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382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明预笑着点头,“我不是豫州人,对赵使君之名却也如雷灌耳,我心悦之服之,所以来投奔。”

  “那您就来对了,我们使君是个厚德宽仁之人,对我等贱民都如此好,更不必说对下属臣僚了,听闻凡有大才者,一进洛阳就能分到屋舍田地呢,那田地还有人帮着耕种。”

  “就是一般才德的人也能从县衙里赁到很便宜很便宜的房屋,花销一点儿也不大。”

  明预笑着点头,“我也是听人如此说,这才来投奔的。”

  农人往他身后看了一眼,见他仆从健壮,还有车马,便觉得他身份不低,学识肯定也不低,于是想要结个善缘。

  他转身从他的木桶里摸出一个荷叶裹的东西来,打开,里面是干饼,他忍痛给了明预一个,笑道:“郎君饿了吧,这个给你吃。”

  明预知道口粮有多重要,连忙谢绝。

  农人就强硬的塞他手里,道:“这是掺了豆粉做的豆饼,不值什么钱,吃吧,吃吧。”

  他笑道:“我家谷子也收了,晾晒个几日就能吃,家中暂且不缺吃的了,您放心吃。”

  明预这才接过,他咬了一口,没有想象中的坚硬,也不是特别难吃,还有股豆香味,吃着倒跟麦饼有一点点相似。

  明预细细地嚼了嚼咽下,笑问:“这就是用豆粉做豆饼?”

  “是呀,豆粉做的,我家今年也种了三亩豆子,前不久都收了,已经晒干,可惜我们这里没有水磨坊,也没有水榨坊,只能自己打磨豆粉,不然送到水磨坊里,很快就磨出粉来了。豆子榨的油也极好吃,唉,我等只有幸吃过一次,榨油需要大力气和大人工,我家人少,实在是腾不出手来弄。”

  明预也知道豆子榨油之法,是从豫州传出来的,听闻是赵含章的作坊里偶尔做出来的,她并没有隐瞒榨油之法,反而传得天下人皆知。

  他和阎亨私底下找人试过,用豆油做菜的确别有一番风味,所以也在兖州开有几个作坊,专门与人做榨油的生意。

  “附近县城中没有榨油坊吗?”

  “有是有,但路远,要把豆子运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压榨,其实也榨不出多少油来,不如留着自己吃,豆饭,偶尔还能磨成豆粉,也是一份不错的口粮。”

  “还有人收豆子呢,或是将它卖了,能存下一些钱来以备不时之需。”他高兴的道:“我们有钱了,那些来收豆子的人给的都是钱,不似以前,他们都不拿钱来,只愿意拿布匹和其他东西换,但有些布匹太好,价高,我们换了还得再换一手才能换到自家用的粗麻布。”

  明预还不知道赵含章自己铸造了新钱,因为这钱目前只在洛阳一带流行,连豫州都没多少。

  所以此时他以为农人说的是,洛阳的客商富有了,赚了钱,所以也愿意拿钱和农人们做交易。

  等他察觉到不对时,他人已经进了洛阳地界,一路奔波,他在洛阳郊外的茶寮里停下用午饭,等待的过程中,他瞥眼看见有人给店家拍了七八个铜板,起身就走。

  他盯着那几个铜板,目光锐利,隐隐觉得不太对。

第652章 面试

  明预就冲店家伸手,“店家,可否给我看看那铜板?”

  店家扭头看了他一眼,目光扫过与他同行的元立等人,笑问道:“郎君是外地来的吧?”

  明预笑着点头,“是,刚到洛阳。”

  店家就把钱给他看,解释道:“这是我们洛阳的新钱。”

  明预转了转手中的铜钱,看到背面左下角那个小小的“趙”字,半晌无言。

  自他病后,外面的消息就接收得有些慢,而阎亨死后,他更是一心养病,想着逃离郓城的事,竟不知外界竟变换如此大。

  苟晞知道赵含章铸造新钱吗?

  这新钱是只在洛阳通用,还是豫州也用?

  若是豫州也用,那么与豫州来往密切的两湖地区,蜀地,西凉等地用不用?

  要是这些地方也都用,那新币旧币是否等价?

  若是等价,那赵含章的新币是不是有一日会替代朝廷的旧币?

  明预一下握紧了手中的铜钱,心潮起伏,真到了那一日,各地是会和赵含章买钱,还是自己也铸造钱币?

  若是都自己铸造钱币,这天下的货币岂不大乱?

  “郎君,郎君?”店家着急的看着他手里被攥紧的铜钱,他只答应给看一看,可没答应给他呀。

  明预回神,从荷包里拿出一枚铜钱给他,笑道:“我用一枚旧的换这枚铜钱怎样?”

