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成长实录 第50章

作者:傅延年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励志人生 市井生活 年代文 成长 现代言情

  梁睿点头,算是接受了她的谢意。

  有了梁睿的帮助,曲灵很快就熟悉二组的工作,日常生活,比如吃饭、住宿等也多赖梁睿的提点。

  曲灵是实习生,每个月有二十块钱的补助,单位财务室每个月月初发当月的餐票,一日三餐便都不用自己再额外出钱了,另外,定期不定期的,还会有很多福利发放。

  就单从工资、福利来说,就不知道比筠州矿好了多少,曲灵愈加坚定了想留在这里,留在燕市的决心。

  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扫地、墩地,打扫公共卫生,帮每个人擦桌子,整理杂物,打开水……将办公室收拾得干净整洁,让每位同事一来办公室便能心情愉快。

  很快,她就被分配到了第一份工作。

  那位五十多岁,差几年就可以退休的崔叔拿了一份资料过来,放到曲灵的办公桌上,说:“小曲,这份资料你翻译下,下午下班之前交给我。”

  曲灵拿起资料来,迅速浏览了两下,是西欧一款用于矿山开采机器的资料介绍和具体的参数,里面涉及到了很多的专业术语,有一定的难度。

  曲灵站起来,笑着点头,说:“好的,崔叔,保证完成任务。”

  崔叔满意地点了下头,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第54章

  登门梁睿正埋头翻译一份文件,但分出……

  梁睿正埋头翻译一份文件,但分出了一点心思关心着曲灵这边的情形,等崔叔走了,他欠身伸出手臂将那份资料拿过来看了两眼,又还了回去,指指靠近书架那一排排的英文书籍说:“那上面都是工具书,有《机械工程词典》、《机械手册》,你可能会用得到。”

  这里的工具书,比经贸学校的更加专业、全面,曲灵早晨收拾卫生的时候,把那些书籍都翻了个遍,有种老鼠进了米缸的喜悦。

  “嗯,谢谢梁哥。”曲灵笑着说。

  梁睿目光在曲灵脸上流连了一瞬,笑着说:“忙着吧,不懂的尽管问我。”

  利用着工具书,曲灵将那份资料翻译好,又检查了好几遍,确认没有翻译错误,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这才在下班之前,将资料交给了崔叔。

  崔叔带起老花镜,翻看着完,而后点头,说:“有几处翻译得不够精确,但总体还算可以,我得修改修改才行。”

  曲灵点点头,说:“麻烦崔叔了。”她正要离开,崔叔又将另外一份资料递过来,说:“这份你也拿回去翻译一下,明后天的给我就行。”

  曲灵接过来,答应一声。

  下班后,梁睿带着曲灵跟隔壁办公室几名不回家吃饭的同事一块去食堂。

  进出口管理局食堂的饭菜很丰盛,有荤有素,荤菜里是实打实的肉片,味道也非常不错。大概是翻译太过于劳心劳脑,曲灵一到下午四点多钟,肚子就开始饿,不过,想一想的食堂饭菜,便有了期待,很值得暂时忍耐。

  梁睿瞧着曲灵吃得很快,却一点都不显粗鲁的吃相,笑了起来。

  曲灵吃了半饱,速度便慢了下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没见过这么能吃的女同志吧。”

  梁睿忙说:“能吃是福,再说,你这么高的个子,多吃些才是正常的,我觉得你还是太瘦了,来,我这两块红烧肉也给你吃。”

  曲灵忙将自己的铝饭盒挪到一边,说:“不用了,我够吃了,梁哥你留着自己吃就好。”

  梁睿便也没再推搡,又放回自己的饭盒里。

  等洗饭盒时,趁着只有两个人的时候,梁睿说:“对了,崔叔这个人吧,年纪大了,就懒惰了一些,老想着图清闲,分配给自己的工作,总想着躲懒。他的一些工作,你要是不想做,就推了也没关系。”

