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50章

作者:苏西坡喵 标签: 宅斗 市井生活 日常 先婚后爱 HE 穿越重生

  她安静下来,旁边的丫鬟也没说话,一时间房中只剩下安静地翻书声。

  有丫鬟见许栀和一直站着,连忙上前将圆木绣凳放在许栀和的身后,低声说:“娘子请坐。”

  许栀和道谢坐下,加快了看账本的速度。今年是羊毛手衣推向其他州府的第一年,常庆妤原先打算从汴京直接运做好的现货过去,常稷轩多留了个心眼,让羊毛直接供应到州府,其他地方派织娘绣工来学习,学完后在本地织就、本地售卖。

  常家从不担心这一批羊毛砸在手里,于是鼓足了劲儿收罗起羊毛,常家上下,连带着常大学士也忍不住装备了羊毛三件套,从脖子到膝盖都是暖的,一出门,就是妥妥的金字招牌,引得暖阁诸位臣子争相询问。

  选择的那些城也是常稷轩考察过的,北至邢州,南至杭州,都有羊毛手衣的痕迹。许栀和粗略估算一同,如今才十一月上旬,所赚银钱便已经超过了几万两不止。

  当然,其中大头抛去成本,大多数还在常家手中,许栀和仅有二成分红。但即便是二成分红,也有二千两。

  许栀和心头热了一番,但还没有高兴太久,又冷静了下来。

  二千两听着唬人,在太平州能买一处不错的二进院子余生吃喝不愁,但在汴京城,仅能付两年的铺子赁资。

  她想伸手搓搓自己的脸,加速脸上温度的凉却,但旁边有常庆妤和一众丫鬟盯着,到底没好意思。

  她轻咳一声,装的稳重,“意料之中。”

  常庆妤本以为许姐姐会和她一样乐得找不着北,不说别的——至少应该抱着账本傻乐几日才是,但现在看来——许姐姐是见过大世面的,区区几千两银子,还不足以叫她意外。

  她心中越发觉得自己幼稚的同时,也不禁在心中感慨:还好及笄那会儿,兄长正好遇见琴台,才有了后面这段缘分。

  和许姐姐打好交道是她做的最明智的举动之一。

  从许栀和的视角看过去,只能看见常庆妤眼珠子滴溜溜地直转,心中不知道正在盘算些什么,看着越来越有常家人精明能干的特质了。

  但,也不是时时刻刻。就好比发现许栀和正在盯着她的时候,常庆妤会略显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一脸“我要学习的路还有很长的即视感”。

  常庆妤说:“除了羊毛手衣的账本,还有许姐姐你的图作。刚开始那会儿的百两一幅当真亏了,兄长说现在那些文人私底下愿拿千两求取之,现在手中还剩下三幅,前面六幅的价钱不低于一千两一幅。”

  许栀和的心神微微一怔。虽然知道汴京城不缺有钱人,更不缺人傻钱多还愿意附庸风雅的有钱人,但乍然听到千两买画,还是忍不住感慨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

  现在才能买得起两幅画,路还长着呢。

  “所赚的银钱稍后等姐姐回去也会派人送去。”常庆妤眨了眨眼睛,想起巷口小院,她又生了一丝犹豫,“可是小院狭小,这些东西方便储存吗?要不许姐姐要用银钱的时候,叫人从常家库房搬运吧?”

  常庆妤没说之前倒是还好,她一说起此事,许栀和便想到了现在的宅院住着都嫌拥挤,更遑论日后。

  物色新的宅院不动声色地被许栀和记在心中。她想了想,说:“那就多谢庆妤的好意,还请庆妤为我费心整理共计银钱几何,过些日子用的时候支取。”

  常庆妤:“许姐姐跟我这般客气作甚?你放心,明日傍晚之前,我一定整理得宜。说起宅院,不知道姐姐心中希冀哪一种?三进门可够用?只可惜现在时间不充裕,倘若时间足够,倒是可以叫祖父堪舆作图纸一张,建一座合乎心意的院子才好。”

  在常庆妤看来,现成的到底不如自己建成的更好。

  许栀和“唔”了一声,实话实说道:“这些我倒是还未曾想过。总归他还有春闱,这段时日免不得要多跑梅府,离远了反倒不方便。”

  “他?”常庆妤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连忙咳嗽了几声,像是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一号人物一样,“那……姐夫考得如何?”

