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传 第146章

作者:惊鸦 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爽文 科举 朝堂之上 BG同人

  瞧瞧人家的怡人风度!听听人家在酒桌上的连珠妙语!

  也难怪陛下会喜欢贾茂行,谁不喜欢这么会说话的人呢?

  而贾璋,他在回家前打包了一大包酒楼独有的姜香梅子。

  他觉得酒楼里蜜饯的味道比家里蜜饯的味道清爽些,倒是可以带回去给芝哥儿尝尝鲜哩。

第119章 研究经典文宗期许,宫中选秀麻痹臣党

  在贾璋去御前轮值后没多久, 就轮到王良誉和吴庭生去御前轮值了。

  但他们两人只得到了金笔锭的赏赐。

  这非常正常,若是人人都能得到玉如意,那玉如意岂不是早就烂大街了?

  贾璋心想, 靠着潜规则刺激翰林们自发上进,如此惠而不费的激励手段, 皇帝又怎么会让它废掉呢?

  翰林院众人也对此事接受良好。

  太上皇在位时, 新翰林们就少有得到玉如意的。

  若新帝一登基就给新科三鼎甲批发玉如意, 这些在翰林院里苦熬多年的老翰林们才真是要破防呢。

  如今只有贾璋一人得到了玉如意,他们可以安慰自己,不是自己不会说话不会办事, 而是贾璋他考得太好了。

  三元及第的功名古今少有, 陛下因此对新状元青眼有加也理所应当。他们得不到玉如意, 才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得到陛下的欣赏。

  因为绍治帝的青眼有加,贾璋在翰林院里的日子愈发如鱼得水起来, 就连他在史馆里的差事都变得好办了许多。

  以前他在史馆里修实录时, 只能指挥韩凭交给他的那两位小编修。

  现在就不一样了, 即便他没叫人,也有编修检讨主动跑来为他做事。

  贾璋清楚他们的想法,翰林院里被陛下忘到脑后的状元数不胜数,所以新科状元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但是被陛下记住且赐下玉如意的状元就不一样了,得宠的红人自然具备讨好的价值……

  还有人马后炮地夸赞起韩凭的慧眼识珠, 贾璋对此嗤之以鼻。

  前些日子嘲讽韩凭像老母鸡护崽一样护着他,简直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瓜的人正是现在这些夸赞韩凭的人, 他又怎能不觉得讽刺?

  面对绍治帝的青眼有加与翰林院同僚的奉承,贾璋表现得十分谦逊有礼。他心里很是清醒克制, 压根儿就没被这些奉承讨好冲昏头脑。

  经过前世风光的贾璋早就清楚一个道理,身处顺境中的人时常会被笑脸迷惑, 即便兵刃戈矛近在眼前,都对危险浑然不知。

  那样的下场可不是贾璋想要的,所以他时刻都在提醒自己应该保持冷静。

  虽然王良誉没得到绍治帝赏赐下来的玉如意,但在新科三鼎甲顺利入内轮值后,他那位刻薄上官还把他从修复馆里调出来了。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万一王良誉宁可不要官声与圣心,也要在轮值时告他一状就糟了。

  他可不想彻底恶了陛下。

  而在私下里,王良誉特意请了厨子做了一桌宴席,专门宴请给他出主意的贾璋和吴庭生。

  王良誉心里喟叹,还是年轻人脑子活,不过是花钱请人在他那恶毒上官的耳边吹吹风,他的境遇就大为改变了。

  因为第一次轮值时得到了绍治帝赐下的玉如意,贾璋后续轮值的频次大为增长。

  他每次都把差事办得妥当,有差事的时候就潜心办差,没差事的时候就给自己找事情做。

  他眼睛里有活,做事时拿捏的尺度也恰当。既能让绍治帝觉得舒服,又不会抢了御前大太监陆英的风头。

  绍治帝很享受贾璋的奉承讨好,不过他可不是浪费人才的皇帝,不会让新状元一直做磨墨端茶的小厮的。

  他还是希望贾璋在办差之余多研究研究经典。若贾璋能成为文宗,他这个点他做状元的皇帝也面上有光嘛!

  于是,在下一次轮值时,贾璋就从陆英手中接过了一大摞孤本。

  绍治帝对贾璋道:“朕盼着你成为一代文宗,办差之余多读些书总是好的。”

  陆英则笑着道:“陛下说了,小贾大人若是把书读透了,就把这些宝贝孤本送给小贾大人呢。”

  贾璋这回倒是真的有些感动了,他谢恩道:“臣必当手不释卷,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绍治帝让贾璋不必这般多礼,又对陆英道:“怪不得王妃那般欢喜你,原来你最是会讨巧卖乖,现在你又来新状元面前卖好了!”

  贾璋垂下的眼睛闪过一抹讶异之色。

  王妃可是潜邸的称呼,绍治帝能如此亲昵地说出对这个称呼,足以证明他与皇后娘娘的深厚情谊。

  陆英奉承道:“都是陛下与娘娘宽仁待下,奴婢才敢这么胆大包天的!若陛下不喜欢,奴婢哪敢向小贾大人卖这个巧呢?”

