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120章

作者:酸茄 标签: 玄学 穿越重生

  第二日,姜家登门了一位贵客,自称是姓云,来人自然是云意,此次登门自然也是来找赵平安的。

  起初姜家人也不知道他来做什么,只管好生招待,不过一说到自己的官职,他们便明白了,赶紧差人去把平安叫醒过来见客。

  来的是男客,接待的自然是姜海和姜河,不过今日确实是巧,他都跟人家客套完了,话也说的差不多了,赵平安还没过来。姜大爷怕给云大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只好替赵平安挽挽尊:“家里孩子贪睡,让云大人见笑了,其实平安平常不这样,只是昨日看书看得有些晚,哈哈哈!”

  云大人笑了笑,他当然知道姜家主事人说这话的意思,原本就是他今日来的唐突。再者说,平安本就是个孩子,贪睡些其实也无妨,他确实没太在意,今日也是得空等会儿倒也无妨,便也回道:“本官省得,若是平常不发奋用功,怎可能接连考得中三甲。”

  “也是哈!”

  姜家两位爷见这位云大人温文尔雅说话好听还没有什么当官的架子,也是觉得心中熨贴,官商地位有别,其实他本可以不这样,不过他这番态度确实让人如沐春风,二人心中也是感激异常。

  他们这边只管招待,另一边,平白无故被叫醒的赵平安心中自然不想起床,不过一听来的是位官老爷又连忙起床梳洗,就连他姐姐也闻声赶来。

  赵平悦过来的时候正值平安在梳头发,见他歪着发髻就要跑出去,她赶紧把弟弟给叫回来,重新去扎。

  丫鬟刚要上手,姜少奶奶直接挥手让人退下,自己动手。

  她从前都只是帮她丈夫姜鱼墨扎发髻,平安都是有乳娘伺候,后来再大些不需要乳娘了他也自己学会了,所以她给弟弟扎发髻还是头一回。

  赵平安确实着急,但在他姐姐手下也不敢乱动,怕碰着他姐的肚子,当人强迫自己慢的时候,自然会慢下来,当然,心情也就镇定多了。

  他刚刚起床时的心情大概就像知道要上学,醒来时却发现已经十点了,现在回想起来,就是一样的感觉

  等到赵平安过去之后,云大人早已等候多时了,她连忙上前行礼:“拜见云大人。”

  “免礼”

  既然等来了人,紧接着云大人又看向姜海姜河:“二位爷,此处可有偏房,我跟平安说两句私密话。”

  姜家二位爷自然是明白他这意思,直言道:“有什么事大人就在这厅堂说就行,正好这会儿家中还有些事务要处理,我跟二弟先行离开,让平安来招待您,不过平安毕竟还是个孩子,难免招待不周,若是有什么让大人不满意的地方还望海涵。”

  “自然”

  等他们二人离开了以后,云大人还逗了逗他:“平安,你可知我是谁?”

  这人赵平安自然认识,县试给他收发试卷的就是这云大人,虽说只是匆匆一瞥,但再见面时倒是能够认出来,便又行了个礼,道:“拜见考官大人。”

  云大人原以为这孩子会很惊讶,却不料想他却是镇静得很。

  他哪知道这小子这样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一次还认了个干爹来着。

  “今日来找你不是为别的。”只见云大人从袖口里掏出一张稿纸,正是赵平安在县试的时候用炭笔写就的。

  赵平安见他掏出这稿纸时并不知道上头写了什么,因为他每回都是用炭笔去打这腹稿。他原以为云大人此次前来是想问他关于考卷的事情,毕竟他当时是打的擦边球稍微写跑了题,就连这借口他都给找好了,没想到云大人这回过来竟是问他关于打稿所用的笔的事情。

  “我当时瞧见你用那笔写字极快,原想问问,不过县试过去以后太忙就给忘了,这一次才想起来,想问问你这是什么笔?”

  虽说赵平安平常身上偶尔也会把这炭笔带上,但今天云大人来得匆忙便没有装,只回道:“那笔在我屋里,还要去拿,大人不妨在此稍等片刻。”

  云大人摇摇头:“无妨,一起过去吧。”

  赵平安皱起了眉头:“这……”

  云大人还问他:“怎么?有些为难?”

  “只是屋里有点儿乱……”

第一百三十章 老太太的崛起之路

  听他说屋里乱, 云大人不禁发笑:“无妨,我是去看笔,又不是去看你那屋子。”

  赵平安纠结了半天, 终于答应道:“好吧!”

