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250章

作者:九紫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再没有比这更安稳的生活了。

  至于生了孩子后,房间里放不下摇摇床,就更不怕了,她和凤发的大炕足够大,别说睡一个孩子了,就是再生两个孩子,都能睡的下。

  当然,此时的她还没往孩子们大了之后想,那是以后的事情。

  可惜赵红莲的话并没有让许凤台有感同身受的感觉,甚至他和闫春香的想法是一样的,有自己独立的屋子睡,有这么大的火炕,咋就不觉得好?

  他小时候,兄弟姐妹们挤在一张高架床上,等稍微大一点,阿娘带着阿妹住在连身都转不开的稻仓里。

  有时候许凤台都恍惚的觉得,前半生过的那些心酸凄苦的生活,恍若隔世,久到像是前世一般,每每让他想起,都不禁为现在的好日子感到满足和满满的幸福感,只觉得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

  他又是个极爱孩子的,每日哪怕工作的再辛苦,回来都是要抱起孩子到自己肩膀上坐着,和孩子们亲香一会儿。

  双抢虽然过去,但后续的秋季水稻,求红薯的种植,后面还有油菜和冬小麦的种植工作一直要继续的,许凤台虽是小队长,可每年至少也要在田地间劳作三百天,是以疲累的他,没一会儿就呼噜声响了起来。

  气的赵红莲忍不住笑着推了他一把:“跟你说着话呢,咋还睡过去了!”却也没有打扰许凤台睡觉,而是把这事放在了心上。

  让许凤发两口子分出去这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事,首先还要和老太太商量,也别让家里人误会是她这个嫂子容不下弟弟弟妹,真的只是人大分家而已。

  就在隔壁建个房子,两家共用一堵墙,这样既省了一堵墙的砖和水泥,两家还能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过年过节的还能一起吃饭,多好。

  这简直就是赵红莲理想中的兄弟妯娌状态,可惜这个死脑筋半点不理解她,她又忍不住气闷,想着要不要和大姑姐说。

  她觉得这个家里,恐怕只有大姑姐能理解她了。

  这段时间许明月坐月子,赵红莲去蒲河口的时间便没那么早,晚上也能早点回来,回来她头一件事也不是回家,而是去荒山看看有没有能帮忙的地方,或者找许明月说说话也是好的。

  都是做过月子的,这年代,除了产妇外,人人都要劳作,人人都要干活,谁能没事陪着你嫌唠嗑啊,那产妇一个人在家里,可不就无聊嘛。

  她自觉孟福生一个大男人,估计是照顾不好许明月的,来到许明月家,又是帮着打扫,又是帮着烧饭,还要给阿锦说教几句:“你也大了,你妈妈现在身体不方便,你也要帮着干点活了,你都十二岁了。”又嘱咐许小雨,“在姑姑家可千万不能懒知道不?姑娘要是懒,今后都找不到婆家!”

  她是纯粹的这个时代的人,她的这些话都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

  阿锦听着有些烦,就去问许明月,许明月想了想说:“你能照顾好自己就行,你还是个宝宝呢!”

  阿锦立刻就笑了,赵红莲看着两个小姑娘在家里清闲的啥事都不干,忍不住唠叨的时候,阿锦就笑嘻嘻的回她:“我们还是个宝宝呢!”

  反倒是把赵红莲气笑了,一边挥舞着扫把扫地,一边笑着说:“行,你还是个宝宝!”

  她倒也不是真生气,只是这个年代的人都是这么教育儿女的,她小时候她父母这么教育她,她便也这么教育阿锦和许小雨。

  她嘴巴上说着要阿锦和许小雨多干点活,可阿锦要真的干活了,她又是第一个跑过来把活接过去:“你这么小的人,会干啥哦,快写作业去,这里有我就行了!”

