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船
他又说:“我这段时间都在星城,你周末不忙吧,有没有时间……”
“荣老师,”杨之玉打断:“工作上的事,我们邮件沟通就好,况且封面您不都选好了吗,顺利的话,五月底就可以拿到样书。”
荣善衡耐心听她讲完,明白她公事公办是一种委婉拒绝。
他在电话那头轻声笑了下,嗓音温柔,问:“你就那么不想见我呀?”
杨之玉心里紧了紧,如被压缩的弹簧,随时都能跳出去。但她依旧回得很官方:“您看,您这套书是很专业的学术书,不走畅销书营销模式,所以不用办什么发布会搞宣传之类的,您若真想办呢,可以在你们那个学术圈子搞个研讨会,但很遗憾,这种类型的会议我一般不参加。”
“之玉,”这次轮到他打断她,“我不是为了出版的事,是为了我们的事。我想见你了。”
杨之玉怔在座位上,直到他问:“可以和我见面聊聊吗?”
她终于回神,笑说:“和前女友有什么可聊的呢,能聊也不会分手,您说对吧荣老师?”
荣善衡在电话那头沉默。
杨之玉打算结束通话。
“荣善衡。”她叫他名字。
“我在呢。”他轻轻呼出一口气,“我在听。”
“你老问我过得好不好,我不骗你,有段时间,我过得不好,但我现在好很多。所以不想再过以前的日子。我希望你也是,往前看,不要留恋过去。”
荣善衡呼吸声加重:“可我无时无刻不留恋过去。所以才想请教杨编辑,如何才能像你一样,洒脱地和过去告别。”
“那是你自己的问题,请不要再来打扰我。荣善衡,我希望我们彼此回忆起来是美好的,所以不想再接到类似的电话。”
五月下旬,杨之玉拿到从印厂发过来的荣善衡的样书,很上档次,她特意加了个腰封,因为荣善衡说了,这书有他导师的推荐语,他导师在业界享有盛誉,所以杨之玉把推荐语放在腰封上,简单明了,说不定能上上销量。
看着他的书,她傻笑,自己本质上还是那个为作者充分考虑的优秀编辑呢!
又过了几天,戚美熹找到她,说你准备一下,知行大学在月底有个学术论坛,需要你参加。
杨之玉纳闷,问什么学术论坛,需要准备什么。
戚美熹笑笑:“也算是我们积极促成的项目吧,你工作这么久了,应该知道知行大学一直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社里一些政策类图书都是出自该校的知名学者,但是呢,知行大学也有自己的出版社,和我们形成竞争关系,可如今出版难做啊,所以免不了抱团取暖。”
杨之玉猜不出她话里深意,不好发表意见。
戚美熹坦诚开来,带着自我调侃:“之玉,你也看出来了,我来咱社已满一年,但还没有拿得出手的大项目,所以我也是着急啊,也想搞点拿得出手并且盈利的政绩工程。星城出版社和知行大学出版社在酝酿一个合作计划,推出一个专门为年轻学术人做畅销出版的计划,未来还要设立办公室,做得好的话,会成立新公司,作为星城出版社的二级单位。”
她这么推心置腹,算是把商业机密都说了,杨之玉发自肺腑感叹:“戚总这是真把我当自己人!”
戚美熹哈哈笑,她难得笑得这么开,上牙床都被挤出来了,说:“当然是自己人。想来,还是你提醒了我,给了我灵感。”
“是吗?我给您灵感?”
“嗯。你不是和齐震提过一个专门为青年教师服务的畅销书出版计划吗?”
杨之玉恍然大悟,可当时齐震明明否了这个计划的,还笑她单纯。
“所以戚总是想让我去探探风?看看学术论坛里有没有可挖掘的优质青年作者?”
戚美熹微笑:“你手里不是已经有一位了吗?荣善衡的这套书也在论坛里,他作为他们学院代表参加,也就是说,这个论坛算是星城出版社为知行大学教师办的新书集体发布会。”
“就像办集体婚礼一样。”她补了句,手里的钢笔轻盈一转。
杨之玉点点头,面露难色。
戚美熹看出来,给她倒杯水,说我知道你的顾虑,但这是工作,你完全可以把他当个普通作者,你要还在乎他,说明还没放下,见一面把话说清楚就行啦,何必折磨自己呢,这样不累吗?
见一面,荣善衡在前不久也说想见一面。
“戚总?”杨之玉狐疑瞧她。
她赶紧摆摆手:“你可别阴谋论我啊,我不是谁的说客,真有这个项目,不信你问齐震!”
掉入爱情的人,语气动作都跟着可爱丰富起来。
杨之玉假装犯愁:“齐总的话还管用吗?齐总要帮我推掉,您能批准吗?”
戚美熹托着胳膊,眼神意味深长:“工作的事,大家各司其职。齐震在工作场只讲原则,不谈感情。也许,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吧!”
她眨眨眼,一如从前,只不过,那时她介意的是荣善衡,现在,男主角换成齐震。
说不出为什么,杨之玉竟然为她感到开心。
在知行大学与星城出版社合办的学术论坛召开当天,杨之玉作为代表,驱车而入,学校里很多道路不能通行,绕来绕去。
地点设在新建的一栋现代感极强的大楼里,这里是知行大学各种创业、合作项目的孵化器。
杨之玉开进大楼前的露天停车场,车位已满。
就在这时,她抬头看见站在门口台阶上的荣善衡。
他实在太显眼,着一身很正式的黑色西装,打墨蓝领带,头发理得整齐简单,面容干净白皙,但眼神左顾右盼,时而低头看表,可能在等人。
杨之玉不想与他过早见面,于是调转车头出去找车位。
荣善衡下了台阶,朝她车的方向,直奔过来。
他几步赶上,敲她车窗,脸上表情如释重负。
杨之玉踩刹车,暗示自己要淡定,摇下车窗,扬了嘴角问:“怎么了,荣老师?”