  话说是这么说,不过云大人还有有些意外, 这孩子的瞧着年纪不大,屋子倒是能折腾, 他原先还以为这孩子属于那种比较早熟的性子,没曾想……

  云大人勾起嘴角,难怪他刚刚有些为难,孩子终归是孩子, 不怪别的, 实在是这屋里确实有些乱, 赵平安没谦虚。

  云大人心中是如何去想的赵平安并不知晓,他屋子里虽然有些乱, 但也还好,早上起来的急丫鬟没来得及收拾, 便折腾的乱了些。

  只见他从抽屉里拿出了之前烧的炭笔递给云大人, 见云大人直接就想伸手去拿赵平安还好心提醒:“不能直接用手去碰, 大人最好还是拿纸包上, 不然难免要弄一手的灰。”

  既然要看笔, 自然要上手试试,趁着云大人看笔的时候,赵平安便把这纸张给铺好等他来用,不过这硬笔和软笔的使用方法以及握笔的姿势确实不同,见他握笔的姿势还跟持毛笔的姿势一样赵平安难免又要提点几句。

  云大人毕竟是头一回去用这硬笔,在纸上写出的字虽说比毛笔字要小一些, 却也小不了太多,与赵平安在稿纸上写就的那篇小字相比还是要大了许多,字也是歪歪斜斜。

  等他再拿出赵平安写的那稿纸两相对比时,云大人不禁摇了摇头:“果然,还是得练。”

  赵平安轻笑:“能写得好毛笔就能写得好硬笔,练字的事情得慢慢来,不能着急,总归这笔是拿柳条烧出来的,不值什么钱,回头大人拿些回去,或者我直接告诉您怎么烧制,您回去自己也能做。”

  云大人听他这么说还有些惊讶:“这是拿柳条烧的?”

  “不错”,赵平安点点头,随后他又将这烧制的具体方法告诉他,而且再三强调了一定要密封烧制。

  “第一回 烧制,可能什么样的问题都会有,多试两回就行。”

  云大人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动手方面我可能有些不太行,平安你今日有空吗?”

  说实话赵平安想回去补个觉,不过此时就算是没空,他也不能直接就拒绝,便点了点头回道:“有”

  “其实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大人请说”

  “这笔我还挺感兴趣的,你能不能带我做一遍?”说这话的时候云大人还有些扭扭怩怩,他也知道这确实是麻烦人家,不过对这笔他确实是挺感兴趣,不然也不会今日过来。

  赵平安想着也不费什么事,就也应下了:“好”

  因为这炭笔的制作并不困难,主要耗费的便是烧制的时间。赵平安先带了云大人去折了柳枝儿,去厨房给这柳枝儿削了皮又去院子挖了泥土和的粘稠了,最后再放到密封的罐子里拿黏土进行密封进行烧制便成。

  他们给柳条削皮的时候,富贵儿就蹲在地上昂着头看,两人进行一项操作,富贵就跟到哪儿,总以为他们是在做什么好吃的。云大人觉得这大白狗生得可爱,还看了好半天,富贵儿也算是狗狗里面比较聪明的那一类,见有人一直盯着他看,还是陌生人,就汪汪叫了两声。

  云大人还问他:“这狗打哪来的?品相倒是不错,我之前瞧见过类似的……”

  赵平安只说是干爹送的,具体的他干爹是谁倒不好去说太多。

  姜家老太太以及二位爷见云大人在他家逗留了许久,还唤了下人过来问:“知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下人们摇摇头道:“说什么不太清楚,只知道平安少爷带着那位大人去折了柳枝还挖了些土……”

  姜家众人“???”

  啥?折柳枝他们还能接受,挖土就有些……

  另一个下人见他们都有些迷惑,不嫌事儿大的又补了一句:“对了,眼下他们二人还在厨房,瞧着像是在拿刀切柳枝儿削皮儿,还让人烧火”

  众人“……”

  老太太也不知道平安是怎么想的,竟然带云大人去了厨房还去挖泥巴……

  这算怎么回事儿啊?

  不过老大、老二说:“云大人要跟平安说些个私密话,就把他们支开了,所以他们俩也不好这会儿让人去阻拦,只能随他们去了。”

  这烧制炭笔是样儿耗时间的活儿,只一日的光景怕是不够,云大人原本打算等到第二日晚些再过来看结果,赵平安觉得麻烦,还特意给他拿了个密封的瓶子让他回去放到家里的锅灶底下。

  反正他这回做了不止一瓶,给云大人拿回去不仅能让他随时看着点儿观察不同时间下这炭笔的变化,毕竟今日云大人也跟着帮了不少忙,身上也沾上了泥点子,这样也省得他第二日再过来,毕竟离得也挺远的。

  临走的时候,云大人还特意问了他这稿纸上错别字的问题,这个问题他早就想问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

  他这问题给赵平安问得不知说什么好,他自己知道他在稿纸写的是简体字,但是人家不知道啊!认成错别字也是正常,所以便只说是为了图省事儿写的,光自己认识。

  他这么一解释,云大人便明白了,就像有些药铺子的大夫给开的方子,为了防止患者胡乱抓药,上面写的好些字都是专业字体,寻常人根本就认不出,但是他们大夫之间却能认得。

  云大人走的时候富贵儿也蹲在大门口儿送人离开,还汪汪的叫了两声,喊得云大人频频回头,颇为不舍。

  等云大人上了马车离开了以后,赵平安还蹲在富贵儿跟前儿问他:“怎么地,你俩认识?”

