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55章

作者:苏西坡喵 标签: 宅斗 市井生活 日常 先婚后爱 HE 穿越重生

  许栀和面露微笑:“没有人可以拒绝金酥薯蓣。”

  其中太过细致的缘由许栀和无法明说,但淀粉高热量,对远道而来的番邦人有着巨大吸引力。许栀和第一步是准备现在鸿胪寺打响知名度,现在鸿胪寺门前的小摊贩中脱颖而出,然后再逐步推广。

  王维熙被她的坚定所感染,手握成一个拳头,跟着重复了一遍,“没有人可以拒绝金酥薯蓣。”

  许栀和看着他端正的站姿,忍不住笑了。她将书放在一旁,招呼王维熙坐下,“我打算将这件事交给你去做。你在秋儿身后学过,对经营事宜,应当不陌生。”

  王维熙闻言,立时急了。

  他欲言又止地看着许栀和。

  许栀和像是知道王维熙在担心什么,轻声安抚,“你放心,一步步来。有什么困难,可以询问我和秋儿,若是真的不行,我也不会勉强。”

  王维熙心中微动。

  许栀和弯了弯眉眼:“现在第一步,是先教你识字。听秋儿说你刻苦认真,自学了一部分字,你现在写给我看。”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蘸了墨水的毛笔递给王维熙。

  王维熙看了一眼许栀和递过来的纸笔,脸上出现了一丝窘迫,低声说:“姑娘,我……我没写过执笔写字。我怕浪费了笔墨。我还是用树枝在地上写字吧。”

  他语速飞快。

  许栀和笑了:“没事,家中不缺这一份纸笔,我还打算将这一份送给你呢。”

  她保持着递笔的姿势,王维熙的目光落在湿润的笔尖上,迟疑着伸手接过。

  笔握在手中,他体会着自己心中紧张,然后不可避免地升起一抹浓烈的期待。许栀和看出他的跃跃欲试,站起身将位置留给了他。

  “坐着写。”

  王维熙应了一声“是”。他坐下后,模仿着秋儿掌柜、姑娘和姑爷写字的姿势,悬腕抬笔,一笔一划写得认真,一丝不苟。

  大小不一,笔画不对,但落在纸上,都能认出来。

  王维熙一开始写得很快,写了二十多个后,速度慢了下来,每写一个,都要绞尽脑汁写上很久。

  “……”最后一个字写完,王维熙将笔小心翼翼地搁在笔山上,抬头亮晶晶地看向许栀和,“姑娘,就这些了。”

  许栀和顺从他的期待,夸赞,“真不错。”

  王维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许栀和让他起身,叫他在旁边站着看,然后根据王维熙写得字一个个写下去,动作很慢,似乎为了让他看得清楚。

  王维熙一动不动地看着许栀和的动作,生怕错过了笔顺顺序。然后,心中那点子对无人教授自学的几十个字颇为满意的心态发生了重大转变。

  ……自己好像就没几个字笔顺是正确的。

  他脸上的红就越来越明显,恨不得脚边上能有一个洞,好叫自己钻进去。

  一共四十八个字,许栀和写完,放下纸笔,侧头看向王维熙:“都记住了吗?”

  王维熙点了下头:“应该……差不多。”

  许栀和并未就此停笔,略略沉吟,道:“再教你两个字,‘维’‘熙’。”

  王维熙以为许栀和是在喊自己,立刻连脚尖都绷直了,许栀和被他的动作逗笑了,说:“不是喊你,是我要教你写维熙两个字,有些难,你看仔细。”

  今日出糗的事情已经太多了,也无所谓这一件了,王维熙努力维持着自己脸上的从容和快乐,乖乖站在许栀和的旁边。

  看完,王维熙就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惊叹——这两个字的笔画,能在他见过的所有字中名列前茅。

  他第一反应是“自己能行吗”,第二反应是“姑娘取的名字可真有文化”,第三反应是“自己一定可以的”。

  从前没有教导他都能学会那么“多”字,现在有姑娘和姑爷可以询问,一定可以学会。

  他几乎是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会自己的名字。

  许栀和看出他的急迫,将纸笔递给他,“你先练着,明日午时你挑上两筐金酥薯蓣去鸿胪寺卖,价钱定为十文钱一份。”

