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36章

作者:桃花露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逆袭 日常 穿越重生

今天还有二更。

第89章 福字席火爆 宋福瑞送钱来

高里正竖起大拇指,“阿宁,我现在呀就佩服你和二郎。”

沈宁笑道:“里正伯你可别夸我了,咱是自己人,实在点就行。”

珍珠给沈宁夹了一块肉签子,“娘,我可实在了吧?”

沈宁就笑,一高兴就给闺女画饼,“回头奶去镇上买布,再买袋子面粉,回来给你们蒸糖馒头吃,还可以做枣山饽饽。”

小珍珠:“还要全家福煎饼果子。”

高里正:“嗨,去什么镇上啊,咱家有面。”

沈宁笑道:“里正伯,你家麦子也有限,还是留着自己吃吧。”

现在田氏忙得够呛,又是收豆子又是收白菜的,还得负责家里磨坊呢。

如今高里正家磨坊不为赚钱,主要是自家用。

再让田氏知道还得推麦子给她家,那不得气冒烟儿啊?

现在一个田氏一个赵氏,可被沈宁给治着了。

赵氏原本做豆腐还有大丫二丫帮忙,现在大伯娘发话让大丫二丫来豆腐坊帮忙顺便学识字。

赵氏以为要自己推磨做豆腐,她不干了!

不是种完麦子了么?

大伯娘就让俩小子虎头铁头给她帮忙,小子力气还大呢。

可小子也皮啊,还粗心,点豆腐、压豆皮、揭油皮啥的都不行,还得她来。

反正这俩人都不能去跟吴秀娥嚼舌头了。

高里正也想到这茬儿,寻思现在赚钱也不差这点儿。

大家吃饱了,高里正喝水漱口,开始放大招。

“阿宁,这一次有52两的盈余。”

刨除了成本的。

沈宁还好点,毕竟现代人对两概念不深,还得换算一下52两对等多少劳动价值,跟现代比比是多少钱,然后慢慢地瞪圆眼睛。

裴父裴母却是倒抽一口气,裴母都捂住了嘴巴。

裴端一年30两就拽上天了!

阿年也不能淡定了,神情大写一个惊讶。

小珍珠第一反应是捂着宝儿的耳朵,免得他听见出去乱说。

宝儿注意力压根儿没在这上面,小孩子嘛,对钱还没概念,他还要夹腐乳吃呢。

腐乳咸,姥儿不给他多吃,就尝尝。

尝尝哪够啊,他要吃一块!

被捂住耳朵他还纳闷呢,“嘿嘿,干嘛?”

小珍珠:“宝儿,你再偷吃腐乳,我打你屁屁。”

宝儿立刻夹白菜,“我没吃腐乳,我吃白菜呢,嘎吱嘎吱,真好吃。”

珍珠就领着宝儿去一边儿玩九连环了。

高里正对沈宁道:“阿宁,上一次货款都重新投进去了,这一次咱多分点?”

二十两足够下一次再投入的。

而且隔两天他就去收款,一直这样往复的。

沈宁眼睛亮亮的,点头,“好呀。”

她把账册拿出来,让阿年帮她和高里正一起对账。

除了帮高里正对这一趟交付的账目,还要理一理新的订单多少货款,需要预先投入多少等等。

算着二十两绰绰有余,他们就把另外32两分掉。

沈宁这里还有镇上收的6两。

也送了腐乳和腌白菜以及其他豆制品,刨除了成本,还有6两。

他们每一次分钱都这样商量,如果需要投入成本多,就暂时不分,下一次不用投入那么多,那就多分点。

大家都很努力,也很辛苦,互相体谅对方,也不会不平衡。

38两,一人分了19两!

