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娘子 第41章

作者:月下兰舟 标签: 古代言情

  “四象会元是什么东西?”

  “一道算学题目的解法。”

  对话成功闭环。

  元敬终于泄了气,随后又幡然醒悟,程老幺分明是又把他当狗在溜!

  曾几何时,元家春节团圆宴上,父亲让他给长辈们表演背书。六岁的元敬背得稀里糊涂,偏偏这小子躲在人群里一直不断对他示以鼓励赞赏的微笑,导致他越背越自信,越背越觉得自己行。

  最后他才知道他爹让他背《三字经》,而他第一句…就背的是《千字文》。

  当然结局是他挨了爹一顿竹笋炒肉。

  从小到大上了这小子多少次当,怎么还没长记性?

第58章发财

  程允章一字不漏的看完温婉给的纸,温婉只起了一个天元式子,却没有解法,他丢了纸,四肢摊开,随后开始揉太阳穴。

  元敬表情复杂的看着他,程允章这才回过神来,笑着说道:“表兄,提醒你一句,别跟温家斗。”

  元敬瞳孔微缩。

  他虽然以伴读的名义陪着程允章来平县拜师,但其实家中另有任务安排。

  播州那边生意渐大,姑母有扩充酒坊之意,爹和小娘好不容易为他争取到这个差事,只求能寻到一处适合酿酒的作坊,好在姑母面前露露脸。

  可是这些事……他从不曾和程允章提过。

  程允章是姑母的眼珠子,打小就聪明,承载整个家族从商到士的重担。姑母有令,元家阖族上下,生意场上的事情半点也不能叫程允章插手。

  而程允章也并未叫家族失望,十七岁年纪便成为整个播州最年轻的举人,眼瞅一步登天,这节骨眼上谁敢去招惹他?

  元敬挣扎着,试图囫囵过去,“表弟说哪里话?我怎么会和温家斗?只不过温家和元家都是制酒行当,同行相惜……”

  元敬声音在程允章含笑的目光中逐渐低下去。

  这小子性格古怪,但确实是家族里最聪明的那个。

  他不服气,“表弟为何让我不要和温家斗?”

  “因为……”程允章想起温掌柜那滑不溜秋的样子,又看一眼呆头呆脑的表兄,摇头一笑,“因为…你不是那个奸商的对手。”

  ——————————————————————————

  “发财了!”

  夜晚,某温姓奸商带着手底下人正盘算今日的收益。

  陈妈带着人数铜板,绿萍称银子,两桌子都围满了人,伴随着铜板“啪啪啪”的一枚一枚砸在攒盒的声音,众人眼睛都要瞪绿,忍不住也跟着数起来。

  终于。

  陈妈揉了揉发酸的臂膀,大声报数:“大姑娘,今日的削价券全卖出去了,一共九百九十六枚铜钱。还有四枚,哎呀,找到了——”

  陈妈一个弯腰,从桌脚下捡起剩下的四枚钱。

  攒盒“叮叮当当”铜板撞击,发出清脆又悦耳的声音。

  月上黄昏,温家酒肆刚刚打烊,然而却无一人离开。白日的喧嚣刚过,留下的伙计有的洒扫,有的搬酒,有的一起数铜板,整个酒肆欢声笑语便没间断,竟比白日还要热闹。

  而绿萍那边也称完了所有银子,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笑道:“姑娘,发财了!今儿个咱们挣了三百六十七两银子!”

  “好。”温婉笑道,“加上陈妈那边的散碎铜板,托诸位的福,今天咱们小赚一笔。”

  三百六十七两银子,抛开成本,也能落袋两三百两。

  钱不多,却给了大家极大的信心!

  坐在角落的马昌顺紧绷的肩线一下落下来,忍不住连说三个好字,他什么都不愁,只愁下半年没米下锅制酒。

  今日一个酒肆便能净赚两三百两,还有其他几个酒肆…那不得破千啊?

  一次活动都赶上温家全年的盈利了!

  马昌顺终于明白先前为何温婉坚持要清理库存,是啊,不清库存,酒坊没有现银,只能等死。

  他又欢喜又埋怨温婉,“少东家,咱一开始就不应该把话说死,这削价券就不应该限制两百张。咱平县有一万多人呢,谁家掏不出五文钱呢,要我说就该人手一张!哦不,就应该不限制张数,能卖多少是多少!那蚊子再小也是肉!”

  马师傅全然忘记昨天晚上他还在暗戳戳的劝温婉,说削价券这个玩意儿发得越多他们就亏得越多,叫她只发几张图个喜庆热闹就成,一转眼就变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了?

  被金钱腐蚀的马师傅还在自顾自的说着:“若是一人买个十张,一万人…那得多少银子啊……”

  温婉笑着打断马师傅的畅想,“削价券卖得太多,酒坊产能跟不上的话,还是会被退货。”

  马师傅一下清醒过来,“没错。当务之急是下半年酒坊得赶紧开工。这个事情…万万拖不得。”

  一想起今日发出去的两百张削价券,意味着他们已经欠下两百坛子酒,这让酒坊伙计们脑子里的那根弦一下崩紧。

  温婉拍板,“那麻烦明日马师傅同我一起去附近城镇瞧瞧粟米和稻谷。”

  马师傅奇怪,“以往咱们酒坊和朱记粮庄不是合作得很好吗?朱记每年都会给我们留下定量的粟米稻谷,少东家何必舍近求远?”