  绍治帝听了,又笑骂了陆英两句,这才罢了。

  至于绍治帝向贾璋垂询的火耗改革之事则暂时没了下文。

  贾璋对此并不失落。

  就算绍治帝要落实此事,也和还没做满几个月翰林官的他没关系。

  更何况朝廷事务纷乱如麻,眼下也不一定是改革税银火耗的好时机。

  绍治帝最近的心情确实很不错。

  贾璋这个让绍治帝看了就觉得赏心悦目,又办事得力的新科状元只是让他心情愉悦的一小部分原因。

  真正让绍治帝心情好的无以复加的事情是,原朴他通过廷推入阁了。

  即便周东野和李汲使了一点绊子,但也不过是纤芥之疾,根本不足挂齿。

  原朴入阁,意味着绍治帝在内阁里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心腹,他当然会为此十分欣喜。

  杨宗祯第一时间向原朴送上了自己的祝贺。

  他对潜邸心腹入局争权一事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而且他很清楚,这件事情是不可逆的。

  每一位皇帝在登基的头几年里,都会对潜邸心腹无比信任。

  但杨宗祯并不为此焦心,因为这份信任不是绝对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绍治帝的这份信任也会渐渐淡去。

  而且比起别人,杨宗祯宁可让原朴得势。

  原朴不是小人,更不是佞臣,年纪又没比他小多少。

  他巴不得原朴争气点,好把张泰维踩下去。

  太上皇要新帝铲除周、李二党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在周东野和李汲致仕后,无论是按资历还是按规矩,他都会升任首辅。

  他敢笃定,如果在他之后是原朴上位的话,那么杨门的官员大概是不会受到太大的打压的。

  等到原朴致仕后,他们杨门的人就又能顶上来了……

  杨宗祯也不盼着杨门再出一位首辅那种大好事,能够再出一位阁臣就已经很好了。

  只要有一位阁臣出头,杨家后人与杨门门生就都有靠山了。

  可若是张泰维上位,情况就又大大不同。

  太上皇让他和张泰维做绍治帝的辅政大臣时就没安好心。

  他和张泰维互相制衡斗法,新君才能做裁判官掌握朝廷大局。

  太上皇知道张泰维一定会主动和他斗,因为张泰维这人从来都不愿屈居人下。

  为了上位,张泰维连自己的恩师李汲都能背叛,更何况是他杨宗祯呢?

  所以杨宗祯才第一时间向原朴示好,这件事可不能让张泰维抢了先……

  在原朴入阁后,绍治帝才有心思理会选秀的事。

  经过礼部忙而不乱的筹办,在绍治元年八月初九的这一天,各家送秀女入宫参选的马车停在了青鸾门前。

  宫中有旨意,此次选秀只选京畿五品以上官员家里的女子。

  五品以上的官员家里一般都置办得起华服丽饰与上好的马车,就算买不起好马车,也能租得起好马车。

  因此这一路行来车马如云,从马车上下来的秀女们亦是环肥燕瘦,尽态极妍。

  绍治帝后宫嫔妃不多,膝下皇子寥寥无几,此次选秀,就是为了充盈后宫,绵延皇家子嗣。

  京中为之动心的人家数不胜数。

  若女儿能得到君王宠爱,自家岂不是也能像甄家一样,借着娘娘的枕头风青云直上?

  若女儿能生个儿子那就更好了!谁不想要一个亲王外孙乃至皇帝外孙呢?

  虽说绍治帝已经把中宫所出的嫡长子立为太子了,但当年的义忠老千岁不也是太子吗?

  义忠亲王得势的时候,谁能想到当今陛下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想到这些有的没的,不少勋戚门阀与文武大臣家里都打算送女儿进宫选秀。

  不过到底谁能选上,还要看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意思。

  是的,绍治帝本人不会亲自主持选秀。

  而他私下里定下必须入选的名单,已经早早地交到了太后与皇后手中。

  因为选秀之事,京城里老字号的脂粉铺子、绸缎铺子和银楼的生意都好得吓人。

  贾璋名下没有这些铺子,他也没开一家新店铺强凑这个热闹。

  人家家里的姑娘入宫参选,穿的戴的都得用最好的。就算要采买东西也会去老字号采买,不为别的,就为了一个用的安心。

  所以,就算他开新店,他也是抢不到多少生意的。

  与其做那些无谓之功,不如想办法做脂粉铺子的供货商。

  不管是口脂还是香粉都需要用鲜花做原材料,卖花虽然赚不了太多钱,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贾璋对此并不挑。

  宝钗和探春也因选秀一事平生感叹。

  宝钗心里叹息的事情是,她家里是商户,她根本参加不了大选。

  就算她心有青云之志,亦无计可施。

  妈妈总不能变出来一个官家小姐的身份给她。

  探春和宝钗一样,也觉得选秀未尝不是一条好出路。

  可是她年纪不够,即便贾政满足了此次选秀的最低要求,她也没办法参加选秀。

上一篇:吹响!小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