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162章

作者:闲听落花 标签: 穿越重生

  “什么样的渊源,让你待我如同兄弟姐妹?”李小囡直接问道。

  顾砚沉默片刻,折扇在指间转了两圈,“你就当是重生再造之恩吧。”

  “不是我。”李小囡看着顾砚。

  “你做的都是她想做的。”顾砚微笑道。

  “我不会跟在你身边,我想嫁一个我喜欢的人,如果找不到喜欢的人,不嫁也没关系,我就跟大阿姐一起,把细布生意好好做下去。

  “这也是她想做的吗?”

  顾砚迎着李小囡的目光,沉默了好一会儿,声音低而肯定的嗯了一声。

  李小囡有些意外,呆了一瞬,“那,”顿了顿,李小囡皱眉道:“我要是嫁了人?”

  “得我点头。”顾砚不客气的答道,看着李小囡瞪起来的双眼,顾砚摊手笑道:“没有别的意思,不想让你所嫁非人而已。”

  李小囡胳膊支在桌子上,托着腮,片刻,一声长叹,“唉,受之有愧。”

  “你想方设法教妇人织布,赊织机收布,让江南家家机杼声声,这是我想做没能做好的事,只这一条就足够了。不必愧。”顾砚神情郑重。

  “一直扯着你的虎皮呢。”李小囡道。

  顾砚笑起来。

  “真要叫上来问问吗?”李小囡转了话题。

  “你想当面看看吗?”顾砚反问道。

  李小囡犹豫片刻,摇头,“看看也不能现在看,我还是先探探二阿姐的话吧。”

  顾砚嗯了一声,“我有三个姐姐。”

  李小囡扬眉看着顾砚,他跟她说这个做什么?

  “大姐比我大十岁,直到现在,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长姐如母。”

  顾砚的话顿住,大姐给他的信,几乎每一封里都有这句话,他从前看到这四个字就厌烦无比,后来,这四个字让他心头酸软难忍,现在,酸软温暖之余,添了些许无语无奈。

  “大姐出嫁那天,我记得很清楚,外面催嫁鼓乐喧天,大姐两只手摁在我肩上,跟二姐郑重交待:弟弟就交给你了。二姐一只手叉着腰,手指点在我额头,说:听到了吧,以后你要听我的!”

  顾砚抬手点在自己额头。

  李小囡听得眉毛高扬。她不能想象眼前这位威势赫赫,一言九鼎的世子爷竟然有两个压着他头上的姐姐。

  这俩姐姐听起来比她阿姐凶多了!

  “三姐比我只大了三岁,二姐出嫁后,照样敢接手管我,三姐出嫁那年,我已经比她高出一头多,在北边打了四五年的仗,有一回,我陪她去挑珠子,街上有匹马惊了,她立刻冲到我前头,叫着:你退后!我来!”

  李小囡呃了一声。

  他这三个姐跟她三个阿姐一样,有什么事都要挡在她前面,可她是真不行啊!

  “我的姐姐样样周到的照顾我,在她们面前,我从来不用自己动手斟茶。”

  顾砚说着,给自己斟了茶,又给李小囡添上。

  “我从来没拿你当姐妹看待过。”顾砚放下壶,手指在壶身上敲了两下。

  李小囡斜瞥着茶壶,转头看向窗外。

  “倪如石的事,探话可不好探,你不如直接去问你二阿姐,你二阿姐真要是有所想,我就安排人再看一看倪如石,找他说说话,之后,还来得及看看他今年童子试能考成什么样。”顾砚笑道。

  “我觉得他看起来心气太高。”李小囡沉默片刻,叹气道。

  “心气是不是太高,要看他本事如何。现在看起来,够聪明,有定力,能吃苦,能认识你二阿姐,运势也不错。”

  顿了顿,顾砚接着笑道:“至于在亲事上拿乔,他的亲事是他唯一能有所把握的机遇,是该谨慎把握。

  “看他的文章学问,一个秀才是能考出来的,等他考出秀才再说亲,要是他耐得住,再有运势扶助,一科考出秋闱,再要说亲,和现在这些人家相比,天地之别。

  “你哥哥的亲事就定的太早了。”

  “我哥哥的亲事好得很!”李小囡先怼回去,随即叹气,“他这样心气太高的,往上走一步,肯定就想攀更高的枝,我……”

  “还有比睿亲王府更高的枝吗?”顾砚打断李小囡的话,一脸惊讶的问道。

  李小囡瞪着顾砚,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攀上你,就是攀上我。”顾砚曲起手指敲着桌面,“你要站高一些,眼光放远。心高是好事,志向远大才能有所作为,都像你哥哥那样,三餐吃饱心满意足,朝廷……我是说,你们姐弟几个,至少得有个有心有胆,能撑起来的人,不能只靠着你一个人。”

第247章 直接问

  顾砚要赶回临海镇看正在进行中的丝绸定货,吃了中午饭,李小囡就和晚晴一辆车,回到平江城家里时,院子中间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竹筐,还没收拾好。

  李小囡自己拖了把小椅子,坐在廊下,看着院子里的忙碌,找了片刻,扬声问道:“二阿姐呢?”

  “去作坊了,明天就开工了,你二阿姐不放心,过去看看。”梅姐扬声答道。

  李小囡心里生出股说不出的感觉,托着腮盘算。

  她们家里,三阿姐最容易探话,二阿姐话少心眼多,是最难探到话的那个,她又忙成这样,想找个说话的机会都不容易。

  这事儿又是时不待我,唉,看来只能直接问了。

  怎么问呢?

