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159章

作者:近日光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轻松 BG同人

  明宣帝朱瞻基更不用说,承接了仁宣之治。

  一连几个明君,也算是国运特别好了,但偏偏这几代明君里没一人会搞经济,经济天赋为零,甚至还是负数。】

  天幕上出现了四世同堂的卡通皇帝,头上带着血条,分别是武力值、文治值、经济值。

  几个卡通人物的血条都不一样,唯独经济值那,齐刷刷的为空。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朱高煦特别好奇自己的天赋是什么,武力那肯定是满血,文治嘛……

  算了算了,还是不知道的好。

  【咱们先交代一下明朝的货币——大明通行宝钞,明朝经济臭棋的开始。

  从一开始,明朝就摒弃以白银为主导的货币体系,随之代替的是大明宝钞以及铜钱。

  明初期先以铜钱过度,随即到大明宝钞和铜钱并行。

  要知道一种货币的发行,必然要锚定大宗商品,这样才会有价值,同时货币还和王朝的信用绑定在一起。

  说白了,不管是纸币还是金银,能作为货币,并不在于它本身的价值,而在于它背后的价值支持。】

  朱棣皱眉。

  朱高炽皱眉。

  朱瞻基皱眉。

  朱高煦两眼迷茫,神迹说的每个字他都听的懂,但怎么连起来就不知什么意思。

  “大哥,父皇,大侄子,你们听懂了么?”朱高煦问,直接跳过了和他一样迷茫的赵王朱高燧。

  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这祖孙三人没一人搭理朱高煦。

  这次不是不屑搭理,而是他们三人也没怎么听明白。

  【明太祖朱元璋上来就大刀阔斧的发行新货币,按理来说,若操作得当倒也还好。

  但关键问题是明太祖朱元璋打仗可能天赋异禀,但经济方面是真的不行。

  第一,对于大明宝钞的发行量完全没数,不知明太祖朱元璋是不是以为印出多少钱来,大明就有多少钱。

  钱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背后锚定的价值,如果超出它背后锚定的价值,钱必然要贬值。

  所以发行货币是件谨慎的事情,多发乱发都会导致货币信誉下降,从而贬值。】

  【朱高煦】:什么意思?

  他不明白,一点也听不明白!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贯钱背后锚定的价值是一斗米,所以一贯钱可以买一斗米。

  在米不变的情况下,只是单独印刷钱就会导致两贯钱才能买一斗米。

  这就是货币贬值。】

  【咱们来看看洪武年间大明宝钞发行量是多么恐怖,从建立新的货币体系开始,大明每年发行量大概在五百多万锭。

  在洪武二十三年更是多达一千五百万锭。

  这么说大家可能没什么概念,那咱们前朝元朝相比,元朝每年货币的发行量不过二十万锭,最高峰时也不过一百五十万锭。】

  听神迹所述的数据,赵匡胤不由惊叹,大明这是疯了?没有大宗贸易,发行什么新货币?

  对于经济这方面,宋朝还是比明朝懂的多些。

  毕竟宋朝是第一个使用纸币的王朝,交子的出现更加促进了宋朝的商业。

  【如此大的超额印刷量,就如同刚刚咱们前面所述,大明宝钞开始贬值。

  举个例子,洪武三十年,十贯大明宝钞可以买四石米。

  等到了明宣宗朱瞻基这,买一石米就需要五十贯的大明宝钞。

  再往后更为夸张,买一石米需要一百贯大明宝钞,一百贯大明宝钞也就能换两文钱…】

  “竟然能贬值到如此地步。”朱高煦感叹,他第一次知道宝钞不能乱印,之前他还觉的大哥抠门,没钱就去印点钱呗。

  如今看这里面真的是大有学问。

  【除了发行过度外,大明宝钞的质量还不好,没办法谁让当时是古代,条件如此。

  但是明朝对大明宝钞只发不收,要知道货币数量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这就是为何现代更换货币版本时,要回收旧货币随后统一销毁,为的就是控制总量。

  而大明朝,多发还不算,也不回收,导致市场上新币老币一起流通,贬值的更加厉害。

  随着货币的贬值,大明货币的信誉就跟着下降,信誉下降又会带来进一步的贬值。】

  听到这,朱棣还有朱高炽以及朱瞻基三人的表情一模一样,都是紧皱眉头。

  而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则是毫无掩饰的迷茫。

  【朱高煦】:怎么又扯到信誉问题上了?有什么关系么?

