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116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去年种的本来就不多。

  所产的棉花都有数。

  州城周大人那一身棉衣,常备军那边送去五套棉衣棉被。

  安丘沾桥两地差役们备下各十套,让他们出去巡逻,以及夜间当值用。

  物件到底是物件,再珍贵放到库房里也没用。

  最后剩下的十斤,则全部打包给蔡先生,让他做弹花机用。

  “没了?”蔡一繁闷气道,“你们今年的棉花还有二十多天才能收,你说怎么办。”

  纪楚还真有法子,他对成捕头道:“去年的棉衣棉被还在吧。”

  “在,收得好好的,真准备让扫洗婆子们拿出来晒晒,天气一冷,马上就能用得到。”成捕头立刻道。

  不管沾桥还是安丘。

  巡查的差役们,自己都念着这事。

  毕竟大冬天的,有棉衣没棉衣,是两种体验。

  特别是夜晚在衙门当值,盖着棉花被,能直接睡到天亮,别提多舒服了。

  纪楚道:“拿出来拆洗吧,面料洗干净晒透了,棉花拿给蔡先生做实验。”

  “旧棉花弹了之后,会更加蓬松,更暖和。”

  真的啊?!

  差役们眼中带了惊喜。

  那可太好了。

  傅书吏甚至道:“那一条被子,岂不是可以用很多年,这样对百姓们来说,是最好的。”

  纪楚点头。

  当然可以了。

  不然他怎么会那样喜爱棉花。

  听他们安排,倔脾气老头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班凯班贤给纪大人使眼色。

  纪楚笑眯眯上前道:“蔡先生,咱们不急那一时半刻,想来您这么远过来,必然不是只待一日半日的。”

  “咱们先吃饭,吃饱了再说,这棉花也不会跑的。”

  说着,纪楚又道:“今年沾桥新下的麦子,做成的面食十分好吃,您有什么忌口的吗,衙门都给安排。我也没吃饭呢,咱们一起?”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再说还是纪楚对他脾气的年轻人。

  蔡老头只好道:“那先吃饭。”

  这话一说,众人终于松口气。

  不过等着饭菜上来的时候,蔡一繁把咸安府官员的信件给他了。

  纪楚一愣。

  他跟咸安府官员没有什么往来啊。

  听说咸安府那边也在种油菜,难道是他这里影响了那边。

  信件还未拆开,只见上面是咸安府户司官员的名讳,再看里面的内容,让纪楚颇有些哭笑不得。

  信件内容十分客气,先说久仰大名,还说了纪楚这三年来功绩颇佳,官场上同僚有目共睹。

  也交流了油菜的事,还说咸安府今年多开了几家磨油作坊,在做加工买卖,基本是依靠曲夏州种的油菜,这改善了不少百姓生活。

  最后则道,问纪楚有没有兴趣跟蔡先生一起到咸安府,还说对他种植的棉花同样感兴趣,可以让人推广种植。

  甚至隐晦讲,他们咸安府地方更大,治下百姓更多,到他们那才是最好的。

  这是什么意思?

  分明是给纪楚许诺的意思啊。

  纪楚从信里品出许多意思。

  曲夏州种出来的油菜质量好,咸安府那边有蔡先生坐镇,所以购买的磨油器具多,直接做了加工生意。

  两个地方一结合,这磨油生意算是成了。

  都说牵一发动全身。

  从安丘县起的油菜行业,真的影响了至少两个地方的人。

  油这东西,可以说是各家各户必不可少的东西。

  而且古代食用油跟点灯的油通用,可想而知市场有多大。

  不出意外的话,两个地方会长久达成合作。

  这确实是好事。

  正是因此,咸安府户司想把他要过去。

  目的不言而喻。

  按照平临国官场习惯,州府虽然是一起喊,但州要比府小一级。

  比如知府的官职会比知州高一级是一样的。

  这也是咸安府户司官员说,他去那边发展会更好。

  从州官员到府官员,以后升迁更有利。

  不得不说,这对大部分官员来讲,确实是个极大的诱惑。

  信件看完,饭菜也端上来了,纪楚并未对此多说,只是笑笑收起书信。

  大家都不是拘谨的人,这顿迎客的席面吃得宾主尽欢。

  蔡先生倒是知道,自家两个徒弟为什么那么喜欢纪县令这里。

  有这样的官员,手下的人也会对匠人们诸多尊重。

  大家不讲什么虚的,吃饭就老老实实吃饭,不需要客套。

  吃过饭后,纪楚发现蔡先生的脾气好像好了些?

  但他还是带着大家吃了茶,然后就去刚刚腾出来的工作间里。

  沾桥县的衙门很大,利用的却还不如安丘县那边。

  主要这地方还没有实际的主簿跟县丞。

  县丞房子还好,现在马典吏一家住着,主簿房一直没人住。

  甚至内宅也空着,只有两间房子用于纪楚跟纪振休息。

  纪楚就让马典吏把内宅再收拾出一个院子,专门给蔡先生他们住。

  还是那句话,既然这么远来了,肯定不会马上就走。

  按照蔡先生的脾气,大概率会把弹花机完善得差不多再说。

  至于工作间,就在院子旁边有一间闲置的空房。

  这般妥善安置,蔡先生知道,纪县令是真心想做好事的,也是真心觉得他们这些匠人重要。

  没留神间,蔡老头的倔脾气少了五六分,甚至对身边人道:“不急一时的,你们先去自己房间放行李,放好再过来就行。”

  话是这么说,但班凯班贤还是把半成品的弹花机搬到空房里,其中不让其他人动手,之后才回去放行李。

  纪楚围绕着弹花机转一圈,惊讶道:“蔡先生,这不是做得差不多了吗?”

  蔡一繁却道:“还差一些,按照你说的,应该能省力,弹的范围更广才是。”

  “还有这一处,弹了百下,此处必断。”

  如果换更好的材料,那价格就上去了,但要是不换,非常耽误事。

  而且这根竹竿需要特定的形状,做起来有些麻烦。

  纪楚听着,见马典吏他们把去年的旧棉花被服拿过来了,便找了把剪刀,跟着大家一起拆线。

  所用的棉线只用剪一下,那样不会浪费,这线还能用。

  众人干完活,便有了近三十斤的棉花。

  因为穿了一个冬天,再加上天气暖和之后收在库房里,自然而然有些霉味,棉絮坨在一起,经常使用的袖口位置,那棉花已经成死棉花,硬邦邦的。

  这些用久了的棉花,跟蔡一繁那边的棉花,形成鲜明对比。

  给蔡先生那十斤棉,早就蓬松得不能再蓬松了,之前实验时,只能打湿了晒干,然后再弹。

  但次数多了之后,难免变得稀碎。

  不过这样的棉花填充到被服里,确实又软又暖和。

  而且纪楚他们去年弹的棉花,工具到底不算好,所以弹出来的棉花很快就压扁了。

  蔡先生做的弹花机却不同,弹出来的棉花显然更好。

  纪楚看着就喜欢。

  等班凯班贤来了之后,大家立刻动工。

  有了这些棉花,才能更好找到优缺点,这就不是纪楚能做的了。

  他只有吩咐厨房备好茶水点心,不要累着大家。

  等他去正堂处理公务,蔡先生才看了他的背影道:“竟然是表里如一的。”

  跟着蔡老头做事的手下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以前也有这种情况发生。

  某地官员千求万求,让他们过去帮忙。

  等去了之后,明显是看不起的,却又想让他们做事,所以摆足了官老爷的架子。

  大有一种,我们那么求你,是看得上你,是给你脸了。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