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57章

作者:九紫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日常 穿越重生

  他家腌了整整一大水缸的大咸鱼,没事就自家偷偷补。

  还有过年的杀猪肉,除了猪头、猪内脏,去年年夜饭做给村民们吃了,剩下的猪尾巴、猪骨头、猪蹄子、猪血、猪耳朵、猪舌头这些,也全都被大队长家留下了。

  他自家自然也少不了肉。

  他自己家平常倒也没有奢侈到吃肉的程度,最多切一块咸鱼蒸着,每人吃块咸鱼沾点咸味。

  大队长媳妇做的咸鱼香辣爽口,虽说却点调料,有些腥味,却全然不像大食堂的鱼片,腥的让人无法入口。

  许明月是个老实人,吃着咸香适宜的咸鱼还说了句:“大食堂的鱼肯定不是二婶子做的,二婶子做的鱼块一点也不腥,好吃!”

  大队长媳妇被她的憨傻给逗笑了,说:“你这个老实丫头,你也不想想,大食堂的饭菜要是做的好吃,那大家不都敞开肚皮吃了?那有多少粮食够大伙吃的?”

  倒不是她大嘴巴,什么话都往外面说,她是看许凤台和她侄女成了亲,许凤台就是她侄女婿了,也就是自家人,许明月是他妹妹,自然也是自家人,这才对他没有隐瞒,而且以后她儿子许红桦也需要许凤台兄妹俩在大队部支持他工作,她自是态度很亲近,完全把两人当做自家小辈。

  许明月一直以为大食堂的粥烧的难吃,里面还有沙子,以为是这时代没调料,没料酒,所以大食堂的鱼片粥才那么难吃的,结果居然是这个原因。

  她看着咸鱼块里,和咸鱼半在一起的不知名大酱和姜丝,悟了。

  她还以为只有她烧菜好吃,这个时代的人都不会烧呢。

  她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对大队长媳妇佩服不已,朝她竖起大拇指:“学习了学习了!”

  把大队长媳妇逗的乐不可支:“原来也没发现你是个性子这么活泼的丫头。”

  大队长媳妇见许凤台一直支持凉拌莲藕和黄瓜,就给许凤台夹了一筷子腊肉片,许凤台还没得到过除了许明月之外的人,对他好过,诚惶诚恐,见实在避不掉,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块夹给赵红莲吃。

  他已经被生活,被人亏待了好多年,哪怕有了许明月这一年对他的好,对别人突如其来的热情时,他也依然很不习惯,很是惶恐,心里像是得到了好多,多到他还不掉似的,心里有着巨大的亏欠感和不配得到感。

  在他将自己碗里的鱼块夹给赵红莲时,大队长媳妇看了自家侄女一眼,朝她挤挤眼睛,好似再说:“姑姑没坑你吧?是不是给你说了个好婆家?”

  赵红莲脸一红,把鱼块又给许凤台夹回去:“你也吃。”

  许凤台看着赵红莲给他夹的鱼,嘿嘿傻笑了一下,耳朵通红的低头吃鱼,一直到回去了,还在咧着嘴巴傻乐。

  吃完饭,他们没有打火把,就着漆黑的夜,就回去了。

  大队长家离许凤台家近,这段路他们从小走到大,熟悉的很,许凤台将赵红莲先送回家,再送许明月回荒山。

  主要是许家村到荒山的那段路,是田埂小路,田埂上被人种满了黄豆,不太好走。

  蛇爱待在水边,因为干旱,好多蛇都跑到山下的大水沟边来了,许明月每天在穿过这条田埂的时候,都能见到许多条水蛇、火蛇、土蛇在水草里,一听到响动,就立刻蹿到水沟里逃窜。

  她拿个长长的竹竿,一边敲打田埂上黄豆苗,一边对送她到荒山的许凤台说:“哥,你回去吧,我自己过去就行了。”

  被许明月投喂了一年,许凤台的夜盲症有了些许的缓和,但还是瞎,许明月怕他一不小心掉到水沟里。

  经过这一年相处,许凤台已经知道自己这妹妹看着沉稳,实际上最怕蛇鼠蚂蝗一类,这时候水边蛇多,他接过她手中的竹棍,一边走一边敲打着黄豆丛和大水沟边的水草,让许明月跟在他后面,一直将她送到荒山,才独自返回。

  许明月则站在荒山的门口,就着星光,看着黑夜中模糊的身影逐渐走远。

  许凤台一回去,许凤莲就激动的上来问他:“今天你们去大队长家,都说啥了?”

