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52章

作者:九紫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她和小阿锦两人,用或金黄或橙红色的刺梅,围着菜盘子,一圈一圈,一层一层,给她搭了个简陋的蛋糕,连蜡烛都没有。

  但她还是很认真的对她唱着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

  最后的许愿望环节,小阿锦许愿说:“我想快点开学!我想赵老师、李老师、张教练了。”说着,她眨巴着大眼睛,又伤心的泪目了。

  赵老师、李老师是她的班主任,张教练是她的游泳教练,原本她还觉得每天游三千米好累,现在她好想张教练。

  听的许明月心里也不好受。

  来到这里,最不开心的,就是小阿锦了,虽然大多数时候,小阿锦都是没心没肺傻乐的开心的状态,许明月过去总调侃她,说自己生了个哈士奇。

  除此外,许明月也担心小阿锦接下来的学习问题。

  临河大队过去是有私塾的,就在隔壁的江家村,是江家村地主家开办的私塾,虽然上学要钱,村里去读书的孩子很少,但总归是有可以读书的地方的,现在整个临河大队,只有一个可以读书认字的地方,就是隔壁江家村大队部的扫盲班。

  扫盲扫盲,真的就只是教你常用字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最多再交个乘法口诀,就没有了。

  小阿锦二年级的学历,都能秒杀扫盲班所有同学了,她要去扫盲班学习,那简直是学了个寂寞。

  河对岸的炭山倒是有学校,可炭山因为开采煤矿和制造水泥的事,炭山周围常年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碳灰,空气质量很不好。

  许明月并不想让小阿锦去那样的环境里读书上学,剩下的就只有送到水埠公社了。

  水埠公社又太远了,小阿锦又太小,她怕小阿锦受欺负,她不在身边,会出什么意外。

  她暑假过完本来该升到三年级,她的两个班主任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二年级的暑假就在做三年级的阅读力测试和数学天天练、口算、英语等作业,她已经把她每个月刷新出来的作业,翻来覆去的给小阿锦去打卡练习了个遍。

  小阿锦急需一个学校,或者一个老师带着她学习。

  她自己倒是也可以教,可她根本不是教书的料。

  她和小阿锦日常母慈女孝,一到辅导作业时就鸡飞狗跳!

  搞得她现在都不敢辅导作业了,用倒计时的闹钟,规定个时间让她自己写,写完了她再去检查,期间她一点都不打扰,也不敢过来辅导,怕自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为了不影响母女感情,她还是不自己教了。

  可从哪儿给她找个老师继续学习呢?

  许明月把整个临河大队扒拉了个遍,发现学历最高的还是自己,另外就是江家村的两个初中生。

  可怜许家村,小学学历的都找不出来一个,只有大队长,小时候在江家村地主家的私塾里念过两年书。

  想到小阿锦读书的事,许明月就坐不住了,第二天来到大队部,问江家村的两个记工员,想向他们买他们小学课本的事。

  他们还以为是许明月自己想要读书学习呢,心里感叹她的好学,对于他们已经不用的小学课本,居然还能卖钱,自然不会不卖,其中一个记工员还问她:“初中的你要不要?”

  许明月:“要!”

  另外一个和许明月一样考了满分的记工员却没舍得卖他的初中课本,只同意卖了他的小学课本。

  许明月翻了翻,只要了四五两个年级的,他们三年级课本,小阿锦二年级就学完了。

  小阿锦原来所读得小学,是她们区最好的私立小学,她们这一届的班主任老师,又是最好的老师,两个班主任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不仅教学质量高,还把学生们制得服服帖帖的,同时还让小孩子们保持着他们原来活泼天真的性格。

  许明月不是没想过,请许家村的两个记工员,来当小阿锦的老师,可她又怕他们发现小阿锦的异常。

  她看着三岁,内里却是个八岁的小朋友,幼儿园三年,小学两年学,那可不是白上的,他们一教,就会发现不同。

  许明月想来想去,把主意打到了新来的孟技术员身上。

  孟技术员毕竟是从京城来的,一来,人家见过大世面,不至于一点小事就惊讶万分,人家见过的人和事,说不定比她走过的桥都多。

  二来,他和村子里的人语言不通,想和村里传达什么事,都要靠她这个翻译员,即使他发现小阿锦有什么不对,依照那天小阿锦脱口而出的英语,他去捂嘴的反应,应该也不会和别人说。

