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想想庄户人,三文的豆腐都舍不得吃呢。
三十文的腐乳就更不碰了。
沈宁也觉得相当暴利。
但是零售的话他们也不能低于三十文,毕竟城里也有豆腐坊,人家都卖三十文左右,说明市场需要这个价儿。
如果他们定价过低就是破坏行规,会引发别人同仇敌忾。
他们可以想别的办法,比如三十文里多给一些腐乳,少给一些汤。
老顾客可以拿着吃空的坛子去买腐乳,这样更便宜些。
这是零售模式,大宗批发就不受此限制,那是另外价格。
沈宁说出自己的意思以后,高里正连连点头,“没想到阿宁连生意都会做。”
这不是高里正夸张,毕竟这年头小庄户人谁会做生意啊,连东西怎么卖都不知道,沈宁却连怎么和柳家竞争都想到了。
现在高里正都有些怀疑沈宁娘家不是普通农户,而是破落的大户人家了。
沈宁笑道:“我也没做过生意,就将心比心,觉得谁家实惠就买谁家的。”
高里正喜滋滋道:“咱这腐乳又好吃又实惠,肯定差不了,回头说不定那些外地商人都得来进货呢。”
有人来订货,那就是他们躺着数钱了,都不用出去跑单子。
高里正向往上了。
“阿宁,我明儿要去县里送豆腐,你给我些腐乳和腌萝卜,我带去给他们尝尝,顺便定一些小坛子回来。”
向霍家、酒楼、饭馆发货,直接给大坛子。
但是他也不想放过零售,卖给县城住户就得要小坛子。
他们在县城没有铺子,要想零售就得考虑跟杂货铺、粮店、酱菜铺子合作。
这个可以让女婿给介绍两家可靠的。
另外自己没功夫挑担子叫卖,可以发给货郎,他们走街串巷的正适合卖腐乳、小酱菜呢。
沈宁原本想建议他先抓住老主顾,等他们稳定进货以后再考虑零售,毕竟人手有限,还是应该稳打稳扎,先做好一样。
另外她觉得腌萝卜估计不好卖,毕竟城里乡下酱菜腌菜都不少,人家有专门的腌菜作坊,咱就一个萝卜条,也就低价给老主顾做做。
不过高里正在销售上有独特的手段和门道,沈宁就没多说。
刚合作嘛,大家要多多磨合,彼此适应一下,没必要非让别人按自己的想法来。
反正有霍家兜底,他们做的这些也不会砸手里就是,没什么风险。
高里正还在那里吃腐乳呢,撕了一块煎饼,把腐乳抹在上面卷着吃,真是越尝越喜欢,也越发看到希望。
他早前已经把豆腐、豆干、千张、油豆皮送去霍家,因为用料扎实,霍家很满意,让持续供货。
送去几个酒楼饭馆的,一开始人家没回信,这两天老二老三去送鸡蛋和活鸡,人家也给反馈了。
人家对他们的味道挺满意,说他们的油豆皮比别家更好,先要几斤试试,总共有个二十来斤的样子。
不过其他豆制品人家没要,说有别的合作豆腐坊,不好全换掉。
当然,如果高里正能提供别家没有的吃食,那他们愿意试试。
高里正也不藏着掖着,就把这些销售情况告诉沈宁。
“霍家让四五天给送一次,豆腐、豆干、千张各差不多三十斤,油豆皮……这个我家现在锅不够,只能用大锅揭,大小不一样。我寻思回头再买几口小锅,这样就能揭大小一样的油豆皮。”
豆腐批量价两文一斤。
豆干和千张四文一斤,油豆皮五文。
豆干、千张、油皮这些不出数,一斤豆子能出一斤四两到一斤十两左右吧,正常来说是一斤半。
沈宁之前说过豆腐这些产品,他们卖多少是自己的,她不分。
豆渣酱油也不要。
她只分自己参与的部分,腐乳以及后续做的新产品。
“里正伯,我有一个建议。”
高里正笑道:“你别和我客气,只管说。”
沈宁道:“像豆腐、豆干、千张、油豆皮这些,我觉得里正伯不需要亲自做,可以从手艺好的那几家拿货,虽然赚头会少一些,但是也能节省时间和精力。”
她之前给村里人换豆腐,一斤豆子差不多能赚二两。
十六两赚二两,利润不高,但是有的赚且顾客不嫌贵。
她觉得其他产品也可以照这个价格来。
即便豆干豆皮千张花费的功夫多一点,可这东西不出数,在乡下很少有人换,如果能卖给高里正赚豆子,那自然是极好的。
甚至只有一两的赚头他们也会同意的,毕竟平时想赚一粒豆子都难呢。
比如她做腐乳的老豆腐,需要一斤豆子出三斤豆腐,不能出四斤五斤那种。
不用六两豆子换一斤豆腐,而是改为一斤一两豆子换三斤老豆腐,村民们也是乐意的。
毕竟需要的量很大呢。
只不过沈宁觉得应该从一起头就保障好基层职工的权益,一斤豆子赚二两,差不多是12.5%的收益,乡下人自己做活儿是不算人工成本的,毕竟是固定劳力额外赚钱,只看付出的本钱即可。
这个收益能够保证自己和高里正赚钱的基础上,让村民们也跟着改善生活。
如果赚太少,时间久了他们也会不平衡。
利润还是要向市场求的,低端产品低端价位,保本,靠高端产品赚更多钱来。
高里正愣了一下,随即就心头猛跳,阿宁这是还要做新吃食啊。
他以后更没时间自己做豆腐,不如就从别人家买?