“有车位的,跟我过来。”他眸子闪光,有喜悦之色。
荣善衡指引她停到一处放着“专用车位”牌子的地方,给她开车门,笑着说这停车场小,所以我提前让工作人员占了一个位置。
其实不必的,他不必这么殷勤。
杨之玉说:“谢谢,早知道就不开车过来,让你这么麻烦。”
“不麻烦。”他声音轻快,脸上漾着笑:“你能来,我一点都不麻烦。”
第82章 如果想念有声音,恐怕早已震耳欲聋
会议还没开始,但会场已经布置好,场地很大,主席台很气派。杨之玉参加过这么多场学术会议,这次是最隆重的一次。当然,从与会人员名单也可以看出,知行大学很给面子,出席的作者里有不少可以被称为“行走的参考文献”。
荣善衡进门后就被几位先到的同事拉过去说话。
杨之玉远远看见,有位面容英朗的男士,和荣善衡差不多身高,差不多年纪,俩人相谈甚欢,那男士抱着怀,表情轻松惬意,不像其他到场的与会者,脸上写满疲惫和压力。
这俩人站一起,一个倜傥,一个温润,倒是形成好看的风景。
有人拍她肩膀,杨之玉扭头,是戚美熹,后面跟着齐震。
戚美熹问她看什么呢这么认真?杨之玉笑说看男明星。
戚美熹也朝那方向看了眼,会意说他就是周品初,与善衡私交甚密。
杨之玉恍然大悟,又问周老师怎么在这?
戚美熹说他现在是投资人,投资了我们的出版计划。但她显然不想解释太多,和杨之玉说我们先过去了,边走边和齐震抱怨车位太难找。
杨之玉则被安排在一间休息室,那里还摆放着近两年知行大学教师在星城出版社出版过的各类书,她随手翻了翻。
不一会儿,门被推开,荣善衡进来。
“不好意思,刚才有点事。”他说。
“没关系,您去忙吧,等会我按照名牌自动入座。”
荣善衡看看表,离开始还有十五分钟,他往杨之玉身边走近几步,神色淡定,说之玉,我想和你说件事。
杨之玉问什么事。
他郑重道:“我已经从荣耀集团退出来了,以后就只是知行大学的一名普通老师。”
这倒是个惊人的消息,杨之玉做不到心如止水,她眼眸微动,蓦然看向他。
荣善衡仿佛看见希望。
“之玉。”他叫她名字,深吸气,并不想放弃尝试:“我在公司的离职手续还在走,所以除了亲友,没有人知道我从荣耀集团退出来。”
他那张干净英俊的脸上忽然多了份稚气。
杨之玉笑笑:“可您为什么要和我说呢?”
“我只是想亲口告诉你,而不是让你从别人嘴里得知。”
杨之玉触动,她只好本着编辑和作者拉家常的原则,进一步问,您父亲能愿意啊,再说他不是病得很重吗?
“一个小插曲吧,我爸是误诊,不是胆囊癌晚期,而是早期,所以只要好好接受治疗,不会有大问题,生命期限也得到延长。”
“那恭喜您了。”她把手里的书放回去,捋捋头发,对上他明亮眸子:“可以缓几年再接班。”
荣善衡立即解释:“我不会再回去了,我只保留在公司的 1%象征性股权……”
“荣老师!”杨之玉笑着打断:“这是商业机密吧,您还是别说了,我没那个兴趣打探,谢谢。”
荣善衡知道太唐突会让她产生反感,就此打住。
“你叫我善衡就好,像以前一样。”他觉得她刻意生疏,一口一个“您”,还是让他太挫败。
杨之玉摇头:“以前是以前,以前我可以很随意,但现在我们是工作关系,我不能不懂规矩。而且,如果没有这个研讨会,我们也许不会再见面。所以,荣老师还是不要和我讲您的私事了,今天这个场合,我只是个为您服务的编辑。”
虽然是新书的集体发布会,但轻重主次分得明显。知行大学和知行大学出版社都有领导过来,星城出版社这边则来了戚美熹和齐震,以及杨之玉等几个部门代表。
领导们依次讲了话,各位作者分别上去介绍了自己的新书。
化学工程是知行大学的知名专业,荣善衡作为代表出场,可见分量有多重。
杨之玉只恨自己是个货真价实的颜狗,这还是第一次见荣善衡如此风神俊秀,庄重得体地在讲台上做报告。白衬衫,黑西裤,宽的肩,窄的腰,如玉如兰,君子之风。
在这个过程中,底下相机拍照声就没停过。
荣善衡还特意感谢了她,作为责编,她是如何认真负责,督促他完稿,尽心竭力为他做宣传的。
这当了总裁就是不一样,开始说胡话了。
等荣善衡回来,挨着她坐下,杨之玉小声问,你怎么信口开河呢,我什么时候对你做过那些事?
荣善衡把耳朵给她,嘴角弯起一抹笑容,同样小声说:“都是小事,可能你忘记了,但我记着。”
“不可能。我没有督促过你完稿,书你爱出不出,也建议不用宣传,不然谁想腾出功夫开这个形式主义的破会。”
她这样说话倒显得亲切起来。
荣善衡侧脸看她一眼:“不开会,我怎么见你?”
这时,台上领导发言说由知行大学、知行大学出版社和星城出版社共同发起的“青年教师畅销书出版计划”于今日开启,我们还设立了专门的出版基金,为此,要感谢所有为本计划作出贡献的各位同仁,青年教师有着无限的活力和创造性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