  许凤台不善言辞,只挠头笑了笑:“没啥。”

  许凤莲噘嘴:“我就不该问你,该问嫂子的!”她又傻笑着对赵红莲说:“嫂子,你知道吗?”

  赵红莲正在打水洗脸洗脚,笑着说:“就是吃顿饭,亲近一下。”

  她这话还真没敷衍许凤莲,其实原本大队长根本就没想过真能从许明月那里讨到什么好主意的,主要还是为了拉拢许明月兄妹,成为一个以大队长家为中心的小团体。

  赵红莲舀的洗脸水很少,每个人都是用麻布沾点水,稍稍擦一下脸上、脖子上的灰尘。

  今年干旱,他们一家子洗脸都共用一盆河水。

  村中心老井的水已经干得见底了,每天大家只能一大清早拎一只木桶,带着个葫芦瓢,一点一点的往木桶里舀个半桶水,回去当吃喝的水,哪里舍得用来洗漱?就是门口池塘的水,之前也干涸的快见底了,还是大河沟通水时,倒灌进池塘中的,不然池塘也早就干了。

  现在大家都在等着秋天了,能下几场秋雨,不然到明年,老井的水也快干的没的喝了。

  *

  开发蒲河口农场的事情非常紧急,许大队长一大清早就到水埠公社孙主任家,和孙主任说了这事,孙主任一听可以解决县里部分地区灾民的问题,立刻拍着手说:“这是我们水埠公社的农场,凭什么叫邻市县市的人来挖莲藕?他们自己本市不也沿着河吗?那大片的莲藕还不够他们挖?”他直接拍板说:“我上去跟人说,看有没有哪个公社受灾比较严重的,叫他们调一批灾民来,帮他们解决口粮问题!”他马不停蹄的就往吴城赶,临走前对许大队长说:“调民兵小队的事情,你自己去和老周说,这事不归我管。”

  他也管不到周书记的那些老部下,除了部分全须全尾的外,还有他缺了胳膊少了腿的老战友,别看残疾的残疾,缺零件的缺零件,打架却极其的凶悍,他真是半点都调不动,这事他是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

  他等着去上面邀功呢!

  为上级解决灾民问题,谁说不是大功劳呢?

  其实吴城水系发达,竹子河又是他们这几个县市最大的淡水河,吴城下面好些公社,周围都是一片水泊,虽然没有梁山泊八百里那么夸张,但也真的是水乡呢,且因为竹子河整体河水不太深,导致野生作物异常繁盛。

  哪怕不是遍地莲藕的地方,也是遍地菱角和芡实,各种水生芹菜、花生菜、野生茭白也多的很。

  可水系再发达,也总有几个区域是没有水的,真要为上面领导解决了没有靠河的这部分地区的灾民口粮问题,那可又是大功劳一件!

  本来这事许大队长是没想告诉周书记的,但因为要借调民兵的事,许大队长不得不跟周书记说清楚。

  私下周书记找到来开会的大队书记时,和他感叹:“你们大队的许金虎,还真是个能干事的人,这个法子都能被他想到了,这下子上面又少不了他的功劳。”

  大队书记和许大队长共事许久,还能不知道许大队长是什么人?那就是个莽夫,说:“他有那个脑子?十有八九又是许凤兰给他出的主意。”他一拍大腿:“我就说,前两天听人说他把许凤兰、许凤台请到他家里吃饭,我当时还以为他是想拉拢这两兄妹,肯定是那天~~~朝许凤兰讨主意了!”

  “你说这许凤兰脑子咋这么好使?”他懊恼地说。

  这许凤兰咋就不是他们江家村的?

