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传 第147章

作者:惊鸦 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爽文 科举 朝堂之上 BG同人

  绍治帝又不是变态,他明面上的选秀理由是绵延子嗣,又怎么可能会选十三岁的小姑娘进宫?

  其实探春会为此感到遗憾,也不过是在叶公好龙。她也幻想过嫁给英俊温柔的男儿,与他夫妻恩爱白头到老,又怎会愿意进宫伺候四十岁的绍治帝?

  要知道,二老爷贾政的年纪也不过四十三岁啊!

  若真有参加选秀的资格,探春又怎么可能一点都不胆怯呢?

  不过就算探春不胆怯,一心一意盼着入宫挣前程,贾母也不会答应她这么做。

  荣国府都要转换门庭了,贾母怎么可能同意让家里的女孩子入宫邀宠,挡了贾璋的清流文臣之路?

  倒是王夫人听到薛姨妈提起此事时,对探春无法进宫博宠感到遗憾。

  她好歹是探春的嫡母,若是探春做了娘娘,她亦能借此做做文章。

  就算不能被放出去,改善一下自己的禁足待遇也是好的。

  而在八月初九选秀当天,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一共选了九位娘娘小主出来。

  贾璋觉得这些秀女的身份格外耐人寻味。

  治国公家的嫡三女,瑞王侧妃孙氏的娘家妹妹,西平郡王妃娘家的侄女……

  绍治帝选这些人进宫,是在安抚诸王臣党,还是在麻痹他们的神经?

  对绍治帝已经颇有一些了解的贾璋觉得,后者的可能性远比前者的可能性大,而且还要大上许多。

第120章 宫中嫔御桂花飘香,省亲别墅大赚利是

  宫里封赏才人、美人等小主, 只需内监过府宣旨。

  嫔主娘娘则不同,虽然不需要多么盛大的册封礼,但也需要翰林官过府宣旨, 赐下娘娘的册宝与宫中的赏赐。

  因为贾璋最近很得绍治帝心意,所以他也得到了这项美差。

  与贾璋一起去孙家宣旨的内监黄宏说, 这一趟过去, 少说也能收到几百两的孝敬。

  对于贾璋来说, 这笔钱并不算多,但是白来的银子总比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来的容易,他也乐得赚上一笔红封。

  而且绍治帝愿意让贾璋发财, 也是贾璋得绍治帝青眼的有力证明。

  这对贾璋来说绝对是好事, 不但能让他在翰林院里过得舒坦, 还能提高他在杨门内部的地位。

  孙家家主孙洛是兵部右侍郎,在朝廷里也算是一位有实权的大佬了。

  若非如此, 他也不能把自己的长女嫁给瑞王作侧妃, 又把次女嫁到甄家作当家主母。

  如今更是了不得, 他膝下的小女儿要进宫做娘娘了。

  有甄贵妃和瑞王得宠的先例在,孙洛也难免会生出来一些野心。

  对待宫里的圣旨,孙家亦是郑重以待。

  在贾璋他们抵达孙府前,孙家就已经早早地备好了香案,孙洛也带着一家老小, 齐候在正厅里,静待使者的到来。

  待到贾璋他们到来后, 孙洛又是落下自己正三品大员的脸面,亲自招待了贾璋和黄宏这两个小年轻。

  不过他的折节下交并不会让贾璋和黄宏受宠若惊, 前者的师祖是内阁阁臣杨宗祯,后者的干爹是御前大太监陆英, 这两人都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孙洛这点卖好的手段在他们眼里都不算什么。

  当然,贾璋和黄宏都对孙洛表现出了恰到好处的热情。好歹孙洛也是新娘娘的生父,总不能让人家热脸贴冷屁股。

  在应酬过后,贾璋这个翰林官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尔孙氏,聪慧敏捷,柔嘉淑顺,性资敏慧,率礼不越,克令内柔,安贞叶吉,静容柔婉,雍和粹纯。特封为嫔,于九月初一日进内。钦哉!”

