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170章

作者:九紫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江建军现在每天喝陈卫民教授他们打交道,听着他们说普通话,也跟着陈教授他们用普通话沟通,虽说的不标准,但魏兆丰他们连蒙带猜的听着,还算能听懂,当下也都做了自我介绍。

  江建军还要忙着回河圩里干活,干脆地说:“咱们大队的知青点还没建好,你们刚来,就先和老知青们一起,在学校里暂住一下,等知青点建好后,再搬到知青点来,你们刚来没有工分,想要兑换口粮的话,有两种法子,一种是你们自己出钱在大队部买,一种是暂时在大队部借,等回头有工分了,再从你们的工分里扣!”

  要江建军说,现在学校里空教室那么多,让知青们全都住学校里好了,哪里还要单独建知青点?

  但他也没反对就是了,去年外面闹的热闹,年三十和年初一都不放假,一直在加班,河对岸的水泥厂和砖厂和他们这些需要挑堤坝的可不一样,大雪期间他们都不用去挑堤坝,水泥厂和砖瓦厂的人可都还在上班呢,加上又到了春耕季节,现在一半人手留在村子里春耕,每家每户只出一个人去挑堤坝,现在水泥厂和砖瓦厂里积攒了大量的水泥和砖瓦,这些水泥砖瓦他们临河大队不要,也会被别的大队,别的人拿走去用,那还不如他们临河大队弄来建知青点呢。

  江建军是想着,要是过两年,这些知青们走了,这些空下来的知青点还能给村里无儿无女或是无父无母的孤寡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第240章 江建军此时还不知道,……

  江建军此时还不知道, 这些知青会在这里一待就是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且以后每年都还会有知青插队到这里, 不建个专门的知青点,全靠住在学校教室, 根本不够住, 要知道, 今年才是临河小学开学第一年,往后每一年都会有更多的学生入学,知青点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

  魏兆丰几个人捧着江建军给他们的旧竹杯, 看到上面没有洗干净的黑色沉垢,一时间都有些下不了嘴,明明渴的要命, 愣是捧着水杯不敢喝水。

  江建军对他们稍稍介绍了一下临河大队的情况,就问他们:“你们是想怎么领粮食?是自己花钱跟大队部买, 还是用工分欠?想要什么粮食?大队部的粮食有红薯、红薯粉、大米、小麦、糠米,最贵的就是红薯粉、大米、小麦了, 我们这里一年当中只种冬小麦,今年的冬小麦还没收,你们要换也换不多。”

  糠米是现阶段每个大队都有的米, 现在没有机器脱谷, 用都是老牛拉石磙, 石磙难免会将稻米压碎, 有碎米十分常见,不光有碎米,米里面还会有砂石子呢,每此煮饭之前, 都要像淘金一样,将里面的砂石淘洗出来,不然吃饭时就很容易被砂石崩了牙。

  几个人中除了楚秀秀,都是家境殷实之人,四个人都选择了买十斤大米和十斤小麦,红薯粉丝也买了五斤。

  江建军直接说:“小麦没有十斤,最多给你们五斤,你们有粮票吗?有粮票价格给你们便宜一点。”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来,用钢笔在笔记本上做账。

  楚秀秀身上有钱,却不想太过高调,选择了跟大队部赊欠工分,她没要小麦,只要了大米、红薯粉和红薯三样。

  记好了五个人要的粮食和收的钱票,江建军就让他们等在外面,自己又关上了大队部的大门,自己开了一个房间门后,进了后面的密室,又从密室的梯子爬上楼,到隐蔽的粮仓里面,用量斗舀了几个麻袋的粮食出来,递给几个人:“麻袋回头你们再送回来。”

  几个人接过粮食都傻了眼:“怎么是稻子?不是说大米吗?”

  处理完了五个知青的事,正准备去堤坝上监督挖河道的江建军闻言也不由被他们无知的话说的一愣,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他们说:“粮仓内存放的要是大米,那能放得住啊?不得全被米猴子吃了?稻子不就是大米吗?你们自己拿到春和家里脱糠不就完了。”

  对江建军来说,江春和家人人都知道在哪儿,不知道在哪儿他们自己问一声也就知道了,他一边锁上了大队部的大门,一边对他们说:“这些麦子你们想磨成麦面就来大队部后门的磨坊里面磨,石磨都是免费用,但用完了你们自己要清理干净,谁要是用了不清理,那以后就不给你们用了。”

  他们这里没有电,更别说有什么机械化的脱糠机器了,全都是用木质的脱糠,手工脱糠。

  楚秀秀看到自己手中带着壳的稻谷和小麦粒也是愣住了。

  过去看小说,小说女主穿越到这个时代,去大队部兑换粮食,换到的直接就是大米,拿到知青点就能吃,怎么到了她这就成了稻子?

