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124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什么玩意儿?那几株水稻居然被偷了?】

  【不会吧,怎么连这个都有人偷呀?谁干的?】

  丹朱县的县令,在奏折上诚惶诚恐的给姜蓁解释了这个事情的缘由。

  发现那几株水稻的人,是县内的一位小贵族。

  他在出门游玩的时候,偶然发现的不育株水稻,担心县令或者其他官员抢自己的功劳,这位小贵族直接把稻苗的事情嚷嚷开了,大张旗鼓的去县衙通知县令。

  这下子,哪怕不知道什么叫天然雄性不育株水稻的人,在这位小贵族的宣传下,也听说了姜蓁曾经在官报上的悬赏。

  其实这也是那位小贵族的无奈之举,因为那片田不是他家的,是另一位贵族家的。

  他总不能派人半夜去偷人家的水稻吧,这要是被抓住,是会被判刑的,而且这水稻也经不住这样的折腾,万一这稻苗被折腾死,他就亏大了。

  官报上说了会奖赏这个稻苗的发现者,该他的功劳跑不掉,所以这儿小贵族把稻苗的事情闹开之后,就把保护稻苗的压力扔给了县令。

  他要是得赏,县令也会有功劳,小贵族撒手得理直气壮。

  只是大家都没想到,姜国是天下人关注的重点,官报更是。他们这么一闹腾,很快就吸引了他国人士的注意。

  姜蓁悬赏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哪怕他们不知道这稻苗的用处,也不影响他们想要的那颗心。

  所以在丹朱县县令给姜蓁报喜的第三天晚上,田里的稻苗就被人给偷走了。

  【姚春要是知道了这事,得伤心死,等了那么久的东西,被人给偷了。】

  【惊喜惊到一半,变成惊吓了。】

  【这都好几天过去了,现在派人去查也来不及了吧。】

  【水稻不是死物,不能藏在衣兜里,尤其是灌浆的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出入城门关卡的时候,应该很好查的。】

  【就怕偷了稻苗的人不走,直接把水稻种在田里,等收割了再离开。除了水稻扬花的季节,天然雄性不育株的水稻很难发现。】

  姜蓁叹了口气,“这种水稻不好找,一旦错过,不知道又要等几年。就算难找,我也想赶紧把那几株稻苗找出来。希望偷苗的人只是为了求财,不是为了捣乱。”

  【想捣乱的间谍,应该都在都邑蹲着。偏远的小县应该没什么厉害人物。】

  不确定偷稻苗的贼人是否还在丹朱县,姜蓁直接把查人的范围扩大到了象郡。

  姜蓁的命令一下,象郡立刻就戒严了起来。

  出入城门的马车,无论身份有多尊贵,都要严查,尤其是可以放下水稻苗的地方,更是会被重点查看。

  “怎么了这是,忽然查得这么仔细?”

  “丹朱县丢了几株水稻,正在严查贼人呢。”城门的守卒八卦的说道。

  “几株水稻?不至于这样吧。”

  “至于,怎么不至于,这水稻可不是一般的水稻,是王上在官报上发过悬赏的水稻,叫什么…嘶~想不起来了,反正那几株水稻金贵得很。”

  “想想也是,要是这玩意儿不金贵,怎么会有人偷呢。”

  “什么水稻这么厉害,我家田里的水稻行不行?”

  “这我哪知道,你去图书馆看看去年的官报呗,上面应该有写。”

  被金钱和利益驱使,城内的图书馆建立以来,第一次爆满。

  哪怕不识字的,也要去听两耳朵。

  “你快仔细说说,这金贵的稻苗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回家我好看看我田里有没有……万一有的话,我就发了!”

  “嘿嘿,你要是能找到偷稻苗的贼人,你也能发财。”

  “如今象郡搞出这个大的动静,足见王上的重视。可惜,如今这个功劳,丹朱县的县令拿不到了,县令应该气惨了吧。”

  “何止丹朱县的县令,咱们郡守应该也气得不行。”

  明明是一个挣表现的好机会,却被几个贼人给搅和了,象郡的郡守确实气得够呛,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把丹朱县的县令叫来骂了一顿。

  但郡守也不是刚出气不干活的人,在姜蓁的命令下来之前,丹朱县周边县城的检查,就比平时严格了好几倍。

  丹朱县更是进行了大排查。

  住在客舍里的人,全部要查户籍文书证明,没有证明的,统一抓进牢房里,甚至有户籍文书,但形迹可疑的,依旧会被抓。

  县里的每个街道和郊外的各乡里,突然来的生人,哪怕有身份证明,也会被严格审查。

  尤其是稻苗失窃的那个乡,是重点监察对象。

  这样严格的检查,原本只有丹朱县有,姜蓁的口令一下,丹朱县周围的几个县也是如此。

  不过他们这一通审查,虽然查出了几个逃犯,水稻的影子都没见到。

  就在丹朱县县令愁得头发都快掉了的时候,他终于等来了蓝河卫协助办案。

  看到骑马而来的蓝河卫,就仿佛是看到了仙女一般,殷勤得不行。

  新来的蓝河卫也没有客气,直接吩咐道:“先审牢里关着的人。然后张贴悬赏,谁能给出有用的线索,给赏金。”

  “牢里的人都审过一遍,但贼人应该已经离开丹朱县……”

  蓝河卫无所谓的说道:“再审一遍也不碍事。”

  蓝河卫审人,没有严刑拷打,只是像大家陈述了一个事实

  现在是水稻扬花时候,那水稻成熟的时间,大致也能推算出来。到那个时间,周围的城池,还会严查。

  象郡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段时间内,商贾没得到确切消息,是不敢来的,来的人少了,离开的人自然也会更少,尤其是在水稻成熟季节离开的人,不知道会有多显眼。

