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二丫叉腰,骄傲道:“珍珠妹妹,我适合赚大钱!”
珍珠猛点头:“对,二丫姐,你适合赚大钱,等你赚钱,可别忘了我啊。”
二丫:“你放心,我指定给你发零花钱儿,不给我弟!”
还没赚钱呢,俩女孩子就开始盘算上怎么花了。
阿年和二蛋:“……”
别人走了,王大捞不着,还得去帮老父亲他们干木匠活儿。
他一边干活儿,满脑子都是“a的四种声调,a像鸡蛋长小辫儿……”
阿年小先生说,学了拼音,以后就能自学识字,县里镇上贴的那些告示他们就能看懂,不会再跟看花儿一样。
娘哎,不敢想不敢想。
人家拜师读书一年要交三四两银子的束脩呢,他们不交钱还赚钱。
啧,裴二郎和豆腐娘子真仁义!大方!
干活儿更有劲儿了呢。
另外俩木匠留了心眼儿,悄悄问王木匠:“王大哥,俺们能不能把家里小子带来跟着学那个什么银的?”
大小子要干活儿,但是五六岁到七八岁的还干不了啥,过来学学识字挺好的。
豆腐娘子大方,都不收钱的。
王木匠骄傲道:“是拼音!”
俩木匠猛点头,“对对,拼音。”
豆腐娘子家小公子说学了拼音就能学识字。
他们不指望孩子有多大出息,能识几个字,看懂告示不当睁眼瞎儿就行。
王木匠矜持道:“得问问豆腐娘子呢,可别耽误小公子读书。”
俩木匠:“那是那是,俺们带着孩子来,一天给他们出五文的伙食费,不白吃娘子家的饭菜。”
人家不要束脩,他们当然不好意思蹭饭,宁愿多给两文也不能抠搜。
毕竟一天有四十文的工钱呢。
王木匠就代表他们去问沈宁了。
沈宁一怔,没想到俩木匠如此上进。
这当然是好事儿,她没有拒绝,笑道:“只要孩子想学,那就来吧。”
她也没说不要伙食费,毕竟免费的最后不是变成最贵的就是变成大麻烦。
所以她和裴长青即便要带着村里人往上走,也不会免费。
俩木匠一听很是高兴,临走前又特意给沈宁和阿年几个道谢。
小鹤年:“我并不是每天都在家里教的,你们算着时间来吧。”
俩木匠却宁愿孩子天天来,待在家里跟傻子一样,过来豆腐村长能学识字长见识,即便阿年小公子不在家,那不是还有二蛋他们么?
以往扣扣搜搜一文钱的饼子舍不得吃的俩木匠,这会儿为了孙子的前途也大方起来。
王木匠几个离开的时候高里正一行人也赶着骡车回来了。
高里正那叫一个喜气洋洋,一副发财的模样。
三婶儿也背着铺盖卷儿,一副想家想得不行的样子。
“阿宁,三婶儿可想你啦。”
她又抱住大伯娘和四婶儿几个,“大嫂、四弟妹,我真想你们啊。”
和裴大伯、四叔一起过来给裴长青家新院儿铺甬路的裴三叔:“???”
我恁大一个活人搁这里,老婆子愣是没看见?
三婶儿又跟张寡妇几个道:“香蒲那丫头真不赖,给张氏当助手正正好,哎,年轻就是好啊,咱这些老婆子就得在家里坐镇,出去不中用啦。”
张寡妇一直没好意思问闺女,现在听说挺好,她就笑起来,一颗心也放回肚里。
挺好,闺女没受委屈,也得张氏中意,都挺好。
天色晚了,也不能干活儿,大家叙叙旧就把东西归置好,锁门各自回家吃饭。
高里正嘴角的笑压都压不住,让陶启明和高老大把一个钱箱子抬到沈宁屋里去。
“放地上,别往炕上放,万一把炕压塌了怎么办?”
沈宁:“……”恁夸张呢?
抬完钱,高里正就把侄孙和大儿子打发回家喂牲口,“多喂点豆渣啊。”
现在村里人跟着他们赚钱,除非特别困难的人家也不爱吃豆渣了。
于是豆渣除了留点自家喂鸡,大部分都低价或者白给高里正家喂牲口、喂猪了。
高里正才舍不得喂猪呢,大部分用来做酱油,留一些喂牲口。
沈宁家正好要吃晚饭,就留高里正一起吃。
毕竟看他这样子也不是急着回家吃饭的,那自家吃饭还能不邀请他?