果然沈宁笑道:“我后续想做些素鸡、素烧鹅、豆腐泡,回头给里正伯尝尝,你若觉得好便拿去推给老主顾。”
成阳县就这些酒楼和饭馆,没必要和其他家抢豆腐、千张这些生意,不如直接增加新品种。
柳家豆腐坊没有素鸡、素烧鹅、豆腐泡这些产品。
这年代的素鸡、素鸭、素肉什么的都是面筋制品,把小麦面团洗掉淀粉留下面筋制作的。
至于做法都不用沈宁多管,人家都是多年大厨,只有比她更会吃的。
沈宁给高里正一解释,高里正的眼睛都亮了。
柳家豆腐坊没有!
那他们就是独一份,价格就能高一些,出货量也大。
可比豆腐赚钱!
高里正激动得直搓手,他道:“阿宁,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不能随便就给他们送过去。”
要隆重介绍。
沈宁就是这样想的,但是她没钱没资源,也没资格隆重介绍,想给人家试吃人家都没机会的。
你一个普通人跑去五星级酒店说我有一道菜,给你们大厨尝尝,人家会搭理么?
所以高里正很关键。
高里正脑袋里的小灯泡连电了,有了主意,“不如就定在你们暖房那天。阿宁先做几样吃食,我送去给女婿尝尝,他是霍家少爷么,嘴巴也叼的,喜欢吃点好东西。他若尝着好,到时候让他邀请几家酒楼掌柜或者二掌柜来你家吃酒。”
酒楼东家就算了,霍三也未必邀请得动,二掌柜还是可以的。
沈宁笑道:“不用非得那时候,这几日我做出来里正伯就带去城里请客。”
这些是高里正的客户,她不需要刻意接触。
她不怕高里正学会制作方法就撇开她,因为她本身就想利用高里正的销售渠道赚钱,或者说是目前需要高里正,等裴长青和阿年读书小有所成之后,她要赚钱就没太大阻力,甚至不需要高里正了。
有功名的男人就是香饽饽,第一次去酒楼吃饭,酒楼掌柜和东家都会主动陪酒交好。
压根儿不用她绞尽脑汁去结交。
最难的就是素人。
她感激高里正也信任他,甚至以后把这些都给他也行,作为对他的回馈。
当然,如果高里正一直对得起她的信任,那她也会一直合作,以后也不会撇开他。
高里正一副豆腐娘子就是大气、仁义的眼神看她。
人家真是相信自己啊,压根儿不想结交那些掌柜,也不怕自己糊弄她,那自己必须得对得起这份信任啊。
他笑道:“我有点办宴席的经验,那就我来张罗,回头咱们一起去县里请他们试吃。”
沈宁还是婉拒了。
高里正他们接受了自己的异样,觉得她厉害,干啥都理所当然。
县城的男人,尤其自诩有点身份的可不一样,他们还不认识她,没了解过她,也没接受她,贸然跟他们吃饭不大好。
现场用吃食征服他们?
他们都是大酒楼的掌柜,什么好吃的没吃过?
她哪有那个金手指?
再说了,大家自小饮食习惯不同,喜欢的味道不同,五里不通风十里不同俗的,否则哪里来的咸甜豆浆咸甜粽子汤圆元宵等等的争议?
不可能有人做个什么吃的就风靡全城,让人欲罢不能,追着喊着要吃。
就现代网红奶茶,多少年轻人跨城背货,可有些人也敬谢不敏的。
古代就更别说了。
她的策略是让高里正去推销,讲豆腐娘子和豆腐村的故事,吊他们的好奇心。
有了好奇心就成功了一半,以后再见她的新品,他们就会自动产生想尝尝的意思。
而且她作为乡下豆腐娘子,淳朴善良、勤劳能干、大方啥啥的,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
想看她,你来啊。
来,你不得花钱啊。
豆腐娘子爱财嘛。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