  他对上曲灵悉心聆听的双眼,就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崔叔这个人,容易蹬鼻子上脸,今天你迁就了他,帮他做了工作,明天就敢把所有工作都推给你。”

  这都是梁睿的经验之谈,当初来了二组,可是被崔叔的工作压得白天晚上的加班,一个人干两个人的工作,苦不堪言,后来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拒绝再帮他,他也不过就是不阴不阳地抱怨几句而已。

  曲灵点点头:“谢谢你提醒,不过我只是个实习生,多做些工作,能锻炼翻译能力,提高英语水平,也不算是坏事。”

  曲灵和梁睿不同,梁睿是正式职工,已经端上了进出口管理局的铁饭碗。而曲灵只是个实习生而已,最重要的是要争取表现,积累经验,所以她是欣然接受崔叔的那些工作的。

  她当然知道崔叔不足惧,但凡能力突出,或者有背景、人脉,他哪儿会到了快退休的年纪还只是个普通的科员?

  当然梁睿也是好意,曲灵很领他的情。

  “你考虑得也对。”梁睿点点头,看向曲灵的目光中又多了几分欣赏,说:“要是可以的话,你最好争取能留在进出口管理局。”

  曲灵甩甩手上的水,说:“哪儿有那么容易呀,我听说,实习生里,五个能留一个就不错了。”

  曲灵也是来了以后才知道,管理局的实习生转正名额十分有限,跟她同期进来的,也有其他英语院校的学生,总共五个,分散在局里的各个部门,但转正的名额总共就只有一个,要在这些人中胜出,非常不容易。

  况且,她在笔译处,算是幕后工作者,很难出彩的。

  她刚一得知这个消息,心里头便不无讽刺地想,如果赵芬芬提前知道情况,不知道还会不会用下作手段跟她争抢名额。

  但,不管转正的希望多渺茫,她也要努力争取,即便是留不下,在管理局实习这段时间所接触的,所学习到的,也都是她这辈子很难再接触到的高度,她十分珍惜。

  所以,转正名额稀少这事儿,她只是略有些失望,却并没有影响她的积极进取之心。

  梁睿却对曲灵十分有信心,“你英语水平扎实,词汇量大,又聪明勤快,还懂事,组里每个人,包括有些苛刻的组长高媛都对你评价很高,另外几个实习生肯定都不如你,你转正的几率很大,我对你有信心,你别妄自菲薄。”

  曲灵笑:“谢谢你啊梁哥,对我这么有信心。”

  梁睿忽然就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脸庞悄悄晕出一抹红,他忙搓搓脸,掩饰着自己的不自在。

  曲灵不动声色地从梁睿、崔叔还有王姐等同事这里了解着局里领导的信息,将能决定自己是否去留这几个人的信息了解了不少,不过,她也非常清楚,以自己如今处于局里最底层的处境,处心积虑地想要接近领导们,也会落个急功近利的印象,反而起反作用。

  这天中午,曲灵从宿舍午休醒来,洗了把脸,重新梳好头发,到办公楼一层的收发室里,将自己办公室的书信都拿上,回到办公室后,将书信一一分发出去,拿上自己的两封信,坐在椅子上,拆开封口,读了起来。

  这一封是梁爱勤写来的,介绍了曲家众人还有他们小两口的近况,说了说均州矿的大事小情,最后,用最大的篇幅讲了1岁女儿曲小娜的趣事儿,看得曲灵一阵阵的莞尔。

  梁爱勤的文字很质朴,但就是在这样的语句中,能清晰看到一个可爱、调皮的女童形象。曲家众人都很好,身体健康,家里好几个人能赚工资,不愁吃不愁喝,生活舒心。而均州矿,还是老样子,时不常出些新鲜事儿,也不过都是些家长里短的。