  她说完,伸手比了个大小。

  王维熙前段时间很清闲,今日才收到了除夕以来的第一桩事:去常府取账本回来。至于在家中扫地挑水这些事儿,他都不觉得算是什么工作。

  终于听到许栀和给自己分配事项,王维熙脸上有按捺不住的笑意,他在心中暗暗记住许栀和比划的大小,拍着胸脯道:“好嘞,姑娘。”

  早上将水挑满,和方梨一道将菜收拾出来,午时去鸿胪寺门口,晚间回来练字,这样一整日都能充足,他才觉得自己不像是光吃饭不做事的米虫。去鸿胪寺门前摆摊这事儿他熟悉,之前他就在应天府书院门前摆过摊。

  许栀和见他活力满满,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世界上存在像她这样不太爱动弹的,自然就有像王维熙这样闲不住的。

  此事敲定之后,许栀和在心中规划了去看新铺子这件事。金酥薯蓣还只是单一的形式,挑着担去卖就已经足够了。新铺子还是延续应天府的形式,做出符合普通民众的饭菜吃食。

  她将要做的事情记在纸上,然后拿起从常府带回来的账本翻看。王维熙见她忙起来,不再打扰,自顾自拿了纸笔去一旁练习。

  许栀和将自己写过的纸张也给了他,他不急着直接动笔,而是细细看着纸上字的间架结构。越看,越觉得未来阳光灿烂,明媚无双。

  账本经过常庆妤的手,本身没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许栀和扫完一圈,将账本合上,算清自己的财产余额时,脸上的笑容淡了淡,连带着翻书都更起劲了。

  这些书本是上次和陈允渡一道去梅府带回来的,除了一些食谱、植物记载,还有一些酿酒的酒经。酒经不是许栀和主动要的,梅尧臣捋了捋胡须说:“这些是永叔放在这儿,嘱咐我一定要转交给你们的。上次你们拎的那个酒水,是他搞错了,原先要给的果酒是清梨果酒。”

  说完,梅尧臣还关切地问了一句:“那酒水没误事吧?”

  许栀和乖巧道:“……没误事,梅公放心。”

  梅尧臣笑道:“那就好。要是你们任何不适,我替你们去找他算账。”

第107章

  此刻,那本《西山酒经》正摆在桌子最上端。

  许栀和指尖蜷缩,忘记脑海中梅尧臣关切的脸庞后,伸手取出那本靛蓝色封皮的酒经。

  酒经看起来有些年头,用粗麻线装订,书页上呈现出秋日残阳的颜色,一眼就能看出它曾经被岁月千百次的抚摸,边缘微微卷曲,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沧桑。

  里面的字迹出自不同人的手笔,最早是谁已经无从考证,字迹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有潦草有工整,一言以蔽之,毫无规律可循,不知道这本酒经先后转手了多少个人。

  纸张上有褶皱和折痕,部分地方还有墨迹晕开的地方。

  欧阳修和梅尧臣虽然没说,但许栀和还是通过上面点点滴滴的痕迹感受到了这本酒经的珍贵。她一页页细读过去,光是制作酒曲的配方就看到了十三种,常见有香桂曲、杏仁曲,部分会往里面添加药材木香、防风。在工艺方面,甚至有保证酒水在三伏天不会酸腐的方法卧浆法,旁边小字注解,说是最早传自八百年前的九酿法。

  许栀和在心中大致推算了一番,大抵是在东汉那会儿。

  除了这些,还有除菌保存的方法。酒水酿造完毕,可以加入黄蜡消泡密封以延长保质期。许栀和的指尖在消泡两个字上轻轻摩挲——这句话的意识是不是在黄蜡消泡之前,酒水会产生一种自然气泡?

