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辉映川
刘隆有些郁闷,他竟然有了个备胎,确切来说是皇位的备胎。这件事还是江平打听出来,在他愤愤不平地与王娥嘀咕中,让刘隆知道了。
备胎叫刘祜,是清河王庆的儿子,聪明伶俐,很得皇太后喜欢。在他爹清河王就国后,刘祜就和嫡母耿姬留在了京师。
按理来说,他的兄长刘胜是第二继承人,也是他的“备胎”。然而,邓绥立幼废长,已经放弃过刘胜一次。
假使刘隆不幸夭折,邓绥即便立了刘胜,刘胜恐怕也会对邓绥和邓氏心存怨怼。邓绥和邓氏当然不会这么做。
“哎……”江平和王娥嘀咕完,长吁短叹,心中对待皇太后更加谨慎。
“万幸万幸。”江平伸手将刘隆摆好的玩具弄乱,让刘隆气得哇哇直叫。
万幸皇上年纪还小,无论从法理上还是便于专权上,刘隆都是邓绥和邓氏的最佳选择。
刘隆直挺挺地躺下,然后在床上翻滚,心里拿自己和刘祜相比。据舅父说,刘祜爱好史书,小小年纪经书也读得不错。
刘隆咕哝了句,他可是读过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而且会说几句《论语》里的话,还懂数理化,虽然大部分忘得差不多,但综合实力肯定比那什么刘祜大兄弟强。
刘隆又爬着坐起来,继续摆弄他的玩具。江平不屑地说道:“那什么刘祜肯定没有我家皇帝聪慧。”
“啊!”
“就是就是。”
刘隆抬起头附和,看名字就知道刘祜这家伙不如自己。刘隆自己是龙(隆),备胎大侄子是虎(祜),龙肯定比什么老虎厉害。
思考完毕,刘隆朝着江平道:“啊啊啊!”
“陛下要吃饭了。”江平脑海中自动翻译,皇帝确实如他所言很聪慧,会用固定的音调和拟声词表达自己的
意思。
这个饭不是喝奶,而是吃蛋羹。刘隆已经六个多月,而且长了两个小米粒似的牙,可以吃辅食啦。
宫中养小孩精细,认为人奶滋补,一般小孩到了三四岁还不曾断奶。
但实际上,婴儿在六个月左右,母乳已经渐渐跟不上婴儿所需的营养了,需要逐步添加辅食。
刘隆终于等到这个时间。然而,第一开始江平和王娥不理解他这个“啊啊啊”是什么意思,急得刘隆抓耳挠腮。
前殿的动静惊动了邓绥,她亲自过来探看,也不解刘隆的意思。皇帝一向乖巧懂事,怎么今日如此吵闹?莫不是病了?
邓绥叫来太医令,太医令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明堂,一看那胖藕似的胳膊腿儿,还有那一脸精力旺盛的样子,肯定没什么大问题。
刘隆比划半天,见众人不懂,只好偃旗息鼓,等待时机。邓绥心中担忧,嘱咐了句江平和王娥这几日要细心照顾皇上才离去处理政务。
时机来了。
宫女提着食盒过来放到案上,刘隆立马又叫起来,吓得江平赶紧过来要检查刘隆的身体,查看是不是磕着碰着。
刘隆一面挣扎,一面冲着食盒叫。江平和王娥都不明所以,只得顺着刘隆指的方向看去,但什么也没看到。
王娥心中一咯噔,想起来家里长辈说过,小孩的眼睛最是干净,莫不是那里有什么东西?
