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129章

作者:闲听落花 标签: 穿越重生

  “我家姓陈,我大哥我二哥,我阿爹,我翁翁,我曾祖,我们陈家一门四代人,在海税司做马做牛尽心尽力,我们一家四代,就算没有功夫,还有苦劳吧!”

  小娘子手里的刀架在潘二太太脖子上,挨着栏杆,用尽全力的哭喊着。

  “你们这些贵人,你们争权夺利,你们要夺海税司,要夺这个,夺那个,你们夺来夺去,你们就把我们这样做牛做马的人家拿出来杀,你们就来杀我们!

  “我的哥哥,我阿爹,他们犯了什么错?他们有什么罪?我们家有什么错?你们要抄了我们的家,你们凭什么?

  “我阿娘死了,我阿娘年年施舍月月施舍,她救了多少人,帮了多少人,她那样的人,她连一只蚂蚁都不伤害,她有什么错?你们要逼死她?

  ”就因为你们是贵人么?你们凭什么!“

  小娘子放声哭起来。

  包间外早已经乱成一团,坐在楼下的护卫们冲到包间门口,趁着小娘子的哭喊,两个护卫悄悄往包间里挪进去。

  在小娘子放声大哭,抬起握刀的手擦泪的瞬间,两个护卫一个箭步,一人拽一个,将潘二太太和潘九娘子猛的拽过来。

  其余的护卫急冲进来。

  “不要过来!”

  小娘子看着猛扑上来的护卫,双手握刀,用力插进自己胸口,迎着潘二太太惊恐的目光,一字一句道:“我化成厉鬼,也要……”

  潘二太太瞪着小娘子胸口涌出的鲜血,再也忍不住,一声尖叫,晕了过去。

第198章 故事的由来

  吓晕过去的潘二太太,以及哭傻了的潘九娘子被抬回别业,符太太急急忙忙让人请大夫,给两人灌安神汤,史大娘子叫过跟随的人,查问究竟。

  潘二太太很快就醒了,一边痛哭,一边抓着史大娘子追问那个小娘子有什么冤屈,活下来没有,能不能帮帮她。

  她能听懂的平江话极其有限,那位小娘子那一通控诉,她一个字没听懂。

  史大娘子敷衍了几句,吩咐燃起安息香,潘二太太痛哭了一会儿,就睡着了。

  符太太和史大娘子出来,符太太问道:“怎么回事?”

  “是海税司丝绸主事陈正言的小女儿,太子赐宴那天,她也来了。”

  史大娘子的话顿住,想着那颗光彩夺目的猫眼,片刻才接着道:“说是她们父兄被拿,家产抄没,是因为贵人争权夺利……”

  史大娘子低低说了陈小娘子那些控诉,符太太听的眉头紧皱。

  “……我让别业随侍过去的嬷嬷和护卫把各自听到看到的都细细写下来,您得给世子爷写封信,告诉他这件事儿吧,这是大事。”史大娘子看着符太太道。

  “好。”符太太轻轻拍了拍史大娘子。

  这事儿虽然是史大娘子经手询问的,但这封信让史大娘子写可就不合适了。

  “你二婶……”

  “不能告诉她。”史大娘子立刻答道。

  “我也是这个意思。”符太太叹了口气,“这位陈小娘子,她既然一家四代都在海税司,海税司的俸禄有多少她不知道么,她家里有多少家产,哪儿来的,家里的吃穿用度得多少银子,她不知道么?唉!”

  “已经四代人了,早就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了。”史大娘子语调淡漠。

  “陈小娘子这一死,还不知道会不会闹出什么事,我已经和洪伯说了,让他安排人留心平江城的动静,临海镇有杨五呢,不用咱们操心。

  “可我明天一早就得赶回杭城,太子爷后天就到杭城了。平江城这边万一有什么事儿,你能不能先撑一撑?我让四姐儿留下来陪着你。”符太太看着史大娘子道。

  “好。”史大娘子答应的爽快干脆。

  ………………………………

  陈小娘子出事儿的戏楼是平江城最奢华也最热闹的戏楼。

  平江城丝绸行是江南两大丝绸行之一,除了织坊众多,也是远到徽州以西的各地丝绸的集散之地,城里城外,依附在丝绸生意上的人家不知道有有多少。

  太子赐宴拿人当晚,平江城就像被无形的风暴卷过,隔天的戏楼几乎空无一人,酒楼茶楼倒是人来人往,可来往的客人几乎个个神情凝重、步履匆忙。

  坐满人的酒楼茶坊里,没有了往日的喧嚣热闹,整个平江城仿佛都被笼上了一层前途未知的凝重压抑。

  抄了几家在海税司任职的官吏,再到世子爷侍奉太子爷离开平江城,南下巡视,笼着平江城的那份压抑散开了些,戏楼里重新热闹起来。

  出事当天,在戏楼演出的是掌柜重金请来的名班名角儿,楼上楼下坐无虚席,陈小娘子一通控诉捅死自己之后,看戏的人一涌而散。

  这桩事远比大戏精彩,当众捅了自己的是个年青好看的小娘子,又是最牵动平江城人心的海税司丝绸案所涉人家,几乎集齐了所有牵动人心的要点。

  这桩事随着一涌而散的看戏人群,比疾风还快的传遍了整个平江城,再接着往外传播。

  至于口口相传之后,传成了什么样,五花八门肯定不足以形容。

  李小囡知道的头一个版本,是尹嫂子传过来的。

  尹嫂子赶得一头热汗,冲到李小囡面前,两只眼睛瞪得溜圆。

  “出事了,出大事儿了!”