  而且一两个月之后,别的地方说不定也会发现姜蓁要找的稻苗,丹朱县的那几颗稻苗,也就不值钱了,还不如就靠着如今的悬赏拿钱……

  给大家说了这一通理论,蓝河卫就把牢里的人都给放了出去。

  偷苗的人,本就是为了钱财,威逼不管用的情况下,利诱却是有用的。

  在蓝河卫放人的第二天,就有商贾向蓝河卫提供了稻苗的情报。

  “贼人应该是跑了,但那几颗稻苗,还留在小溪边……”

  “听你说话的口音,你应该是宋国来的商人?”蓝河卫问道。

  对方憨笑一声,“是宋国,没想到大人您居然能听出来。”

  走南闯北的商贾,好的世道,大多正经做生意,但要是遇上不好的世道,商贾也能变身杀人劫货的盗匪,正经生意哪有偏门生意挣钱。

  知道这是个宋国来的商贾,蓝河卫就挑了挑眉,没再多问,“先带我们去看看那几株稻苗的,如果那几颗苗是我们要找的苗的话,不会少了你的赏金。”

  “嘿嘿,那苗八成就是你们要找的……”商贾的语气自然,但心里却是慌张的。

  起贼心的时候,他心中类比的是宋国的查案速度,觉得自己跑路肯定没问题。

  但姜国的效率太快了,尤其是在姜蓁对户籍大清理过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凭证。

  他家的商队,就因为形迹可疑,被抓到牢里关了好几天,错失了逃跑的最佳良机。

  如今他们虽然被蓝河卫放了出来,但这次的审查他能侥幸躲过,下次带着稻种离开的审查,又怎么办。

  他总不能为了几颗稻种,在丹朱县耗到死吧。

  在丹朱县经历了这么一遭,这位商贾在心中告诉自己,以后在姜国一定要老实一点,姜国不比宋国,哪怕是丹朱县这样的偏远小县,县令也不是个窝囊的,那几株水稻刚被偷,县令就当机立断的抓人……

  现在不止丹朱县严查,整个象郡对他来说都变得危险了起来。

  等拿了蓝河卫给出的赏金,他就老老实实的离开,短时间内,绝对不往姜国跑。

第136章

  都怪宋王

  被偷走的水稻苗, 就被潦草的种在小溪边上,看起来还算精神,没被突然来的环境变化折腾死。

  “这几株水稻已经开始结种子, 无法辨认, 只能明年才能确认。”蓝河卫对那个商贾问道:“不知你能否提供贼人的信息, 我们要查过之后,才能确认。”

  商贾没想到这水稻居然这么麻烦,皱着眉头解释道:“大人,我是真不知道贼人的模样。只是商队中有奴隶看到有人鬼鬼祟祟的在这里种稻子, 要不是县令大张旗鼓的查案, 我也想不到这茬去。”

  “不知道贼人的模样?我看你的嫌疑就大得很。”

  “大人说笑了, 您该不会是不想给赏金, 才污蔑我的吧……”商贾紧张的擦了擦头上的汗, 心脏狂跳, 为自己的贪心而后悔。

  但他如果不是贪心的人, 就不会做出偷水稻的事情。

  蓝河卫的权利比丹朱县的县令还大,拿捏这种宋国来的商人, 轻而易举, 一声令下, 刚从牢里出来的商队, 就又被关进了牢里,商队的人狡辩再多也没用。

  上次被关的人多,县令怕惹出乱子, 没敢对大家用重刑。但这次,商队的人成了重点嫌弃人, 待遇跟之前就没法比了。

  把商队的人分开审问之后, 蓝河卫就审问出了结果。

  这名商贾, 确实就是单纯的见财起意。

  “你们连这稻谷的用处都不知道,为何要去偷?”蓝河卫问话的时候,气不打一处来。

  “我虽然没看出这稻谷的特殊之处,但这是姜王要的东西,必然贵重。我若把这东西带回国,献给王上,我说不定就能加官进爵,摆脱商贾的身份……大人,我就是一普通的商贾,真不是谍者……”

  商贾还有活命的可能,间谍必死。

  蓝河卫挥了挥鞭子,冷笑一声说道:“是不是间谍,可不是你说了算。”

  商人和间谍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的清晰,许多的商队也兼职着传递情报的作用。

  那几株水稻,蓝河卫不敢再动,交给县内的农庄来处理,免得东挪西挪的把水稻给挪死了。

  但这偷水稻的商贾,蓝河卫直接把他带回了都邑,听候姜蓁的处置。

  人证物证俱在,那商贾连反抗的心思都不敢有,只求能保住自己的小命,回都邑的路上极其老实,一点幺蛾子都不敢闹。

  “王上,这名商贾,不是记录在册的间谍,他前几年就经常来往丹朱县买卖。”蓝河卫把这名商贾的底细都查了一遍,十分确定,偷水稻的事,就是偶然。

  【这商人为了钱,命都不要了。】

  【到处跑的商人本来胆子就大,敢做这样的事情不稀奇。】

  【谁都知道姜国好东西多。以后咱们可得低调点。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就现在姜国这情况,阿蓁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啊。】

  不止丹朱县那几株特殊的水稻苗招人惦记,姜蓁大力推广的棉花,也被四国商人钟爱。

  如今棉花刚到采收的季节,大批的商人就跑都邑和蓝河县蹲着,他们不止想要棉花,棉花种子他们也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