王娥和江平对视一眼,显然,江平也和王娥想到了一处。江平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去宫中的庙里为刘隆祈福。
刘隆被江平抱得牢牢的,甚至还转过身,让刘隆背对着食盒。
天赐良机,若再抓不住机会,刘隆只能等到会说话的时候了,因此他这时格外卖力。
刘隆力气大得几乎让江平抱不住。江平一边压抑住内心的恐惧,一边安抚刘隆。
前殿又热闹起来,邓绥自然也过来了。
邓绥扫了一眼,眉头微皱,语气坚定道:“按陛下的意思来。”
江平一顿,咬牙道:“是。”说罢,他一面念着先帝保佑,一面按照刘隆小胖手指的方向走去。
与江平王娥不同,邓绥素来不相信鬼神之谈,她猜测皇帝肯定是想要什么东西。
江平抱着刘隆走到桌案边,刘隆往下倾倒,江平的身子也跟着放低,直到刘隆的手放到食盒之上。
“饭饭,饿饿!”刘隆达到目标,大喜之下,竟然会说话了。
“饭饭饿饿”四个字,说得字正腔圆,在场的所有人都听懂了。
江平一惊,随后狂喜:“陛下会说话了!”
“啊啊啊啊!”刘隆反应过来,结果说出来的还是和以前一样。那四个字仿佛就是昙花一现。
“陛下,你再说一次?”江平急切道。谁家的孩子能六个月会说话?他们家的陛下就能!
跟在邓绥身后努力做隐形人的史官立刻奋笔直书:“帝六月能言。”
史官的这几个字给刘隆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但若后世之人知道这言的内容,一定会大跌眼镜。
皇帝说的第一句话是“饭饭饿饿”什么的,着实有些不威武。
“饭……饿……”刘隆失败了几次,终于说对了,他还一边说,一边拍打食盒。
周围人松了一口气,刘隆本以为事情已经解决,自己可以吃上辅食了。
“不行。”江平否决道:“陛下你这么小,要喝奶,还不能吃饭。等你长大了,再吃饭好不好?”
刘隆闻言一惊,气呼呼地扭过身子不去看江平,而是朝邓绥伸出胳膊。邓绥将人接过来,刘隆的手指着食盒:“饭……”
邓绥虽然没有过孩子,但她十二岁起就亲手抚养长姊的女儿,因此知道贫苦人家的婴儿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会喝一些米粥或者蛋羹之类。
“陛下,你还小不能吃江黄门的饭。来人,给陛下炖一盅蛋羹。”邓绥吩咐道。
“咯咯咯”刘隆开心地笑起来,手舞足蹈。
江平迟疑道:“陛下,皇帝能吃蛋羹吗?”
邓绥转过头,问道:“你家中可有弟妹,他们小时是不是也吃过粥羹?”
江平闻言脑海中浮现了他抱着小小的妹妹喂她粥的场景,神情不禁怔愣一下,迟疑道:“陛下天潢贵胄,与我们不同。”
邓绥微微笑了一下,道:“王阿姆每日继续喂陛下,这蛋羹粥汤做补充。”
“是。”江平和王娥应道。
就这样,刘隆吃到了人生的第一口饭,是他母后拿着小木勺喂他的蛋羹哦。
只可惜,邓绥只让刘隆吃了一小勺。
不过现在刘隆可以吃三大勺蛋羹了。江平拿着小木勺,一边喂他,一边唠叨:“蛋羹有什么好吃的,每天一听吃蛋羹,比喝奶还积极。”
刘隆不说话,埋头苦吃,粉嫩的小脸上还沾着蛋羹的碎屑。
吃完三大勺,刘隆还要吃,就看见江平把还剩一大半的蛋羹端走放到嘴边,拿勺子往嘴里扒拉几下,就将蛋羹吃得干干净净。
“啊!”刘隆气得转过身子,不理会幼稚的江平。
王娥笑道:“江黄门,你别老是逗陛下。”
“啊啊!”
“就是就是!”