  温婉说得含蓄,“朱老板有其他大买卖要做,看不上咱们这蚊子肉。”

  马昌顺瞬间明白。

  那朱记大约是见温家落魄了,以为温家买不起他的粮,因而从中作梗。

  亏得老东家跟朱记掌柜从前还称兄道弟,这世上哪儿有落井下石的兄弟?

  马昌顺心中不耻朱记粮庄的做派,又想到少东家小小年纪就要被人欺负,心中愈发不忿,“既然他看不上咱温家酒坊,以后咱也不从他手里买粮!少东家放心,眼瞅着秋收,平县粮食有的是,咱可以去附近乡镇老乡那儿收购,不用求着他朱记!”

  粮食的事情确实是刻不容缓。

  可温家还欠着鑫隆钱庄千两银子,若不尽早归还,利滚利起来,温家如何能够承受?

  绿萍蹙眉,正要提醒温婉,却被陈妈捅了捅胳膊,示意她闭嘴。

  绿萍便没再说话。

  哎,她可真是杞人忧天,小姐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些事?

  温婉随后从攒盒里抓了一把铜板给人群中的安重荣,“荣儿,今日你跑上跑下,吆喝得最卖力,也最辛苦。拿着这钱去买糖吃。”

  安重荣受宠若惊,小脸都羞红了,不停摆手,好似这铜板烫手一般,“温掌柜,我不能要,你好心收留我和我娘住下,是我家的大恩人!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温婉却不容置疑的将铜板塞到他手里,笑着说道:“拿着。我这里一视同仁,谁出了力,谁就得拿报酬,你可别坏了我酒坊的规矩。”

第59章榷酤

  陈妈也逗他,大声跟周遭人宣扬安重荣的丰功伟绩,“对呀,别看这小子才五六岁,脑瓜子灵光着呢!大姑娘说的那些什么售价卖价抽奖多少,就属他记得最清楚!算账也可快了!我还转半天呢,嘿,小子,明日你可得再来!咱酒肆可少不了你!”

  安重荣羞得耳朵尖尖都是粉红,满脑门的汗,抠着脑袋乐呼呼的傻笑。

  他这辈子…还没有人这么夸过他呢!

  虽然他这辈子也才五六年!

  但是温家酒坊的人对他可好了!比那个凶巴巴冷冰冰的爹还要好!

  还有这个温掌柜,笑眯眯的拿罗帕给他擦汗,一点也不嫌弃他身上汗臭味,每次见面都给他糖吃。

  温掌柜是天下第二好的人!

  “自己拿着钱买糖吃。”温婉拍拍他的小脑袋,又笑眯眯的嘱咐他,“糖别吃太多,当下坏了牙。”

  “哎!”安重荣捧着一把铜板,高兴的扭身出门去找梅清显摆。

  温婉见一侧的温静似乎情绪不高,秉承着一碗水端平的道理,温婉也抓了一大把铜板给温静,“喏,你的。我们家温静今天也很厉害,陈妈,我记得她今天也卖了两坛子酒出去是吧?”

  陈妈点头,虽说是哄小孩,但一点听不出敷衍,“对对对,我们家二小姐厉害都很呢!”

  温静将铜板装到自己荷包里,随后像忍不住了一般,吸吸鼻子扑到温婉怀里,瓮声瓮气的说:“阿姐,今天我见到姨娘了。”

  柳姨娘?

  那也是个操心的命。

  听说这段时间柳老爷子管得严,不许她出门子,因此柳依依想来帮忙也不得其法。

  今天怕是放心不下酒坊,特意溜出来看她的。

  “姨娘和爹爹…吵架了。”温静搂着温婉的腰,她虽然年纪小,但不代表她不懂,“姨娘想要爹爹八抬大轿迎娶她做正头娘子,但是爹爹不肯…姨娘走的时候还哭了。”

  罪魁祸首面上的笑容一顿。

  温静瘪瘪嘴,险些哭出来,“姐姐,要是姨娘真的不回来怎么办?”

  温婉也没有办法。

  这件事因她而起,可事情的发展方向却超乎她预料。

  她似乎无意之间把温老爹和柳姨娘之间那层薄纱给捅破了。

  温老爹对白月光余情未了。

  可替身女配却已经觉醒独立意识。

  始作俑者还是原配女儿。

  这剧情…放在后世八点档能更新好几百集。

  温婉也头疼,看着眼睛红红的温静,她又心疼又无措,“无论柳姨娘在哪里,你都是她的女儿,这件事永远都不会改变。”

  “至于他们两个人的事情,就交给他们自己解决吧,我们也无能为力。”

  温静似懂非懂,可瞧着还是很伤心的模样。

  温婉也觉得自己这番话颇有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可是…她作为原配女儿,既不能按头温老爹迎娶柳姨娘为正妻,也不能委屈柳姨娘回温家。

  正如她所说,她无能为力,且左右为难。

  心情却莫名变得低落,即使一屋子的银钱也没法子让她开心,好在红梅很快回来,两人走到一处僻静处,红梅才将今日打探的消息和盘托出。

  “我瞧清楚了,那个人一直就在不远处的马车里坐着,那眼睛就盯着咱们酒肆呢。后来马车里有另外一个人,高高瘦瘦的,瞧着像是读书人,他还买了好几坛子酒,姑娘对这人可有印象?”

  “后来他们就离开了,我跟着他们马车一路往城南走,寻摸到他们的落脚之地,又问了周边四邻才知道那户人姓元,说是从播州方向来的外地人,大约半个月前到的平县,其他的…我没打听到。”

  播州方向?

  温婉脑子里电光火石的想起清冷禁欲学霸临走时的那一句“播州程氏”。

上一篇:铸金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