  相貌秀雅的孙氏亲自接了圣旨,贾璋守礼地垂下眼睛,在孙氏接过圣旨后立刻退到后面,让黄宏赐下礼物,奉承新娘娘。

  孙氏一家自是欢天喜地,在送贾璋和黄宏离开时,又奉上两份红封。

  贾璋装在袖子里面离开了,回家后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放了四张五十两的簇新银票。

  真是够大方的了,只是若这么打点下去,孙家便是有一座银山也填不饱宫中内宦的胃口。

  他上一世就是内宦,清楚那些贪财的内宦有多欲壑难填。这位孙嫔娘娘得宠还好,若是孙嫔娘娘不得宠,孙洛还不肯放下的野心的话,只怕孙家就逃离不了被内宦无度索取的命运了。

  不过这事和贾璋没关系,反正他们贾家也没有娘娘,因此完全不用担心内宦索取的事情。

  他心里很是庆幸,当初怂恿贾赦阻止元春进宫绝对是他做出的最英明的决定之一。

  若是元春成功上位瑞王侧妃的话,说不定今年的状元就不是他了。

  若是元春没能成功上位,被迫留在宫里做宫女,他也能想象到二房夫妇会在选秀时产生什么离谱的想法。

  反正不论如何,都会给他拖后腿就是了。

  所以还是如今这样好,元春嫁到石家,孝顺公婆,生儿育女,成为贤妻典范。不但不会给他拖后腿,还能给家里三个妹妹抬抬身价。

  赵夫人能信得过迎春的教养,除了老太太外,未尝没有元春的作用。在外人看来,元春和迎春都是老国公夫人抚养的孙女,迎春就算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晚上下衙回家,贾璋在回鹤鸣苑的路上见到紫鹃和雪雁提着满篮桂花往菁莪馆走,贾璋问道:“你们姑娘是要制桂花香,还是要酿桂花酒?”

  紫鹃笑道:“是要制桂花香,姑娘不爱这款香,但老太太喜欢,姑娘是要制来孝敬老太太的。”

  贾璋点了点头,回鹤鸣苑换下官服后,请迎春一起去黛玉那里凑热闹。

  研磨、炮制、蒸馏……在经过几道最基本的工艺过后,黛玉把制好的半成品装到了青瓷瓮中,然后吩咐青雀带着小丫鬟,把这封好的青瓷瓮埋到院子里面的梨树下头。

  忙完这一通后,三人一起在菁莪馆用了晚饭,青雀、红杏和司棋带人去厨房提了晚饭来。

  贾璋尤其喜欢今天厨房做的鲮鱼滑与桂花蟹粉银芽,待到吃完饭漱过口后,贾璋懒怠地倚在软榻上,笑意盈盈地看黛玉与迎春说话。

  黛玉注意到了他的视线,回望过去轻轻一笑。

  两人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却已经觉得很好很好了。

  就像这菁莪馆里氤氲着的桂花香气,就像贾璋手边温度合宜的枫露茶,这里的一切都是让贾璋感到无比舒适的。

  下衙回来的贾璋只觉自己既放松又安心,就连手里读过的游记都变得有趣起来了。

  在经过两个多月的争奇斗艳后,几位新娘娘都借着太后娘娘千秋节的秋风得到了晋封。

  最得宠的就是西平太妃的娘家侄女吴氏与孙洛的女儿孙氏,吴氏已经晋升为吴贤妃了,孙氏也被封为孙昭仪。

  治国公府出身的马氏也因为家世被晋封为马德妃。

  这些娘娘家里都得到了宫中的赏赐,那些诸王臣党与勋贵为此感到欢欣鼓舞。

  他们本来因为自家在乾元朝夺嫡时得罪新帝的事感到忧心忡忡,为了保证自家不被新帝处理掉,不得不与其他诸王臣党报团取暖。

  如今自家女儿在宫中得宠,他们总算是能松口气了。

  而在千秋节过后没多久,被太上皇赐下新名字守忠的六宫都总管夏原吉尊奉绍治帝之命,前往各位娘娘家里,召请娘娘们的娘家人入宫陛见。

  夏守忠这名字也换了好几次了,当初太上皇把还叫夏原的他安排到绍治帝身边伺候时,绍治帝为了表示自己对太上皇的尊敬,特意给他的名字加了一个吉祥的吉字,以表自己对太上皇的尊崇之心。

  而太上皇在对绍治帝与夏原吉制定的收债计划点头后,特意在绍治帝面前给夏原吉改名为夏守忠。

  太上皇还对绍治帝和夏守忠道:“既然小夏子以后就是六宫都总管了,那他就只能忠于皇帝你一个人。朕赐他一个新名字,就叫守忠。守着这一颗忠心,以后皇帝会给你一个好前程的。”