  许栀和见她颇为艰涩地喊出姐夫,心中觉得好笑的同时,也忍不住微暖。

  常庆妤自相识之后,便打心眼底将自己当成了姐姐,所以明明很别扭,但还是喊出了这个称呼。

  她看着常庆妤明艳圆润、白里透红的脸庞,很想上手去摸一摸、捏一捏。

  这么想,她也这么做了。常庆妤的脸蛋被捏的鼓起,她一双眼立刻变得湿漉漉,“许姐姐。”

  语气中带上了三分嗔怪。

  许栀和忍不住低头一笑,收敛了手上捉弄她的动作,转而正色回答起常庆妤的问题:“尚可,州试解元。”

  “哦哦,考中了就好……”常庆妤伸手搓了搓自己的脸蛋。

  许栀和的力道轻微,一松开后几乎就没有知觉了,但隐隐约约觉得鼻尖萦绕着她指尖的花香,清幽隐晦。

  后面传来一道道倒吸凉气的声音。

  常庆妤搓脸的动作缓慢了下来,不对……什么尚可?

  州试解元?

  常庆妤猛地抬头,发髻上簪着的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甩,砸到了她的侧脸,她也没有理会。

  “州试什么?”常庆妤问。

  许栀和:“解元。”

  “州试解元?”常庆妤低声喃喃,然后忽然扑向许栀和,“许姐姐,许姐姐。”

  她仿佛一瞬之间没了其他措辞,只会喊着“许姐姐”。

  许栀和手中的账本被她猛然扑过来的动作砸落在地,她想要俯身去捡掉在地上的账本,但常庆妤完全不给她这个机会,后者双手紧紧抱着她的肩膀,“州试第一,只能得个尚可的评价,姐姐你可真是……”

  “那,”许栀和说,“难不成要敲锣打鼓昭告天下?”

  常庆妤问:“有何不可?要是我兄长中了解元,他八成要骑马游街三圈,樊楼潘楼设宴,铁佛寺、大相国寺设素斋粥棚,极尽所能宣扬。”

  许栀和见她神态认真,像是真的在脑海中构想,忍不住伸手勾了她的鼻尖。

  “州试过后,还有春闱,不好太过分心。”许栀和说,“他并非张扬的性子,这样也好。”

  常庆妤松开了许栀和,“也好,也好。扬名有好处也有坏处,兄长背靠常家自然无所畏惧,但……”

  她只是被养在深闺显得单纯,但并非真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闺阁小姐。陈允渡农门取仕,背后没什么根基,若是太过扬名,反倒会勾起朝堂各方势力的争夺,要是陷入了党派之中,反而不是件好事。

  朝中并不乏得不到就毁掉的臣子。

  常庆妤想起了自己兄长的话,忍不住再次思索起来。不过片刻,她又将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虽然她现在已经日益成熟,但朝中仍有许多事并非她能够理解。兄长和许姐夫(许姐姐的夫婿)的事情,就留给他们自己操心吧。免得要是她做不好,反生了嫌隙。

  这些想不了,但别的东西还能好好想一想,常庆妤忆起自己私底下暗自可惜良久,叹息许姐姐早早成婚,让自己兄长半点机会都没有,忍不住红了脸庞。她支吾着说:“勉强配得上。”

  她声音太小了,许栀和没听清楚,“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常庆妤连忙摆手,忽然想到了什么,“对了,前些日子潘光哥哥还问我能不能见你一面。但那时候姐姐不在汴京,我推辞了几次……姐姐要见他吗?”

  许栀和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见啦。应天府食肆经营得好,我还准备在汴京城中也开几处呢,都是饮食生意,见了两人都不舒服。”

  常庆妤迫不及待,“那我帮你姐姐回绝了他?”

  她语气中的迫不及待太过明显,许栀和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怎么感觉你很急切?”

  常庆妤说:“哪有啊,我只是站在姐姐的角度考虑。”