  朱高煦挠头,听不明白,真心听不明白!

  【信誉当然十分重要,若手中的货币贬值特别快,明明昨天还能买两个馒头,但今天就只能买一个半。

  作为商户,你还愿意用这样的货币么?

  若必须得用,为了降低风险,自然要多收。

  比如同样的东西,用铜钱来买没事,因为铜钱不会贬值。

  但大明宝钞不行,为了防止它贬值,买同样的东西需要的大明宝钞就多,进一步让宝钞贬值。

  但是大明宝钞偏偏只以政府信誉为依托,明朝还规定用金银可以换大明宝钞,但是大明宝钞不可换金银。】

  “让我是不愿意用。”朱高煦有点明白了,要不说还睡神迹,解释的是真清楚。

  【而且古代又没有什么防伪技术,民间的宝钞造假严重。

  这问题同样困扰大宋,但是大宋的交子却是有时间限制,比如三年就作废换新的,且交子可以兑换金银还有铜钱。

  宋朝如此的限制,加大了人们对纸币的信任,同时因为能够兑换金银,所以收交子时众人都很慎重。

  在发行纸币这方面,宋朝做的的确比明朝要好的多。】

  赵匡美猛然一个鲤鱼打挺,激动的面向他哥,“哥!!!神迹竟然夸咱们大宋了!!我是不是在做梦!!!神迹夸咱们大宋了!!!”

  赵匡胤……

  【以上就是信用度低的大明宝钞,而且朱元璋一个举动让大明宝钞的信用度更低。

  百姓纳税的时候,三成可以用大明宝钞,其他七成需要用实物上交。

  大明宝钞连国家朝堂自己都不想要,百姓不更得加嫌弃。

  无奈之下,民间自发的找其他货币代替,铜币的铸造需要技术,但是金银却相对容易。

  所以民间货币又转变成了金银,到了后期,大明货币直接以白银为主导地位。

  白银的流通,直接让明朝丧失了铸币权,偏偏白银的主要来源还是海外。

  如此大明政府根本控制不住白银,没法用宏观手段来控制。

  大明的经济进一步走向崩塌。】

  【以上货币体系的崩溃是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一直到1488年弘治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中间经历了几代明君,比如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钰等,竟没一人力缆狂澜。

  要说大宋的怂是因为赵光义一脉基因不好,爹怂怂一窝。

  到大明这就是骨子里的不会搞经济,爹穷穷一窝。】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直播间那边,嬴政在特别认真的记笔记。

  穷也能让一个王朝灭亡,这是秦始皇嬴政之前没想到的。

  除了领土扩张,嬴政又开始把商贸提上日程,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嬴政觉的时间真是太少了,他恨不得不眠不休,但即便这样,人的寿命还是有限的。

  若是能长生该多好,这个想法再次冒了出来。

  【说完了大明货币体系的崩溃,接下来说说第二点,高薪养猪。】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宋太祖赵匡胤】:养猪??

  【秦始皇嬴政】:猪???

  【唐太宗李世□□???

第148章

  【汉武帝刘彻进入直播间】

  乐瑶的直播间忽然又进了一位新粉丝, 乐瑶一看乐了。

  厉害了,她的直播间厉害了,秦始皇嬴政在,唐太宗李世民也在, 现在汉武帝刘彻也来了!

  龙凤猪!齐啦!

  乐瑶发现她直播间的粉丝是真可爱, 要把自己的直播间变成合朝明君大会么!

上一篇:主席小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