  他们眼看着大队书记又风风火火的走了,几个人面面相觑了一瞬,又不得不提着他们的行李和稻谷、麦子等粮食,往临河小学搬。

  苏向阳忍不住抱怨道:“也没个人来接我们,要是提前有人跟我们说住在学校,刚刚就把行李放到学校,现在拎来拎去,唉~”

  魏兆丰扛着自己的行李对阮芷兮说:“你要是提不动,就在这里看着行李等我一会儿。”说着他就扛着自己的行李往临河小学走去,也幸亏两个村子离的不远。

  杜晓雅看魏兆丰这么主动的帮阮芷兮拎行李,再看看答应家人会照顾自己的苏向阳,很想对他说一句:“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可她和苏向阳毕竟只是青梅竹马,不是情侣关系,不由嘟着个嘴不开心,目光不由的看向扛着一个行李,拎着一个行李健步如飞的魏兆丰,自己吃力的拎着个行李包,跟在他们后面慢慢走,走着走着不由委屈的掉眼泪。

  一旁的楚秀秀看到,不由伸手说:“要不我帮你抬一下吧?”

  她自己的行李看着大,实际上里面装的是棉花被,并不太重。

  杜晓雅看看她肩上背的大背包,又用力向上提了提自己的行李包,眼圈红红的摇了摇头:“不用。”

  主要是这泥泞的道路不能停下放行李,不然中途拎累了,放在地上歇息一会儿也好。

  楚秀秀看杜晓雅提的实在吃力,刚好走到荒山边,这时她才注意到荒山这里居然还有一栋房子,她看到道路上有道通往荒山房子的竹排桥,竹排桥的对面有一根粗细长短适宜的竹竿,对杜晓雅说:“你在这等我一会儿。”

  她一只手背着她的棉被,一直说抓着大水沟边的柳树枝,缓缓的向下走,走了没两步,就踩上了竹排桥,用脚在竹排桥上试了试,觉得竹排桥很稳,就踩着竹排桥到了大水沟对岸,抄起院墙边靠着的那根竹竿掂了掂,又走回大马路上,对杜晓雅说:“你这样提着行李太累了,你把绳子穿到竹竿上,咱俩抬着走!”

  杜晓雅眼睛一亮,立刻将自己的行李串到竹竿上,楚秀秀也将自己的棉被套进竹竿,两人一人提着一端,两个从来没有挑过担子的小姑娘,抬着她们的行李,果然轻便多了。

  杜晓雅这时候也不哭了,还破涕为笑的到了临河大队校门口。

  魏兆丰原本看杜晓雅提行李吃力,还打算让她到了临河小学校门口的时候,让她留在学校门口看行李,他和苏向阳两人来提行李呢,此时见她们两个女孩子抬着行李,顿时眼睛一亮,拍着临河小学的大门,想把行李先送进去。

  旁边门卫室的人听到有人拍门,打开了小门伸着头出来喊:“别拍门了,你们都是哪个?”

  门卫是村里的一对没有子女的孤寡夫妻,他妻子在学校食堂里帮工,他在这里看大门。

  他说话魏兆丰他们听不懂,可还是解释说:“我们是新来的知青,大队书记说我们暂时住在学校。”

  门卫听懂了他的话,朝里面喊:“罗老丝!罗老丝!又来了新地知青哩!”

  被喊做‘罗老丝’的罗喻义正在距离门卫最近的一个教室带学生上课,听到门卫的喊声,放下了课本,让学生们自己在沙盘上写黑板上的字,赶紧走出来,这才知道临河大队又来了新知青。

  两个教师宿舍现在都住满了人,新来的知青肯定无法住教师宿舍了,他不由问魏兆丰他们:“大队书记有没有说你们住在哪儿?怎么住?”

  这话把魏兆丰几人也问懵了,什么叫住在哪儿?怎么住?不是说住学校里面吗?

  罗喻义还在上课,离的时间也不能太长,就先把几个人的行李拎到走廊下,领着四个人上楼到校长办公室,跟老校长说明了情况。

  老校长不会说普通话,还得留罗喻义给他当翻译,罗喻义没办法,就叫了隔壁办公室现在没课的许红荷过去帮他代下课,在老校长的带领下,又带着几个人到一间现在还没开放的教室里,对魏兆丰几个人说:“学校宿舍住不下了,你们就先暂且住在这,把桌子都拼一拼。”

  他看向四人:“就你们四个?”

