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首辅养成记 第12章

作者:史官提笔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正剧 穿越重生

  曹大人诘问:“这下你倒来得及时,本官一来你就来了,早干什么去了?你们村里发生这种事,你竟不知道?”

  这一连串的责问,令村长李仁德一时语塞。

  “这......”

  “哼......”知县一拂袖,将手中墨迹未干的禀状甩给李仁德,“既然你在这里,本官就不越俎代庖了,你好生看看,事就在你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你管是不管?”

  李仁德低眉,目光飞快扫完状词,当即表示一定严惩刘大贵。

  “大人放心,草民一定好生料理此事,绝不窝庇徇私。”

  “如

  此这般再好不过,不如今日你当着本官与众人的面,就将这事了了吧。“曹大人环顾四周,又道,“无关人员都起来。”

  刘大贵肩膀抖了几抖,埋头仍喊冤枉。

  恶人喊冤叫屈古来有之,刘大贵这厮倒是喊得敷衍,呼了几声就不说话了。

  杨思焕双臂下垂,双手扣在身侧,抿唇听村长李仁德怒道:“刘大贵,你拖欠杨家工钱,可知罪?”

  刘大贵道:“小人......小人知罪。”

  李仁德接着问:“你放狗咬人,可知罪?”

  “小人知罪。”

  县丞是个年轻人,倒是个好玩的,打起折扇扇了两扇,一本正经接道:“知错还犯,该打!狠狠地打!”

  话音刚落,刘大贵夫郎就开始求饶:“哎哟,打不得啊,大人,奴家的这把老骨头实在经不得打。”

  县丞拢袖复道:“你不说话倒罢,差点把你给忘了。

  相妇教女本是你做男人的职责,你家妻主如此作恶多端,寻根究底是你相妇无方,你也该打。”

  一言不合马上就招呼:“来人。”

  “属下在。”

  “将这二人一并拉下去,杖刑伺候。”县丞说这话时,县丞眼睛盯着看的却是杨思焕。

  说杖刑,却不明说打多少下,分明就不是真的想打,而是说给别人听的。

  别人没发觉,杨思焕心思转了几转,仿佛领会到其中的意思。

  抬眸与她的童养夫交换了眼神,向前一步躬身道:“大人且慢,学生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两位大人相视不语,片刻后知县坐在凳子上,才道:“杨生有什么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第23章 最好能娶一位知书达理的官……

  杨思焕拱手道:“她们二人行止恶劣,触众人之怒,学生对此亦是深恶痛绝。”

  她顿了顿又道:“大人今日为吾等撑腰,依律杖责她们本是无可厚非。只是学生与她总归是乡里,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

  县丞扯了扯嘴角,道:“如此说来,你反倒要替她们求情了?”

  话音刚落,村民当中有人忿忿不平:“思焕,你家世景走运没被咬到,有人却是倒了霉的。”

  “大人,您要替草民做主啊,您看那瘟狗把我咬得。”

  说话者正是被狗咬了的倒霉蛋,当下正叩头,诉说刘员外的种种不是,裤子被狗子扯得稀烂,横竖也要讨个公道,这会儿连说带哭,甚是凄惨。

  刘大贵依旧撅了屁股跪在那里,闻言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县丞挑眉:“杨生,你也瞧见了,受害者可不止你一户。”

  杨思焕稳声应道:“回大人,她蓄意纵狗差点咬了学生的家人,学生纵是忠厚无用,也不会轻易容她们逍遥去。只是想到这大叔被狗咬,正是农忙时节,田里的农活便无人代劳…”

  这时村长李仁德道:“这好说,叫刘大贵替他干了就是。”

  “哦?”县丞若有所思的说道,“明日我也放狗咬你一口,为赎罪而替你锄两天地,你意下如何?”

  “这.......”李仁德愕然,思忖再三才试着说道:“汤药费、误工费自然也要赔的,只是思焕说得也没错,与其打得她们动弹不得,不如罚她们干活去,大人觉得是否可行?”

  知县沉声道:“本官无意多管闲事,左右都交与你了。”

  杨思焕默默观望着,心中不由感慨两位大人思虑之周全。

  而这满口官腔,一旁做田挑粪的哪里懂?皆是听得云里雾里的,围观群众渐觉无趣,纷纷散了去。

  期间杨思焕窃窃瞄了眼周世景,想看看他的反应,见他也正看着自己,她便下意识将目光缓缓飘荡开去,装作环顾四周的样子。

  村长与知县话说到一半,知县话锋一转,向杨思焕道:“时候不早了,杨生,引本官去你家看看。”

  杨思焕怔了怔,才道:“是,大人。”

  村长作陪,知县与县丞走在前头,杨思焕与周世景紧随其后。

  人都走了,留下抬轿的伙妇与两名衙役,衙役看着仍是跪地不起的刘大贵夫妇,其中一个衙役问另一个:“还打不打了?”

