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露
第94章 知县有请 县衙诸位
六房其实就是大堂院儿的东西厢房,他的典史院儿就在东厢后面。
此时六房书吏们刚去食堂吃了早饭,正陆续过来办公。
听闻陆典史找人给他们盘炕,众书吏兴奋得很,纷纷过来询问。
“先来我们吏房看看,赶紧给弄弄好,眼瞅着要立冬了呢。”
“对,黄典吏有老寒腿,这都是操劳所致,多年辛劳,实在是不易啊。”
每房有个头儿,便是典吏。
黄典吏待的时间久,经验多,熟知各房事务,甭管新来的还是老员工,那都得捧着他。
他也喜欢倚老卖老,但是也要谦虚一二,少不得你来我往推让一番。
裴长青旁观得很是无语。
看来古今体制一个做派啊,也算生态特色了。
他快速把六房浏览一遍。
六房结构差不多,一排排资料架靠在山墙和后墙处,中间是办公的空地,安置了一些桌椅。
这种房子要想和民居那样盘火炕不现实,总不能让书吏们一直坐在炕上办公吧,那样很容易静脉曲张的。
其实这种房间安装老式铸铁炉子最合适,烧煤炭取暖,可惜现在冶铁业不够发达,虽然他可以找铁匠做出铸铁炉子,但是做不了那种白铁皮的烟道。
用其他材料不安全不方便。
砌西式壁炉的话,那只有旁边热乎,其他角落依然阴冷。
用那种炭盆熏笼,多放几个也可以,不过这种到处都是纸张的环境炭盆多了容易出意外,万一不小心踢翻都是麻烦。
所以砌火炕倒是取暖的好办法。
裴长青很快就拿出方案,他跟一位书吏要了一张毛边纸和一把直角尺,然后趴在一张空桌上唰唰画起结构图来。
他打算给他们量身定做高低火炕,
一个房间两排砖头砌的卡座火炕,下面还有空心踏脚可以暖和双脚。
办公桌可以放在卡座前面。
如此书吏们依然坐着办公,双腿下垂不至于麻木。
两排卡座火炕烟道也不走屋顶,毕竟是办公房,里面如此多重要的资料,开屋顶时间久了如果不年年维修难免漏雨,淋了资料麻烦。
以他们官不修衙的惯性,保不齐这一茬屋顶修过以后好几年不动,那肯定有隐患。
他设计烟道走后窗下面。
窗户是现成的,窗户上下的砖墙是不需要承重受力的。
他只需要在窗户下面拆出一个口子,砌成烟道,再在后窗旁边砌一道烟囱超过屋檐高即可。
而他们主要白天办公,晚上不在这里睡觉,卡座火炕取暖也方便,不需要在另外房间砌火炉,直接就在火炕边上和中间开口,装上炉箅子、铸铁炉门即可。
这样既能取暖,还能烧水泡茶烤芋头什么的吃,方便省事儿。
不知不觉,裴长青感觉周围光线昏暗,“阴天了?”
抬头一看,嚯,一群脑袋扎在他跟前儿,恨不得凑到他设计图上来。
几位书吏看看设计图,看看裴长青,惊讶道:“裴二郎,你师从何人?”
裴长青:“我没先生,这是我自己瞎捉摸的。”
当然不是!
前世他这手画图本领练了几年呢,手都练出腱鞘炎来。
先生就更多了,从小学到大学,你就数吧。
这可是古今中外学问集大成者,惊艳一干书吏也不奇怪。
就连最会拿乔的黄典吏都忍不住凑过来看了又看,“裴二郎,天生的工匠呀,这手营造图没有十年功夫可画不出来。”
裴长青笑眯眯的,“黄书爷抬举草民了。”
他听靳老板等人说的,老百姓称呼县衙这些胥吏,甭管他有品没品你都叫爷就对了。
什么书爷、差爷的。
虽然他不想,却没辙儿,要入乡随俗。
所以他要往上爬,如此以后他的阿宁和孩子们就不需要对这些小人物称爷、更不用动辄给人下跪。
黄典吏却突然谦虚得很,“黄某人一介书吏而已,当不得爷,裴二郎这营造图看着别致,跟咱们往常见的不一样。”
众书吏纷纷点头,那肯定不一样,毕竟裴二郎没读过书,没正经跟先生学过嘛。
看这里面好多错别字呢,这个中間的間,他居然写成间,还有地磚,他也写成砖了。
不过很奇怪哈,他写错了他们居然也能看懂。
裴长青不想纠结设计图怎么画,跟谁学的问题,赶紧问他们的意见。
这时候陆典史大步走了进来,笑道:“听说裴二郎画了不一样的营造图,给我看看。”
众人让开通道,让陆典史上前。
裴长青也不怕看,就把繁体字和简体字混用的设计图给他看。
陆典史也笑起来,“确实不错。”
就是这字得再正经学学,还有这笔,为什么要用炭棍儿?