  只见富贵歪着头“嗯嗯唧唧”叫了两声,赵平安也不懂他是啥意思。

  等送了人回去以后,老太太还问他:“平安,你怎么把云大人给带去了厨房,还让他碰了刀?”

  赵平安就只得进行解释,当听说是因为炭笔的原因才过来,老太太还让他拿了这笔来看。

  赵平安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出,又从怀里拿了几支笔给他们瞧瞧。当姜大爷和姜二爷看到这笔,顿时就觉得有戏,可以拿出来卖。

  不过,赵平安紧接着又说道:“若是拿来卖的话这笔还需要进行改进。”如今虽说用起来方便,但也只是能够方便些,他们总不能一直拿纸包着去用吧!

  再者说就是这笔如今使用起来还有些颗粒感,用起来也不是那么顺滑,想来是他烧制的问题。赵平安觉得这笔中还需要再添些其他的物质,但是要添些什么他还得慢慢研究。

  姜大爷和姜二爷自然是没有时间去研究这个,他们才刚搬来这郡上不久,还有许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除了生意,人员方面也要进行挑选,所以最近这些日子简直忙都要忙死了。

  女眷那边也不轻松,除了大房两个怀有身孕的,家里现在的账务都是由二太太带着她闺女姜雨来进行打理,所以家中如今闲着的,竟只有老太太一人。

  赵平安准备把这件事情交给老太太来办,有两方面原因,一来女子细心,二来也是希望给老太太找些事做。

  最近他看老太太总是心不在焉,虽然表面看上去倒是没什么问题,但他能够感受得出来,老太太的精神状态确实不如往日。尤其是家里的几个儿子儿媳也都能干,家里也没有什么她可操心的,就算有,几个孩子也都主动地揽过去,用不着她帮忙。

  他们原本也是好心,但赵平安觉得,其实这样其实对于老太太来说更不利。人太闲容易闲出病来,只有身体和脑子动起来了,脑子里才不会去想那么多。老太太如今的这种情况根本就不适合在家憋着,再这么下去,早晚身体要出问题。

  赵平安走到老太太身前,拉着她的手撒娇道:“奶奶,不如这件事就交给您来办吧!”

  老太太连忙摇头:“我可不行。这烧制东西咱也没有接触,还是你们小年轻人自己捣鼓吧!”

  虽然大房二房的人也跟着劝,不想让他娘操心,赵平安都置之不理,回头再跟他们解释原因,所以又接着道:“奶,我跟您说,这个简单得很,你先自己烧制一遍,等到之后熟悉了这个流程以后,只需要想着有什么能往这笔中加,而且加出来效果还不错,这便就行了。”

  赵平安央求了好两三回,老太太都给拒绝了,不过他倒是挺会磨,话说得多了老太太也只能同意。反正这具体的活计他又不用做,只需要发号施令,等下人们做出来成果,她再拿着这成果来试便成。

  随后,赵平安给她举了不少例子,像是可以什么各种各样的砂、粉,总之能想出来的东西都可以用上,做实验可不就得多试试嘛,不试试他哪知道哪个是合适的,哪个是不合适的?

  就像上辈子做灯泡某位发明家,人家选择灯泡的灯丝时不也是试验了一千多次才选中了钨丝吗?

  至于这炭笔里面需要加什么,他也不清楚,只能慢慢儿的让他们来试。

  回去以后,姜大爷还问他为何把这事情交给老太太来做,赵平安又细细的解释了原因,最后总结道:“虽然大爷二爷觉得这是为奶奶好,但我觉得奶奶的情况却不是如此。”

  后来,姜大爷又跟他弟弟商量了一番,一致觉得这孩子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赵平安并不知道,他今日的这一番劝说,也是奠定了老太太日后崛起的基础,给老太太的崛起之路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太爷携妾入鹿鸣

  第二日, 云大人拿着几只刚烧制好的炭笔兴高采烈的地过来了姜家,就如赵平安当初第一次试着做这炭笔一般,好在赵平安让他拿了一份回去自己也试了试, 中间他还打开看了好几回,总之结果是好的, 他还是成功了。

  赵平安看着两人烧制的炭笔没什么区别,写出的字之前是什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 不过见他们对这炭笔的反响还不错的样子,赵平安还是觉得有些骄傲。

  虽说这笔不是他发明的,但如今他在这其中占据的功劳可一点儿都不小。

  不过此番云大人过来也不是白来的,赵平安交给他这制笔的法子, 他自然也是要有回报, 云大人想着, 到了六月他又要开始参加院试。

  当然,让他透题是不可能的, 虽说他是考官,但院试的考试题目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所以压根儿不存在透题的这个可能性。但好歹他也是在郡里的学政处做事, 他们学政里几位考官从前做过什么文章, 喜欢什么文风他还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