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小宋训导都傻眼了。
他什么时候这么重要了?
还都向他学习,知道他怎么办到的吗。
小宋训导对自己三叔道:“我的办法就是,抱紧大腿。”
抱紧纪楚的大腿!
按照他说的做就行。
他三叔无语,让他认真回答。
之前侄子要当数科训导时,也只想让他试试看。
没想到真的做出成绩。
这种时候,必然要做个表率,这对傻侄子的晋升很有帮助。
三叔更无语的是。
自己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做事升职。
还不如侄儿运气好更重要。
哎,算了,侄儿不算聪明,好在听劝。
这位即将升职为官学左训导的宋三叔,继续给侄子指点:“扶持起整个陇西右道的数科,以后我的位置,就是你的。”
小宋训导想到这,立刻点头,他肯定会的!
不管是为了升职,还是为了纪楚,他都会努力!
宋三叔轻轻叹口气。
数科的崛起,已经成为定局了。
因为无论从哪方面看,这都是极好。
纪楚这人,又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棉花马上就要收获,纪楚的名字,会让更多人知道的。
第68章
数科, 多少年没有这种景象了。
老数科跟新数科,频频有外地官员前来学习。
小宋训导待人接物上肯定没问题,在不打扰夫子学生们的前提下, 他着重讲了如今数科的运行模式。
说白了,就是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 回馈给百姓。
不让这些学问高居庙堂之上。
“都说穷则变, 变则通,通则久。也是这个道理。”小宋训导用周易里的话来解释, 很让众人信服。
这里的穷并非贫穷之意,是说事情发展到极点, 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能使事情不断进步。
数科的困境不就是如此吗。
陇西右道来的数科众人纷纷点头。
现在能为数科取经的数科人,基本是对此抱有期待的,故而很是赞同。
“来,这里就是新数科了。”小宋训导笑着道,“看到这里没, 就是大家实践之地, 如今的学生大多虚谈废务, 亲手做些事情,也有利于他们成长。”
“虽说大家是以设计为主, 但该学的还是要学。”
学生们锯木头, 确实超乎大家想象, 但倘若是为了实践, 磨炼心智, 似乎又可以接受了。
新数科逛完,大家以为这就是最主要的地方,以为他们的数科能发展, 依靠的就是此地。
可回到官学的老数科,一些数科夫子才意识到,老数科依旧是压舱石。
因为老数科教导的理论十分扎实。
不仅如此,还有一间宽敞的教室专门用来编书,要把实践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写下来,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但这间教室里,有很多纸张上的符号让他们看不明白。
这不是鬼画符吗?
小宋训导心道,终于说到正题了。
“此为数学符号。”小宋训导道,“各位大人都是数科好手,平日计算的时候,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一个是算筹跟算盘实用性足够,但复杂运算难以解析。
再者,便是古代数学没有相对的抽象符号,多用文字来表述。
比如一道数学问答题目,不让你用符号来表达其含义,而是用文字转述符号。
这让本就复杂的数学题目跟答案变得更加难以理解。
数学本就难啊!
现在不就更难了。
在纪楚的启发跟引导下,曲夏州数科五位夫子在创立属于平临国自己的数学抽象符号。
刚开始大家还不适应,但只要用上了,便知道这会对算力有多大的提升。
特别是高次方程解析,用相对应的符号,绝对能省很大的力。
其中一位其他地方的数科夫子,惊愕地抚摸上面的文字,叹息道:“当年我家祖父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还未做成,就钻研科举。”
学数学又没有功名,也没有银钱,大家自然另谋出路,他家先祖就是舍弃了数学转而科举。
不过就算中举做官,数学也是他一辈子的爱好。
只不过后来事务繁杂,只能当茶余饭后的消遣,至于创建符号的想法,也一起搁置了。
纪楚听到这话,心里说,他就知道!
古代中国是没有数学人才吗?是没有物理化学天才吗。
不是的!
只因科举不考,没有前途,才把这生生耽误了。
纪楚跟蔡夫子,张玉春他们一起过来,众人立刻凑过来寒暄。
纪楚,拯救数科的大英雄。
数科终于能被重视,都是因为他。
而蔡夫子跟张玉春的大名,大家可都听说过。
一位是鼎鼎大名的匠人夫子,一位是家学渊源的数学世家。
他们几乎是两种学术代表的极致,如今结合在一起,果然不同凡响。
蔡夫子跟张玉春过来,想说的也跟符号有关。
只有他们五位夫子,加上纪大人六个人,创造,使用这些符号,显然是不够的。
如果想要真正地推行下去,必须大家都用。
“我们不如成立一个数学联盟,专门来设计创造数学通用符号。”蔡夫子道,“咱们陇西右道五个州府,一起把符号完善了,一起使用它。”
使用的范围越大,传播的范围也就越广。
与此同时,有更多数科人才加入进来,岂不是能更快完善?
“这个好。”其中一人立刻答道,“我加入。”
“我也加入,就凭大家都喜欢数科,我也要来。”
“这样的符号确实不错,整齐简洁,是谁想出来的啊。”
这话一说,众人立刻看向纪楚,纪楚轻咳,并不居功:“只是从一本闲书里看,西域更远之地,也有数学书籍,他们便是用抽象符号代替文字,研究数学,可以提高算力。”
要说阿拉伯文字,如今也有的,但数字符号还未传过来。
这两个简洁的东西,就是为数学而生的。
取长补短,才是最实用的做法。
有纪楚开了这个头,剩下的不用多讲,小宋训导牵头,蔡夫子张玉春次之。
剩下众人无不响应。
等到数学联盟众人一起吃酒,大家才意识到,不是说来这里研究的吗,怎么突然加了一个数学联盟?
纪楚跟众人闲聊时,也发现数科众人倾向不同,还知道平临国这样的数学爱好者还有不少。
不过多数人只能做官经商谋生,不能钻研此项,实为可惜。
而且他们各自偏向也有不同,爱好的数学范围也不一样。
在科举不考,官府不扶持,甚至名声不算好的情况下,还能有这么多人喜欢数学,可见是真爱了。
“那能不能联系他们,一起完善数学符号?”纪楚道,“人多力量大,也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但凡参与的,基本也会使用,这样有利于数字符号的推广。
这自然可以,蔡夫子他们已经整理出一个简单的范本,可以寄到各地,让大家帮忙修改完善。
最后汇总在曲夏州数科,大家一起研究。
这个过程至少也要两三年时间,不过却是能推进数学的大事。
张玉春只觉得高兴。
纪楚之前就重视这件事,但并未真正提起。
等到陇西右道数科前来学习时,他才把完善符号的事提上日程,看见他的远见。
数学,真的要前进一大步了。
张玉春最后举起酒杯,他一定要敬纪楚一杯。
数科如今的情况,就是按照纪楚的计划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