  梁爱勤把这些都写给她,以防她回来工作后,对厂里的人和事儿过于生疏。想留在燕市工作的事儿,曲灵没跟家里人说,免得留不下来,让家人跟着担心。

  带着笑容读完了信,曲灵将信纸重新折好,放进信封,打开了另外一封。

  这是唐卫红写来的。

  她在曲家村插队一年半左右,均州市人民银行有了

  招工机会,是当地武装部的同志介绍的,她便去上班了。因为这件事,刘琳和唐卫红发生了很大的分歧,专门又跑去了均州市一趟。唐卫红想去上班,刘琳不想让她去,想让她按照原定计划,熬满两年就去上工农兵大学,最终,刘琳妥协了,不过,一直想办法,想将唐卫红调回燕市去。

  这封信里说了说她的近况,又抱怨着在均州市人民银行跟同事们相处得不好,却没有了以往每次信中必说的,想念燕市,抱怨均州市不够热闹,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去之类的话,只说她最近认识了一个人,是单位同事,说是等下回她回了均州,介绍给她认识。

  听说曲灵到了进出口管理局实习,很替她高兴,说是自己又写了信回家,希望父母能多多关照曲灵云云。

  曲灵依旧将信叠好,放进信封里,嘴角还挂着笑,只是那笑怎么看都充满了讽刺。

  她这个亲妹妹,这两年来,虽然不怎么见面,但一直都书信往来,相处得还算不错。唐卫红这人很单纯,没什么坏心眼儿,所有心思都挂在脸上,体现在字里行间,让人不用费心思去解读,一看就明白。但这种单纯之中总是透着愚蠢的残忍,让曲灵跟她的感情也就止步于此,没法再深一步。

  从曲灵一到经贸大学上学,唐卫红的信中就一直让她有事就去唐家求助,休息时间可以去唐家玩儿。曲灵只觉好笑,唐家是她的家,却不是自己的,她是刘琳和唐建江的女儿,自然什么事情都可以求助于家大人,她却不行。

  她来燕市两年多了,刘琳和唐建江从未露面,或者邀请她去家里做客,曲灵便是厚着脸皮找到家里去,人家大概也不会给好脸色。

  曲灵是想从他们身上获取好处,但绝对不是卑躬屈膝的讨好。

  况且,曲家照顾了唐卫红,唐家让曲树钢提干,顺利留在了部队,这也算是各取所需,等价交换,谁也不欠谁的了。

  曲灵本就没把刘琳和唐建江当成自己的父母,当初跟刘琳友好相处想要达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她也没什么可心里不舒服的。

  却没料,曲灵在逐渐适应了管理局的工作后,却有一个人找上了她。

  这天,她正在请教崔叔一段话的翻译。崔叔从事英语翻译多年,能力不算多么突出,但胜在经验丰富,身上颇多可学习之处。曲灵几乎将他的工作都包圆了,当然也要从他身上索取报酬,一点点地将他本事抠出来。崔叔过上了清闲日子,也愿意指导她。

  两人各有所得,相处非常愉快。

  有人敲门进来,正是传达室的刘大爷,笑呵呵地喊着曲灵的名字,说:“传达室有个女干部模样的人找你,我看了她的工作证,叫唐卫革,是燕市歌舞团。”

  唐卫革?这个名字曲灵听说过,是唐卫红的大姐,她来找自己做什么?

  曲灵跟崔叔交代了一声,便跟着刘大爷去了。

  到了传达室,便看见一个身材高挑,跟唐卫红有五六分相像,只是更成熟些,大概三十岁上下的女子。

  看见曲灵,她迎了上来,上下打量一番,笑着说:“你就是曲灵吧,我叫唐卫革……”

  曲灵瞧见刘大爷一脸好奇地看看自己又看看唐卫革,好似在猜测两人之间的关系,便打断了眼前之人的话,笑着说:“你好,卫革姐咱们出去说,别打扰了刘大爷正常工作。”

  刘大爷待要说不打扰,曲灵已经带着唐卫革走了出去,一直走到办公楼的侧面,落了话开始长叶的连翘丛旁停下。笑着问:“就在这里吧。这里距离我宿舍有些远,不然就请你去宿舍坐了。”又解释了下为什么要带她出来,“那位大也比较好信儿。”

