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插柳成荫
常瑞接到赵槿的命令,转天抱着一叠账本,来给俞荷汇报府里的收入来源。
“娘娘,这些矿场,茶园,商船的收入,每年管事们腊月都会回来汇报交账。”
俞荷扫一眼总几百万两的收益,让常瑞将这些都拿回去,“今明两年的账,有劳常大人操心!”
“是。”
常瑞麻利的走了,去巡抚府找赵槿说明,“…..郡王妃娘娘,是这么交代属下的。”
“你且管着,我是怕她昨天看了府里的花销,为银钱着急。”赵槿笑道。
“主子真体贴。”却在这里躲着。
十月底,俞荷确定自己怀孕,带着小谭顾嬷嬷去后花园挖地。
“小姐,你明年准备在这块地种什么?”
“种玉米,吃嫩玉米。”
“那我过两天去草原买点牛羊粪,再从养猪场拉点猪粪。”对于吃小谭还是很积极。
“你这样下重肥,那我再套种点红薯洋芋和青菜。”俞荷忍着恶心,笑着说。
腊月初十,赵槿写信给皇爷爷和延州报喜。
谁也没想到,正月初六,太祖皇帝赵章过世,享年75岁,皇太子赵启灵前即位,给先皇守孝治丧。
接到朝廷邸报赵槿安排好府里的事,带着三百亲信去盛京守孝,俞荷由李二娘陪着留守郡王府。
“娘娘,这是王爷留给你的兵符。”经过通报,常瑞带着张仁嘉进来说话。
“这兵符,可以调动郡王府两万亲兵,郡王走时在两国边境加强了守卫,并吩咐我等一旦有异动让我们听你命令。”
“这是亲卫副统领张仁嘉,这段时间都在府里待命。”常瑞向俞荷介绍了张仁嘉的事迹。
俞荷一笑,道:“我知道了,张将军好!”
“末将但凭郡王妃娘娘吩咐。”张仁嘉躬身行礼。
“好。你先去收拾,将家眷也接来府里居住。”
“是!末将先行告退。”
不会儿李香带着芋圆来和俞荷请安,顾嬷嬷安排他们住在自己隔壁。
全府茹素,因为有芋圆在,俞荷看到他每天都要多吃半碗香米饭。
“芋圆,姑姑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俞荷挖地累了,旁边和芋圆聊天。
“男孩。是个小猴子。”看着俞荷的小肚子,芋圆认真的说。
小谭顾嬷嬷李香停下手里的活,一起逗他。
“芋圆,你猜猜今天中午吃什么?”
“芋圆,你姑父什么时候回来。”
“芋圆……”
芋圆被大家叫烦了,溜溜的跑去鱼池看鱼。
二月中旬,参加完新皇的登基大典,瘦了圈的赵槿带着人回来,俞荷才跟着睡了一个安稳觉。
赵槿这一觉睡了三天三夜才起,进内室洗了澡,回来又躺着,看旁边睡着的妻子,小心的摸摸她圆圆的小腹,突然感觉到胎动。
孩子在踢他!
赵槿沉寂的眼睛划过一抹喜悦,这是他和俞荷的孩子,他们的孩子。
“小俞荷,你早就准备要给本王生孩子。”赵槿摸摸她带汗的头发,轻笑着说。
“你又算计我。”
哪有,俞荷赶紧装睡。
“皇爷爷知道我有了孩子,他很高兴,听冯公公说他还给小孩子准备了百日宴的礼物。可惜,不能给这个小家伙办满月酒。”
赵槿把手放在俞荷的肚子上,“小猴子乖乖,不要折腾你阿娘。”
他也听说了芋圆的话?宝宝今年出生分明属马,怎么就是小猴子了!