  有时候许明月在房间里面听了都想笑。

  赵红莲干完活,就又进房间里看看小婴儿尿没尿,拉没拉,要是尿了,拉了,她又动作麻利的帮着换尿布,洗尿片,见许明月房间的窗户居然还开着,她又忍不住想要给她关起来。

  许明月总是很温柔的笑着,温和地说:“没事,就开着吧。”

  许明月的月子,简直颠覆了赵红莲以往对月子的认知,她是头一次遇到坐月子不是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不是把房间关的密不透风,还开着窗透气的产妇。

  她说不过许明月,也犟不过许明月,处理完小婴儿的尿布问题,她就坐在许明月的床头和她唠嗑,叹气地说:“你和你哥真一样是个犟种,产后哪里能吹风啊!”

  许明月就笑着说:“有席子挡着风呢!”

  赵红莲叹了口气,将自己心里藏的事和许明月说:“我也是想着他们两口子成家了,再过不久也要有自己的孩子,总窝在后面那个小屋子里不是办法,这不就和你哥商量,在我们隔壁再起一间屋子,两家离的近,和一家有什么区别?他们夫妻住的也宽敞些,不然来我们家的人看到他们两口子住小屋,我和你大哥住大屋,不是说我们欺负他们嘛?要是能再起个屋子,他们夫妻俩住起来也宽敞些,生了孩子老太太一样能带。”

  这一点,赵红莲还真没什么私心,兄弟俩短期的住在一起还好,长时间住一起,哪里有不吵架的?

  她看凤台和凤发两兄弟感情好,也是怕以后因为这样的事情闹了矛盾。

  许明月闻言也是点头,表示赞同:“那你和凤发、春香商量便是,你说的也有道理,是好事啊!”

  赵红莲一拍大腿,高兴地说:“是吧?到时候我和你哥出些钱,凤发两口子现在也都拿工资,也出些钱,房子不就建起来了?”

  闫春香是临河小学的正式老师,每天有十个工分的工资,这可跟大队里一些每天累死累活的壮劳力们的工资一样了,再加上许凤发,许凤发之前是记工员,每天也是十个工分,虽没有工钱,但到年底的时候,会多分一百个工分,现在还兼是养鸡场厂长,除了每天十个工分外,每个月还额外补助六块钱的工资,两口子吃饭要么是在学校食堂,要么是在家里,这些年攒下的钱也是他们两口子自己收着。

  赵红莲自己有工作,自然不眼红他们的工资,但仔细算一算,是真的能起一间大屋子了,而且现在大姑姐是公社书记,水泥厂的水泥都紧着他们临河大队用。

  他们不用多,不用少,下面一米多的防水墙,用水泥、红砖的砌墙也能够吧?

  他们现在住的屋子,下面就是水泥、红砖,上面是石头和土砖砌的。

  得到了大姑姐的肯定,赵红莲一拍大腿,就回去找许凤台商量了。

  和许凤台温吞的性格不同,她做事爽朗大气,风风火火,觉得行,就回去数他们夫妻这些年存下的钱去了。

  自从临河大队有了养鱼场和养鸭场,临河大队的工分就能兑换钱了,换的还不少,一个工分能换两毛钱,这在十里八乡的大队中,工分都算是值钱的了。

  许凤发作为小队长,每年年底能多两百到三百个工分不等的奖励,即使是两百个工分,也能兑换五六十块钱了。

  她怕许凤台那个死脑筋不同意,就先和放学回来的闫春香商量了这事。

  闫春香乍一听闻嫂子要把他们分出去,还以为赵红莲是对她有啥意见,忙说:“嫂子,可是我和凤发有哪里做的不好?”

  她长这么大,也插队下乡到临河大队才过了几年安稳的好日子,她是一点都不想打破现在平静的生活。

  赵红莲坐在她的炕沿上,用邻市的方言,着急地说:“你想哪儿去了?哪里是你们做的不好?这不是看你和凤发即将有自己的娃,再住在这后面的小屋不合适,我才想着我们两家一人掏一些钱,就在我们隔壁再起个屋子,到时候两家还是一家人,住在一起,等你孩子出生了,也有个地方住。”

