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插柳成荫
第114章
“家主,王太尉想和我们联姻,您外家也有这心思,你预备如何?”陆群出去,张豪存过了一会儿进来,把两家给他们的回礼单让陆锡安过目。
“大舅舅对我有恩,要嫁的是哪位表妹?”陆锡安随手将礼单一放,笑问道。
“好像是五姑娘。”
“那是三舅舅的庶女绿意,老何家还真是看得起我。”陆锡安一笑,站起来说:“告诉他们,等我的正妻进门,方可纳妾。不急着回话。”
“我要去会会王太尉,仙江县对我们至关重要,要是他愿意割爱……”
张豪存看着丝毫不生
气的陆锡安,强压着心里的火,何家也太欺负人了,太看不起家主。
早先拿了陆家半数的财产让陆母返家无可厚非,可又克扣了嫁妆把陆母另嫁他人。
现在船上的事何袁还要指手画脚,生怕人都不知道他是陆家的大舅公。
“养着他们,是为了迷惑旁人,到底知根底,以后有时间一下也就收拾了。”陆锡安冷下脸来,道。
“是。”张豪存赶紧低头。
“去忙吧!”
——
“师父,你什么时候去外面行医,也带着我呗。”俞荷给邓郎中拿泡好盐水的菠萝。
“我不吃,凉冰冰的,我的胃受不了。”邓郎中挥手让她自己吃。
俞荷就坐在他下手,竹签子挑起一块,细嚼慢咽,别说这冬天吃这口菠萝,爽是爽,听师父一说,胃里凉的受不了。
“俞荷,我和你师父今年要回北地过年,路上要走半个多月呢,你去不去?”邓三婶旁边插话,这半年多,方圆没几个来看病,老头子早想走了。
只是舍不得新收的小徒弟。
“真的?那我现在就去和我阿爹说今年我不在家过年了。我要跟我师父去北地过年。”俞荷放下菠萝就跑了。
邓郎中看妻子一眼,这倒好,省了他亲自上门。
“俞荷天天盼着跟你出门呢,俞家心里有底。”邓三婶笑着说,“我们给俞荷准备的顾婆子和小丫头也可以送出手了。”
不知道俞家是什么态度。
“阿爹,我要跟我师父去北地过年,就是周王爷的封地,省府大概在延州,距离我们这里有一千多里路。”俞荷兴奋的先找俞有地说。
“我都十岁了,还没出过一次远门。我早打听了,那边是黄土高坡,大家以养牛羊为生,也种地,不过都种的高粱谷子和麦子。”
俞荷边说边偷看阿爹的神情。
“阿爹,听说那边的地便宜,我去买点。”这门上也没有她买的地。
“邓郎中说什么时候出发?”
“师父和师娘早早就计划好的,只是师父在犹豫要不要带上我,毕竟我是他新收的小徒弟,是他老人家以后的门面。”
“刚刚师娘没忍住,才和我说呢!”俞荷拽着俞有地的胳膊,使劲儿的摇,阿爹舍不得她,都出神了。
不对,阿爹问什么时候走,是愿意她跟着去了?
“阿爹,应该尽快了吧,今天初五,路上走半个多月,赶在过年前怎么都要走到的。”
“我让你娘给你准备盘缠路费。”俞有地椅子上起来往外走。
“谢谢阿爹,你和我阿娘好好说,我去和师父师娘说一声。”俞荷高兴的蹦跳起来,真是太好了。
“师父师娘,我阿爹同意了!我们什么时候出发?”俞荷冲进大门,高兴的喊道。
“明天初六,是出门的黄道吉日。”邓郎中屋里出来笑着说。
“我跟你去你家一趟,和你爷奶爹娘辞行。”
俞荷跟着邓郎中回去,被李二娘拉住整理行李,邓郎中和俞有地马三面俞老头在正屋说话。
“你这个小丫头,一点都不懂事,阿娘听你要离家,都急的哭了!”俞梅一边数落俞荷,一边给她拿自己做的新棉袄。
“听说,那北地极寒,又有大雪,山路崎岖难行。”
“谢谢姐姐,明年开春我们就回来了。我还要去送我哥参加童试呢!”
