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寒花一梦
只方才听皇后娘娘与王怀仁之间那一番对话,她有种不祥预感。但已没有阻拦的必要……或许,尊重皇后娘娘的选择,亦是给了彼此最后的体面。
几名太医被请至蓬莱殿时,蓬莱殿外的厮杀已经结束。
来来去去的将士正在清理残酷厮杀过后的痕迹,地上躺着的一具具尸首被搬走,遍地血痕来不及冲刷,空气里氤氲扑鼻的浓重血腥味道。
被请来的太医背着药箱穿过满地狼藉,入得蓬莱殿,甫一瞧见床榻上躺着的延兴帝俱是脸一白。
他们互相看得两眼,齐齐跪下哀泣道:“陛下,微臣来迟了!”
皇帝陛下的情况一看便知不对。
身体僵硬、口不能言,又已然进气多、出气少……只怕半日都撑不过去。
“尽力救治便是。”林苒将他们的反应看在眼里,晓得皇后娘娘那话不是虚言,也无意为难这几个太医,但总归不能放任皇帝陛下不管。这话让几名太医心安两分,纷纷领命,放下药箱开始救治皇帝。
蓬莱殿的厮杀结束了,另一边,太极殿的大臣也被林长庚率兵救下。
皇宫连带皇城各处风波逐渐被平定。
消息接连来报,意味着这一场宫变骚乱即将被平息。
可这场骚乱带来的后果、对朝局的影响,却远远不止这么简单。
皇帝陛下不知能撑多久,皇后娘娘以及王家与此事牵扯巨大,永宁公主似也参与其中,太子伤重未醒,沈妃腹中的龙嗣更不可能挑得起大梁……若太子有个三长两短,朝堂风波不会真正消停。
太子,难道不知吗?
林苒想起萧照,越是被迫面对眼下局面,越无从真正理解他的行径。
太子不会想不到今日局面,因而他安排得极为妥当。
可最终将一切交付于她……他为何不怕?
只因为若她出事连累他出事是更糟糕的情况?
林苒很想问一问,有多想问,也不得不等到他熬过这一关,醒来再说了。
得救的朝臣们关心延兴帝和太子的情况。得知皇帝正在蓬莱殿便要入宫求见,皇帝已口不能言,而大臣们无诏不得入宫,这件事被摆到林苒面前。
听过禀报,林苒收起思绪,直接应允几位重臣来蓬莱殿见皇帝。
倘若皇帝陛下撑不了多少时间,合该有大臣在场,也可免去许多的麻烦。
大臣们不多时便到了。
入得蓬莱殿,见到躺在床榻上的延兴帝,纷纷下拜,泣声告罪。
朝堂内外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他们未能有所防范,险些不知落得个什么下场,这会儿自然又心虚又后怕。见到皇帝陛下,瞧着陛下模样,思及太子情况,更多几分慌乱……往后,可如何是好?
众人心思各异,哀哭片刻,询问起太医皇帝陛下如何。
太医支支吾吾说不出个囫囵话,恰在此时,外间蓦地传来王怀仁的声音:“太医!太医!”
林苒往外走得几步,撞见奔进里间的王怀仁。他发鬓凌乱,衣裳不整,脸也花了,怀里则横抱着一个人,那人双眼紧闭,半边脸血肉模糊,是火烧的痕迹。
萧婵?!
意识到被王怀仁抱过来的人是谁,林苒大吃一惊,连忙喊太医:“快!为永宁公主医治!”
王怀仁把萧婵小心翼翼放在小榻上。
他看向林苒,没有多言,又急忙转身往外走。
大臣们看着毁容的永宁公主瞠目结舌,几名太医回过神,围上来看诊,林苒低声同自己二哥林长洲说得一句,林长洲随即追着王怀仁背影出去了。
奄奄一息的皇帝陛下、重伤的永宁公主使得蓬莱殿内一阵忙乱。
但延兴帝与萧婵的情况一个赛一个不妙。
大臣们心中惴惴之际,林长洲去而复返,他走到林苒身边,用不高不低的声音说:“皇后娘娘为救永宁公主,亲自闯进火场,不小心被坠落的横梁砸伤,未来得及救治,皇后娘娘已经……薨了。”
“你说什么?皇后娘娘怎么了?”