多半是银子,还有几吊钱。

在乡下铜钱方便,主要是给大家发工钱用的。

银两可以去城里花,以及结大笔账目。

沈宁:“里正伯,我家还欠你9.3两的木头钱,我先……”

高里正摆手:“不急不急,我家不急,你先管别的欠账好了。”

沈宁一算,艾玛,刚高兴没两秒钟呢,算算欠账,童大久那边还有12两呢,村里欠的各家的木头钱拉拉杂杂也有6两多呢。

这这这……

还没焐热呢。

没事儿,咱慢慢还,不用一笔都给出去。

算完账,高里正就告辞回家,一个劲儿地叮嘱沈宁,“我家的钱不急啊,以后再说。”

送走高里正,沈宁站在夜幕下舒了口气,下一次就没这么多分红了,因为刚发了一大批腐乳,再发得过阵子了。

不过曹家这一次好像没发货?

下一次要给曹家发货,他要代理成安县,哈哈,那又不少货呢!

家里的腐乳够不够?

她得赶紧检查检查,把可以发货的缸标记出来,然后继续添置新缸。

她又有了一个主意,明儿跟里正伯说在县城附近租个院子当货物中转站,把腐乳、腌白菜以及鸭蛋鸡蛋这些需要时间酝酿的拉过去放着,按需给县里各家发货。

如此就不需要太赶,家里也能空出地方来继续做。

这一晚上除了三个崽儿,大家都有点睡不着。

裴父:“二郎媳妇可真能耐啊,真能耐啊。”

裴母:“可不咋滴,以前整天看他们忙活,见不着啥回头钱儿,这一见着就不得了啊。”

裴父也干劲儿十足,“明儿早上那领席也就好了,让大柱他们拿给福瑞。”

他跟裴长青学会了样品这个词,打算让女婿给宣传一下,继续接镇上的单子。

冬天不能盘炕,可以编席呢。

那么多火炕呢,难道他们不需要炕席?

裴母:“麦掌柜的你还没给人编好呢。”

裴父:“大哥三弟四弟他们种完麦子不是没活儿了吗?让他们一起来编,我寻思着让二郎媳妇儿帮我从附近村儿再找几个手艺好的。”

他怕自己说话不好使,让沈宁出面,大家伙儿肯定乐意来,而且也不会糊弄他。

反正二郎媳妇儿发话收秫秸,大家都挑选好的给送来,不会送那些糟烂的。

要是过去,他说收秫秸?你看吧,指定把坏的也夹里面给过来。

裴母笑道:“行,明儿我和她说。”

高里正也和陶氏说体己话儿呢。

躺在热乎乎的炕上,他故意离开褥子直接睡在炕席上,就想让炕头的热乎气烙烙自己的腰和胳膊腿儿的。

“啊,舒坦,真舒坦!”

陶氏:“裴二郎真是好本事,镇上都说呢。”

高里正:“县里也说呢,排队找他盘炕的都排到来年去了。”

他又说沈宁的厉害之处,说肉签子多好吃,明儿做给她吃,又说分了多少钱。

陶氏唬得惊呼一声,“恁多?”

他们养一年的猪,一头也就卖三四两银子,这还没刨除本钱呢,要说赚多少,一头猪顶多赚五百钱。

这还是好的呢。

高里正笑道:“对,过两天给曹家发货,他们代理咱成安县的生意,也是一大批。”

聊着聊着,他寻思和阿宁的生意越来越大,想收缩养猪场和养鸡场了。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有女婿那边给便宜酒糟喂猪喂鸡,他根本开不起这养猪场和养鸡场,喂不起。

可酒糟数量有限,再者以前霍家隔两天给送一次酒糟,自己家也去拉,现在霍家其他人也有意见,不想给送。

那他家就得天天去拉,也麻烦的。

如果家里精力不够的话,肯定收缩那俩。

他和陶氏说了说,原本寻思陶氏不支持,毕竟是以后给老二老三的产业。

谁知道陶氏也同意。

她笑道:“阿宁这边儿赚钱,咱当然多往这边投本钱啊。这么大的买卖,老二老三也独占不了,老大也能喝上汤。”

大不了让老二负责养猪场和养鸡场,老三和老大管这边儿。

裴长青不在,沈宁搂着奶呼呼软乎乎的闺女,听着孩子们均匀绵长的呼吸,第一次有一种真切地穿越到古代的感受。

以前有裴长青在身边,总给她一种cosplay的错觉,夫妻俩来变形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