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34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如果豆腐村有一半人识字,那就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如果人人都识字,那豆腐村将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即便那些进士村、宰相村的,也不敢说有半数村民识字。

而她和裴长青可以靠拼音和数字让豆腐村的村民学会识字算账。

为了亮堂,沈宁坐在堂屋桌前写,写得颈椎发木肩膀酸疼,赶紧停下来起来活动活动。

裴母见她放下炭笔起来活动,就道:“阿宁,我说要给你和二郎做衣裳,你今儿去镇上,买布没啊?”

沈宁:“啊?我忘了。”

她开始记得来着的,但是一家家收钱,后来路过茶馆听书,又听人家夸裴长青,她就听得忘了。

怪不得一直觉得有个事儿没办呢。

哎呀,真不应该。

裴母笑了笑,“你呀,对自己的事儿不上心,我要是说给阿年珍珠买,你保管就能记住。”

沈宁笑道:“给爹娘买我也记得住。”

她去屋里拿了一串钱并一块碎银子出来,“娘,你得闲也去镇上逛逛,买几匹布,你和我爹也得做衣裳。”

大匹合适,但是就一个颜色,小匹可以多买几个颜色搭配一下。

裴母:“我和你爹做啥衣裳?又不是没的穿。你和二郎要谈生意,见人儿,得穿体面儿点。”

再说了,老头子归大儿子养,做衣裳当然得大儿子出钱。

大儿子一年三十多两银钱呢,还差他爹做衣裳那五百钱?

嗯,算着大儿发工钱,她得去要。

沈宁让裴母把钱收着。

裴母见沈宁真给她,便也喜滋滋地收起来。

还是阿宁对她好啊,活这么大年纪,爹娘公婆儿子没给过她钱,只有阿宁给她这么多钱收着。

老太太疼家人,给她也不会乱花,但是手里有钱她心里也踏实,有安全感,不会像以前那样惶恐没着落。

沈宁有钱的话压根儿不抠搜。

她今儿收了不少钱回来,而且高里正那里腐乳腌白菜的货款会回一大笔。

即便一半收入要继续投入,那还有一半能分呢。

腐乳可是15文一斤!

别人一订就是大几百斤呢。

傍晚,王大、裴大柱等人带着珍珠阿年三个回来。

此时裴父那边做好一张新炕席,拿过来先给沈宁这屋铺上。

现在三个崽儿和她一炕呢。

裴长青带走一床被子,沈宁就和珍珠一个被窝。

珍珠终于能和娘一个被窝睡觉了,昨夜高兴得在沈宁怀里拱来拱去,像奶娃娃一样。

阿年也想和娘一个炕睡,但是有点矜持,就撺掇宝儿。

于是宝儿要找二舅母和姐姐,阿年就跟着过来了。

宝儿喜欢沈宁身上的味道,也想和二舅母一个被窝,被珍珠冷酷无情地驱逐了,让他和哥哥一被窝就行。

这会儿铺上新席子,主色调是高粱红,间色是象牙色,配色温馨暖和。

炕席……原本阿年设计的四角各一个福字,这样低调又能在不经意间露出档次,但是珍珠说好东西人家看不见多没意思?

那个福字必须放在中间!

还得用一个框子框起来,突出重点!

于是炕中央一个格子,中间一个很醒目的福字。

珍珠看得拍手直乐,“好看好看,这样才好看呢!”

高里正家影壁墙就这样贴一个大福字。

阿年想了想,“确实不错,这叫开光福。”

宝儿好奇道:“姥爷请大和尚来家里念经啦?”

珍珠:“什么念经?”