俞荷麻利的收拾自己要穿的里衣,路上冷,那就多带几件衣裳,棉被也带两床,冷的时候裹在身上保暖。
“谁知道你,心大的很,出去跑野了。”俞梅絮絮叨叨。
稍后,马三面拿来了今年给俞老头新做的羊皮大袄。
“俞荷坐邓家的马车,她师父专门给俞荷准备了两个照顾她的人,一个顾婆子四十岁,是家生子,一个十岁的小丫头也是家生子,是个孤儿,叫小谭,练武奇才,陪着俞荷一起长大。”马三面小声的和偷偷抹泪的李二娘说,“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排。”
“娘,我知道。我就是舍不得孩子。”李二娘替俞荷高兴。
“有什么舍不得,她是去学艺,对她以后好。成文他们也要长大,出去读书,渐渐地就习惯了。”马三面有些伤感,又想起老头子说过的话。
“娘,我都知道。”
“这钱,你给俞荷。”马三面掏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穷家富路,多多益善。”
“娘——”
“拿着,你们的是你们的,我给的是我给的。只要我俞荷高兴,我们跟着也高兴。”
“谢谢爹娘。”
俞荷被成文叫出去,大家都给她银子,俞荷笑着说:“我有钱呢。等我回来请你们去顾家酒楼下馆子,可别再给我钱了。”
龙龙回去哇哇的哭,和赵娟说,二姐心狠,出去玩都不带他。
“以后你出去,也不带她。”赵娟看着儿子气的不轻,故意道。
“哇……”
龙龙哭的更伤心了。
李二娘马三面唐大丫赵娟四个人厨房里忙了半晚上,给俞荷准备了软和的鸡蛋饼,鸡蛋,路上吃的干馍馍,准备一大包袱。
第二天,天未亮,邓家的马车就来了,邓三婶领着顾婆子和小谭给俞有地见礼。
马三面又抱了两床被子,打量着顾婆子和她身形差不多找了三套自己没穿的新衣裳给她,小谭小穿俞荷的衣裳刚刚好。
这两个人以后都跟着俞荷,她们的开销也该由她家出。
“嫂子,你们放心,俞荷给你们好好的带回来了!”邓三婶笑着说,“路上我们跟着镖局的人一起走,安全无虞。”
马三面强笑着说:“俞荷跟着你们,我很放心。”
“那嫂子,我们就走了,回去还要收拾一下。”邓三婶说着把自己院子里的钥匙给马三面,让她空闲的时间去给院里的种的花和药,浇浇水。
“爷奶,爹娘,二叔二婶……哥哥姐姐,龙龙小兰花,等我回来,给你们带好吃的哦!”俞荷边走边朝家人挥手。
马三面背过身去,俞梅小声骂俞荷没良心。
“回去吧,俞荷去学艺,成文,你们几个抓紧学习,正月一过,二月初九就是今年的童生试了,妹妹这么勇敢,你们也不能逊色。”俞有地笑着说起了风凉话。
不像俞荷,成文几个都怕他。
“是!”成文连忙应道。
成义成城龙龙浑身一紧,具答是。
俞有地得意的给马三面使眼色,你看,这不就好了!
“今年的对联就不卖了,你们都在家好好读书,我要去县里几天。”
俞有钱跟着赵娟回屋,坐下发愣,“这俞荷一走,以后就我和陆家联系了。”
“这不是好事吗?杂货店的进货你也操个心。”
“你不懂。”
“你说说,我不就懂了。”
“陆家的生意,是俞荷谈来的……”
赵娟觉得自己在听故事,“俞荷怎么就知道陆少爷会找来呢?照你这样说,就算没有陆家,俞荷也把烧鸡能卖到安城。”
“对。”
“俞荷身在我们家,真是埋没了。以后跟着邓郎中总算能一展所长了。”
家里的主张是耕读传家,他大伯举人,成文几兄弟也要走科举之路。
没想到却出了个经商天才,自然和公婆的治家理念不和。
俞荷真聪明,这么小就看透了玄机。
“我说她怎么赚了钱也不买地,还以为她舍不得钱交税呢。我们县里买个铺面吧。”
俞有钱不明白,这好端端说俞荷,怎么又扯到自家的铺面了。
“趁着这两年俞记烧鸡在县里有点名声,我们索性把烧鸡店开到县里去。以后龙龙几个县学里读书,也能回家吃饭。”
“你这么说,我大哥也是要去县里的。”
这不废话吗?赵娟不理俞有钱,去拿着钱箱子来数钱。
邓郎中让俞荷上座,让顾婆子和小谭给她行主仆大礼,严肃道:“从今往后你们二人就跟着我俞荷小徒,伺候她的饮食起居。”
“是!”
“奴婢顾清水,拜见主子!”
“奴婢谭小菊拜见主子。”
邓三婶在后面强按住俞荷没让她起身,等两个人磕了头,才让俞荷说话。
“我叫俞荷,是师父新收的徒弟,以后有劳顾婶子和小菊帮我打理琐碎。”
“不敢不敢,主子尽管吩咐便是!”顾清水心里一松,这是个好说话的奶娃娃。
“顾婆子,小菊,你们以后称俞荷小姐,俞荷,这是她们两人的卖身契。”邓三婶笑着说。
俞荷接了两张纸,跪下朝着邓郎中邓三婶规矩的磕头,道:“谢谢师父师娘为徒儿打算。”
“起来吧,时辰快到了,我们该出发了。”邓三婶笑着把俞荷扶起来,吩咐顾婆子和小菊也起来。
上了马车,俞荷给两个人
每人五两银子的见面礼,笑着说:“你们是师父师娘信任的人,以后就是我的家人,我们三个一起努力,把生活过好。”
上一篇:一别两宽,将军自重,妾身想独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