第57章 原本周书记就对这个提出……

  原本周书记就对这个提出了圈河滩为良田方案的许凤兰记忆深刻, 现在听大队书记这么一说,原来她还有个哥哥,也在临河大队部当干部。

  一下子把他们兄妹两个都记住了!

  *

  上头正在为今年的旱情在头疼呢。

  尤其是去年一整年, 和今年上半年的‘敞开肚皮吃’政策,各个生产大队和公社, 那都提前把一年的口粮都吃了个干净, 本想等到秋收就有粮食, 没粮食也有赈灾粮,谁知道屁都没有,很多地方连草根、树皮都扒出来吃了, 开始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孙主任把许大队长的主意往上面一报,顿时解决了本县之内的灾民问题,有还想往上爬的, 又把这个情况往上报,上面又向上面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层一层往上报的情况?也是因为吴城所在的市, 同样属于水系发达的市,吴城所在的市区, 就地处长江边,也是靠水吃水,旱情并省北要轻的多。

  省老大一看上面报上来的通过挖河滩的野生莲藕来缓解旱情的报告一上来, 顿时如久旱逢甘霖。

  要是其它季节, 孙主任他们还真不敢这样上报来挖莲藕, 因为莲藕没到成熟季节, 就过早挖莲藕,对莲藕来年的生长是不利的,但现在已经是九月份,莲藕已经长成, 很多老莲子,已经脱落,掉入了河泥里,只待到来年开春,便又是一轮新的发芽生长成莲藕。

  这也是为什么洪水过后,为什么已经将所有荷叶都淹没淹死,只过两年,河滩上便又是一片青绿繁茂景象,便是这老莲子旺盛的生命力,有些莲子深埋河泥中,哪怕过了千年,它依然会发芽破土。

  许大队长在向孙主任和周书记报告了请其它地方的灾民来蒲河口农场挖莲藕,开垦河滩为农田计划后,回到许家村,就把许明月叫了过来,严肃的问她:“你真觉得明年还有旱情?”

  望着大队长那张凶悍的面容,许明月无奈地说:“未来的事情我也无法预知,我只知道一点,每年立秋,我们这都会下上几场雨,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可你看今年立秋到现在,下雨了吗?”

  许明月不提,许大队长都快忘了立秋的事了。

  实在是今年天气太过古怪,一场雨都没下,秋季农作物种下去之后,整个临河大队,都在为秋季农作物的灌溉忙碌,往年有老天下雨,他们会轻松很多,今年老天不下雨,所有的灌溉都要靠他们人力完成。

  这要不是有了独轮车推水上山,光是每天挑水到山脚下的田地里灌溉,就是一项巨大且劳累的工程。

  许大队长忍不住龇了龇牙,用大手抹了抹头上短发茬,难以想象,如果明年还跟今年一样不下雨,日子可要怎么过。

  他愁的脸上皱纹都深了几分,满脸愁苦地说:“这可怎么搞?”

  他像是在问许明月,也像是在问自己。

  说实话,今年他能带着整个临河大队,挖大河沟引水,挖深水区养鱼,山上挖了两个沟渠储存山水,使得今年施、胡、万三个村子没有绝收,村里不说人人能吃饱饭,至少没有一个饿死的。

  作为一个生产大队的大队长来说,他今年绝对超额完成了他作为生产大队长的生产任务,不说在整个水埠公社,哪怕是整个吴城下面所有的生产大队中,他都是遥遥领先的那个!