宝儿:“开光啊。”

阿年:“……不是那个开光,是一种装饰手法,瓷器上用的,开一个窗户式样,然后绘制图样,就叫开光。”

这是他在书上看到的。

师兄说做人不能书呆子,不能只看四书五经那些,要看点美的东西。

还给他推荐不少书看,其中就有髹饰录、瓷器玉器等。

他寻思好像和爹的工程相关,他就看看。

原本看不懂,有师兄和谢掌柜指点,他也看出点滋味儿来了。

众人纷纷夸小鹤年,“阿年真了不起,不愧是读书人。”

小鹤年谦逊道:“只是书上看的,你们识字的话你们也能看。”

王木匠笑道:“哎哟,俺们可不识字。”

二蛋:“王爷爷,没关系的,你得空跟阿年学学拼音,慢慢地就会了。我和大丫二丫就差不多学会了。”

王木匠连连摆手,忙说自己一把年纪学啥识字呢,不丢人。

学不会多丢人啊。

沈宁笑道:“王伯,说起来你还真得学点呢。要不以后二郎带你们出去干活儿,东家给个账目、营造图啥的,你一点看不懂也不行吧?”

王木匠想说不是有工匠吗?有裴二郎给俺们分配任务啊。

他不好意思说,就转身找自己俩儿子。

王二在那里赶工,没过来,但是王大几个跟着过来看炕席了。

他立刻道:“老大,你得学。你年轻,不能丢裴二郎的脸。”

王大是只要对裴二郎有利的事儿他就干,“我、我那么笨,能学识字?”

这话是问阿年。

小鹤年露出一个夸张的表情,“王伯,你现在一天多少工钱?”

王大伸出一个巴掌,骄傲道:“五十文!另外还有奖金!”

奖金是裴二郎说的词儿,以前没听过,他也会了。

小鹤年:“你要是笨,那赚不到五十文的不得笨死?”

王大腾得脸红了,连忙摆手,“木有木有,俺没有那个意思。”

大家笑起来。

裴大柱拍拍他肩膀,让他别担心,他们不会乱想的。

小鹤年:“你们收工以后,回家之前,可以来我这里学几个拼音,一天学上三四个,很快也就学会了。”

王木匠轻轻踢了大儿子一脚,“我今儿要多待一会儿,炕柜做好了,明儿你们拉到镇上去给宋三爷和禚三爷。”

这两天他也是一早就过来,晚上多做会儿,终于把两个炕柜做好了。

另外一个也差不多了,就是还没刷油。

最后裴大柱、裴大民、裴大根以及高木头、张本力几个也没逃脱去学拼音。

裴铁牛因为聋哑没法学,但是他也去凑热闹了,不能听不能说,但是他眼神儿好啊。

他可以看。

看个模样也好啊。

听说大伯他们学拼音,二丫立刻来劲头了,拉着大丫也去凑热闹(显摆)。

珍珠也促狭,让大丫二丫给叔伯们讲课,她和阿年二蛋旁听,宝儿是气氛组。

为了刺激她学习,记得快,阿年总是让她当小先生模拟讲课。

她学以致用了。

于是一帮子老爷们儿被大丫二丫领着喊:“啊——喔——鹅——”

又让他们联想。

二丫声音尖锐,“大伯、叔们,开动你们的脑袋瓜子,好好想想,记住这个模样,别它们认识你了,你还不认识它们!”

裴大柱:“……”

这丫头,怎么跟着阿年学了两天字,胆子壮得跟腰那么粗?

怪不得能给赵氏气得嗷嗷叫,以前他没感觉,这会儿感受到了,看来每一次挨揍都不冤。

大伯娘、四婶儿等人也听见了,都忍不住笑。

一直不咋说话的顾氏突然道:“咱们是不是也得学呢?”

众婆子们瞬间消音,神情渐渐惊恐,不是吧?她们老母咔嚓眼的,还学识字?学了有啥用啊?

大伯娘声音都发飘,“那啥,没什么好怕的啊,咱们听阿宁的安排,阿宁说得学咱就学。”

万一以后说不识字不给来干活儿呢?

众人莫名心头一紧,也不笑话老爷儿们了,纷纷竖着耳朵听。

过了一会儿,天色渐黑,汉子班下课了。

男人们夺门而出,一个个蹭蹭往外撩,生怕被二丫给抓回来。

二丫那丫头,太可怕了。

仗着豆腐娘子撑腰,不把他们这些叔伯放眼里。

阿年还矜持,小珍珠已经笑得小舌头都露出来了,“二丫姐,你真厉害,你适合当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