  她一本正经地回答。

  虽然常家涉及的营生广泛,在吃食方面倒真不算常见,如果许姐姐有意为此,她也会努力说服父亲和兄长,试一试。毕竟许姐姐在应天府的铺子中,经营那么好。

  父亲和兄长不会不同意的。

  但眼下此事八字还没一撇,常庆妤只好忍不住了自己躁动不安的内心。

  许栀和又说了几句,起身告辞。常庆妤将她送到门口,回府之后,拆开了许栀和千里迢迢带回来的伴手礼。

  里面的东西算不上十分罕见,一些陶瓷、绢花、手帕和苏绣丝绸,更让常庆妤意外的是,里面还有两盒糕点。

  一盒桂花奶糖,一盒龙须酥。也只能趁着这些日子天气凉快,才能遥遥数日还能不坏。

  常庆妤心中最后那一点儿不愉快都消散了,龙须酥太过甜蜜,她就着茶水慢慢品着,心中思索着等到父亲和兄长下值回来,怎么和他们说起这件事。

  一盒龙须酥只有六个,洁白如雪,细如发丝。常庆妤舍不得多吃,将她放在桌面上。午后无事,她小睡了一场,醒来时夕阳西下,天已经黑了。

  她连忙从床上爬起来,揭开床帷,顿时天塌了一半。

  常庆妤不可置信地看着常稷轩坐在正堂中,捧着一卷书对着橘黄色的烛火下细读,手中拿着龙须酥,大口大口地吃着。

  六个龙须酥,她下午吃了一个,现在碟子中只剩下了两个。常庆妤的眼睛一瞬间就红了,她连忙上前。

  常稷轩听到声响,嘴角扬起了笑容,“这龙须酥味道端正,哪家糕点铺子买的?明日再多买一些。”

  “没啦!”常庆妤憋足气音,大吼一声,“那是许姐姐带给我的,从扬州带过来的,你吃了三块……”

  常稷轩面色一僵,暗道不好。

  常庆妤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她许姐姐回来,现在自己一口气吃掉了三枚龙须酥,简直是存心惹恼常庆妤。

  他略显局促和不安,“你别哭啊,别哭……我这不是不知道吗。哎呀,吃都吃了,我还能吐出来不成?”

  常庆妤瞪了他一眼,“你还说!”

  常稷轩只觉得今日来的真是不妙,过来后听丫鬟说姑娘还在睡着,他便坐在正厅吃了几口糕点,谁能想到还有这样一段缘由?

第103章

  常稷轩索性闭上了嘴,老老实实听着常庆妤骂他,期间还倒了一杯茶放在她面前,脸上带着小心翼翼:“骂累了吧?喝点水吧。”

  常庆妤被他这么一打岔,原先酝酿在喉咙里的话噎了回去。

  她接过茶杯,又觉得自己的动作太过轻飘飘,抿了一口水后正色放下,“这件事可没完。”

  常稷轩在心中盘算着在樊楼找些大厨做一顿菜肴,或者是写封折子进宫,请宫中的御厨做些糕点回来,听到常庆妤的话,露出一幅果然如此的表情,如丧考妣地点了点头。

  常庆妤将剩下的两枚龙须酥拿走放到一旁,一回头见到常稷轩若有所思地垂着脑袋,心神忽动,“哥哥。”

  常稷轩一惊,浑身泛起鸡皮疙瘩。

  他动作轻微地搓了搓自己的胳膊。常庆妤还生着气,能用这样的语气喊他,肯定没什么好事。

  “做……”常稷轩轻咳一声,放缓了自己的声音,好让听起来不再那么冷冰冰,他说,“做什么?”

  常庆妤眼睛亮晶晶地说:“你还记得许姐姐在应天府的和乐食肆吗?今日许姐姐过来,提及了此事。许姐姐有想法,我们家正好有钱有铺子,不如继续合作。”

  常稷轩想起应天府送回来的回信,脸上露出一抹沉吟的神色。

  倒不是说对许栀和没信心,只不过汴京城的饮食大多在潘家手中。潘家和常家一样,家中并非完全商贾出身,要是他们选择和许栀和站在一起,岂不是是在和潘楼打擂台吗?

  常稷轩万事皆以利益为先。潘光和他有些交情,但不代表潘家的长辈们愿意看到这样的场面。

  常庆妤还准备说些什么,常稷轩打断了她:“此事慎重,等问过父亲和家中其他尊老才能下决定。”

  常庆妤一连遇到两件不顺心的事情,脸上的神色越发冷淡,“哥哥既然不愿意听,还过来做什么?”

  常稷轩被常庆妤的贴身丫鬟恭敬地请了出去,院门在他面前缓缓关闭,丫鬟的话还留在耳边:“还请郎君不要让奴婢难做。”

  常稷轩:“……”

  他今天出门就该看一眼黄历,今日实在不该出门。

  常稷轩掸了掸自己的衣袖,准备转身离开,想了想,又转折了回来,将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了捶院门,“常庆妤!常庆妤!你知道你现在像什么样子吗?为了一个许姐姐根丢了魂一样!她但凡是个混小子,你看我——”

  院门外骂骂咧咧的声音渐行渐远,两个丫鬟面面相觑,她们何曾见过向来端方如玉的郎君露出这般情态,看起来真是被气得不轻。

  “要,”年纪小点的丫鬟有些艰难地开口,“要告诉姑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