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成长实录 第24章

作者:傅延年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励志人生 市井生活 年代文 成长 现代言情

  曲树强:“灵儿你想得也对。那就住宿舍,等休星期了,咱儿就回老家去,这些东西,回头我从村里借牛车,拉回去,家里本来也留了你们的屋子,就都放在里面。”

  梁爱勤有些难受,说:“你们都回老家,就剩我一个了。”

  曲树强:“那你也跟我们一块回。”

  梁爱勤就有些害羞,嗔怪地看曲树强一眼,说:“去你的!”

  两人之间的小动作,曲灵没有注意,她想着自己的心事儿,说:“也不知道在均州市买一套房子得多少钱。”

  梁爱勤和曲树强齐齐看向曲灵,梁爱勤抽口凉气,张大嘴巴问:“你想买房?”

  曲灵点点头,说:“我就是有这个想法,还不知道去哪里买,多少钱,怎么买。”

  好一会儿,梁爱勤才合上嘴巴,说:“你可真敢想,那得多少钱啊?去哪里买啊?”

  曲灵摇摇头,需要多少钱,曲灵暂时不知道,买房的想法,也是最近这两天才有的。上高中那两年,她总共花了100多块,进了均州矿后,每个月18块钱的工资,加加减减的,手里头还剩下350块钱。

  不知道能不能买个家,不光是容身之所,还是她的根,将来即便是去上大学,甚至外地工作,这里都是她的根,让她有所依靠,心里踏实。

  梁爱勤劝她:“你一个姑娘家,再过两年就结婚了,要么住男方家里,要么单位分房,哪儿有姑娘家自己买房的?再说,现在这政策能买卖房屋吗?我看你还是听树强哥的吧。”

  曲树强也非常认同梁爱勤的话,他们这边,就没有姑娘家自己买房的,除非是打定主意招上门女婿。

  曲灵虽然有买房的想法,也确定了现在虽然买卖房屋的人比较少,但政策上是允许的,但八字还没一撇,也就不和两人争辩,转移了话题。

  等将两人送走后,她去找了李奶奶。

  这两年,她和李奶奶的关系一直很好,自己大事小情,心里头的想法都会跟李奶奶说。随着她年纪渐大,经历的事情更多,大多时候,已经不需要李奶奶给她出谋划策,自己就能搞好,但还是喜欢和她唠叨唠叨。

  两人之间有种“忘年之交”的感觉,李奶奶比自己最好的朋友还要了解自己,自己在亲人、朋友们之间隐藏起来的,最真实的自己,都可以在李奶奶面前袒露,不能和亲人、朋友说的话,也都可以和她说。

  等她跟李奶奶说了自己打算退了均州矿的房子,想要自己买房子时,李奶奶也是吃了一惊。

  这年头,有单位的人,都是单位管住,放着公家免费的房子,谁还花那冤枉钱去买房子啊。不过想想曲灵的处境,倒也能理解。

  李奶奶说:“这样吧,我让我闺女在他们厂里帮你打听着,看有没有卖房子的。”

  李奶奶的闺女是均州食品厂的,有三四百工人,规模很大,生产的大酱、酸菜、还有沙琪玛之类的点心,行销全省,效益非常好。

  有她帮忙,当然更好。

  曲灵谢了李奶奶,又跟她聊了些其他的,这才回家。

  她也没擎等着,隔天下班,在食堂吃完了饭,就骑着自行车,奔着市里的方向去。一边骑,一边左右张望,瞧见有居民区,就下了车子,推着车子在附近溜达。

  正是傍晚时分,很多人家都吃完了饭,坐在居民区的空地上,三三两两地聊天,看见曲灵这个陌生人,便好奇地打量。

  曲灵四下打量着,将附近的环境尽收眼底,就是个普通的居民区,跟矿区居住环境差不多,但要显得更杂乱一些,附近居民穿着差距比较大,有浑身上下不带一点补丁的,也有破衣烂衫的。

  曲灵寻了一个慈眉善目,穿着蓝色印花土布偏襟褂子,一看就很好说话的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朝她走过去,笑着说:“奶奶,我是均州铁矿的,我跟你打听下,咱们这附近有没有卖房的?”

