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童生的小女儿 第57章

作者:插柳成荫 标签: 古代言情

  初六早上,俞荷起床摘了一背篓棉花回来,吃过早饭,要去砍番麦。

  “俞荷,跟我到码头一趟,回来再去地里。”

  俞有钱喊上俞荷,叫上俞有粮成武,去码头看门。

  “看看,这多的船,这多的人,一天不开张就是一天的损失。俞荷,我们明天就开始摆摊吧?”俞有钱指着江面上的船,笑着说。

  “行。明天开始摆摊。你、二叔和我分开摆摊,烧鸡烤鸭给我一成利就行。成武哥自己做热米皮,我不入股也不要分红。”走在到自

  己铺子去的大路上,俞荷开门见山。

  “我那一间,我准备开个杂货铺,门口空地早上带卖胡辣汤。”

  三间房,俞荷要了最靠里的一间。

  烧鸡烤鸭一间,成武一间,最里间她开店。

  “那怎么行,不行。成武自己开店。我继续和你合伙,利润五五开。”俞有钱抗议道,他一个人拿那么多的钱他心虚。

  “好。那我们再商量。”

  俞荷问了成武的意见,严肃道:“成武哥,让二叔二婶给你帮忙,我就不参与了。二哥学不成豆腐我当时就想,一定给我二哥找个营生。我知道你一定能做好。”

  “好。我好好干,不辜负妹妹的一片心意。”成武不再推辞。

  俞荷回来先和俞有地李二娘说了自己的打算,又去问一间房多少钱租金?

  “一年一两银子。”马三面笑着说,“怎么?马上就要做买卖摆摊了?”

  “三叔去买鸡鸭了,说从明天开始试营业十天,烧鸡烤鸭打折大酬宾。烧鸡不论大小,一只只要88文,烤鸭128文一只,合买两只再便宜十文,只要200文。”俞荷把她的营销计划全盘托出。

  “家里人帮忙处理,一只三文,鸡毛鸭毛回收,鸡杂鸭杂免费送!”

  俞有钱王家买了五百只鸭子,五百只鸡是顾大安帮忙送回来的。

  成文成城一听妹妹要雇他们,积极的厨房烧水,俞老头接了杀生的活儿,俞梅也来看热闹帮忙拔鸡毛。

  “俞荷,一百只的卖,能卖完不?”俞有钱心里没底,一样一百只,就两百只了。

  “卖的完呢!”俞荷又小声给俞有钱传授了一阵秘诀,让他一早就去准备。

  李二娘负责腌制,赵娟俞有钱看着下油锅炸,再放进大锅里下料煮40分钟,捞进调料水里泡一夜,明早捞出来卖。

  等烧鸡做的差不多,烤鸭也腌制入味,最后十二只一组进大缸上架烤。

  一阵阵香味飘进村里,宋老太打个喷嚏,这俞有钱又开始了!

  好几个人大早上来问,“是不是烧鸡开卖了?”

  “是啊。今天第一天有活动,烧鸡88,烤鸭128,烧鸡烤鸭合买两只,只要200文。”马三面一边穿辣椒串串,一边不厌其烦的解释着。

  面前的席子上晒满了鸭毛和鸡毛。

  家里就她一个人看门,成武也去卖热米皮了,李二娘不放心跟着俞荷去帮忙。

  俞有钱挂上俞记小吃店的招牌和幌子,放了鞭炮,就来了一波人。

  “俞小哥,恭喜开业!”吴大汉昨天放工就听一群人沿着码头高声喊道:“俞记小吃店明日开业大酬宾,搞活动,一只烧鸡只卖88文……”

  在西街住的胡老板,昨儿下午也听见一群人在街上叫卖,说俞记小吃店开业大酬宾,提着食盒来买烧鸡,烤鸭他还没吃过不知道味道如何。

  “俞老板,我要一只烧鸡一只烤鸭!”胡老板把食盒杵在俞荷面前,拿出两串钱。

  “好的,谢谢惠顾!”俞有钱把钱递给俞荷,麻利的从大背篓里拿出一只烧鸡,一只烤鸭,用麻纸包好放进他的食盒。

  成武的热米皮看上去更受欢迎,码头做工的大汉几个人合买一只烧鸡,每人再来一碗热米皮。

  李二娘给成武帮忙切米皮,唐大丫负责洗碗,俞有粮看着收钱,来的人络绎不绝,四个人都忙不过来。

  辰时末热米皮就卖完。

  烧鸡烤鸭也到了销量最快的时候,街上来的,船上来的,有的人想味道,有的人图便宜,大多数人都选200文的套餐。

  中午饭点又是一阵热销,200只烧鸡烤鸭全部卖完,收摊,回家。

  “公鸡40文一只,鸭子35文一只。”俞有钱报进价,叔侄俩一起算分红。

  “利润有一半。”算来算去,还是烧鸡烤鸭划得来。

  热米皮就赚个辛苦钱。

  “三叔,真要五五分成?”俞荷笑着说。

  “五五分我都占便宜了。技术都是你出,我就辛苦一点。多了我真不敢要。”老大四个孩子,父子三个人读书,负担重。

  “那行,继续五五分。辣椒酱和酱油下来除过成本,利润我们也照五五分。”俞荷不纠结了,她需要帮手。

  “嗯。到时候看。”俞有钱拿着自己的本金和盈利,今天因为下血本请人宣传,利润要少一些。

  趁着马三面午睡,俞有钱干脆请宋老太一家来帮忙杀鸡杀鸭子。

  李二娘帮忙腌制,烧鸡腌好,刷上几道麦芽糖,俞有钱就下锅炸,先做一锅烧鸡,烤鸭也腌制好了,俞老头后院看着烤鸭。

  晚饭是赵娟和唐大丫做的,以后可能晚饭都是她们做。

  宋老太望着面前这些收拾好的鸡肠鸭肠心肝肺发怵,吃的太多了,她家都没人愿意吃。

  “娘,这怎么办?”俞有功的媳妇苦笑着问道。

  “明天中午问问俞荷,这些我们都洗干净的,要不,他们拿去卖了!”