  但是酒经笔者和后面的阅者仿佛觉得前面的工序人尽皆知,不必一一提及赘叙,只草草带过几个字,旋即开始认真解释煮酒法和黄蜡消泡密封方法。

  翻完整本书,许栀和都没能找到相关的地方。

  看来气泡水的大宋改良版配方,还是要从酒经中取经。

  许栀和将书合上,小心翼翼将酒经放在一侧。

  后面三日,许栀和没闲着。

  她先去梅府将所有与酿酒工艺相关的书都翻了一圈。刁娘子以为她是被欧阳修送来的那本酒经激发了喜好,不但大方地将梅府有关藏书都找了出来,甚至还差人去买了一些酿酒新书。

  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二十多本。许栀和怕冷,偶尔会躺在床上翻书,外面风雪飘飘,屋内灯火橘黄,被窝太过暖和,她忍不住直接睡去。醒来的时候书被人抽走放在床边的小几上,人被掖在被窝里,端端正正。

  方梨瞧在眼底,觉得姑娘这段时间的认真可以和准备春闱的姑爷相提并论了。

  正月十八,晨光熹微。

  睡梦中许栀和隐约感觉到陈允渡起床的声响,但她太困了,没有第一时间醒来,只在迷迷糊糊地蹭了蹭他的指尖,然后继续呼呼大睡。

  好像还没到一刻钟,耳边就响起方梨的呼唤声:“姑娘,姑娘!你今日说好了要去书斋二楼考校梁影姑娘和云阔姑娘的。”

  她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推了推许栀和。

  许栀和只好从被窝中探出半张脑袋,稍冷的空气凝在她的脸颊,鼻尖晕上一抹薄红,显然还没睡醒。

  “这么早?”许栀和小声道,“他不是刚出门吗?”

  方梨好笑地看着许栀和睁不开眼的样子,伸手将她凌乱的发丝捋了捋,憋笑道:“姑娘说姑爷?姑爷一个时辰前就出门了。”

  许栀和似睁非睁的眼睛噌地一下变得浑圆,她迟钝地喃喃道:“不应该啊,不应该啊”

  她感觉好像只过了一刻钟,不,一秒钟。

  方梨知道许栀和赖床的功夫有多磨人,她选择性地无视了许栀和轻微的抱怨和诉苦,然后将她从被窝里剥了出来,迫使她坐直身子。

  “现在已经辰时二刻,姑娘现在洗漱吃完饭,再走到书斋二楼,差不多刚好巳时。”

  她安排着时间。

  许栀和任她将温热的毛巾捂在自己的脸上,轻柔地擦拭,心中小声感慨:什么都还没做呢,怎么就已经巳时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

  脸被擦干净之后,许栀和恢复了精神。她洗漱、穿戴整齐后,桌上也摆好了朝食,是一碗鲜美的馄饨,上面漂浮着细碎的葱花和清油,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方梨的手艺。

  外面卖的馄饨皮大馅小,肉尖恨不能只有针尖左右,只有方梨包的肉馅香而不腻,里面用姜汁和油酱调味,个个都有小拇指大小,尝起来鲜美非常。许栀和一口一个,吃得十分满足。

  从她做的地方朝外看去,能看见王维熙正在外面拨弄着木桶。

  方梨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轻声解释道:“现在冬日天寒,每次维熙将金酥薯蓣挑到鸿胪寺附近,都已经凉了,影响口感。他便琢磨着做个保温的木桶。”

  许栀和咽下一口小馄饨,点了点头,然后问:“那他这是在做什么?”

  庭院中,王维熙将木桶扣在了自己的头顶,他迷失了方向,脚下错乱地走来走去,同时手正在将木桶从自己脑袋上取下来。

  方梨:“……”

  她移开了视线,说:“不知道。”

  许栀和关心地说:“他看起来有些艰难,要不要你去帮他一下?”

  这不难。方梨应了一声,朝着正在木桶束缚下的王维熙走去,还没走到他身边,后者忽然靠着自己努力,将木桶从自己的脑袋上取了下来。

  王维熙没有在意自己的头发被木桶蹭的乱七八糟,而是兴奋地大喊:“我想到办法了!”

  他喊完,才发现方梨站在自己不到几尺距离的方梨,咧开嘴角,扬起一抹健康灿烂的笑容:“方梨姐姐!我想到办法了。”

  王维熙平常时候会“方梨”和“方梨姐姐”混着叫喊,一般喊“方梨姐姐”准是心情愉悦。

  方梨被他的笑容感染,笑着调侃了两句,两人一道朝着许栀和走过来。

  许栀和正在小口喝汤,王维熙手舞足蹈地比划自己设想,“姑娘,在木桶底端放一个铜盆,里面存放炭火,再用空隙铁板隔断,将金酥薯蓣放在上层。”

  他说完,舔了舔自己的下唇,期待地看着许栀和:“姑娘,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许栀和“唔”了一声,“当然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