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官提笔
杨思焕被压得快喘不过气,手触到面具的时候,她有种快要窒息的感觉,仿佛全身的力气都化作一道光,从指尖泄了出去,意识随之被抽离。
与此同时面具的光泽也越发暗淡。
“呵,就差一点了。”她听到那人如是说,语气里满是不屑。
趁那人松懈下来,杨思焕竭力用膝盖顶。撞了她,这才勉强挣脱出来。
那人反剪了手立在原地,冷眼看着她跑远,自己却并没有追上去的打算......
天亮了又黑,转眼一日已经过去,杨思焕亦没有醒转的迹象。
起初起着烧,后来烧退了,身体开始发凉,比发烧还叫人害怕。
李郎中过来施了针,但她没有开药。只抱拳留下一句“另请高明”就斜跨了药箱匆匆逃离。
孙御医看过之后没有说话,踱到院子里才摇头长叹一口气:“杨大人脊背受了重疮,伤及内脏,本就该好好静休,却又淋雨受了寒,如今只能听天由命了。”
“准备后事”的话还没出口,就见刘氏把头磕在地上哭着求她:“大
人行行好吧,发发慈悲,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一家老小全指着她,我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这个老头子也不要活了。”
孙太医有些烦闷,却也只得硬着头皮宽慰:“晚辈也只是一个寻常的医者,并非神仙,实在力有未逮啊。”
一众下人见状也都哭哭啼啼地跪下,其中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哭得梨花带雨,膝行过去抓住孙太医的衣角,飞快地打着手语,喉中发出嗯嗯啊啊的声音。
太医听不懂哑语。少年就拼命磕头,三两下就把头磕红了。
“不是本官见死不救。”孙太医叹道,“以杨大人现在的状态,连口水都喂不进去,我怎么开药?”
“那若用药蒸呢?”
她背上的伤口未愈,药浴只会加重她的病情,药蒸就不一样了.......
太医回过头,看到不远处站着的那道挺拔的身影,火光映着他坚毅的侧脸,所有的喧嚣在这一刻饶有默契的戛然而止。
太医回过神来,背手想了想,然后肃容道:“可以一试,但一般人做不来。”
不等她说下去,周世景就淡淡地开口:“春春、夏夏帮忙把家主送到耳房,其他人都去烧水。”
众人得了令再也顾不得哭了,纷纷忙作一团。
烧水的烧水,磨药的磨药。
等杨思焕被转移到耳房里,太医低声嘱咐:“公子切勿停留太久,免得叫药气伤了身子。”
周世景颔首,太医关门退了出去。
屋子里很快就被蒸汽熏湿,残灯晃了晃,没多久就灭了。
黑暗中,周世景把衫子一件件除去,只留下薄薄的中衣,按着太医的交代,用帕子沾着药水不停地擦拭她的胳膊。
他闭上了眼睛,当初为什么不阻止她出门?就算是发火,也该竭力劝阻的。
想到这里,他自己的额头抵着她的额头,用手摩挲着她的鬓角,在耳边轻轻地说:“你不要这样一直睡,好不好。”
杨思焕皱眉,她拼了命地一直跑,累到眼睛都快睁不开,终于失足扑跌在雪地里。
牙齿硌到唇,嘴角渗出血来,全身的伤痛都发作起来,脊背上闪过一阵寒意,不知是冷汗,还是杖刑的伤口被挣裂渗出的脓血。
她屏住呼吸,听到身旁传来脚步声。
脚踩在松厚的积雪上,发出咕吱的声响,很慢很轻。
她挣扎着要爬起来,迷迷糊糊地看到一双白底的皂靴稳稳停在她的面前,绯红的朝服随风摇曳。
然后,那人弯下腰来,捏住杨思焕的下巴,让她保持跪地的姿。势。
“我暂且原谅你。”她在她耳边慢慢地说,语气带着哂意,“占了我身体的小贼......原谅你的无知无为,你的胸无大志,你的夫人之仁。但一切都到此为止吧。”
杨思焕目中寒光一闪,立刻抬起头来。“你......”
原来如此!此人是这具身体的原主,原主沉睡了这么多年,竟没有死。
一个身体里容不下两个灵魂,斯人来势汹汹,而自己的身子摇摇欲坠,看来要想从这里走出去,是一定要做个了结才行了。
杨思焕因此闭上了眼睛,沉默了片刻,竟是平静地开口:“我若是不从呢?”
她记得那时候,自己长得瘦瘦小小,家里的两个男人宁可饿肚子也要把吃的留给她;记得寒窗数载、一朝榜上揭名的喜悦;记得从刑部回来的那夜烧得不省人事,有个人一直陪在她身边寸步不离......
曾经发生过的,好的、不好的,都是她自己的人生。
“至多我们共存一体。”杨思焕喘了口气,倔强地偏过脸去,慢慢站了起来,却因体力不济腿一软,没站稳又半跪在雪地上。
她喘着粗气。“叫我离开,你想都别想。”
杨思焕抿着嘴,低垂着眼帘在四处找寻着什么。
原主却是居高临下,摩挲着掌心,漠然看着她狼狈的模样,还不忘冷笑着嘲讽:“半点女人样子都没有,拿什么同我争?”