  三来,她就是看中他那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一天到晚一张死人脸不说话的性格了。

  就是不知道他什么学历,同不同意这事。

  实际上,对于他学历上的事,许明月并不担心,对于他一个从京城调派到他们这鸡不生蛋鸟不拉屎地方来的技术员,许明月心底是有些猜测的,毕竟那十年混乱还没有到来,他会在这个时间点,被发配,对,就是被发配到这里,无非两个原因,要么是受了与‘苏州联合会(故意这么写的,大家意会到了就行)’关系恶劣的影响;要么就是受到现在京城‘反右’斗争的影响。

  谁都知道,在这一年,顶头的几个大佬经历了怎样的权利争斗与权利交割。

  当然,这也是她瞎猜。

  而她敢打请他当老师的主意,不怕被牵累,也是因为,他虽可能是被发配过来,却是以技术员的身份,而不是过些年,那些臭老九的身份。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可是天差地别。

  至少技术员,在临河大队,现在是大队干部的身份,是拿工资的,村里人虽不与他交流,离的远远的,对他也还算尊敬。

  不过他和许明月一样,颇有些离群索居,不与任何人来往的意思。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许明月没有立刻去找孟技术员,而是先和小阿锦通了气,问她:“如果我想请孟技术员给你当老师的话,你愿意吗?”

  小阿锦眼睛一亮,对于这个在这里唯一能和她用普通话交流的人当老师很是高兴,当下就拍手兴奋地蹦跳着说:“愿意愿意愿意!”

  许明月就告诉她:“这件事妈妈现在只和你商量了,还没和孟技术员说,也没有征询人家的同意,还是个秘密,你不能对外说,知道吗?”

  小阿锦忙捂住自己的嘴巴,用力点头!

  许明月还在思索,要怎么侧面的问一下人家孟技术员的学历,以前是学什么的,愿不愿意给小阿锦暂时当个老师,教下她小学三四年级的数学什么的,该给什么报酬啥的。

  小阿锦在她上工的时候,就已经一个直球打过去了,她屁颠屁颠的跑过去,拽着孟技术员的衣摆,双目明亮清澈带着期待地看着他:“大胡子叔叔,你能当我的老师吗?”

第52章 许明月是经常对小阿……

  许明月是经常对小阿锦的自来熟和直球属性感到无可奈何。

  在她还在想着如何询问孟技术员的时候, 小阿锦已经喜滋滋的迈着她三岁的小短腿,背着小手走到许明月跟前,一把抱住她的大腿:“妈妈, 大胡子叔叔已经答应给我当老师了!”

  许明月:……

  许明月看向不远处的孟技术员。

  孟技术员的目光刚好也向她看来,因她要作为孟技术员翻译的缘故, 她和孟技术员之间一直距离不太远的, 方便村里有人想问孟技术员什么事, 可以随时喊她一声,她就跑过来给他们翻译,顺便也把孟技术员的话翻译给村里人听。

  她走过来, 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村里没有学校,我自己教了阿锦一些常用字和基础算数,我学历浅, 能教的东西不多,想着孟技术员京城来的, 应该认识不少字,才想着问问孟技术员, 我都还没开口呢,阿锦就跟我说您答应了。”

  孟技术员头发有些像艺术家那样,留的长长的, 杂乱的散下来, 下巴上都是没有修过的大胡子, 让人看不清他的年龄, 许明月估摸着得有三四十岁,如果他真成了小阿锦的老师,她当然要尊称‘您’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小阿锦会来跟孟技术员说, 想让他当她老师的原因。

  孟技术员只淡淡的点了下头,‘嗯’了一声。

  许明月又说:“我跟江家村的两个记工员买了两套小学课本,要不回头我给您送到大队部去?还有这教学的费用……”

  孟技术员开口说:“你每天给我拍两根黄瓜就行。”

  他原本就瘦,来到临河大队这段时间,他更是瘦的跟风都能吹走似的,身上单薄的衣服轻飘飘的挂在他身上。

  经历了精神与□□的双重折磨与人性的至暗,本以为不会再被什么东西打倒了,然后他就见识了许家村大食堂的荷叶粥。

  荷叶粥的苦不是精神意义上的苦,而是物理意义上的‘苦’。

  直到他那天去荒山换蚊香时,在许家人身上闻到的醋拍黄瓜的味道。

  小阿锦的出现,就像是这段黑暗世界中,一抹明亮的色彩,与这个穷苦灰暗的世界格格不入,完全不同。

  包括许明月也是,她身上没有独属于这个时代的麻木与疲惫,她的眼睛和小阿锦一样明亮,充斥着蓬勃的生命力。

  在小阿锦问他可不可以当她老师的时候,他只犹豫了一瞬,就蹲下身,看着小阿锦笑着点头同意了。

  像是行走在黑暗中的人,本能的靠近光源。

  哪怕只一朵小小的萤火。

  让许明月没想到的是,孟技术员的教学费用如此便宜!一盘拍黄瓜!

