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极人臣 第145章

作者:姽婳娘 标签: 女强 女扮男装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她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她问道:“程氏九族的族谱, 到了没有?”

  她正询问时,董大忽然来报:“回御史, 族谱已经送至,圣上那边也已经召集五十个会蒙语的高僧,近日已经分散到了九边, 准备入蒙!”

  时春和张彩对视一眼, 彼此眼中都是一亮, 刚刚还一筹莫展之事,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应对的办法。

  月池的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这么多僧人,要召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朱厚照一定是在收到她的第一封信时,就立刻着手去准备。她苦笑道:“实在是厉害,在走第一步时,就已经看到了第十步了。”

  董大激动道:“万岁英明,实是我等之福。”

  月池与张彩对视一眼,可伺候这样的祖宗,麻烦也很多啊。董大嘿嘿一笑道:“对了,圣上还有一封信,是交给您的。”

  月池的牙齿一酸,她道:“拿来吧。”

  东暖阁中,琉璃香炉中燃上了宣和御制香,缭绕冷峻的霭雾与殿中的清光合成了一片。一张上好的“泾县连四”被从花梨橱格中抽了出来,摆在了御案之上。接着,一个个铜方墨盒被打开,各色墨锭放得整整齐齐。长而有力的手指在这些墨锭上轻轻划过。

  在短暂的停顿后,一锭松风水月墨被拣了出来,在与澄泥砚的触碰中,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墨香弥漫开来,剔红的龙纹管笔也饱沾墨汁。手的主人拈起了笔,在宣纸上飞快地写了一句话:“我真的很想你。”

  一个“你”字还没有写完,他就像被烫着一样将笔丢开,洁白的纸上霎时就开出了一大朵墨花。

  “不行,这太肉麻了!”笔听到了他如是说到,还没有回过神来,自己就又被抓起起来。而它身下的纸被无情地揉成一个纸团,哗啦一下砸了出去。

  手又开始在新的纸上重新写:“上喻,擢李越……”

  啪得一声,笔又被丢了下来,精致的管笔发出一声哀嚎,可主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这太板正了,他说不定觉得我根本是无情无义。”

  哗啦一声,另一张纸也被撕成了几段。脆裂声伴随着焦躁的嘟囔和踱步声:“再想一想,仔细想一想。要不干脆写首诗吧!”

  笔又被拿了起来,这次写得是:“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这次笔终于被安稳地放在了笔架上,手改道去折磨那管碧玉笛。碧玉笛上的穗子被揪了起来。

  “这个不好。换一个!

  穗子立马被撤了下来,一只鲜红的同心结被绑在了笛子之上。可主人还是不满意:“这、这怎么红配绿了。换个色来。”

  侍候的太监问道:“爷,那要什么色?”

  “绿的吧。”他神思不箸地答道。

  小太监的脑子都是一蒙:“爷,这、绿色的,同心结?”

  “怎么了,不可以吗?”主人不悦地反问。

  小太监闻言忙道,“倒不是不可以,就是……不大吉利。”说着下意识指了指头顶。

  笔分明听见主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急急道:“那就再换,要、要茜色的,就不那么扎眼了。”

  茜色的同心结很快也到了。主人满意地在笛身上摸了又摸,然后忽然道:“此去千山万水,万一送东西的人不经心,碎了可当如何是好。”

  小太监不明就里,还道:“爷,碎有什么打紧的,这种粗糙做工的玩意儿,咱们宫里多得是。干脆一次送个十根,去了那边,总有一根是完好无损的。”

  主人默了默:“……滚吧。”

  “啊,爷,您……”小太监十分地惶恐。

  主人翻了个白眼:“朕让你滚,听不懂话吗?”