而下一刻,她的笑意却僵在脸上:“你......”
没等她反应过来,杨思焕已经举起石块,朝自己的右手狠狠砸了下去。
手如果废了,面具还如何拿下来?
鲜血染红积雪,顺着胳膊刺过来的是钻心的痛,人也醒了。
裹在身上的毯子压住了她。
杨思焕想翻身,却被身旁的什么挡住。
她睁开眼睛,黑漆漆一片,什么也看不清。被冷汗打湿的碎发覆了她长长的睫毛,遮住了她的视线。
屋子里既湿又闷,叫她喘不过气。
方才的梦境的余味未散,整个人都晕乎乎的,头重脚轻。
稍稍适应了黑暗,她看到周世景只穿了中衣,伏在她身边睡着了。
但似乎又不像在打盹,他的呼吸很重,皱着眉头很艰难的样子。
屋子里萦绕着淡淡的血腥味。
杨思焕挪动着身子,抽出手来握起周世景的手,是凉的。
她当即反应过来,唤着:“世景,世景......”
屋外天光渐亮,估摸着水要冷了,文叔端着新的药才站起来,就听到有人声嘶力竭地呼喊:“来人,快来人。”
.......
之后刘氏哭了一整天,从早哭到晚,眼睛都哭肿了,谁也不理。
不知是在哭那尚未出世就夭折的孙儿,还是在哭女儿瞒着他受的伤。
那是杨思焕入狱前不久的事,到现在不盈三个月,着实很难发现。
即便如此,她还是很自责,知道刘氏在怨她——-自己夫郎有孕她都不知道,前几日发觉周世景厌食就该想到的。
更想起郎中说过周世景体虚,两年内不适合再要孩子,她陷在自责中无法自拔。
周世景醒来,看到杨思焕趴在他身边,一脸的失落。他则是扯着嘴角,柔声问她:“还有不舒服吗?”
杨思焕缓过神来,侧过脸去小心翼翼地用手背摸着他了无血色的脸,反问他:“你呢?”
他只是淡淡一笑:“我很好。”嗓音微哑。
她的“抱歉”二字未道出口就已失声,慌忙把头朝墙偏去。
周世景悄然把身子朝她那边挪了挪,展开臂膀把她揽到怀里,用下巴蹭着她的脖颈温声说:“闭上眼睛,不要多想了。”
她听了这话,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闭上眼睛时,泪水终于顺着脸颊滚了下去。
耳边是他的呼吸声,缓缓的,听起来很舒服。
她亦渐渐放松下来,伸了胳膊拢起他的腰,沉沉的睡去了。
第104章 再精明又如何?
暮霭渐沉。
酒阑人散之后,郕王府归于平静,甚至是凄凉。
也许因为天色暗了,亦或是盯着一处看得太久,远处的兽脊慢慢模糊在郕王朱萧的视野里。
“殿下在想什么呢?”
朱萧回过神来,笑着吻了怀中美人的额。然后把手中的话本合上,随手扔到一边。
“孤在想,这世间的女子都像宝儿这般柔软可人就好了。”说着话,她又宠溺地刮了一下怀里人的鼻尖。
郕王的封地在南边,而这里只是她在京师临时宅邸,身边的下人中有不少是新人。
便是如此,由于郕王惯带勾栏里的女人回府,半年多过去,她们也都见怪不怪了。
而朱萧好女风的事,满朝皆知,她自己也不以为意,当着下人的面,更是毫不避讳。
两个人在罗汉床上黏了一阵,郕王稍整衣冠,仍是笑着说:“孤今日喝多了几杯,叫阿飞送你回去吧。”
那女子低头把玩着郕王腰间的玉珩,把脸贴到她的身侧,佯嗔道:“哼,殿下心里头有别人了。”
郕王并无愠色,只是回头唤了一声:“阿飞......”
随从阿飞跟了朱萧十几年,她的目光掠过朱萧搭在小几上轻扣的手,清楚朱萧虽是面上带笑,实则早已不耐烦了。
她上前两步,躬身让道:“小姐,请吧。”
那女子白了阿飞一眼,冷哼一声:“不用你送。”
女子走后不久,郕王又端起酒杯喝了起来,两杯酒入口就醉了,仰靠在迎枕上睡了过去。
阿飞唤她:“殿下,属下送您回房吧?”
朱萧一摆手:“我没醉。”
阿飞无奈地摇摇头,转头吩咐人去取了毯子过来,给朱萧盖上之后,她注意到小几上放着的话本。
“都下去吧,不要扰了殿下。”
其余人应声退下。
门被关上之后,阿飞低声道:“殿下,果不出您所料,张侍郎是昆君的人,亏
得陛下如此信她,还将她作亲信派去游说齐王。她这么一去,只怕会乱上加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