高里正乐颠颠地洗手,上了裴父那屋的炕,亲热地跟裴父裴母寒暄,说热络话,跟一家人似的。
裴父裴母现在也适应了,不会像之前那样受宠若惊。
二郎和阿宁有本事,以后人家会越来越尊重他们的。
晚饭沈宁教裴母做的肉签子,舍不得油炸就熏的。
另外就是一些小菜,腐乳和腌白菜、萝卜必备。
腐乳吃得慢,一顿饭一人一块就够,但是腌白菜吃得有点多。
嘎吱嘎吱,实在是太脆了,微酸带甜,老人孩子都喜欢。
高里正也不例外,他吃一口肉签子,品品滋味,“阿宁,这个好,你新研究的菜式?”
沈宁笑道:“我从肉龙获得的灵感。”
肉龙是北方面食,用面饼裹着肉馅儿卷起来,上锅蒸熟。
死面发面都可以,面不同味道和口感也不一样,舍不得用肉也可以用葱拌点油盐,也别有味道。
不过当地是没的。
沈宁的借口就是小时候桃源县来往客商多,听说的。
大家也习惯她这个借口了,如今也不去多想。
高里正想象一番:“肉龙是主食,这个却是菜,还是一道大菜,年夜饭要安排。”
沈宁:“里正伯再去县里,可以教给靳老板他们。”
高里正:“不卖几两银子?”
一个菜方卖二两银子还是可以的,他总是为沈宁惋惜。
沈宁笑道:“里正伯,咱不靠这个赚钱。食谱是一样的,但是厨师做出的味道不一样,各有千秋,是好事儿。”
高里正:“阿宁你就是大方,成,他们指定会感激的。”
说到这里,他想起一事儿,就把闺女当初请谭秀试菜,教她做那几道菜的事儿说了。
“我寻思着你住着谭家的屋子,人家不收钱你总觉得欠人家什么,就让闺女教她了,也算给个人情。好像那几道菜帮了她大忙,后来她高高兴兴地又去谢我闺女,还跟咱订了不少货,说是陈宅要的。这里外里,她又把人情还了,倒是咱又欠她一点。”
沈宁之前不知道这事儿,只知道县里和镇上陈记粮店都订了不少素鸡啥的。
她笑道:“里正伯,咱就平常心好了,咱豆制品好,很多酒楼饭馆老板都订,他们陈家早晚也会订的。”
有没有谭秀,陈家都会吃素鸡的。
当然,他们也承这份人情,“里正伯,那你再把这个肉签子教给她。”
她又把酱肉丝和烤豆腐卷教给他,再说一下原理。
豆腐皮单吃不好吃,但是它可以当皮包馅儿。
除了这三道,还有豆腐皮包的福袋也很好吃。
肉馅儿加虾仁、香菇碎、胡萝卜碎之类的,用豆腐皮包起来,再用烫软的蒜薹或者细豆腐皮丝扎起来,还可以装饰上萝卜、胡萝卜雕的小花儿,蒸熟。
这可是颜值与味道双在线的一道菜,寓意也好,老人孩子都喜欢。
她用脚指头也知道高氏教谭秀做菜是干啥了,肯定是讨好老头子,要点好处给她和孩子傍身。
若是她没有财富傍身,老头子一死,她的下场就凄惨了。
即便有孩子,但是孩子没长大,不能自立,老太太也能发卖了她。
甚至老头子成年的儿子们都能吃了她。
若是她有财富和人脉傍身,老头子死了,陈家人也不能随意发落她。
沈宁从来不在古代这种环境讨论什么三不三的。
因为在古代这种女人不自由,美貌、子宫都是男人财富的环境里,一个漂亮女人她是没有自主权的。
潘金莲也不是自己想那样的。
就原主和裴云不也是如此么?
只不过裴云命好,碰上一个品性不恶劣的纨绔,但凡宋福瑞是个标准的顽劣子弟,那她就不会好过。
谭秀生得美貌,即便谭婆子不拿她换好日子,她也没可能踏踏实实跟一个普通男人过到老。
美貌是一种藏不住的财富,早晚会招来强横的觊觎者。
只要谭秀不害人,她便不会反感,正常人情往来即可。
对她来说,谭秀和谭婆子甚至比宋家观感好一些。
不管别人说谭婆子和谭秀如何,在他们两家的交际中,人家是首先示好给出善意的。
她自然也回报善意。
【作者有话说】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