  换了新名字的夏守忠连忙磕头谢恩,绍治帝心里也很高兴。

  他倒不在意夏守忠的忠心与否,只要他是皇帝,夏守忠就不可能对他不忠心。

  但他在意夏守忠能不能取代戴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六宫都太监。

  太上皇的话让绍治帝放下心来,有太上皇的点头,夏守忠就算不能取代戴权,也不会变成明面上的傀儡。

  夏守忠带着一大群内宦溜溜达达地宣完了旨意,腰包里也存住了几千两白银。

  他要钱可比贾璋和黄宏要得狠多了,不过他也不亏心。毕竟他是奉旨贪污,又有什么好怕的?

  在收到宫中的旨意后,各家勋戚换好朝服后忧心忡忡地进宫了,直到两三个时辰后才出来。

  他们进宫前,全都忧心忡忡疑神疑鬼。从宫中出来后,却全都喜气洋洋地庆祝起来。

  原来绍治帝请他们入宫,是让他们与后妃团聚的。不但如此,绍治帝还专门在体元殿举办了一场小宴。

  在宴会开到一半的时候,太上皇的圣旨来了,他格外开恩恩赏后宫妃妾省亲,以尽天伦之乐。

  据前来宣旨的戴权说,这件事是太后娘娘先提起来的。

  太后娘娘对太上皇说,椒房眷属入宫,抛离父母音容,岂有不思父母的道理?不若允那些有重宇别院的人家启请内廷鸾舆归家省亲,也好略尽骨肉私情。

  太上皇听了,十分感动,这才直接下旨送往体元殿的。

  听到这件事后,新帝拊掌大笑起来,直说父皇母后仁爱。

  底下的臣子听了,个个都十分踊跃,莫不对此感恩戴德,连声说自己不敢辜负太上皇与太后娘娘的慈心,必会请娘娘们回家看看的。

  在这些人眼里,修建省亲别院既能讨好太上皇,也能讨好新帝,还能接女儿回家看看,真是难得的好事。

  因此全都向宫里递了请娘娘省亲折子,家中女眷也纷纷进宫向太后娘娘谢恩,家里也开始筹备金银,盖造省亲别院去了。

  面对着这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富贵,又有几个人能够冷静下来,看清楚绍治帝藏在迷雾后的真正意图呢?

  治国公马魁,吴贤妃的父亲吴天祐,孙昭仪的父亲孙洛……

  这些人全都东拼西凑凑够了银钱,然后争先恐后地请园林大家画园子图样,请风水先生堪舆看风水。

  在定下省亲别墅的地址后,又是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戏,又是采买花木灯烛帘栊帐幔,又是采买金银铜锡土木砖瓦。真个是好不喧阗热闹。

  凭是世上所有的,全都堆山塞海地往省亲别墅里面塞,竟然将银子视作了土泥!

  绍治帝一边因为自家心腹替他置办的铺子大发利是感到欢欣,一边又对这些诸王臣党与赖账勋戚极为痛恨。

  去年的时候,这些人还递折子给太上皇哭穷呢!

  真不知道赤贫如洗的他们是从什么地方淘换出来造园子的银子的!

  绍治帝愤愤不平地想,八成这些人之前从宫中借出去的钱八成还没花完呢。

  如今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又有什么好心疼的!

  还有那些借钱给先太子与诸王花用的人家,也都借着主子的势力得了肥差,全都没少搂钱,这些人全都有钱的紧呢!

  想到那些园子的奢侈靡丽,再看看自己特意建造的古朴疏简的玉熙宫,绍治帝在心里为诸王臣党与欠债勋戚去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叉,对太上皇也产生了几分怨气。

  如果不是太上皇要行宽仁之政,放开了大臣借债的口子,今天哪会有这么多事情?

  虽说太上皇后来把这个口子给堵上了,但这个烂摊子他没收拾!

  如今这个烂摊子祸从天降,落到了绍治帝手里。他就算清楚自己应该做太上皇的孝顺儿子,也难免会产生一点子怨气。

  不过表面上,绍治帝还是得老老实实地做太上皇的孝顺儿子。

  贾璋也趁机赚了不少钱,他那家花木店里的名种花木被一扫而空,木材店里的木料也全都被订走了。

上一篇:吹响!小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