  小太监麻溜地滚了。笔听见主人又叹了口气,果然不出它所料,第三张纸也寿终正寝了。

  第四张纸被抽了出来。主人深吸一口气,他再次写下:“我真的、真的很想你。我每天晚上都梦见你。我很后悔,没有拦下你。你还活着,我真的很欢喜……”

  笔又被飞快地放下,主人捂住脸,可大滴大滴的泪水还是从他的指缝中沁出落下,墨痕未干的字晕染开来。主人随意抹了抹手,低咒一声,伸手又想换一张纸。可当他举起纸后,却又顿住了。

  他用手帕小心翼翼地将水珠吸干,在发觉字迹还能辨认后就更开心了,他嘟囔道:“这样好,就是要哭给他看……”

  就这样,灯花剪了又剪,橱柜里的纸抽了一张又一张,砚台中的墨也被用尽又重磨。这封堪比书稿的信终于写完了。已经开叉的毛笔在水缸中长舒了一口气,终于解脱了。

  可主人却像是不知疲倦一样,他亲自将信用火漆和蜡封进重重信封和木匣中,亲手交给了人,让他们送它去远方。之后,他就像一阵风似得冲进了内殿中,在宽大的床上打了好几个滚。大家伙都已经见惯不惯了。

  他是这样的期待,期待自己的心意能够透过厚厚的纸,越过千山万水,传递到那个人手中。可他想不到的是,当那个人拿到信之后,匆匆翻阅一遍后,却是将他没日没夜的辛劳置入火中。

  泪水和晕开的墨字被火焰吞噬,变成灰色的蝴蝶漫天飞舞。火光映照的是一张漠然的脸。

  张彩在一旁欲言又止,月池转过头道:“只写了几句实在的东西,其他大半都是废话。”

  张彩忍不住笑出声来,可在笑过之后,他又叹道:“万岁对您,其实真算上得是情真意切了。”

  月池没有说话,张彩却忍不住试探,他问道:“难道您心底就没有一丝的触动吗?”

  云气涌上天空,如钩的新月时隐时现。月池袖手而立,光彩在她眼中似静水流淌,她想挤出一个笑容,可这笑如受寒的蓓蕾,到底还是夭折了下去。

  她说道:“触动又如何,不触动又如何。我与他之间的阻隔,从来都不是感情,而是时光。”是整整五百年的天堑。”

  张彩的嘴微微翘起,他道:“您和圣上之间,的确是太不同了。”

  月池道:“难道我和你就相同了?”

  张彩正色道:“你我虽不同,但我却不断在向您靠近,可他却是立在原地,等您过去。”

  月池叹息一声,她道:“可我很担心,此生恐怕无法回报你的深恩。”

  张彩神色一僵,他道:“卑职从来都不求回报。”

  五十个高僧一至,他们行动的速度陡增。过去,元朝皇室虔信佛教,各代帝王一共任命了十四位佛教高僧为帝师,可平民百姓之中,他们还保留着较为原始的信仰——萨满教。萨满教认为万物皆灵,部落中的萨满被视为是神明与凡人的代言人,集身体与心理治疗、祭司、预言、调解人等种种职能于一身,能够起到整合部落,安抚人心的作用。【1】

  只是,萨满固然源远流长,根基深厚,可它毕竟只是一种原始的崇拜,既缺乏完善的教义,也难以带来太多实质性的好处。这样相较,佛教的水平就要高上许多。

  一方面,佛教经过无数大师长达数百年的发展,早就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能够自圆其说。这一套说法劝李越是不成,可搭配上一些“手段”,劝这些大字不识,只艰辛劳作的牧民,就是一劝一个准。

  另一方面,这些从明入蒙的大师们大部分出自五台山的寺庙。五台山的五座格鲁派佛寺是当年宗喀巴大师的高徒释迦也失入明后建立。自此黄教就在明地扎上根,经过多年发展早已是人丁兴旺。这次广选品行端正、能言善辩、多才多艺的高僧,携带针灸、药品等必要物资入蒙。他们一路上救人无数。这可比跳大神要实用得多,牧民是能够从中享受到莫大的便利的。

  慧因和尚就是其中一个。他是个胖乎乎的大和尚,笑起来真如弥勒佛一般,不仅医术高明,性格也十分和善。当他第一次走进重病之人的帐篷时,真真是大为震惊,可在震惊之后,涌现的就是怜悯。病人骨瘦如柴,眼窝深陷躺在床上,身上裹着一张脏兮兮的毯子。慧因只是微微走近了两步,就闻到了病人身上的恶臭,看到了他头上衣服上的虱子。

