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227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总不能因为他的名声过于响亮,犯了忌讳吧?

  那也不应该。

  给广宁卫赶工那十万棉衣棉裤,足以让兵部出身的新知州很喜欢他啊。

  难道得罪了沈通判?

  更不会啊,沈通判为许大人的旧部,对纪楚更没的说。

  不管别人怎么猜测,反正纪楚深居简出,只想研究出合适的钢材。

  能承受火药的强度,还要大批量生产,实在是太难了。

  好在缝纫机需要的钢材强度也很高,至今还没有人有过怀疑。

  也就廖知州他们听到纪楚的要求,心里直咂舌。

  纪楚这性子,还真是说做就做,绝对不拖延的。

  要说他们这些人的性子已经算果决的,那也会等到皇上下葬,新皇登基点头之后,才会开始建造。

  也就纪楚了。

  他甚至还能找到合适的理由。

  不过纪楚此刻更高兴的,还是数科联盟太好用了。

  他们真的能弄到各地的冶炼技术,还是最新的那种。

  以及对冶炼炉的改进,也是肉眼可见的迅速。

  所以他管外面怎么想呢,赶紧搞出来好东西才是真的。

  不过最近让他有个发愁的事。

  他们冶炼处每次炼出一批好钢,就有人想要来。

  兵部主事说自家要做新兵器。

  常备军岳将军那边也在打听。

  就连数科夫子们都在问。

  还有蔡夫子也是,他同样想要好铁器,他可太知道,如今很多农具不经用,就是铁的质量不达标。

  如果纪楚的钢材厂真的做出强度高,产量还大的铁制品,那他名下的作坊肯定要来购买的。

  所以有事没事,大家都来催一催。

  “敬安,好钢做出来了吗?”

  “你们设计的如何了,需要帮忙吗。”

  “我们这能不能提前预订啊。”

  纪楚挠头。

  他当惯了甲方,很少当乙方啊!

  大家不要催啊!

  小宋训导幽幽道:“终于知道你催我缝纫机时的感受了吧。”

  纪楚很是无奈,他就是知道,所以才催啊!

  不过也有让他惊喜的事,京城的裴大人给他运来一批书籍,正是京中藏书,也是他需要的。

  冶炼处如火如荼进行,等纪楚看到雪花落下,才意识到又一个冬天来了。

  他还掐指算了算。

  皇上也快该埋了吧。

  其实赶在冬祭前把人下葬,是最好的选择,不至于等到明年。

  今年一过,又是新的开始。

  但想到太子的性子,只能摇摇头。

  算了,爱怎么样怎么样吧。

  反正他们这不怎么受影响,也就京城百姓至今还不能娱乐喧哗。

  纪楚说不受影响,已经是委婉了。

  自从今年减税的事情出了之后,本地百姓多了项与众不同的爱好。

  放鞭炮!

  放烟花!

  不知道从哪兴起的,有人说是沾桥县,他们因为被服作坊成立,现在各家各户都有钱得很,衙门更是如此。

  所以他们庆祝的时候,就会买最好看的烟花,已经成为那里的习惯了。

  这个习惯也影响周边,安丘县也在放。

  大晚上的,看着天空上的烟花,怎么看怎么漂亮。

  现在人的娱乐项目也少,自然更加喜爱漂亮的烟花。

  还有各地开店,本就有放鞭炮的习惯,今年更甚。

  所以说曲夏州百姓不受老皇帝去世的影响,就差日日看烟花玩了。

  就是他们这买烟花不便宜,只有最有钱的几个县才买得起,颇有些遗憾。

  好在已经有人在琢磨,要不然开个烟花作坊?这也不算难吧。

  正好赶上过年,到时候很多人家都要放鞭炮赶年兽的。

  放在之前,肯定有人说曲夏州百姓浪费钱。

  谁让如今日子不同了。

  尤其是沾桥县。

  今年三月份那会,大家只知道颜县令要成立棉被服的作坊,还专门买了大型弹花机。

  本以为他是浪费钱,谁料没过多久,纪大人便送来一笔大订单。

  而且还让沾桥县全部吃下这份订单。

  要说那会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整个沾桥县都在跟着忙。

  可忙完之后,才意识到这十万订单带来了什么改变。

  颜县令感触最深。

  他有成立棉被服作坊的想法,就是知道这东西是日常必需品,更因为自己喜爱,所以天然向往。

  随后的事情,就不受他控制了。

  因为他就是被纪大人带飞的!

  根本不用动脑子好吗!

  颜县令的想法先放一边,要说生活改变最大的,则是棉被服作坊的女工们。

  从开始到结束,一共有近两千女工接受了缝纫机的培训。

  她们多是沾桥县本地人,知道县城作坊招工后,就陆陆续续赶到。

  其中一个叫魏春雨的女子就是第一批来的。

  跟她一起去的,还有嫂子跟娘亲。

  要说缝纫的技术,她在三人里面最差。

  可学怎么用缝纫机时候,十六岁的她却是机灵。

  大家都是懵懵懂懂地跟着干活,第一件缝纫机做出来的棉衣却让众人都在惊叹。

  太整齐了,让她用手缝,一辈子也缝不出这么整齐的针脚啊。

  要说她家的情况,其实很不好。

  她爹跟她哥早些年去世,家里只有娘亲,嫂子,还有下面三个侄子侄女。

  倘若不是纪大人到了沾桥县,还给她们家发冬日扶济,她们一家人肯定早就卖身为奴,成为别人家的婢女小厮。

  熬过了最难的几年之后,她们家一直在衙门的扶济名单上,逢年过节都有人过来看。

  不仅如此,分田地的时候,更没忘了她们家。

  有了地,有了人撑腰,日子渐渐好起来。

  但不管怎么说,她家比其他各家过得还是差一些,谁让她那会其实也是半大孩子,全靠娘亲跟嫂子支撑家里。

  现在好了,她缝纫机用得好,也能帮家里做事了!

  刚开始进去的时候,县令就说了工钱,从开始学缝纫机开始算钱,但每日只有五文钱,管吃住。

  等正式开始干活之后,每日二十文,每做成一套棉被服还有三十文的计件费。

  这让手头快的她最开心了。

  只是娘亲不适合这里,先回家照顾侄儿侄女,自己跟嫂子一组,嫂子备料,她用缝纫机。

  她俩合作,每日能做快两套衣服!

  两人加起来,一天能赚七十文,折合起来,一个月差不多二两五钱银子!

  要知道,这可是纯收入。

  因为被服作坊管吃管住,钱全部都能攒下来。

  而且负责作坊的女管事还道:“给广宁卫做的棉被服利润低,故而计件费不高,以后会根据被服价格提高价钱的。”

  魏春雨已经很满足了。

  主要她还觉得,好像学到怎么用缝纫机才是最关键的?

  反正在被服作坊三个月,她跟嫂子带了七两五钱的工钱,还有一两多的补贴回去的。

  但刚到家还没坐稳,就有同村的富户找过来。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