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小鹤年冷冷道:“都看过来,把耳朵竖起来,我只说一遍,你们都给我记住了!”
他用简笔画的方式把点豆腐的步骤重新过了一遍。
最后他板着小俊脸,声音冷酷道:“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一个个回答贼拉响亮。
小鹤年:“就按这个来,没点好就是你时间或者温度不对,重来!都给我回去用小砂锅练,必须练会!别一天到晚的转圈丢人!”
别一出错就推卸责任,叽歪人家教的不好。
人家教的不好人家点出来了?
还人家故意教你错的,你当你什么不世天才啊,打压你人家能飞升?
这下,几个犟头都老实了,乖乖回家琢磨点豆腐去。
围观的老人孩子们哈哈大笑,精彩。
比看戏精彩!
“阿年阿年,我也教会我娘了。”二蛋等小鹤年从缸上爬下来,立刻体贴地帮他拍打衣服上的尘土,摘上面的蜘蛛丝。
小鹤年笑道:“二蛋你顶聪明,一学就会!回头我教你识字!”
二蛋眼睛亮亮的,“阿年,真的吗?我配识字吗?”
小鹤年:“为嘛不配?识字得眼睛上镶金子吗?”
二蛋就哈哈大笑,“阿年你真好,等你考上秀才我就给你当随从。”
那天来的贵人就带了随从,里正爷出门都得带个随从呢,虽然有时候就是他儿子。
小鹤年勾着二蛋的肩膀,“咱俩是兄弟,你不能给我当随从。”
二蛋被小鹤年一声兄弟感动得眼泪都稀里哗啦的。
小珍珠嫌弃得很,“噫,大鼻涕都出来了,脏不脏啊!”
二蛋本来没鼻涕,结果一笑,“噗嗤”,好大一个鼻涕泡出现在鼻子上。
“哈哈哈哈哈。”大家狂笑。
有小鹤年现场画画教学,自然更助长了裴庄人学点豆腐的决心。
包括全部男人。
原本大家觉得只要女人学会点豆腐就行,反正他们不做豆腐生意,只是为了自己家吃,女人做饭女人点豆腐呗。
可是,到了今儿这一步,已经不仅仅是点豆腐,而是为了自己的尊严。
不蒸馒头争口气!
会点豆腐是裴庄人的体面,是标配,不会就拿不出手。
你可以不做,但是你不能不会!
因为外村都说裴庄是豆腐庄,说你们裴庄是不是人人都会点豆腐?
你要是不会,丢不丢人?
给不给俺们全村拖后腿?
所以必须会,不容许有一个不会的。
无论男女老少!
裴庄立庄之初从未如此团结过,现在为了这份豆腐庄的荣誉,必须得团结。
最高兴的是高里正。
他送税粮回来听闻此事,高兴得手足舞蹈。
团结好呀,以后好收税,宣传新政令也容易,
团结了,村里人就不容易吵嘴打架,不容易盗窃犯事儿,大家和和气气多好。
团结了,外村也不敢随便欺负他们。
他是里正,除了想自家好,也想裴庄好,希望本村也像人家荷花沟儿一样富裕啊。
这一次去县衙交税粮,他还出了大风头呢。
户房负责收税粮的几个书吏打赌,猜今年哪几个村垫底儿,龙庙镇这里就有人说是裴庄。
结果他押送税粮过去,一家不差,一斤不少,给书吏们惊呆了。
他们很是不信,特意仔仔细细地抽查了一遍,发现是实打实的足额税粮,他们才不得不服。
他们看他的眼神都不对劲儿了,这个拉着他问自己出了多少血帮人补税粮,那个问是不是直接卖了人家闺女凑的税粮。
高里正回答得理直气壮:“回各位爷,没用我小老儿出血,也没卖谁家闺女,就是大家伙儿拥护朝廷和县老爷的指令,主动交税粮。”
他要说这是因为俺们村都会做豆腐了,以后家家户户能吃豆腐、豆渣熬过青黄不接的日子,他们指定不信。
说起来,这都是豆腐娘子的功劳。
豆腐娘子仁义啊,虽然是女子,却比很多男人都厉害!