  跟着他一块来的巴亚金立马就忍不住反胃,脸上的假笑一下就凝固起来,这谁顶得住啊。那个女人也是,玩“额吉是牛”的游戏多好,哭一哭就能换来一头牛。哪像现在,在这里当牛做马不说,还要倒拿东西。

  他眼珠一转,就打算脚底抹油开溜。谁知,他刚准备比划,就看到慧因居然毫不避讳地走上前去,替病人查探情况。这病人看着病得严重,实则病因也简单,就是从马上摔下来,把两条腿都摔断了。鞑靼人是马上民族,这种事本是常有,只是这个老者摔得格外彻底,即便被敷上草药,捆上夹板,也始终治不好。

  他因此缠绵病榻,而有道是久病床前无孝子。他的儿女们越来越嫌弃他,最后干脆把他撂在这里等死。慧因仔细诊断后道:“取热水和毛巾来。”

  巴亚金杵着不动,慧因心知这个贼子是又犯懒了,他想起了月池的嘱托,道:“你是忘了你还在受苦的老母亲吗?”

  巴亚金想到那头母牛就牙酸,想到月池就害怕。他深吸一口气,真个乖乖去弄了热水和毛巾,然后就被逼着替老者擦身子。巴亚金屏住呼吸,轻轻一抹,就弄下来满巾满盆的污垢。他闭着眼,胃部在翻滚。他以为他平日就够邋遢了,可没想到……

  忽然之间,他耳畔传来了响亮的拍手声。巴亚金听得刺耳,到底忍不住睁开眼,结果看到慧因正在替这老者拍死头上虱子,那虱子多到,一巴掌下去就能死一串。看这一连串的虫尸,巴亚金终于忍不住吐了……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正式的治疗才开始。慧因拿出了麻醉药给老者用热酒服下,这药是用闹羊花、川乌、草乌、乳香、没药等制成,常人喝下去不到三柱香就会不省人事。

  而老者本来就病得只有一口气,一碗药下去当场就倒了。巴亚金吓了一跳,他忙去拉着慧因,险些将慧因拉个一个趔趄,尖叫道:“他死了,死了!”

  慧因看出了他的意思,随即哑然一笑。他亦是武僧出身,双手略舒,就挣脱开来,他对巴亚金道:“莫急,莫急,你且看看。”

  巴亚金没好气道:“还要看什么,看你在这里治死人,被人当骗子撵出去吗?”

  他又想去拉扯慧因:“别治了,咱们快走吧!”

第257章 亦逐春风上下狂

  怎么,发觉我不是丑八怪了?

  谁知, 他还没碰到慧因的衣袖,就被慧因轻描淡写地击退。巴亚金气急败坏,最后索性坐在一旁, 他心底暗骂道, 最好让这老和尚今儿遭人痛打一顿,叫他以后还敢不敢胡闹。他刚做如此想, 就眼睁睁地看到,慧因拿刀划开了老者的皮肉,露出了森森的白骨。接着,老和尚居然拿起器具,把其中碎成块块的骨头, 一点一点正好。

  巴亚金是杀人如麻的马贼,可他杀人是为了求财, 又不是故意折磨人的变态,一般都是一刀一个,哪里见过这种血肉模糊的诡异情景。他看着老和尚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在别人骨肉间穿梭,嘴里又开始干呕。这还不算完,老和尚划开伤口,将碎骨拼好之后,居然又开始缝合!

  慧因察觉到了巴亚金古怪的目光, 一面飞针走线,一面给他解释道:“老衲用得不是平常的棉线, 而是桑白线,故而不会有事的。”

  巴亚金嘴唇张开,半晌方道:“放屁!”

  慧因默了默:“……不要过早论断。”

  最后, 又是一阵敷草药、上夹板、煎药。巴亚金和慧因忙得脚不沾地, 累到满头大汗。巴亚金深悔, 不该和这老秃子出来,既受累,又做不成事,回去又要吃瓜落了。没曾想,老秃子根本就没有回去的打算,他居然又去瞧下一个了。出乎意料的是,老秃子在治中暑、跌打扭伤方面倒有一套。巴亚金又是惊奇,又赶忙劝他:“别搞这些重病的人了,又费精神,又打不出名气。要立马就治好,才能算神医嘛。”