刘隆正附和着,准备与王娥一起讨伐江平,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细碎的啜泣声,忍不住抬头看向窗外。
第12章 燕燕于飞
崇德殿后殿。
和帝的冯贵人、周贵人并诸位美人宫人采女等十数位妃嫔正在拜别邓绥,前去慎陵为和帝守陵。
和帝驾崩时年仅二十七岁,他的妃嫔自然也都正值青春。然而按汉制,这些无子的嫔妃要出宫为先帝守园陵。
青春年华就要付与荒陵枯山。临行之际,想念起往昔种种以及未来相见难之又难,众人无不伤感。
邓绥的目光落在冯贵人身上,往日鲜艳妩媚的如花美眷,如今却形容枯槁,不再灵动烂漫。其他人也是如此。
邓绥德行出众,后宫诸人都信服她,后妃关系融洽,如同姊妹一般。
她的脑海中闪过与姊妹们相伴□□的时光,如今众人即将离开,离愁别绪涌上心头,慨然长叹:“朕与姊妹们福薄,先帝早早弃我们而去……”
话还未落下,殿下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啜泣声。这些女子大都十三岁入宫廷,侥幸做了宫妃,邓后贤德不骄不妒,皇上俊美温和,宫廷的日子虽然枯燥但也恬淡。
谁曾想先帝英年早逝。先帝一去,她们就像日暮下的夕颜花,不仅失了依靠,还即将枯萎。从宫廷搬去皇陵,从繁华到清冷,妃嫔心中充满了不安、彷徨和悲观。
冯贵人一边拭泪,一边说道:“自从先帝去后,妾等悲伤于怀,彻夜难眠,不独是思念先帝,也是因为要离开皇太后。”
皇帝年幼,太后贤德。冯贵人等人抱有幻想,希望暂留在宫廷之中,故而用言语婉转试探皇太后。
周贵人接着道:“妾与皇太后有幸在□□相识相伴,这十多年皇太后待妾等极好,妾与诸位姊妹无不感念皇太后恩德。先帝已弃我们而去,如今又离开皇太后,妾等以后茕茕孑立,无枝可依。每每想到这些,泪湿罗衫,彻夜无眠。”
邓绥闻言明白两位贵人未尽之意,虽然心怀怜惜,但汉家旧典如此,她亦不能违背。
邓绥于是道:“朕也舍不得诸位姊妹。昔年庄姜送归妾泣涕如雨,作《燕燕》之歌。现在朕送别诸位姊妹,也是相看泪眼。”
众人闻言明白皇太后不敢违旧制仍要送她们去皇陵,想到皇陵的凄清,泪如雨下,忍不住大哭起来。
哭声传到前殿
,被刘隆听到。刘隆心中纳罕,于是叫江平抱他去瞧发生了什么事情。
天气暖和起来,江平在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敢抱刘隆出去晒太阳。
今日阳光和煦,江平便依了刘隆的意,抱起他寻着声音,竟然来到了后殿。
刘隆虽小,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帝王,还未到门口就被宫女迎到殿内。刘隆进殿一看,全是不认识的女子,看衣着装束也与宫女不同。
“皇帝拜见皇太后陛下。”江平抱着刘隆代为行礼。
邓绥忙拭了泪,招手,强笑道:“快起来,把陛下给我。”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哭泣后的暗哑。
殿内也因为刘隆的到来变得安静,但悲伤依然悄无声息地在殿内流淌。
江平起身将刘隆送到邓绥怀中。邓绥抱过来,问江平:“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刘隆不认得这些人,江平却认得她们。先帝的嫔妃。
实话在江平的喉间转了一下,就吞了下去,他重新组织语言:“陛下吃完蛋羹,就用手指向后殿,让奴婢抱着来找皇太后。”
邓绥闻言,养子的惦念让她心中熨帖,于是转忧为笑,点了一下刘隆的鼻尖,道:“皇帝记性真好。”
说完,她将刘隆调转身体,面朝诸人,道:“这是皇帝,你们怕是第一次见陛下。”
刘隆出生没多久就养在大臣的家中,后来接到宫中为帝,又因为年幼,邓绥很少叫众人过来拜见他。因此这些嫔妃都没有见过刘隆。
冯贵人压抑悲伤,面上强颜欢笑:“陛下瞧着身体康健,实乃江山社稷之福。妾……妾到了皇陵,一定说与先帝听。”
刘隆的小脑瓜顿时转了过来,这些眼睛红红的女子都是皇帝老爹的妃子,现在要被发配去守皇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