  “啊!那可不得了!出什么事儿了!”梅姐吓的脸都白了。

  尹嫂子可是个极有见识的稳当人儿,她都急成这样了,这事儿可太吓人了!

  “梅姐给尹嫂子倒杯茶。”李小囡忙拍了拍梅姐,再示意尹嫂子,“嫂子先缓口气,坐下说话。”

  梅姐飞快的倒了杯茶,送到尹嫂子手里。

  李小囡见尹嫂子急着说话,忙冲她摆手笑道:“嫂子别急,先喝口茶。”

  尹嫂子接过茶,一口一口喝了,舒了口气,看着梅姐笑道:“还是咱们阿囡沉得住气。”

  “阿囡厉害着呢!”梅姐笑接了句,接过杯子,又倒了一杯茶,放到尹嫂子面前。

  “真是大事儿!一条人命呢!”尹嫂子往大腿上猛拍了一巴掌,“一个小娘子,在天韵戏楼戏台上,自己把自己捅死了,一地的血!”

  “唉哟!”梅姐一声惊叫。

  “你先说谁告诉你的,告诉你的人怎么知道的?”李小囡微微蹙眉。

  “我有点儿急了。”尹嫂子深吸了口气,“是咱们布庄隔壁那家糕点铺子送货的孙阿婆,孙阿婆往隔了两条街的刘家送点心。

  “刘家老太太是个戏迷,今天在天韵戏楼唱戏的是梅家班,但凡梅家班的戏,老太太是必定要听的,今天一大早就去听戏了。

  “孙阿婆讲,她刚放下点心,说刘家老太太被两个婆子架着,慌里慌张冲进家,她就没急着走,她是听跟着刘家老太太去戏楼的婆子讲的。

  “那婆子讲,她正靠在墙边上听戏,戏台上才开始演帽子戏,突然就闹起来了,她就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喊冤,说她是陈家姑娘,说她们一家四代人在海税司做牛做马,说凭什么抄了她们家,还说她阿娘救了好些人。

  “那婆子讲她个子矮,眼前被人家挡得严严实实,没看到小娘子是怎么死的,问前面的人,说是自己捅死的。”

  尹嫂子说完,看着李小囡。

  李小囡紧皱着眉。

  一家四代人都在海税司,现在就抄了家的人家可不是普通人家,就算抄了家,也是有些耳目的。

  为什么挑了今天,又挑了天韵戏楼?

  别业那位潘太太最喜欢听戏。

  “跟咱们搭不上,不过,你留心点儿这件事,有人来讲这事儿,就听听她怎么讲,再问问她是从哪儿听来的。”李小囡想了想,嘱咐了句。

  “那就好。”尹嫂子舒了口气。

  从听说拿了好些丝绸行的人那天起,她这心就一直提着,她们这细布生意,也是丝绸行行内的生意。

  刚刚听孙阿婆说这桩事儿时,她这心扑通扑通的跳,现在阿囡说搭不上,那就是没事儿,这件事儿上不用悬心了。

  “你放心,听闲话我擅长。我回去了,要是没什么要紧的闲话,我就明天再过来,你们家搬到这里,我过来可就不像从前方便了。”

  尹嫂子边说边站起来。

  李小囡跟着站起来,和梅姐一起,将尹嫂子送出院门。

第199章 吊唁

  李小囡听到的第二个版本,是李学栋带回来的。

  李学栋是听同窗说的,同窗是听送饭的小厮说的,小厮是听往他们家送米的米铺伙计说的,米铺伙计听谁说的,李学栋说小厮说他没问。

  李学栋的版本是:

  天意戏楼正唱着帽子戏的时候,一个一身重孝的美貌小娘子从天而降,落到戏台上,举着刀横在脖子上,开始诉冤屈,说她是陈家姑娘,她父母兄长受冤而死,陈小娘子当场发了咒愿,说要是冤枉,就让她的血一滴也不落在地上,说完就抹了脖子。

  李学栋大瞪着双眼,压低了声音道:“说是戏台真是一滴血也没有,说那血全飞到上面去了!”

  李小囡无语的斜着李学栋。

  “你别这么看我,他们都这么讲。你知道怎么回事了?”李学栋被李小囡斜得有几分讪讪。

  “听人说过一回了,戏台上没血,是因为她没死在戏台上。”李小囡叹了口气。

  她哥哥这个版本,这个血不落地上的咒愿是怎么添加进来的?

  她没有人手,不然肯定要找那个小厮问清楚。

  这种神道道的咒愿极具传播潜力,真要传播开了,可不怎么好。

  第三个版本,是大堂婶赶过来说的。

  这个版本就很神奇了。

  说是有个小娘子白衣白裙,突然就站在戏台中间了,她一说话,所有人都发不出声音了,小娘子说她冤深似海,求在场的君子替她申冤,说完,白衣白裙的小娘子就全身流血,倒在了戏台上,可等大家冲上戏台时,戏台上却什么都没有。

  李小囡听得抹了把脸。

  送走大堂婶,李小囡将三个版本的尽可能照原版一字不动写下来,折好封好。

  这事儿不是什么机密,用不着漆封,李小囡让阿武赶紧把信送到别业,交给晚晴。

  ………………………………

  傍晚,史大娘子和尉四娘子端坐在榻上,听着外出打听的仆妇小厮们的禀报。

  这边打听的人多,听到的故事版本就是五花八门了。

  流言皆是如此。

  看着小厮垂手退出,尉四娘子皱眉问道:“在报恩寺停灵,是因为横死?”

  “报恩寺么,这寺名就挺好。”史大娘子垂眼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