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插柳成荫
一无所得,俞有钱着急的跑回来,别他们一走,货被人连窝端了。
“小掌柜,这是庆丰斋的文老板,他说烤鸭都是这质量,他要300只。”牛兰花领着一个文弱的老掌柜先回来,他们后面跟着一辆挂着庆丰斋字样的马车。
“小掌柜,我们要100只。”连香带着丈夫苏瑞跑着过来。
俞有钱几个大人听到这话,彻底傻眼,一会儿功夫就卖出去400只了?
“小掌柜,听丰茶楼要100只烧鸡!”杨秀兰最后一个到。
连香和牛兰花不明白,小掌柜售卖的只有烤鸭,哪里有烧鸡!
俞荷先给连香夫妻拿货,俞有钱知道一个背篓木桶具体有多少只,他编了号的,只管计数。
黄三李二才见到庐山真面目——原来,这三船货还是俞记最拿手的招牌——烤鸭和烧鸡。
“烤鸭在我们本地一只卖150文,烧鸡——”黄三的话被李二打断,没听见有人要烧鸡吗?卖价自然是越贵越好。
“烧鸡更贵?”杨秀兰胸有成竹的问。
黄三淡定点头,心里已经疯了——发财了!
俞有钱连背篓送给连香夫妇,连香转头就问俞荷要烧鸡。
“小掌柜,有烧鸡,我们也尝尝味道!”
俞有钱亲自找了一个大烧鸡,切成一块块,让大家品尝。
“好东西不怕你尝,也不怕你比较,但还是要尽快卖出去,吃食还是新鲜的最好味。”
看着大家吃,俞有钱也捡起一块鸡肉,烧鸡一如往常的香嫩多汁。
“烧鸡多少钱卖?”文老板更属意这烧鸡,个大,肉嫩,会向卖。
“99文一只,烧鸡这次带的只有200只。我们家主要做烤鸭。”俞有钱听声就知道他想要,不能再卖便宜了。
听丰茶楼要100只烧鸡100只烤鸭,剩下的99只,文老板和连香一人拿了一半。
俞荷另外给三人算了佣金,说好下次合作大概的时间。
“还剩96只?”回到船上,俞有钱揣着银子拿出干粮,夹炭生火,烧起红泥小炉子,煮江水解渴。
“再等两刻钟,如果没人来,我们马上离开。”俞荷笑着说。
只顾着吃饼的吴大汉点点头,俞记的吃食就是好味道,这开水就饼也好吃。
等了两刻钟,吴大汉听令给船掉头,船渐渐的离岸,空
中突然飞来一根十米高的撑杆,一个十五六岁身高七尺的少年,神仙般出现在了船头,立到了他面前。
少年身形偏瘦,五官英俊,一派气宇轩昂。
“在下陆锡安,想跟小掌柜合作一桩买卖,可否借一步说话?”
“好说。”俞荷取下头上的斗笠,露出一双带笑的葡萄眼。
你们两个商量了什么?俞有钱吴大汉黄三李二四个大人,都忍着不当第一个发问的,所以吴大汉三个人每人领了五两银子工钱回家,都不知道两个少年人的计划。
没等俞有钱问,俞荷就和他说:“少年的喜好很简单,无非就是钱,权和仇恨。”
“别说了,三叔什么都不知道。我这辈子就是一个跑腿的命。”俞有钱求放过。
俞荷,哦!谁眼巴的想问来着。
两个人坐在小吃店里烤火直到天明,才慢悠悠走回家。
刚刚起床的马三面吓了一跳,笑问道:“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卖完昨晚上就到码头了。”俞有钱得意的拍拍身上的包袱。
“那怎么不回家?家里什么都有,好吃上一口热饭。”
吃过早饭,当着全家人的面,俞荷算盘敲的啪啪响。
“这一趟算下来基本没赚钱,成本鸡鸭23两加上租船的15两,共38两,家里忙里忙外花销下来算五两,盈利不到10两,只有九两一百文。”
成文觉得自己的脑瓜子和小妹子的不一样。
这么短的时间把全部的货卖出去还拿回来九两多,敢说没挣钱的,乡里只怕找不到第二个人!