  魏兆丰说:“还有一个女知青在大队部看行李。”

  “那就五个。”老校长拿着钥匙:“给你们开两个教室。”他对魏兆丰、苏向阳两人说:“你们两个是想睡一起,还是分开睡,都随便你们,就是有一点,我这些桌子板凳都是新的,你们都仔细点用,别给我搞坏喽!搞坏了是要赔滴!”

  开学后,二楼教室的桌子板凳也都陆陆续续的搬进了教室里,现在打开教室门就能用,睡这几个知青没什么问题,就是简陋了一些,没有柜子。

  但在老校长眼里,学校这么好的房子,这么好的环境,已经比村里那些好几个娃儿挤一张破木床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了。

  魏兆丰几人也没想到,他们住的房间会是教室,难怪说让他们暂时先住在学校里,这样的环境,确实也只是暂时住一下。

  有了建设大队那个四面漏风的茅草土坯房在前,他们在临河大队能有这样的住宿环境,不管是魏兆丰,还是杜晓雅、楚秀秀,都是无比的意外和满意。

  之后魏兆丰和苏向阳向门卫室的大爷借了竹竿和竹篓,罗喻义也叫了张树鸣来帮忙,很快将几个人的行李都挑进了几个新知青的宿舍。

  因为有了新知青的到来,下课后的几个知青老师们都好奇的来看热闹,待看到新来的五个知青住两个偌大的教室,叶甜看到也不由狠狠的羡慕了:“现在都三月初了,再过些天应该就用不上火炕了,到时候我也搬到空教室住不知道行不行!”

  她黑亮的大眼睛不由期待的看向老校长。

  老校长双手向后一背,只留下无情的背影和冷漠的话:“我看你是好日子过多了,想屁吃!”

第241章 按照老校长的想法,新……

  按照老校长的想法, 新来的五个知青,两个男孩子睡一张课桌拼起来的大床,三个女娃睡一张课桌拼起来的大床, 不是正好?

  哪晓得这五个知青矫情地很!两个男知青一左一右,各拼了一张床, 铺上了他们从老家带来的床褥、被子, 女知青那边, 三个前几天才刚认识的三个小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阮芷兮率先开口说:“我看这课桌挺高的, 要不我们把课桌拼在一起睡吧?拼好后再各自睡各自的被窝,你们看成吗?”

  她比划着课桌的高度,那是比本地人防潮的高床还要高, 要是她们各自睡一张床,肯定不能太大, 这样晚上睡觉就很容易滚到地上,这要摔一下, 可轻不了。

  杜晓雅原本还想自己睡,听阮芷兮这么说,就不敢再坚持了, 点头说:“也……行吧。”

  楚秀秀打量了一下教室, 教室里放满了桌子长凳, 要想拼成三个床, 其它桌子长凳务必要全部堆的摞在一起,才能将空间腾出来,若是拼成一张床,只需要竖着靠黑板, 从左面墙拼到右面墙,说是一张床,实际上空间无比的大,并排睡十个人都够,她们三人各自有各自的铺盖,完全不是问题,还像阮芷兮说的,能够防止她们晚上睡觉掉下来。

  昨天在蒲河口监狱睡了一晚的她们都知道,这里是没有电灯的,夜里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安全很重要。

  她是个行动派,当下就将自己的行李都堆放到教室后面的桌子上,招呼她们:“那来吧,先把床拼出来,再把这些桌椅板凳摞到后面,不然这样太乱了,晚上我们想要喝口水,都得小心着别撞到课桌,得把它们都规整到一起。”

  阮芷兮在家里没干过什么活,杜晓雅也是,但看楚秀秀这么利索,阮芷兮过来和楚秀秀一起抬桌子,杜晓雅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就傻站在那:“我怎么办?”

  楚秀秀指挥她:“你把这些板凳也搬到后面去。”

  长凳也是实木的,用的却不是什么好料子,都是树林子里最常见的普通木料,并不沉重。

  三个人一起,很快腾出来教室前面的位置,又拼成了大床,先把她们自己的被褥竖着铺在桌面上,头对着黑板,脚对着隔空,等床铺收拾出来,三个女生就已经累到不行,杜晓雅率先找了个凳子坐下:“不行了不行了,我累死了。”

  床铺收拾出来,晚上就有地方睡了,她就不着急了,休息了一会儿,朝隔壁男生宿舍探头望:“苏向阳他们怎么还没好啊?”