  慧因总是一笑而过,而那个汉人大官知道了情况也没有说什么,仍继续大波大波地给这些穷鬼药材和食物。巴亚金渐渐地也自暴自弃了,浪费就浪费吧,反正这是汉人的东西,又不是他的。可让他决计没有想到的是,几个月后,他居然能看到这个骨头粉碎,连爬都爬不起来的老人,杵着拐棍到慧因面前道谢。

  他们部落的人惊得连嘴都合不拢了,一改当初对慧因的嘲笑,刚开始个个说他是傻子,后来个个都叫他神仙。结果,老秃驴还是那种云淡风轻的态度:“老衲治病不收金银,也不要牛羊,只要你们肯去帮老衲看顾无人管的病人,老衲就替你们看病抓药。”

  自此之后,白日里慧因给他们看病,晚上就给他们讲道。他讲得很浅显:“和汉人打仗,抢来的东西分给你们了吗?汉人因此不和你们做生意,饿死病死的又是谁?既然抢有害处,不抢有好处,那为何不干脆停战?”

  巴亚金就在一边给他打下手,人都是慕强的,既然老和尚真是神医,那听他的其实也不错?一个穷凶极恶的马贼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牧民。就此整个度化计划,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至此,月池便明白,她已经成功了一小半了。诸如这些寻常牧民,他们无法从战争获取多少利益,却要承担明廷反扑带来的惨痛代价。这种本分的小老百姓因此对于战争非常排斥,对于汉人没有仇恨,却因着对皇权的敬畏,不得不参与进来。但现在,他们有了选择了。

  蒙古的皇权与神权,原本是合二为一,都归于大汗身上。大汗被视为上天的使者,代表天意。如今,一个有神通的活佛横空出世,他提出的主张,如求和、通商能带来现世的安稳,而行善积德能带来来世的福祉,再加上各种神神鬼鬼的手段。这对饱受战乱之苦,又简单淳朴的平民来说,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丹巴增措在顺应民意的前提下,依靠大明和永谢布部的合力站稳脚跟是迟早的事。

  至于另一半,要做成,关键还要靠嘎鲁。徒有民心,尚不能形成大势,关键还是得从黄金家族内部着手。这一方面是为转移汗廷对他们的注意力,保证自己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则是为了引起势力的分裂。

  议事时,所有人都认同,应当从满都海福晋和达延汗的矛盾着手。

  张彩道:“帝后不和,是国之大忌,更何况,满都海福晋不是寻常的妇人,而是曾经手握重权之人。只要她的地位受到威胁,她一定会奋起反抗。”

  秦竺不解道:“可达延汗的两个儿子,都是她所出,究竟什么事,能让她都感觉受到威胁。”

  柏芳道:“有别的女人得子?”

  董大摇摇头道:“若只是幼子,还无法逼得一个皇后造反。”

  月池敲了敲桌道:“满都海福晋在国策上,也与达延汗有所不和。或许不是满都海福晋先行动手,而是达延汗嫌弃这位老妻呢?”

  张彩灵机一动:“那不如,效仿越国西施之计?”

  月池想了想道:“或可一试。你去找亦不剌,请他不要自己出面,代为转圜,相信这点小事,他会应允。”

  张彩问道:“那您呢?”

  月池道:“我得去见见故人了。”

  嘎鲁是万万想不到,他居然这么快就能见到月池。他不敢置信道:“你居然还没回去?”

  月池道:“不,我回去了,但又回来了。诺颜这段时日识字如何,这是何物,你可认得吗?”

  她扬了扬手中的族谱,意味深长道:“程氏一族,真是枝繁叶茂啊。光是你爹的近亲,上面就有二三十个。”

  嘎鲁的瞳孔微缩,他问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月池道:“不干什么,只是想诺颜找个地方单独聊一聊。”

  嘎鲁一愣,他冷笑一声:“你以为,拿这些人就可以威胁我从命吗,我告诉你,做梦!”

  月池道:“果真?那既然诺颜没有叙旧的心思,我就不打扰了,告辞。”

  语罢,她毫不留恋,扬长而去。可她走得还不到一炷香的时辰,嘎鲁就追了上来。

  他气喘吁吁,又恨又恼又怨:“你究竟想要做什么?!”

  月池微微一笑:“坐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