她哪有算计他,他这么想,她那么想,他做他的,她照着自己的意思办事,谁赢算谁。
“不是小猴子,是小马驹。”俞荷笑着说,“醒了就起来吃饭。”
“好。”
吃过饭赵槿去上衙处理公事,俞荷在院子里散步。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同年八月先皇入葬皇陵,赵槿守孝一月后回到象州,向圣上上书建议提高各级官员待遇,开商路鼓励民间自由买卖。又写了密折,建议控制土地流转,抑制地方豪绅兼并土地。
……
时间一晃而过。
昌平五年三月初,俞荷赵槿带着三
岁九个月大的赵裕回俞家村参加成城的婚宴。
“阿娘,快看大湖,大湖!”赵裕被小谭抱着进来,他不愿意还想外面玩,一手指着后方。
“不是大湖,是大江,水源丰沛,可以行大船。”俞荷挺着肚子来抱儿子,赵裕推着不要。
“阿娘,我会压到弟弟,我自己走。”赵裕让小谭放他下来。
俞荷又怀孕了,现在五个月,怀赵裕的时候她没什么不舒服,这个孩子前两个月天天吐,这个月才稍微好一点。
丈夫放下手里的公务陪她回来。
成城明年要考会试,娶的是杨巡抚的八姑娘杨婉,是邓三婶做的媒。
杨婉自小生活在荆州,十岁后随父母在达州生活,养了一只驼队走河西走廊到西域,前年和小哥在盛京相识,具体她就不知道了。
三月初十,迎亲队坐船到达州码头,三月十八在俞家村举行婚宴。
“娘子,要不要睡一会儿?”赵槿从外面进来,看见儿子偎依在俞荷身边,笑问道。
“不了。我这样坐着舒服。明天就到了,我一切都好。”俞荷说完话赵槿又从冲出去吐。
赵裕看看阿娘,要小谭姑姑抱他出去看看阿爹。
小脑瓜里满都是疑问,怎么阿娘怀孕,吐的是阿爹呢?芋圆哥哥说这是不对的。
终于到了白水镇码头,一下船脚踏实地看着大变样的码头,俞荷什么不舒服都消失了。
“天啊,杨知县居然在这里盖了三栋观景楼,他还造了假山的景,远远看像一座繁华的港口。”
俞荷一路走一路感叹,连俞记小吃店门口都建了画舫,停大船,背后的商铺错落有致一直到王家村的大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盛景,在白水镇也有可能出现了。”
“阿娘!”赵裕被阿爹牵着,只能小跑。
“我们先去你二舅舅的小吃店吃一碗热米皮,再坐马车回去。”俞荷回头看他们。
“好呀好呀。”赵裕跑过来牵住阿娘的手,又回来牵着阿爹,“肚肚饿饿。”
俞荷看着白白胖胖开开心心的儿子,又看着高大成稳的丈夫。
“小鱼,要不要在太婆婆这里住下呢?”
“不要。我要阿娘阿爹。”
夫妻俩听了相视一笑,这孩子没白养。
俞荷赵槿到了小吃店,马三面俞老头唐大丫俞有粮成武赵德芸俞有花俞有丽都在,专门都等着俞荷一家三口来。
“俞荷,豆花米皮吗?”
“小鱼爹,你吃什么?”马三面拉着小鱼的手,问赵槿。
“和俞荷一样。”
第173章
“就是这个味儿。”
听俞荷这样说,大家跟着笑,从小到大俞荷吃东西最香。
“阿娘,米皮好吃。”小鱼吃的满嘴是辣椒,马三面笑着给他擦嘴。
吃过饭,大家一起回家。
俞荷的前院打扫干净,他们一家住前院,小谭顾嬷嬷也一起住。
等新娘子一进门,俞荷赵槿一路坐船到达州,再走陆路回延州。
赵裕七八岁要送进盛京去读书,他们夫妻早早让孩子出来适应。
俞荷的想法是不管他们有几个孩子,等七八岁的时候都送去皇家书院读书,兄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陪伴。
赵庆昌平三年封了世子,赵平和李侧妃要求分府居住。
现在周王和邓王妃住周王府,赵庆住东街的世子府,赵平带着李侧妃住西街。
看得出来周王对李侧妃的感情。
赵裕是个开朗的小宝宝,见了周王和王妃恭敬行礼叫爷爷奶奶,逗得两个老人抱着他直笑,恨不得把身上的好东西都给他。
“俞荷,鲲鹏,你们路上辛苦了,院子给你们留着,早些去休息。我们看着小鱼。”邓王妃笑着说,让晴灵给去取她给孙子准备的两箱子玩具。
第二天,俞荷还在睡,周王和邓王妃就带赵裕去马场骑马了。
赵平赵庆也把自己府上的孩子送来,十几个小朋友一起玩。
“阿娘,奶奶这里和我们家不一样。有草原和马帮。”晚上赵裕睡觉的时候一边打哈欠一边兴奋的说。
“小谭姑姑带我骑马,哥哥们都会骑马!”
“明天让你阿爹教你学骑马,你阿爹是骑马高手。”
俞荷看着儿子眼里的羡慕,笑着说。
上一篇:一别两宽,将军自重,妾身想独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