  “你问这干啥?你要买呀?”老太太打量着曲灵,瞧着她脸上带着笑,长得浓眉大眼,相貌标致,一看就让人心生好感,只是一个大姑娘要买房,太少见了。

  “嗯,是我想买。奶奶你跟我亲奶奶年纪差不多,看见你,我就好像看见了她,都是一辈子行善积德,心眼好的大善人。我也不瞒你,我家原本在均州矿区有房子,不过是我爸分的,我爸前两年去世了,我寻思着,我也工作了,不能占公家便宜,就想着,把我爸分的房子退回去。可我家二十来年积攒的东西太多,没地方放,就想着有合适的就买一所,这样我老家亲戚来了市里,也能有个落脚底。”

  老太太一听,对她肃然起敬,说:“你这姑娘,思想觉悟真高!还是个讲人情的。”她心中的疑虑打消,转头跟几位一块坐着的街坊们说:“这么好的姑娘,咱一定得帮帮忙。你们听说谁家想卖房子吗?”

  其他人纷纷摇头,说:“房子是根本,谁会轻易卖房子啊?十来年了,都没听说有买卖房子的。”

  老太太转头,有些遗憾地跟曲灵说:“这一片,就没有我们老姐几个不知道的事儿,大伙儿都说没有,那就是没有。要不这样,丫头,你也别浪费功夫,我给你留意着,要是有信儿,我就到均州铁矿找你去。”

  这倒是个好办法,曲灵有些感动,连连道谢,说:“奶奶,你真是大好人,我可真幸运!”她又有些迟疑,说:“太麻烦奶奶了,这边离均州矿还不近呢。”

  老太太摆摆手,说:“还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呢,再说,走路二十多分钟就到了,那片山上的榛子、山杏可是不少,秋天的时候,我们可没少去。”

  曲灵笑着说:“一看奶奶身体就壮实,那我也不客气了,奶奶我叫曲灵,是均州矿电工组的,奶奶你贵姓?”

  待老太太说了自己的姓氏,曲灵接着说:“徐奶奶,你过去跟保卫处说找我,留下自己的姓氏,我就知道是你找我,等晚上下班,我就过来找你。”

  徐老太太乐呵呵地点头,说:“还是你想得周到,就依你说的。”

  跟徐

  老太太以及旁边几人客气地告辞,曲灵骑上自行车返回。

  这片区域位于均州市区的最北边,属于全水区高粱河街道。到均州市最中心区域,也就是火车站、百货大楼和市政府那一片,骑自行车的话,大概是四十分钟左右,坐公交车也得二十分钟左右。因着地段这边算是偏僻之地,房价应该能便宜些的。

  骑自行车到均州矿区很近,也就十多分钟,如果能住在这里,其实跟住在家属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对于曲灵来说十分理想。

  不过,在那之后,不管是李奶奶那边,还是徐老太太这边,一直都没有消息。曲灵也没闲着,去了很多居民区看了,也不是没有碰见正好售卖的房子,只是要么破烂得需要重新修缮,要么要价太贵,她买不起。

  如此一直等到6月份,天气开始炎热起来的时候。

第32章

  看房这天晚上曲灵下班,去找了梁爱勤……

  这天晚上曲灵下班,去找了梁爱勤一块回自己家时,经过门口,被保卫处的人给叫住了,“曲灵,今儿下午有个姓徐的老太太来找你,说你知道是什么事儿。”

  曲灵心中一喜,道了谢之后,顾不上吃饭,就骑上自行车带着梁爱勤奔着高粱河街道而去。

  路上,曲灵买了一包点心,还有两瓶罐头。不管这次能不能成功买到房子,徐老太太一直记得自己的事儿,就凭这份心意,也值得人感谢。

  到了高粱河街道,奔着徐老太太上回指认的,大门上挂了个大葫芦的那家而去。

  徐老太太已经吃过晚饭,正站在家里的黄土夯起来的月台上,往院门口的小道处眺望。

  曲灵两人一过来,徐老太太就看见了,扬声高喊:“小曲儿,这边这边!”