  唐卫革点点头,说:“没事儿。”

  她跟曲灵是第一次见面,这么贸然找来,本就有些尴尬的,刚刚本来打算一鼓作气多说些话来缓解下的,可惜被打断了,这会让她再说一遍,她有些说不出口。

  曲灵瞧出了她的不自在,主动伸出手来,跟唐卫革握手,非常客气地说:“我听卫红说起过你,很高兴见到你。”

  唐卫革连忙跟她握手,说:“我也很高兴见到你,卫红只要一写信就会提起你,说你为人好,对她多有帮助,长得好看,今天终于是见到了。”

  两人互相吹捧几句,唐卫革又问了问她在管理局的工作情况,在燕市生活得习不习惯什么的。

  曲灵用“还行,很可以”这类的万能词回答了。唐卫革本来也不是真想知道她过得如何,只是直接就说自己的来意,太突兀了,等铺垫了一会儿,她才说出自己的来意:“……我这次来,是妈让我来的,以前因为爸爸工作太忙,一直都没抽出时间来,这次好不容易有了空闲,妈就赶紧派我过来,请你周末到家里去做客,也好认认门。”

  自己来燕市都两年多了,才抽出时间来邀请自己,曲灵没有欢喜,反而升起了警惕,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她本来想拒绝的,但想了想,还是答应了,“行,卫革姐,那我周末过去。”

  唐卫革留下了家里的地址,便离开了。

  刘大爷从传达室的窗户处探出头来,好奇地问:“小曲,那是你亲戚呀?”

  曲灵朝他笑了下,说:“算,也不算。”

  “哦?怎么说?”听着这像是话里有话,刘大爷立时感兴趣起来。他挺好奇曲灵和这位女同志关系的,他们之间的谈话客气有余,亲切不足,且曲灵一个吉省来的姑娘,该是不会有燕市的亲戚才对,但是偏偏他们的身条和长相都有些想象。

  曲灵笑了下,说:“我们亲戚挺近的,有血缘关系,但是很多年没来往了,所以我说算也不算。”

  刘大爷点头:“你这么说也没错,亲戚啊,不在血缘关系近不近,都在走动不走动。那位女同志是想和你走动起来呀?”

  曲灵:“可能是吧,不过他们家有权有势的,我怕高攀不起。”

  刘大爷:“看着那女同志穿戴都很体面,那身衣服还有脚上的皮鞋都不赖,胳膊上戴的上海牌手表,没三百块下不来,一年的工资呢,没有家底可不敢这么花钱。她是做什么工作的?”

  曲灵:“燕市歌舞团的,她父亲是军区的一位首长。”

  刘大爷肃然起敬,对她都客气了几分,说:“小曲,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亲戚。”

  曲灵本想说些什么,但想了想,还是闭上了嘴巴。

  ………

  周末,曲灵带着在副食店买了点心、水果奔着刘琳家而去。

  刘琳家位于燕市西城的军区大院,在大院门口出示证件,又做了登记后,按照门口警卫的指示,往里面步行了大概一刻钟左右,便到了一栋独立的二层红砖小楼处。

  院门是军绿色的铁门,中间的小门开着,曲灵往里面张望一眼,便准备敲门进去。却听见有个年轻男人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同志,你找谁?”

  曲灵转过头去,见到一个约莫二十四五岁,身高超过一米八的英武男人。身着笔挺军装,武装带系得一丝不苟,梳着寸头,额头饱满,浓

  眉大眼,鼻梁高挺,嘴唇不厚不薄的,带着些审视的目光从自己身上掠过。

  他长相跟刘琳和着唐卫红、唐卫革没有丝毫相似之处,应该不是唐家的男人。曲灵礼貌地道了声:“你好,解放军同志,我叫曲灵,目前在机械进出口管理局工作,唐卫革邀请我来做客。”

上一篇:逐澳游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