  说到这里,赵红莲还真有些不好意思了。

  许凤发的屋子虽有窗户,却是靠北的,中间有个隔断,那是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太阳,屋子里日常的光线也昏暗,不像她和许凤台的屋子,三面窗户,哪怕是不开灯,靠着这三面窗户,白天里面也亮堂堂的。

  赵红莲和闫春香说了她的想法:“我是这么想的,到时候这边这堵墙就不用令砌了,你们再按照现在大屋的隔绝,也砌一间带堂屋和两间正房的屋子,等以后你们有了更多的娃儿,你和凤发住正屋,后面隔出来的小屋是一个房间,那边的正屋还能隔断做两个房间,哪怕以后儿女们长大了娶亲,都有现成的地方住,不会打起来。”

  这真是赵红莲掏心窝子的话了。

  她今年二十九岁,这个年龄在这个年代,很多都已经步入中年了,有些结婚早的,再过个两年都当奶奶了,她会考虑到这些,真是丝毫不意外。

  但才刚满二十岁的闫春香就有些懵了。

  她和许凤发才结婚一年多,孩子都还没出生呢,咋就考虑到娃儿将来结婚的事了?

  不过赵红莲给她描述的前景,还是让她狠狠的心动了。

  主要是,今天赵红莲来找她谈的这番话,让她再一次意识到,这里还不是她的家,这里实际上,是哥哥嫂子的家。

  对于从小就没有爱,没有自己的屋子,没有自己的床的闫春香来说,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就像是她刻在骨子里追求的执念。

  她换想着房子建好后,就是她和许凤发两个人的家,她和许凤发当家做主,她就是那个房子的女主人,再也没有人能赶她出去,她就止不住的心动,更是生出了无比的渴望。

  等晚上许凤发回来,她便迫不及待的和许凤发说了此事。

  这事对许凤发来说也是猝不及防,从小习惯了待在长兄羽翼下的他,还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要独立了,要成为一个新的家庭的支柱,这让他一时间有些茫然。

  “大哥说的?”

  闫春香迟疑了一下,低声说:“是嫂子来和我说的,但她来和我说,应该是和大哥商量过了吧?”

  听到闫春香这样说,许凤发沉默了一下,说:“行吧。”

  他原本是个性格有些被动的人,可也有自己主动坚持的事情,例如最初的坚持学习,和闫春香处对象,学习养鸡、养鸭的基础知识,如今的他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固定的工分与工资,他已经不再像小时候一样,害怕这个世界的暴风雨,他已然长大,可以保护妻儿,可以独立面对这世界的任何变故。

  赵红莲和闫春香私下一谈妥,说服家里两个男人就不是多大的事情了,许凤台听到许凤发两口子也同意了,只顿了一下,就说:“当初大妹给我们建这房子没让我们花钱,如今给凤发他们建房,这钱就我们掏吧。”

  他是长兄,对许凤发跟养儿子似的,自觉是有责任的。

  他能这么快接受,也是赵红莲和他说的,许凤发房子就建在隔壁,说是分出去了,实际上和住在一起也没啥区别。

  村里都是这样的,人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后,兄弟们就是会分家。

  赵红莲一听要自己家全部出,又有些不乐意了。

  她是长嫂没错,可嫂子到底是嫂子,不真的是父母,她乐意出钱给小叔子建房是一回事,但要全部他们夫妻俩掏钱,她心里还是不舒服的,况且小叔子和弟媳都是有工作拿工资的人。

  不过这事她知道和许凤台说没有用,她昨天都私下和闫春香说好了,到时候跟闫春香说就行了。

  最终商量的结果,是一家拿五十块钱,总共一百块,上梁的木料什么的,到时候许凤台和许凤发两人自己去山上寻找合适的树,房梁的木料和土坯是不要钱的,人工到时候请许凤翔、许凤潮两兄弟帮忙,都是自家堂兄堂弟,也费不了多少钱,河沙更不用说,竹子河里多的是,随便挖,随便挑,也就下面的水泥、红砖、瓦片要钱,去掉一面主墙,算一算剩下的一百元差不多了。

  赵红莲作为长嫂倒也爽快的紧,用她那一口独具特色的邻市方言爽朗地说:“要是最后不够,我再添!”

