儿子的事你一点不关心。我说他有,肯定有,你不信我。”

  霍远山被她说的一愣一愣,胡子上下动两下,解释说:“我的意思是,没亲眼瞧见的事别乱说,省得被人听见有损珩儿声誉。再说了,若他真要纳妾,肯定会告诉我们。”

  梁氏白了眼,顿了没了耐心,“主母没过门,妾室怎可进门。”

  虽说可以放两个通房,之前霍珩不愿意,此事便没再提。

  “罢了,等我把证据摆你面前,你就信了。”

  梁氏还想说,霍珩连续几晚回来很晚,你就不怀疑什么?可看眼前人一门心思在棋谱上,没亲眼见着的事不信,就没多言。想着等派人打听清楚,再与霍远山说也行。

  梁氏为了这事心绪不宁几天,等着心情焦灼,胃口也差了许多。霍远山晚间邀梁氏下棋,下一步就看她一眼,摇头叹息。

  “我说你急什么?没影的事。”

  梁氏看都没看棋盘,随手落下一颗黑子,接着就听见霍远山兴奋的喊了声:“得,你输了。”

  一盘棋而已,梁氏本就打发时间,闻言随手一推,正好借口不玩了。

  霍远山本想再玩两盘,但梁氏明显的心不在焉,坐在棋盘前也是敷衍他。罢了,他也不玩了。

  焦急的等待了七八日,梁氏终于等来了消息。

  午后刚起来,整个人蔫蔫的,没精神。手里端着热茶,喝了一口觉得没味,便放在一旁没动。

  恰在此时,嬷嬷从外边急急忙忙过来,一进门就把其余人支开,还顺手关上了房门。梁氏瞧她的动作,立马坐直了身子,神情严肃的注视她。

  “怎么样?是不是有消息了。”

  嬷嬷喘口气,连连点头,“找了王婆的侄子,那小子机灵,借着送菜的借口去了几次绿柳山庄,果然打探到了消息。”

  越说梁氏越激动,整张脸上洋溢着兴奋。

上一篇:折明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