  不然他也不会升的这么快,一下子连升四级。

  可老天爷如果真的不下雨,那属于老天爷不给人活路的巨大天灾,这样的自然灾祸,即使是性子刚强如许大队长,也是无能为力的。

  许明月轻声说:“二叔,现在莲子成熟了,我们组织人手采摘莲子,将一些不能吃的老莲子往河滩更深处洒,另外就是开春如果还不下雨,就要考虑人工种植莲藕的问题。”

  对于如何种植莲藕,许明月并不懂,但这些土生土长在河边,到处都是莲藕的河边人,是再熟悉不过的。

  今年的河水水位一降再降,很多过深的,原本不长莲藕的河床,也随着长时间不下雨,水深也是一降再降,降到可以生长野生莲藕的深度了。

  之前许大队长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可以说,谁都没有想过,明年可能也干旱的可能,没人敢这么想,都在祈祷快点下雨。

  许大队长听了许明月的建议,双手背在身后,望着天空。

  回到家后,将许明月的话,跟老村长说了。

  老村长已经接近七十岁,在这个年代绝对是高寿。

  他听了许大队长的话,也是一惊,同样是出来望着天空中描着金边的蓝色云朵,连上的愁苦使得他脸上的沟壑层层叠叠得褶在脸上,才回头说:“听兰丫头的,要是下雨,也不过是费了点事,采集了些莲子撒下去罢了,要是今冬还不下雨,就跟兰丫头说的,为开春种植莲藕做准备。”

  人工种植和等待莲子自己破土发芽,长成莲藕是不同的,首先就是要提前留足藕头饱满、??项芽完整且藕身肥大的母藕做藕种,

  为确保藕种健康无病害,还要对母藕的藕种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他们当地的藕种,一般分为两个品种,一种是野生的花开为粉色荷花的藕种,一种是当地人选择在自家荷塘种植的,花开为白色莲花的品种。

  这两种不同品种的莲藕生长出来,它们的藕自然也不同。

  他们河滩上的粉色藕种,属于野生藕种,也就是没有经过变异的老藕种,这种莲藕它外观发乌,藕形细长,淀粉含量高,适合煮着吃,或者做成藕粉。

  他们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冬季洗藕粉,用的就是野生的红莲藕。

  红莲藕中,又夹杂着一些白莲藕。

  白莲藕的横切面较之红莲藕来说,多一些孔洞,它的藕身也更粗长一些,口感清甜脆嫩,像许明月用来做凉拌藕的藕,都是出自白莲藕。

  红白莲藕,各有各的好处,红莲藕的好处就是,洗成藕粉,可以储存的时间更长,白莲藕的好处是产量更高。

  其实当地人是不管什么红莲藕白莲藕的,能吃的莲藕,就是好莲藕。

  但如果是灾年到来,要人工种植莲藕的话,老村长会选择种植更多的藕体更加肥硕粗大的白莲藕,以增加口粮。

  如果要种植莲藕,这时候就要做准备了,不然等到了来年适合种莲藕的时节,藕种还没准备好的话,就会影响明年一整年的莲藕生长。

  老村长说:“这事还要你多上心,那些灾民来挖莲藕,也要注意些,别让人把莲藕挖绝了,挖多少,种多少。”又说:“村里的伢子们没事干,把他们全部喊上采莲子去!”

  其实每年的夏天,就是小孩子们撒欢的天堂,水里的莲子、菱角、芡实果子,水里数不尽的好吃的,早就被他们祸害了一茬又一茬。

  莲藕、菱角、芡实本身就属于繁殖非常迅速的水生植物,今年因为水位下降,以前因为水深而不长莲藕、芡实、菱角的水域,也因为今年水位的下降,这些水生植物不停的向大河更深处蔓延求生存。

  事情紧急,许大队长当天就把整个临河大队的小伢儿们全都叫上,用一艘艘小船拉到蒲河口农场,让小伢儿们帮忙采莲子。

  和临河大队的河圩被这些小孩子们采了一轮又一轮不同,蒲河口这块,因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全然处于野生的野蛮生长的状态,所有莲子都是没有被采摘过的,这群小孩子们,除了来自施、胡、万三个村子不会划船的小家伙们外,其余一个个年龄不大,全都是划船和游泳的好手,一个个撑着船,或者拿着桨左一下右一下,很快就摘了满满一小船的老莲子。

  这个时节的莲子,它既够老,同时也没有干燥透,还是刚采摘的新鲜的老莲子,是最适合用来繁殖荷花,进而形成莲藕的。

  真正已经老到里面的胚芽失去生命的莲子,其实是不能发芽的。

上一篇:黑月光她满口谎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