  她还想着苏向阳那边先弄好,可以过来帮她们一下呢。

  她起身朝隔壁的窗户看去,只见两个男孩子在教室两边一人拼了一个床,中间是宽敞的过道,现在他们也和她们一样,在清空中间的桌椅长凳呢。

  杜晓雅只是个单纯的小姑娘,见他们只有两个人,还分开睡,不由诧异地问道:“你们就两个人,还搞两张床啊?睡一起不就行了嘛?这么麻烦!”

  魏兆丰动作不由一顿,朝苏向阳看去,苏向阳一边搬桌子,一边囔囔道:“有自己的床不睡,非得和人挤一块儿,我贱不贱啊!”

  他这些年在家里可是挤的够够的了!

  他家境虽还殷实,但远不能和魏兆丰、阮芷兮家里比,他家只是普通的工人家庭,他是家中老二,上面还有个姐姐,去年已经下乡了,中间兄弟三个,从小三个人就挤在一个房间里,他家房子不小,足足有六十多平,无奈他家兄弟太多,除了他们三兄弟外,下面还有个妹妹,他都十八岁了,这个年龄过两年就得相亲成家,他要不下乡,真结婚了,他两个弟弟都没地方住,总不能把他们小妹的小房间给占了吧?那他妹妹住在哪儿?

  现在插队到了乡下,没想到乡下别的没有,房间大的都快顶他家半个房子了,能一个人睡一张大床,他都要开心死,才不想再和别人睡一起呢!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瞄向魏兆丰,而且他一个大男人,和一个不是他兄弟的大男人睡在一起,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他挠了挠略微有些发红的耳朵,问杜晓雅:“你们收拾完了?”

  此时楚秀秀和阮芷兮也到了学校走廊的窗户前,看隔壁两个男生收拾屋子。

  三个女生没有一个有自己是女孩子,就应该自己收拾完了去帮男孩子收拾的想法,都累的在窗户边看戏休息。

  休息了两分钟,三个女生又回到自己房间,继续搬桌子长凳,桌子太多,想要房间的空间更大一些,还得把一些课桌倒着翻过来,扣在另一个桌面上,三个女孩子有些吃力,杜晓雅就不客气的喊苏向阳:“苏向阳!苏向阳!”

  苏向阳和魏兆丰刚归置好一个课桌,听到喊声忙过来看情况:“咋地了?”

  “快快快,桌子太重了,帮我们搭把手!”

  见三个女生抬着一张桌子用力向上举,苏向阳看杜晓雅那小身板,长腿一跨,两只手往上一抬,实木桌子就被抬着倒扣到另一张桌子的桌面上了。

  此时魏兆丰也过来了,看她们三人搬的吃力,也过来,三两下将她们这边的桌子全部弄好。

  苏向阳看着三个女生拼成的桌子床,宽敞的桌面上并排放着三个铺盖,铺盖与铺盖之间相隔得有一米,眼睛不由一亮,说:“你们这样也挺好哈~”

  这么大的床,要是他家三兄弟睡,不是想怎么滚就怎么滚,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他们把宿舍收拾好了,剩下的行李包暂时放在了后面的桌子上,看着中间空出来的位置,觉得还得打几个柜子。

  他们都是带着锁的,没有柜子、箱子,暂且放不了东西,只能将他们的锁都拿出来,一个锁前门,一个锁后门,先将宿舍给锁了起来,然后下楼去参观这座学校。

  他们没有立刻下楼,而是先站在二楼的走廊上乡下眺望,光是看中间一圈四百米的大操场,这学校虽只有两层,却着实算不上小。

  此刻大操场除了两边的跑道外,中间位置已经全部被老校长带着学校的学生们开垦出来,成了学校食堂的菜园,一颗颗鲜嫩的菜薹都长出来,这个季节,正是吃菜薹的好时候,有些菜薹上还开出了细小的黄色花朵,食堂里都已经摘了一茬又一茬了。

  他们从上面看完菜园子,都纷纷穿过教师办公室和老校长的办公室,走到老校长办公室的门口,就不可避免的看到从上面吊下来的一颗锈迹斑斑的断犁头。

  几人都不知道这满是锈迹的断犁头是干嘛的,他们甚至认不出这是断掉的犁头,只以为是一个破铁块,瞅了好几眼都没瞅出来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都顺着梯子下楼。

  还没到楼下呢,就在楼梯那里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味儿,很自然的,他们就在楼梯后面,发现了两个厕所。

  比他们之前在水埠公社临时用过的旱厕好一千倍!

  这个厕所里居然还能冲水!

  厕所里比他们想的要干净一千倍!

  几个年轻的知青早就憋了好久,释放了出来后,全都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气!又干净走到学校一楼的走廊边,对着操场上的菜园子呼吸新鲜空气。

上一篇: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