林长洲的话清楚落在大臣耳中,其中一人下意识不可置信发问。
“皇后娘娘……薨了……”林长洲语气沉痛。
众人哗然,尚未来得及消化这件事,又听得正在床榻旁忙着救治皇帝陛下的太医连声惊呼。
几名大臣赶紧围上去。
但见皇帝急促的两声呼吸过后,如同被扼住脖颈般呼吸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微弱,唯有充血的一双眼睛几乎从眼眶里瞪出来,眼底似乎满是不甘。几息时间,他忽然四肢抽搐,接着两眼一翻,嘴巴大张,在他们的面前气绝而亡。
众人冷汗涔涔,跪倒在地。
一时之间,蓬莱殿内哭声此起彼伏。
皇帝驾崩、皇后薨逝、太子昏迷,而永宁公主伤重……
面对这般局面,林苒比任何时候都希望太子醒来,她想回东宫看一看了。
第52章 第52章他等到了。(正文……
伤心归伤心。
伤心过后,一干大臣皆忧心起善后事宜。
太子若不曾伤重昏迷,本有储君,一切自然好说,现下却是无人做主,叫所有人难办。到头来,他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林苒这位太子妃。
“太子不日便会醒来主持大局,眼下我们自然是做好该做的事情。”林苒语气坚定,顺便提醒他们一句,“诸位大人皆是大齐栋梁,想来定然十分清楚,倘若之后再生乱子,谁也不会好过。”
已经是异常糟糕的局面了。
覆巢之下无完卵,这么浅显的道理他们不会不懂,该怎么做便不必多言。
蓬莱殿的几位大臣个个精明老练。
一看太子妃如此态度,又晓得她手里有兵,他们心下稍定,当即着手准备帝后的丧葬事宜。
林苒没有回东宫。
即便诸事自有朝臣与底下的人去办,但她也只能先留在宫里,稳住人心。
萧婵最后被太医救回来了。林苒对她与皇后娘娘之间的事暂未了解透彻,便先命人将她送回明心殿去看顾起来,其他的事留待日后再说。
王溪月在宫变之前被皇后娘娘命人保护起来。
她被困住,平安无虞,却也骤然要面对失去疼爱她的姑母、失去“阿婵姐姐”的痛苦现实。
林苒无从安慰,同样没有阻拦她为王皇后守灵、没有劝她别哭。
也幸而还有她的三哥王怀仁在。
直至夜深,林苒尚未休息,王怀仁主动找来。
于是,她从王怀仁口中听说关于萧婵与皇后娘娘之间的事,是在王怀仁眼里的某一种“真相”。
林苒便第一次知晓萧婵幼时的经历。
亦在听王怀仁说出王溪月落水为萧婵所害时诧异一回。
那日是她偶然救下人,因此与王溪月慢慢熟识,却未曾想竟与萧婵有关。
更未想,萧婵那样一个看起来温和沉静的人这样疯狂。
林苒便也懂得王怀仁的心思了。
一边是自己的姑母,一边是在他眼中因自己姑母而被耽误的小娘子,另一边,又是自己的妹妹。这样许多事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凭他一个人根本斩不断这场纠葛,而明知前方无路,偏偏无能为力、救不得谁时最痛苦。
王怀仁
被这种痛苦折磨。
他左右不了姑母,爱护不了妹妹,劝不住在他眼中本无辜的小娘子。
“同太子妃说这些,是希望日后太子殿下和太子妃能怜惜她一回,再给她一次机会。”王怀仁道,“经此一遭,活着于她也非幸事了。”但,还是要活着才好。
林苒默一默问:“那公子呢?”
“吾亦是王家人,今后听凭朝廷处置。”王怀仁微怔过后平静回答。
王溪月自得知姑母薨逝、阿婵姐姐毁容之事便未停止过流泪,连睡梦中也在哭泣,醒来眼角满是湿意。她不知自己几时睡着的,只晓得自己哭了很久很久,哭得头疼欲裂。短暂浅眠过后,醒来无意懵然听见自己三哥的一句“听凭处置”,头疼的感觉愈发强烈。
“三哥……”
她张一张嘴,嗓子里艰难挤出微弱的两个字,依旧引得正交谈的林苒和王怀仁朝她望过来。
林苒转过脸看一看双眼红肿、泪花闪烁的王溪月,没有多言,只递过去一块帕子,便留王溪月和王怀仁单独说话。皇后娘娘对于王溪月的安排及徐明盛愿意求娶王溪月一事,王怀仁悉数知晓,这些事他们兄妹细细商谈更为合适。
王怀仁明白林苒心思。
在林苒离开之后,他对自己妹妹把后续诸事一一说明。
王溪月一面听一面泪流满面,说不出话。
她曾经爱慕徐大人至极、曾经想过同徐大人结为夫妻,然而当要以这种方式实现时,她一点儿都不想要。
可是她说不出话。
擦不干的泪眼代替她所有的回答。
“阿月,莫要任性,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王怀仁语声温柔耐心开导,“这些事与你无关,你不该被牵扯进来,不该在这般年纪赔上自己的性命。无论如何,姑母待你总是爱护的,最重要的是徐大人这份情谊难能可贵。永宁公主也会活下来,你们可以互相作伴,她……会需要你的。”
王溪月一味摇头。
王怀仁抬手摸一摸她发顶:“没事的,但这一次妹妹当真是要成长起来,往后靠自己了。”
王溪月只是眼泪更汹涌,头摇得更厉害。
王怀仁轻叹一气,抱一抱她,任由她在自己的怀里再大哭一场。
……
林苒回到东宫已经是两日后的事了。
她沐浴梳洗过才去看萧照。
这两日,徐明盛一直守在东宫,保护太子安全,太医们同样未放弃救治。到得今日,太子不再发热,情况稳定些许,而太医们也已确认太子所中之毒来自突厥,正在摸索着解毒之法,连同被擒获的奚鹤鸣等人也正在被日夜审问。
大约连日来未能好好休息,回到东宫后,林苒身心疲惫,大脑一片空白。
坐在床榻旁看着依旧昏睡的萧照,她什么想法也没有。
宜雪将新煎好的一碗汤药端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