  店家自然是没问题的,接过后就和新钱一起放进钱盒子里。

  明预看着,便知道新钱和旧钱价值一样,至少在这洛阳地界的普通百姓中是一样的。

  明预用过饭,更加急切的要见赵含章,因此没有多停留,直接起身便走,他手里还握着那枚新钱。

  赵含章只知道明预已经启程来洛阳,却不知他具体何时到,毕竟他身体不好,行程速度不定。

  所以一直到明预站在赵宅前,她才收到消息。

  赵含章人并不在城中,她在城外练兵呢,元立也对明预道:“今日是单日,使君应该在军营。”

  每逢单日赵含章都要去军中练兵,政务重要,军务同样重要,尤其是她麾下的士兵素质,这可是直接决定她能否保住豫州和洛阳的力量,是不能松懈的。

  明预就先见到了汲渊。

  两个谋士相见,彼此都算有名,目光对视,一碰后挪开,双双抬手与对方深深地一揖。

  汲渊行过礼后起身,侧身笑道:“明先生请。”

  明预也不扭捏,和汲渊相携入内。

  汲渊直接带他去客院安顿,俩人的院子相邻,都是差不多的小院子,里面正房和厅堂都布置文雅,还有个小厨房,要是吃不惯大厨房,还能自己开火。

  明预没料到赵含章会直接把他安顿在赵宅,且和汲渊一样的待遇,冷却的心微暖。

  他看向亲随。

  亲随立即抱了一个包袱上前。

  明预将包袱打开,里面是一个骨灰盒,他抱着在屋里转了转,掐手一算,最后选了个风水最好的方位盒子放下。

  跟着他们过来的元立皱了皱眉,在使君家中安置骨灰盒?

  汲渊却是面无异色,淡定的看着,待他放好骨灰盒,还道:“我那里有个香炉,阎先生或许会喜欢。”

  明预接了他的好意。

  等赵含章从军营里急匆匆的赶回来时,汲渊和明预已经坐在阎亨高案前的席上酒过三巡了。

  赵含章身上还穿着甲衣,哐哐的走进来,明预抬头去看时,正见她逆着光走来,面容几乎看不真确,但不知为何,明预的心一下就安定下来。

  他微微一笑,站起身来行礼。

  手还未揖下去,赵含章已经上前一把握住他的手,将人扶起来,爽朗的笑道:“何须多礼,明先生,我早盼着你来,今日终于等到你了。”

  明预抬头看向大方明朗的赵含章,也不由露出浅笑,“多谢使君救命之恩,从前便知赵使君志向不低,心向往之,没想到今日能有机会与使君论道。”

  赵含章就知道,他虽然来了,却还没有确定就一定要跟着她,这是想要和她深入了解一番再决定呢。

  赵含章也不恼,转头吩咐人去准备酒菜,然后道:“先生稍候,我先去卸甲,一会儿我来和汲先生一起为先生接风洗尘。”

  明预笑着颔首。

  赵含章就哐哐的走了,等把甲衣扒下来,外面婢女跑过来道:“听荷姐姐,厨房说今日没有买肉,现下去集市上买,可厨房里的钱不够用了。”

  “钥匙在我这,你过来拿,自去开了钱盒取一串钱去,让厨房再打两壶酒回来。”

  赵含章将甲衣都卸下,又在听荷的服侍下穿衣服,道:“什么酒这么便宜,一串钱能买肉还能买酒?”

  “集市上散卖的酒,”听荷道:“那个酒香,也便宜,女郎,家中钱财有限,您且先喝那个吧,等以后有钱了再给您买好酒。”

  行吧,赵含章也不挑,“多做些肉。”

  她有两天没吃肉了。

  听荷笑着应下。

  赵含章换好衣服,将袖子绑好,就一身清爽的去见明预。

  她的袖子是窄袖,依照胡制,民间称为箭袖,很方便行动。

  明预依旧坐着和汲渊饮酒,见赵含章大步走来,他便起身微微躬身,上下仔细地打量一下对方。

  赵含章身上有这个时代女子特有的妍丽和才情,但身上最让人瞩目的却是这个时代的女子,甚至是男子都缺少的英气和阔朗。

  也正是她这份阔朗让人从心底服气,三人分主次坐下,厨房先让人送来了些点心,以让他们配着酒吃。

  明预先问:“我一路行来,看到洛阳之外的京畿之地也都认了赵使君为主,您是想要收河南郡为己用吗?”

  “是,”赵含章并不否认,道:“洛阳只是一城,虽有天险,但还是不够安全,需要其他县城襄助,所以我要收河南郡。”

  “那司州呢?”明预问:“司州之外还有雍州,赵使君又该如何呢?”

  “我只收无主之地,被赵汉侵占之地,其余地方,自有陛下委派的官员管理,我可襄助一二,却不会与他们刀兵相见,争夺地利。”

第653章 打君鞭

  明预嘴角微翘,问道:“赵使君如此谨慎是受名声所累吗?”

  “非也,”赵含章摇头道:“是因为我们当下的大敌是赵汉,安内必先攘外,所以非必要,我绝不与内臣相争,让刘渊石勒等人坐收渔利。”

  “何为必要?”

  “若是有人怎样劝说都不听,执意害我治下百姓和我的利益,那我就只能出兵平一平混乱了。”

  明预浅浅笑了笑,再问:“女郎觉得大晋未来如何?”

  赵含章叹息一声道:“天寿有数。”

  意思是大晋日子不长了,肯定会亡国。

  明预就微微压低了声音问,“女郎要反吗?”

  汲渊嚯的抬头,眯起眼睛看向对方。

  赵含章从容淡定,摇头道:“我不反晋。”

  明预翘起嘴角问:“女郎既然看到晋室寿数,为何不趁机自立为王?”

  赵含章抬头冲他微微一笑,在正式决定挖明预前,她就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过这位有名的谋士。

  和阎亨一样,不,应该说他们两个和汲渊一样,都很看不上晋室。

  以前,他们没有出仕的途径,似乎身份低微,可他们的心气并不低。

  作为文人,他们自有自己的傲骨,他们看不起毁诺的司马氏,鄙夷将国家交给一个傻子的晋武帝,所以,他们对晋室没有忠诚度,一点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