  “呃...大人好像没说。”

  “是吗?我记得大人明明说过‘杖刑伺候’。”

  “啊呀,算了,要不随便来个三五下对付对付得了。”

  “我看行!”

  ........

  杨家,院子里。

  刘氏在家实在不放心,生怕两个孩子惹了祸事。

  正要出去看看,一出门就遇见村长李仁德,见同行的人中有一身着官服的,旋即激动起来。

  “大人恕罪,孩子不懂事,千错万错都是民夫的错...”

  曹大人先是一愣,继而又道:“杨家爹,快快请起。”

  周世景上前将刘氏扶起,低声在他耳边说了两句话。

  刘氏听罢,登时喜逐颜开,千恩万谢就要将一行人迎进堂屋招待。

  曹大人抬脚进了院子,环顾一番才温言道:“放眼整个徽州府,人才济济,千百名考生争两个贡生之名,想也料见多难了。”

  顿了顿又伸出两根手指,眯起眼睛复叹道:“天佑我山河县,两名贡生都出自本县,本官身为一县之长,脸上也光彩,只是......”

  言止于此,她便不再说下去,目光落在破败的墙角。

  村长李仁德察言观色,马上说道:“大人有何指示,尽管吩咐就是。”

  曹大人道:“本官只是看到这坍塌的围墙,就想起本官早年读书时的景致,一时难免诸多感慨。”

  县丞接过话头说道:“啧,好端端的围墙怎会倒呢?幸亏没有砸到人。”

  一旁的刘氏正要开口,李仁德却抢先一步说道:“说起这事,草民也是羞愧难当,当日贱内放火焚烧秸秆,不想竟叫东风吹出这等祸事。”

  县丞望着李仁德笑道:“不瞒你说,知县大人爱才心切,今日就是为了这些琐事来的。”

  李仁德拭汗:“草民明白,明白。”

  随即许诺,五日之内带人来把杨家灶屋、院墙都砌好。

  两位大人走后,刘氏与杨思焕坐在桌前,杨思焕不禁感慨道:“那火明明是顺姐姐放的,村长却将过错揽到自家头上。”

  刘氏道:“还不是怕影响顾顺仕途,她岳母家就顾顺一个独苗,明年也要乡试了,可是半分污点也不能有。”

  杨思焕默然,短短一上午的功夫发生了太多事,她也累了,凡事不去想,转过头看到周世景抱了筐草在院子里喂兔子。

  早上那小孩子说话夸张,说周世景被狗咬了,她着实被吓得不轻,到那之后才知道狗只扯破了他的裤脚而已。

  她走过去,端了杌子坐在周世景身旁,道:“哥,我想了想还是去县学吧。”

  周世景专注地喂着兔子,头也没抬地说:“最好还是去国子监。”

  “国子监是后路,若乡试不中,我便去那里混个教习…”

  听她这样说,周世景扭头温声道:“家里有我和爹,你只管读书就是,钱的事不要多想。”

  他说罢,缓缓低头继续道:“既然你已经成了生员,待你元服之后,也该成亲了。”

  逆着阳光显得周世景的脸庞益发清俊,许久之后他才柔声继续说道:“好好读书,你会有出息的。

  元服之后最好...最好能娶一位知书达理的官家公子,和你一般大,将来....”

  不待他说完,杨思焕就将他打断。

  “我不会的!”

  她偏过头去,拳头越攥越紧,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语气突然变得很不耐烦。

  周世景闻言搁下竹筐,将她细细打量一通,才发现她好像生气了。

  为了缓和气氛,他将话头一转,说道:“你方才做得不错。县丞并非真要杖责刘大贵,衙门之外若将她们打出好歹,总归不好。

  况且两位大人为你而来,刘大贵若因你被打,传出去也不好听。”

  杨思焕仍是不说话,倔强地偏着头,目光却时不时往周世景那边瞟。

  她想,自己这是怎么了?

  

第24章 (抓虫)有我在,你放心。……

  杨思焕觉得自己胸口被一股气堵住,却瞥见周世景仍在若无其事地喂兔子。

  这感觉就好像铆足力气,一拳打到棉花上。她越想越难受,却不知为何难受。遂起身进了屋。

  堂屋里,刘氏想着

  心思,杨思焕坐到跟前他也没发觉,听她一连唤了几声“爹”才回神。

  “哦,怎么了?”

  “想和您商量进学的事。我想先不去国子监,柳夫子也说了,县学就挺不错,您意下如何?”

  刘氏也正为这事犯难,晓得女儿是个懂事的,国子监在应天,光来回的盘缠就不少,且京城花销大,到了那里钱就不值钱了。

  只是好不容易得了监生名额,怎能说不去就不去?

上一篇:在年代文中咸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