他吩咐道:“专门给裴二郎准备一套笔墨。”
裴长青忙拒绝了,“陆三爷,草民不会用笔,还没正经学过呢。”
毛笔画设计图,他才不自找麻烦呢。
陆典史也没强求,就招呼众人过来看看营造图,有没有想提意见的。
众书吏左看右看,再比照屋子脑补一下,别说,裴二郎设计真挺合理的,比他们想的周到。
这以后不用炭盆火炉子,也能取暖烧水热个饭菜啥的,怪方便的。
而且这个火炕虽然窄,可大家躺下打个盹儿、值个夜班儿啥的也方便。
“很好,就这样。”众书吏纷纷道,裴二郎设计的可比他们自己想的更好。
陆典史又问裴长青:“这样是不是麻烦许多,价钱还照以前么?”
他看过杨家的火炕,跟往年去北边缉拿凶犯睡过的火炕一样,一大铺,没有这么精致讲究。
裴长青笑道:“自然是麻烦许多,不过众位书爷为老百姓办事,咱总不忍心看他们冻着不是,就按以前的价位。”
这个卡座火炕,肯定多用青砖,砌的时候也更方便。
他们以坐为主,白日办公会时刻往里添煤炭,自然也不像住家那样保暖要求高,必须用土坯板。
当然黄泥层还是要的,一是为了保暖,二是为了防止过热烫人。
到时候上面给他们压上木板,边缘也包上护板,再铺上垫子,热乎舒服,看着也整洁干净。
至于木工活儿,他们工房肯定管着很多木匠,随便找俩就行。
陆裕看裴长青的眼神就越发深邃。
他们这些主簿、典史的,都要努力培养自己的人才,毕竟没人能靠自己办差,都得有同僚和属下。
裴长青是个不错的助手,若是他肯跟着自己,那以后自己绝对省心省力很多。
他打算找时间跟裴长青喝酒仔细聊聊,只要给出丰厚的报酬,再许诺一个好的前途,对方肯定会答应的。
黄典吏笑道:“三爷,知县大人和二爷那边要不要?”
总不能大人没有,他们书吏先享受上了吧?
知县大人是县太爷,县丞是二爷,不过本县没有县丞,主簿就是二爷,典史便是三爷。
陆典史笑道:“等他和曾大人从河道回来再说吧,我们也不好越俎代庖。”
其他人见三爷发话,也就不多管,若是二爷不悦,也是找三爷的事儿不会拿他们撒气的。
陆典史对工房几位书吏道:“我请了相熟的瓦匠和木匠来给裴二郎帮工,你们照看着些。”
“好嘞,三爷只管放心。”这是和众书吏息息相关的事儿,他们自然不会扯后腿。
不等晌午,几名瓦匠和两名木匠就到了,同来的还有送青砖等材料的车队。
闲着的书吏、杂役们都去帮忙搬砖头。
裴长青则指挥着吏户礼三房的书吏们先把文书等搬去其他房间,再把资料架抬出去将房间腾空。
施工有灰尘,若是不腾空回头资料架都落厚厚一层灰尘,还得擦洗,不如直接搬走省事。
很快工房一位崔书吏领着几名瓦匠木匠过来给裴长青认识,“这位是裴二郎,我们三爷请来盘炕的,你们以后听他吩咐,谁要是不听差遣耽误了活儿,可别怪咱三爷翻脸啊!”
那崔书吏跟裴二郎说话的时候温声和气,转身对几名工匠却疾言厉色,吓得他们立刻说不敢,一定会听话云云。
崔书吏这才轻哼,转身又朝裴长青笑,示意走远两步,小声道:“裴二郎,这些人你只管使唤他们,不要太和气,否则他们要偷懒耍滑蹬鼻子上脸的。”
工房下面管着不少匠户,要安排他们服役、干活儿等,所以书吏们对匠户很不客气。
裴长青笑着致谢,“您只管忙,我先去跟他们安排活儿。”
崔书吏点点头,就先忙去了。
裴长青回身进了屋,扫视了几名工匠两眼,没有刻意拉近关系,而是公事公办道:“你们目前工钱几何?”
为首那瓦匠看了他一眼,小心翼翼道:“回工头儿,小民一日是三十文。”
他们是正儿八经的匠户,每年都要服役,还要给官家干活儿。
服役没工钱,但是会管食宿。
给官家干活儿一日给三十到四十文,和乡下工钱差不多,但是他们给官家干活儿能赚下口碑,外面人愿意找他们。
接私活儿的话一天能五十到六十,好时候也能七十。
裴长青道:“一开始先四十,等干完这边的活儿若是你们无事也可以跟着我去其他地方干活儿,到时候一天五十文。”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