  两人加快脚步,跟徐老太太在门口处会面。

  “哎呀,你可来了!热吧?来,先进屋喝口水。”徐老太太满眼是笑,瞧瞧曲灵,又瞧瞧梁爱勤,两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俏生生站在眼前,看着就觉心中欢喜。

  曲灵笑着,说了一番感谢徐老太太的话,而后将手中的点心和罐头递过去,说:“路上买的,不值钱,就是个心意。”

  徐老太太脸上的笑意更盛,眼睛眯成一条缝,但却坚决地将点心和罐头推过去,“可不用,我又没干什么,值不当你这老贵的东西!”

  两人你推我让了好一番,梁爱勤看不下去了,帮着将东西推过去,说:“这是曲灵的一点心意,你要是不收下,可不意思让你帮着忙前忙后了。”

  徐老太太只好收下,说:“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我这也没帮上什么忙,怪不好意思的。”

  曲灵抱了她的胳膊,说:“这有什么,就当是我这个小辈孝敬你的!”

  徐老太太哈哈笑了起来,一手拉一个说:“快进屋,先喝口水。”

  曲灵:“我们不渴,就先不进去了,你先带我们看屋子呗。”

  徐老太太:“也好,那咱们就先去。”她说着,将东西递给听到声音走出来的老头,便带着曲灵两人往出走。

  从他们家出了胡同,上了大道,又往进城的方向走了大概三五分钟,拐进一个宽敞些的胡同,指了前方的一户说:“就是那家。”

  路上,徐老太太已经介绍了这家的情况,这所房子是家里的祖产,很早的时候,就落在了男主人名下。他们单位准备建楼房了,可有规定,就是夫妻两个名下有房产的人不能参与分房,为了分到单位的房子,这两口子就准备着把祖产给买了。

  这阵子徐老太太到处跟人打听卖房的事儿,这两口子听说了,就找到了她。

  徐老太太本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原则,仔仔细细地去看了房,并且初步谈妥了价格。

  “……他们要五百块。这边的房啊,买卖的少,也没个参考,都是双方觉得合适就行。我废了点吐沫星子,帮你往下搞了五十块。不过,他们知道我不是正主,肯定不会告诉我低价。

  他们着急卖,我问了他们家邻居,除了我,也没其他人过来看房,我瞧着,还能往下搞搞。到时候,你就大胆的搞价,老话说,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你也别舍不下脸来,还有我帮你圆滑着。

  那房子正房三家,门房两间,还有两间小房,还有个院子,虽然面积不大,但足够住了,别说你现在还没结婚,就是将来结婚生几个孩子,也够住的,等将来实在不够住,小房还能扩建。反正我瞧着是挺四致。”

  曲灵脑子中对这房子的情况已经有了了解,四百五的价格,要是能再砍下去五十,总价四百块。她手里头有350块,再借上几十块,两三个月就还清了,基本上没有负担。

  她笑着说:“多亏你老人家,我们这些年轻人哪儿懂得那么多,你老人家考虑得真长远!”

  徐老太太笑着说:“可不得考虑得长远些嘛,买房子可不是个小事儿,那可是要掏光家底的,你个小丫头攒点钱不容易,可不得多寻思寻思。”

  门里头的人听见了声音,已经将两扇略有些斑驳的木门打开,目光先在曲灵和梁爱勤身上停留一会儿,而后笑着说:“等你们半天了,你们两位,谁买房啊?”

  曲灵稍往前站了一步,说:“大姐,是我。”

  这是个三十来岁微胖白净的女同志,身后跟着个比她高了半个头,戴着眼镜的男同志。

  “真心想买啊?”女同志确认着问。

  “真心的!如果看好了,价格也合适,这两天就能签合同过户。”

  “那就行。”女同志脸上露出笑容。

  徐老太太却不高兴了,“听你这话问的,我老太太介绍过来的,能是骗子吗?”