“鸭子还收吗?今天村里有人来问,你王叔也托人来打听!”俞老头看看马三面俞有地,这村里来说了,怎么也要回个话的。
“阿爷,收的。村里有多少收多少,价钱照行情来。”俞荷笑着说。
马三面点头,现在码头基本没什么生意,要混日子也行,可这不是忙了两天,就忙出兴致来了。
王大爷接到成城的信,就组织家里连夜杀了存栏的600只鸭子给俞家送过来。
马三面亲自去村里收鸭子验货,大小符合的一只25文,收了600多只,顾大安乡邻村里去一趟收回来600只鸡,400只鸭子。
俞有钱负责买食材调料,李二娘唐大丫赵娟负责腌和卤,俞有粮和俞老头负责烤鸭烧火。
马三面前院看着村里人帮忙杀鸭子,每一只处理干净3文钱,内脏归她们。
从这天起,俞家白天黑夜的都在做烤鸭烧鸡,整个村子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肉香。可奇怪的是他们再也没出去卖过货。
“有钱,找到了一条商路。”俞耿微微叹气,对找上门的族老说。
“那就看着他们家发财?”我们连油花都捞不到。
“乡邻们卖了鸡鸭,是不是手里宽裕了些,他们家做的是好事。”俞耿知道俞存山在想什么,可这是人家找的门路,不可能轻易就告诉你吧,凭什么呢。
夜里终于有人在村头碰到了来取货的船,跑来给俞耿说:“是条经年的大船,像是二十年前的样式,父子几个把背篓送到村口,他们全部接走了。”
“悄悄地,别说出去。”俞耿嘱咐这人一通,打发他回去。
冬月的时候被缠的没办法了,吴大汉领着三个堂弟给俞家送了一批鸭子,把三个人才打发了。
“小掌柜,以后有事吩咐一声就行!”吴大汉在俞荷的杂货铺里买了两斤去好棉籽的棉花,咧着嘴笑道。
“没问题。”马上要过年,俞荷跟着大人又来码头摆摊开店。
从十月初到现在腊月初,他们家几乎把方圆几百里的鸡鸭都做成了烤鸭和烧鸡,六十文一只批发给陆锡安。
一共赚到一百三十五两六百文,填补上家里因为修中院和盖小吃店的亏空。
“马上过年了,你们今年怎么不加量,还是一天十只的卖?”又没买到烧鸡的李辉大声抱怨道。
“李哥,跟你说实话,这鸡鸭都是我们从远路上来的,这附近的鸡鸭我们都收完了。”俞有钱无奈的解释道。
“有钱赚,谁不喜欢呢!”
“那过年都一直这样了?”李辉还想过年多买几只走亲访友有面子。
“都这样。家里连明天要卖的鸡鸭都没找到呢。”俞有钱不怕他笑话。
“我姐夫收猪还卖卤肉,您要不要去买点卤肉过年吃。”以前没有烧鸡的时候,大家过年就不走亲戚了吗?
李掌柜也知道俞有钱说的实话,看了眼才出锅的麻辣豆腐,五花肉炒白菜,洋芋丝和炒青菜,要了一份快餐吃了,去镇上看卤肉。
下午,陆陆续续有人来杂货铺置办年货,这时来了一条小船。
俞荷正货架上补货。
“小掌柜,我有10000只鸭子,劳烦你连夜做成烤鸭!”陆锡安看着小小店铺,排列整齐的货,脱下头上的帽子。
“?”
“一只鸭子,我出十三文的加工费。”
“好说。”
这人连三文钱的宰杀费都知道。
第74章
月高风清,叽里呱啦的一笼笼鸭子被卸到村头口码头,俞有地带着全家人背的背,赶车的赶车,来回十几趟才拿回家。
早说好的赵芳元一家,宋老太一家,王大爷带着三个儿子来帮忙,他们前院连夜杀鸭子拔毛。
俞家女眷在厨房腌制,俞有钱两兄弟再拿到俞荷后院仓库的十个大缸里烘烤,最后成品烤鸭放到竹笆上晾干,装到赶紧铺好白纱布的竹框和背篓以及新作的木桶。
到第四天下午鸭子全部烤好,装好,晚上由陆锡安带人搬上船运走。
休息了一天,俞荷先把三家帮忙的工钱算好,俞有钱提着酒和点心三家答谢。
晚上一家人正屋烤火算账,1万只烤鸭,一只十文的工费,去除本钱,自家能挣六文,一共挣了六十几两。
“有钱,问你姐夫买两头大肥猪我们过年吃,再买三条猪腿,老大你们各自送到岳家去,再每家给装上一百斤大米。”
马三面给俞有钱二十两银子,笑着吩咐道。
“这马上腊月十五了,成文,你们几个的对联小摊,是不是应该早早的准备起来!”
还有两天放假,俞成文连忙说:“我明天把红纸买回来。成武你们几个都谁参加?”
“我!”俞荷最先举手。
“还有我!”龙龙跟着举手,见大人都笑,龙龙连忙说:“哥哥们写好,我可以帮忙卖。”
俞梅一听,帮忙卖她也可以,“我还会剪窗花!”
“那就我成武,成义,成城,我们四个裁纸写,俞荷俞梅龙龙和小兰花帮忙卖!”
俞成文今年长个子了,只比俞有地矮一个肩膀,加上每天来回走,还要帮家里干活,是个身体结实的少年。
“还是我给你们批发红纸。”俞有钱笑着说。
马三面把买笔墨的钱递给成文,并叮嘱他,卖对联的事由他全权负责,大人都不准插手。
“要你爹写对联也行,一副字2文。”俞老头笑着补充道。
“2文钱都能买一副对联了,爷爷!”俞荷大声抗议。
“阿爹愿意写吗?2文钱一副我们愿意。”成文当场就问俞有地。
李二娘看笑了,马三面也跟着乐。
俞有地看看妻子,再看看大家,笑着说:“一副多大的对联2文,一共写多少副?别到时候你们都看着让我帮你们把活都干了。”
“先预定一百副,到时候不够再加。”成义和成文商量,大伯字写得好,做精品卖贵点。
“好。这个数就行,以后再不加啊。”俞有地摆摆手,别让几个孩子再在他身上动脑筋。
“200文给你娘,让她收着。”俞有地秀一波恩爱起身回房去。
上一篇:一别两宽,将军自重,妾身想独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