  这桩事儿,就算她私底下问清楚了,真要做点什么,肯定得大阿姐先点了头,那不如先跟大阿姐说说,让大阿姐去问二阿姐。

  三阿姐说过,大阿姐和二阿姐无话不说。

  李小囡打定主意,走到正将一竹筐腊肠一根根晾出来的大阿姐李金珠身边。

  “大阿姐,我有话跟你说。”

  “你说吧。”李金珠弯腰又拿出一串腊肠。

  “得悄悄的说。”李小囡压低声音。

  “嗯?”李金珠转头看了眼一脸笑的李小囡,晾好手里的腊肠,在一把干菜上蹭着手上的油,问李小囡,“到哪儿说?”

  “这里这里,这里就行。”李小囡推着大阿姐坐到廊下,拉着小竹椅挪了挪,靠近大阿姐。

  “大阿姐,我说你听着,别出声,绷紧脸。”

  李金珠无语的好了一声。

  “最开始吧,是我那一把墨头不见了。”李小囡从墨头说起。

  李金珠点头,这事她知道。

  “……就这样,这墨头就找到了。”李小囡尽量简单的说了墨头的事。

  “你让世子爷给你查几块墨头这样的小事?”李金珠不敢置信的看着李小囡。

  “嗯?”李小囡一个怔神,她大阿姐这个方向不对,偏了!

  “大阿姐,这墨头是二阿姐拿走了,我问的时候,她闷头不响,难得大阿姐知道怎么回事了?”李小囡把她大阿姐往正路上拽。

  “你跟世子爷……”

  “大阿姐,咱们先说二阿姐的事,二阿姐的事要紧……”

  “我和你二阿姐最不放心的就是你!”

  “先说二阿姐,等你听完了就知道了,我比二阿姐好多了。”李小囡用力往回拽话题。

  “你说!”

  “我今天去看那个倪如石了,大阿姐你先听我说完!你别瞪眼,你稳住!”

  李金珠深吸了口气,“你说!”

  “那个倪如石长得可好看了,也就比世子爷差了一点点,世子爷说他聪明,有定力能吃苦,算是个人才。你得问问二阿姐是不是看上这个倪如石了,要是看上了,那个。”

  李小囡一脸干笑看着她大阿姐,“你看,还是二阿姐那个那个,是吧。”

  第二天,李小囡起来的时候,二阿姐已经走了,大阿姐坐着廊下,纳着鞋底,等李小囡起来。

  李小囡洗漱好,梅姐把给她留的两个小包子,一碗粥和一碟子蒸腊肠端过来,李金珠拿了梳子,坐到李小囡身后,一边给她梳头,一边说话。

  “我问过你二阿姐了。她说没什么意思,就是看着倪大娘母子不容易,跟咱们那时候差不多,想着那些墨头你也用不着,就拿给他们用了。”

  “那二阿姐怎么一声不响?”李小囡拧头问道。

  “别乱动。”李金珠用梳子敲了下李小囡,顿了顿才接着道:

  “我瞧你二阿姐那意思,唉,你二阿姐讲:倪大郎是个有才的,心气也高,她说倪大娘和她说过媒婆上门提亲的事儿,说倪大郎讲,要是成了亲,一年两年再有了孩子,他就只能把心思花在赚钱养家上,就没法专心读书考试了。

  “倪大郎说他考到三十岁,要是三十岁还不能进学,他就死了心,能娶个什么样的,就娶个什么样的,往后赚钱养家,好好过日子。

  “你二阿姐讲,要是倪大郎到三十岁没考上,这门亲事也许能提一提,可她觉得倪大郎肯定能考上,倪大郎成了秀才公,她配不上,咱们家也配不上。你二阿姐讲她从来没敢多想过。”

  李小囡似是而非的嗯了一声。

  二阿姐这不是没想过,而是前前后后都想遍了。

  “大阿姐要去看看那个倪大郎吗?倪大郎真的好看极了,个子很高,很挺拔,很精神。”李小囡拧头笑问。

  “别乱动。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看他干嘛?”李金珠在李小囡头上轻拍了下。

  “世子觉得他挺好。”李小囡笑道。

  “雨亭说世子爷对你好得很?”李金珠下意识的落低了声音。

  李小囡没说话。

  “雨亭说,阿武一直觉得世子爷收下她,肯定有大用,说去年冬天,她们碰到世子爷身边那位石滾石爷,阿武就问了石爷,说是。”

  李金珠顿了顿。

  “说是石爷说,世子爷收下阿武,就是看她是女儿家,跟在你身边方便。”

  李小囡嗯了一声。

  “你就不能跟大阿姐多说一句?”李金珠拧着眉,在李小囡头上拍了下。

  “就是能说到一起的好朋友。像世子这样的人,很讲究能说的来。像他那样的贵人,想找个能说话的人极难。”李小囡垂眼道。

  “阿囡,你二阿姐真没多想,咱们家现在就好的不能再好了,你可别再多想,你要是为了家里委屈了自己,你二阿姐就是嫁给二郎神,她也过得不舒心。”李金珠一字一句,郑重交代。

  “大阿姐放心,大阿姐还不知道我么,我从来不委屈自己。”李小囡忙笑道。

  “梳好了。我跟雨亭去华亭县走一趟,该去收布了,你要是出门,让阿武陪着你,别骑马了,近了就走过去,远了叫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