  这事反倒是作为家中长辈的老太太最后知晓。

  不过老太太向来是不管事的,她性子本就柔弱,家里一直都是赵红莲管事,她只笑盈盈的听着。

  在她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她的小儿子终于也长大了,可以独立支撑一个家了。

  确定了事情后,又商量开工日期。

  现在还有秋种的事情没完,肯定要到十一月、十二月,天彻底冷下来之后的农闲时期才能动工,一直到来年二月份,三个月的时间,房子怎么也能完成了。

  自从说开始分家,另起屋子,闫春香就爆发出了无比的热情,连带着原本因为被兄长分出去而有些失落的许凤发在闫春香的影响下,也对未来自己的家,无比期待了起来

第349章 许家两兄弟决定好了后……

  许家两兄弟决定好了后, 就过来和许明月说了一声,许明月自然没有意见。

  在她看来,人成家后, 始终要分开的,趁着关系最好, 感情最好的十分分, 能和平谈成条件, 是最好的。

  两兄弟见许明月也支持,这才松了口气,也都露出笑容来。

  这事对许小雨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旦许凤发两口子真的搬到新房子里,后面的小房子就空出来了,空出来的房子要么是她去住, 许爱国和许爱党继续跟老太太睡一个屋,要么是许爱国和许爱党搬到小屋去, 她和老太太睡一个屋。

  没有小孩子愿意和老人睡一个屋,许小雨也一样。

  老太太因为是小脚, 走路不便,她的房间里有个尿桶,日常起居总是会在房间的尿桶里解决, 哪怕尿桶每天早上会拎去自家的自留地里, 兑上荷塘里的水, 浇在自家的菜园子里, 可房间里还是常年萦绕着一股淡淡的骚臭味。

  许爱国、许爱党两兄弟年龄还小,也不在意,可常年和阿锦睡在一起,习惯了阿锦房间香喷喷(儿童沐浴露、洗发水)的, 习惯了阿锦房间有自己的衣柜、衣橱,习惯了大姑姑总是很尊重阿锦的隐私的她,打从内心就很排斥和老太太一起睡。

  她就想和阿锦姐姐睡一起。

  这让她感到很失落。

  阿锦是个不太敏感的人,但也察觉到她的不开心,问她为什么,许小雨有些不开心地说:“叔叔婶婶要是搬走了,我就得搬去和奶奶住了。”

  小小年纪的她颇为惆怅的闷闷不乐:“唉。”我要也是姑姑的女儿多好。

  她有些羡慕的看着阿锦。

  阿锦颇有些不在意地说:“嗐,你想那么多做什么?你就和我睡呗!”

  阿锦是个特别需要小伙伴的人,她也喜欢和许小雨一起玩,一起睡。

  许小雨惆怅的不是阿锦和姑姑,她惆怅的是她妈。

  赵红莲本质上还是这个时代很传统的妇女,小时候孩子小,住在大姑姐家也就住了,哪有孩子大了,还一直住在大姑姐家的?占便宜也没有这么占的!

  许小雨羡慕阿锦的无忧无虑,背着小书包垂着头跟在阿锦后面。

  若是许明月没在做月子,一定是能看出许小雨的苦恼的,可她此时也焦头烂额,实在是九月份坐月子太热了,又不能洗头,生完孩子后,不知道是不是浑身的毛孔都打开了,汗水如黄豆大的不停的往外滚,头发是湿的,身上也是湿的,还不能洗澡,最多只能擦一擦,这样的日子要过一个月,许明月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产妇会在产后抑郁,她觉得她也要抑郁了。

  偏偏平时她说什么,对她的提议都很尊重的孟福生,在坐月子这一事上,特别听老太太和赵红莲的意见,哪怕听许明月说的,给她开了窗,通了风,洗头洗澡是万万不能的。

  许明月躺在床上,双目无神的看着天花板:“我头上会生虱子的,真的会生虱子的。”

上一篇: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