  许明月想到在现代时,小阿锦的游泳私教课,四百多一节课!

  许明月当下就豪迈地说:“孟老师,今后您的拍黄瓜,我全给您承包了!”

  孟福生看着和小阿锦如出一辙的仿佛能看得见熊熊燃烧的旺盛生命力的许明月,也不禁笑了。

  只是他的笑容藏在了他许久未曾修理的大胡子里,无人发现。

  说是找了老师,当然不是说,他同意了教小阿锦就完了。

  在哪里教,什么时辰教,教什么内容,许明月都要跟孟福生说清楚。

  首先是肯定不能来荒山教的,她秘密多着呢,况且让他进荒山教学,不出两天,各种流言就不知道穿成什么样了。

  其次是时间问题,这个时间段,孟技术员已经不忙了,毕竟他闲暇时是不用跟村里人一样去挑堤坝的。

  秋季农作物全都种到地里去了,村里人现在只需要灌水、除草和施肥,这也不用每天做,剩余空出来的时间,就得到河沟旁挑堤坝和挖深水区,养鱼,同时,将整条河滩挖出个十字河沟出来,方便以后这篇河滩成为良田后灌水。

  所以哪怕看似农闲了,实际上整个临河大队还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每日都在做繁重的活。

  许明月能够抽出时间,送小阿锦去跟着孟老师上课的时间,就只有中午和傍晚,也就是江家村上扫盲班的时间,小阿锦原本傍晚游泳的时间另外换。

  许明月是非常重视小阿锦安全这一块,所以不可能存在,她把小阿锦送到大队部孟技术员这,就不管了,她肯定是要留在大队部看着的,一直到小阿锦下课,她将她接走,这期间,她是不可能让小阿锦离了她的视线的。

  然后就是教学内容,许明月对孟技术员说,她大致的教了小阿锦拼音、识字、算数,具体他要怎么教,要他自己测试过小阿锦现在的学习程度后,再决定教学内容。

  最后就是束脩的问题。

  当然不能真的就只送一盘拍黄瓜。

  她院子里的各种蔬菜现在结的硕果累累,光是长豇豆、茄子干、莴笋干、辣椒酱,她就不知道腌制了多少,晒了多少。

  她每天傍晚做的一盘擂椒茄子皮蛋,还是能给他送一份的,除了皮蛋有些少见外,其它全是现在的时令蔬菜,自从省老大鼓励下面百姓用蔬菜瓜果来用以解决吃饭和补充口粮不足得问题后,家家户户的自留地,都种满了各种蔬菜瓜果,非常常见。

  许明月没有皮蛋,就擂椒茄子番茄,擂椒茄子长豇豆,擂椒茄子干换着吃。

  万物皆可擂!

  除此外,丝瓜汤,清炒丝瓜,凉拌莲藕、凉拌土豆丝……

  用许凤莲的话就是:“我怀疑我阿姐凉拌鞋底都好吃!”

  来到这里,吃了快两个月的荷叶粥的孟技术员,在成为了小阿锦的老师后,终于吃到了正常的饭菜,虽然每天只有一顿,却也成了他在艰难岁月里唯二可以期待得时光,另一个期待的时光,自然是教小阿锦学习的时候。

  刚开始,他在了解到小阿锦的学习进度时,吓了一跳,以为他遇到了什么天才,但在正式教授小阿锦后,发现她并非悟性奇佳的天才,她既不蠢笨,也没有聪明到天才的地步。

  他见过不少天才,甚至他自己的学习能力,曾经也在天才之列。

  她只是个普普通通或者说,比这里大多数孩子都要聪明一些的小姑娘。

  让孟福生觉得难得的,是她迥然于这个地方的活泼、开朗、自信、阳光又勇敢的个性,真的就像生长在黑暗中一朵明媚夺目的花,又像是黑暗中的火光一样在感染着他,她的存在就好像在告诉他,这个世界没那么糟糕。

  这使得他在教学时,也不忍太过严苛,不知不觉声音就柔和了起来,温言细语,也一直以鼓励的语气去教她。

  连带着他心底的郁气和戾气都仿佛跟着消散了许多。

上一篇: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