他得去看看豆腐娘子家的房子盖如何了,正好带俩儿子把青砖给送过去。
裴长青这边房子盖得很顺利,已经开始搭脚手架了。
高里正惊讶道:“二郎,你这进度好快啊,比我家当初可快多了。”
不说那些几天盖一栋土坯房子的,毕竟人家不需要什么地基,直接夯土起屋子,自然快。
但凡需要这样填地基的,没有三个月根本盖不起来。
可看裴二郎家这个进度一个半月就好了吧?
刨去地基部分,单说砌墙,看这样子七八天就行,再加上上梁、结顶也不用半月。
裴长青起身跟高里正说话,引着把青砖卸到一边去码好。
“里正伯,我家进度快多亏帮忙的人多,地基没费多少时间,你家那地基当初就得花费一个月吧?”
高里正点头,“谁说不是呢?足足耗费了一个半月,中间又是下雨又是干啥的,给我愁得呀,都觉得这屋子盖不起来了。”
聊了几句,高里正问道:“二郎,这青砖你是要砌上面?”
裴长青笑道:“对,做挑檐儿。”
青砖做挑檐儿,一是好看,二是整洁,三最重要是结实。
高里正听他说了说规划,频频点头,“真是不错。二郎呀,回头等你房子盖好了,我大舅兄来年也要盖瓦房,你去给他当大工匠啊。”
大工匠就是总工,纵览全局,安排全部的活儿。
这是裴长青的本职啊,当然行。
但是裴长青没立刻答应,因为这时候的人流行谦逊,否则会给人留下孟浪轻浮不稳重的感觉。
没看那些被推上位的皇帝都得来个三辞么。
他不需要三辞,谦虚一下还是要的。
“里正伯,我就给自己家盖房子,没有给别家盖砖瓦房的经验,虽然也会盖,但是怕人家觉得我没经验。”
高里正笑道:“无妨无妨,万事都有个第一次,你连这种……石头土坯砖头混合的房子都能盖好,砖瓦房只会盖得更好。到时候工钱一天至少给你七十!”
这可是高工钱啊。
是个人都会乐歪嘴的。
但是高里正发现裴二郎就没有,人家依然稳得住,第一反应不是得意,而是——
“里正伯,等我房子盖好,请陶族长来看看成品吧。”
高里正:“那是自然,不用盖完,这两天我就请他来瞅瞅。”
过了两日,他果然请陶族长过来看,得意地炫耀:“大哥,如何?给你盖房子不差啥吧?”
陶族长连连点头,“一天七八十文他干不干?”
要是请府城的工匠,人家不是要八十文,人家是盖房子总共要多少银子。
当然七十文就是乡下最贵的工种了,是技术种。
如果是木匠、瓦匠石匠这些最多五十文,顶天六十文。
七十文就是最高的。
陶族长还给留了十文的余地,想着最好能抹掉,70就最好。
高里正笑道:“回头再说呗,他要是给你把房子盖得利利索索的,啥毛病没有,八十文不是都赚?”
陶族长觉得也是,不说大工匠,就有些泥瓦匠都耍鬼心眼子呢,给人修屋顶,只管你一年不漏,第二年准漏还得找他。
你还谢他修得好呢。
屁嘞,一个学徒上去看看,都给你修得五年不漏。
师父要怒,五年不漏老子吃啥?
所以有时候不怪他们表面捧着这些匠人,心里骂得要死,纯粹是这些人不老实。
裴长青很忙,自然没有时间招待陶族长,只等房子盖好后再给他们这些目标客户展示样品。
陶族长自然也不打扰他,而是和高里正一起站在旁边看。
他俩也都算懂行的,所以一边看也能你来我往的讨论,就跟俩追剧的老大爷似的讨论得格外有意思,既能说眼前,还能展望下一集剧情。
陶族长:“这么看卧房不小呀,除了床还能用屏风隔一块小憩处来,反正有板子有木匠,做张罗汉床绰绰有余。”
高里正一看就知道大舅兄是根据自家情况猜测人家裴二郎了。
以他对裴二郎的了解,保不齐会安置一套书桌椅,跟儿子一起读书。
裴长青听他们讨论也不言语,他才不要那些花里胡哨的呢,直接一盘火炕搞定一切。
火炕宽敞平整,无论睡觉、休息、看书、写字都便宜。
高里正瞅瞅天色,过会儿要晌天了,他想请舅兄回家吃饭,结果就闻到沈宁家灶房那边传来一阵霸道的香气。
这也忒香了吧?
他也不看裴长青盖房子了,拉着陶族长就往东边去。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