  女同志赶紧陪笑,说:“我这不是再确认一下嘛,没别的意思,你老可别误会。”

  徐老太太白她一眼,没理会这人的道歉,自顾自跟曲灵两人介绍,“这位女同志姓侯,你叫她侯姐就行,那位是她的丈夫,姓李,你叫李哥,他们两口子都是厂里的干部,有文化,明事理,你有什么要问的,就问他们。”

  曲灵连忙点头,朝着那对夫妻叫了声“侯姐”,“李哥”,并介绍了自己和梁爱勤。

  几人握了手,寒暄几句,曲灵就开始参观。

  院子不大,大概只有矿区家属院院子的一半大小,院中是夯实的黑土,走路的小径镶了大小不一的石板,以防雨天道路泥泞,没法下脚。

  正房三间,跟矿区家属院的格局一样,每间房间也比那边的小了三分之一左右,应是后期修缮过的,用的是青砖和泥草混合的结构,屋顶上铺了青瓦。

  院中两座小房,是土坯房,一间当了灶房,一间当了杂物房,墙角之处,还用木头盖了一间旱厕。

  一进门的位置,有个带轱辘的水井,曲灵将上面盖着的厚重木盖子掀开,扶着轱辘往下看,能看家下面黝黑泛着波光的水。

  “咱这是甜水井,喝生水都不拉肚子,水好得很。”侯姐说着,又指指靠里处的地面上一个方形木盖子,说:“那里还有个地窖,挖得很大,上下两层,存个几千吨的萝卜白菜完全没问题,存一冬天的萝卜都不康。”

  曲灵点点头,又掀开地窖盖往里看了看,有股子淡淡的霉味传来,这是地窖特有的味道。

  “咱这个院子啊,虽然没那么大,但麻雀虽小,五脏聚全,最适合小家庭过日子,有水井,有厕所,还有地窖,关起门来过日子,几天不出门都没问题。”她指指大门处的两间门房,说:“公私合营之前,我们家在这里开门市,后来门市开不了了,就在里面放了床,来了亲戚能住,平时放劈柴、煤块什么的,能从外面直接卸车,省事儿。”

  院子看得仔仔细细,曲灵心中就满意了几分,梁爱勤悄悄捅咕了曲灵一下,曲灵转过去,梁爱勤朝她眨眨眼睛,意思是自己也觉得好。

  曲灵也朝她点了下头,不动声色地迈步往台阶上去。这边的地基垫得高,有三层用石灰磨平的台阶,这样的房子,夏天住着不返潮。

  女主人侯姐连忙抢先一步,掀开门帘子,让几人进来,

  说:“这房子我们这些年翻修,可是没少花钱,我结婚、生孩子都在这里,要不是情况特殊,可是舍不得卖。”

  曲灵点点头,夸赞了一句,说:“看得出来。侯姐你是个利索人,房间收拾得真干净。”

  侯姐哈哈笑了几声,说:“是啊,我家这位没啥优点,就是爱干净。”

  屋地是夯得极为平整的土地,东边支了口大锅,连通着东屋的炕,西边则是小一些,专门做饭、做水的土灶,连通着西屋。东屋是占据了半个屋子的大炕,西屋则只盘了半铺炕。

  两间卧室的墙面连同屋顶都用报纸糊过,颜色还很鲜亮,应该是年前糊的棚,屋内四角没有蜘蛛网,如果搬过来的话,卫生都不用怎么打扫。

  侯姐观察着曲灵和梁爱勤的表情,一边介绍着房间的情况,说明自家跟这房子的深厚感情,多次表达自己的不舍之情。

  男主人李哥全程跟着几人,但一句话都没说,只在侯姐表达不舍时,重重地点头,表示认同。

上一篇:逐澳游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