  “只能这样了。”哪能顿顿都吃这些杂碎,味道也不好。

  今天的货都全部卖完了,俞荷心满意足先回来,她慢吞吞大路上上来,就看到宋老太朝自己招手。

  “俞荷,鸡杂鸭杂太多。今后我们就不要了。你想办法卖掉吧!”

  “行。我来想办法。那就一只鸡鸭加一文钱的工钱,按四文算?”俞荷笑着说。

  “不了,还是三文,今天还是200只吗?”

  俞荷点点头。

  一天就赚800文,这是送财童子吧,宋老太喜笑颜开连忙回去叫儿子孙女。

  第四天开始,每天只做30只,十五只烧鸡,十五只烤鸭,第二天由俞有钱带着去卖。

  李二娘手把手教会唐大丫和成武做好简单的胡辣汤。

  “今天是大集,你们就做30只?”马三面看了看两个小背篓,她今天去街上赶集,顺便看看小吃店的生意怎么样。

  “就30只。以后都只有30只。烧鸡大的120,小的100文,烤鸭150文一只。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俞荷笑着说,哪里能天天卖200只。

  送走摆摊的,又送走上学的,俞荷背着小背篓旁边地里摘棉花,这块地,要赶在霜降前种上小麦。

  顾大安的肉铺今天也开张营业,赶集的马三面正好赶上,忙买了鞭炮来恭喜。

  “阿娘,今天赶集来?”俞有花在店里正忙,卤肉和肉夹馍都摆在店里,生肉还是对面的摊位由顾大安来卖。

  “生意不错!”

  “都是熟客,前两天都是买烧鸡的人。我也去看了,虽然路有点远,人却不少。今天还卖200只吗?”

  “没有。今天只有30只。烧鸡烤鸭各十五只,老三在卖。”

  “做的多了人着不住。你大嫂俞荷老三坚持了三天累的不行。杀鸡的活还是包给宋老太家的。都做不过来。”

  马三面见要肉夹馍的人多,就从屋里出来了。

  俞有花也没空招待她。

  顾大安的肉架子上肉已经不多,马三面买了两斤瘦肉,准备回去包饺子。

  回来,就见俞荷开盲盒一样把背篓里的番麦一个个剥开穗子,往笸箩里扔。

  “俞荷,这东西你准备怎么卖?”

  咦?俞荷萌萌的抬头,笑问道:“阿奶也觉着,这些小玉米好看?”

第67章

  “一斤种子一千文,它就是个丑东西,阿奶都能夸出个花儿来!”马三面蹲下笸箩里扒拉扒拉,拿起一个小个儿暗红色,当真是好看,有玉的光泽,谁知道它是个粮食。

  “阿奶,像你手里拿的这种,一个100文,次一点这种80文,像这种纯白的个儿小小的一个500文。你觉得贵吗?”

  合着是越小越贵?当初俞荷要间苗,家里人都不同意,才养出来的小个儿。

  “这种大的呢?”马三面拿起一个比她手掌还大的玉米,问道。

  “大的留着磨面吃,开年做种子也要这种小的。我本来就是要种越大个儿越好

  的,间苗能长大个。这叫无心插柳柳成荫。“俞荷又挑了一个更小更好看的给她奶看。

  “这个800文!”

  “你卖出去再说吧!”

  “阿奶,你别不信。”俞荷当即决定明天就拿着这些玉米去码头摆摊。

  既要摆摊,俞荷就认真了,好的品相拿三个,次点的拿十个,大个儿不好看的拿二十个,一背篓挑下来天都黑了。

  “别动,都别动我的番麦,一个都不要动!”吃晚饭的时候俞荷还紧张的给全家人都打了招呼。

  看完俞荷的独角戏。

  俞有钱和俞荷商量给家里20两银子,这段时间家里只往出拿钱,没有多少进项,眼见着伙食都要变差。

  “你们两个找我什么事?”马三面一见俞荷就想笑,大概这番麦真能卖上钱,她还是第一次见俞荷红了脸,着急忙慌了。

  “阿娘,我和俞荷三天挣了20两,就想先给家里用,钱不钱的不重要,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最重要。”

  俞有钱放下钱,拉着俞荷就跑。

  马三面笑容一僵,眼泪下来。孩子大了,都知道家里的难处。

  昨天老大给了这个月的抄书费,足足有三两,老二虽然没给钱但家里的活干的最多老黄牛一样一声不吭。

  都是好孩子。

  “给你就拿着花。没出息。”俞老头进来见老伴儿哭吓了一跳,看见她手里的银子,骂道。

  李二娘和俞有地商量,她也想跟着俞荷去码头摆摊。

  “我们四个孩子,两儿子要读书,姑娘要嫁妆,我做胡辣汤家里都说好喝,俞荷开杂货铺,我在店门口卖胡辣汤,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